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胡佩莉 《浙江医学》2003,25(7):444-44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 ,气道重建与哮喘症状的持续存在、严重程度以及气道高反应性有关。内皮素 (ET)是一种有血管收缩和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多肽 ,除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外 ,气道上皮含量最丰富[1]。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ET -1可能与哮喘患者气道的高反应性、气道炎症、气道重建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我院自2001年10月至2002年5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ET-1水平进行了监测 ,以探讨ET -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哮喘组计30例 ,其中男性14例 ,女性16例 ;年龄38~70岁 ,平均 (52.0±8.5)岁…  相似文献   

2.
哮喘是一种以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构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大多数哮喘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能有效地控制哮喘症状。但仍有5%~10%的哮喘患者即使吸入大剂量药物仍难以控制,且治疗效果差。2010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支气管热成形术用于治疗难治性哮喘,大量前期研究已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该文就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难治性哮喘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是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病理基础、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我们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4周的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吸入治疗,并与吸入特布他林气雾剂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比较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易感者对此类炎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患者,通过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把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炎性反应、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构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经过长期的规范化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大多数哮喘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有效地控制症状,但仍有5%~10%的患者对常规治疗不能有效地控制~[1]。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变态反应,哮喘主要由接触变态原触发或引起;气道炎性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狭窄为特征的疾病。临床特点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和哮喘。笔者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效果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其他多种细胞参与反应而引起的慢性、持久性的炎症疾病。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三大特征。患者缓解期症状虽已消失,但仍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反应了其气道持久性的病理变化。我们对38例哮喘缓解期患者进行测试支气管激发试验及小气道功能。探讨支气管反应性与小气道功能及临床缓解间的关系。比较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80%患者和MMEF〉80%患者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以及临床缓解时间〈1年和〉1年的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结果:说明哮喘缓解期患者仍然存在支气管高反应性及小气道阻塞,提示缓解期炙症仍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是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许多人炎细胞在气道内浸润、伴有气道上皮细胞脱落以及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本实验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x)水平与气道反应性的关系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199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订的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1.1.1哮喘发作组35例,均为1996年6月至1998年11月入住本院病人.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9~73岁.平均年龄47.6岁.于初入院未经治疗前采取血标本。1.1.2哮喘…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狭窄为特征的疾病。临床特点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和哮喘。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显著地提高哮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预防,达到减少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刘晓群  袁锐  上官致洋 《中外医疗》2010,29(30):185-185
高分辨CT测量不同程度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管壁厚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气道重构密切相关,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较轻度及正常对照组的支气管管壁明显增厚,且增厚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气道阻塞有关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狭窄为特征的疾病.临床特点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和哮喘.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显著地提高哮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预防,达到减少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以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1],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2年3月浙江  相似文献   

13.
叶欣元 《九江医学》2003,18(2):93-93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以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以喘息为主要症状。而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常因缺乏典型的喘息症状而被误诊,但气道反应性增高仍为CVA的主要特征。因此,气道反应性测定对CVA早期确诊至关重要。现将我院1997年~2001年8月22例误诊误治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参与的,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非特异性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目前全球约有3亿哮喘患者,仅2005年就有25.5万人死于哮喘[2].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支气管反应性增高而表现为可逆性气道阻塞的症候群。测定支气管哮喘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以考察支气管扩张剂对支气管的可逆反应性,是临床上诊断支气管哮喘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一种重要方法。为探索本地区支气管哮喘病人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时如何缓解以及缓解的程度。作者用喘乐宁、负氧离子吸入、低流量氧气吸入和休息自然缓解等4种方法对51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时气道反应性的降低程度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治疗新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白燕  周庆元 《医学综述》2008,14(23):3615-3618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多基因参与的、以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为特征的症候群。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控制哮喘发生,长期控制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气道炎症,抑制气道重塑,是目前治疗的新策略。本文对常用药物的使用,患者教育,以及呼吸道感染与哮喘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学文  赵宇  陈济明 《中外医疗》2010,29(27):19-20
目的研究对比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之间最大气道反应性之间的差异性及其反应平台的分布情况。方法支气管哮喘组患者46例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患者42例分别吸入较高浓度的乙酰甲胆碱作为支气管激发剂,当FEV1下降至激发前水平的50%或出现最大反应平台后终止实验,最终分析比较2组出现反应平台所占的比例及平台水平值。结果支气管哮喘组有16例患者出现反应平台所占的比例为34.8%,显著低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组24(57.1%),反应平台的水平值支气管哮喘组显著高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组(P〈0.05),但2组PC20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最大气道反应性可表明哮喘气道高的灵敏度与其临床表现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有较大的相关性,且支气管哮喘的气道反应性显著高于咳嗽变异性哮喘。  相似文献   

18.
气道反应性增高是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特征之一.近15年来由于气道反应性测定技术的改进和简化,该项测定已广泛用于哮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本文报道我院采用支气管组胺激发试验(BHPT)对170例不同呼吸道疾病患者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万托林雾化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发作期由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液分泌增加、粘膜肿胀,导致气道阻塞,引起气道阻力增高,通气功能障碍。为了解万托林雾化溶液雾化吸人对哮喘的治疗效果,我们观察了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78例次哮喘发作期患者雾化吸人万托林溶液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哮喘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哮鸣、咳嗽、呼吸急促为特征的疾病。过去认为哮喘是阵发性的,且在间歇期肺功能相对正常。哮喘的发病机理主要是气道平滑肌(ASM)痉挛导致气道狭窄阻塞。因此,既往哮喘的治疗仅强调支气管舒张剂的使用。但近年来研究发现支气管舒张剂不能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复发,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次数逐渐频繁且症状越来越加重;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哮喘会形成部分可逆甚至是不可逆的气流阻塞,导致肺功能持续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