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评定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患者责任能力初、复鉴中的影响因素及其分歧产生的原因.方法对68例复鉴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对责任能力评定有重要影响的判别因子,然后对初、复鉴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检验.结果 影响责任能力评定的判别因子中,初鉴有作案动机和突然性、作案时诊断和行为障碍,复核有作案前先兆、作案的突然性和方式、自我保护能力和思维障碍,存在差异.作案动机(k=0.417)、思维障碍(k=0.295)及责任能力(k=0.326)等方面的一致性评定也存在差异.结论精神病性障碍责任能力初复鉴评定中存在一定分歧,有必要开发出一套操作性和科学性较强的评定规范,以提高鉴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犯罪行为责任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影响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犯罪行为责任能力的主要因素。方法以131例司法鉴定案例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为分类变量进行多因素判别分析。结果经判别分析,选取了作案类型,平素性格、诊断分级、是否伴精神病及异常状态、是否受骗及作案动机6个因素为判定辨认能力的判别因素,选取了作案动机、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诊断分级、平素性格、伴精神病否及异常状态,伴癫痫否及异常状态、作案类型8个因素为判定其控制能力的判别因素,建立了判别方程,组内回代检验其总正确率分别为83.2%和82.4%。结论本研究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犯罪时责任能力的判定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行为特征及与责任能力关系。方法:用自编凶杀行为特征调查表综合司法精神病鉴定中52例分裂症和41例非分裂症凶杀案例的资料,进行凶杀行为特征比较和责任能力与凶杀行为特征相关分析。结果:案发前异常行为、诱因、预谋、作案隐蔽性、作案动机、案后自我保护性、责任能力、病期、性格特征、既往病情等行为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作案有预谋,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性,评定有刑事责任能力;案前有异常行为,处于发病期,评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结论:分裂症患者的凶杀行为特征与非分裂症患者有明显差异,预谋、自我保护性、案前行为异常、病期影响其责任能力评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BPRS)和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能力量表,对147例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进行评定,并分为无刑事责任能力组(91例)和有刑事责任能力组(56例).结果 无刑事责任能力组BPRS的总分和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等因子分分别为(45.23±7.88)分、(17.23±4.49)分、(4.80±2.04)分、(8.18±3.21)分,高于有刑事责任能力组的(31.16±9.32)分、(8.18±5.19)分、(3.89±1.67)分、(5.36±3.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判别分析显示,既往精神病史(X2)、鉴定诊断(X3)、BPRS中的思维障碍(X6)、激活性(X7)、及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量表中分别反映作案时情况的因子2(X10)、对作案后对后果认识的因子3(X11)、作案后对自我保护能力因子4(X12)、疾病严重程度因子5(X13)等8个变量是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的主要影响因子.结论 精神障碍种类、精神症状及其严重程度、作案时的诱因、作案后对其后果认识、作案后的自我保护能力等因素是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精神病人凶杀案3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35例精神病人杀人案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精神病人凶杀案的特点以及与正常人的凶杀犯罪的差异。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从作案特征、犯罪动机等方面进行司法精神病学分析研究。结果: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障碍组比较,作案预谋(X~2=16.384,P<0.01)、作案时间(X~2=9.926,P<0.05)、作案工具的获取(X~2=16.476,P<0.01)、目标确定(X~2=17.481,P<0.01)、作案后表现(X~2=23.085,P<0.01)、作案动机(X~2=42.295,P<0.01)、与被害人关系(X~2=17.741,P<0.01)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精神病人暴力犯罪具有冲动性、残忍性、公开性、突然性,以精神分裂症居首位;其次是精神发育迟滞。精神病人在作案动机、作案工具准备、与被害人关系等诸多方面与正常人的凶杀犯罪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 1例酒精中毒精神障碍案例进行讨论 ,了解其发生与责任能力的关系。方法 :分析案例作案经过及精神检查。结果 :复杂性醉酒的责任能力评定。结论 :正确评定单纯性醉酒和复杂性醉酒 ,对责任能力评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谢海岩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7):2119-2121
目的:通过对精神分裂症与无精神病凶杀行为的相关因素对照分析来探讨两组作案特征。方法:将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与无精神病案卷资料逐一登记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多项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在作案时间、作案地点等许多与案情有关的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案发后自我保护及责任能力方面也存在差异,在MMPI量表中Pa、Sc、Ma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掌握精神分裂症与无精神病者不同作案规律和特征,比较客观和科学的做出司法评定。  相似文献   

8.
精神病患者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广州的扩展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广州地区的扩展应用。方法纳入资料完整的限定责任能力鉴定案例92例,采用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对全部案例进行回顾性评定,进一步检验该量表的效度及其与专家评定结论的一致性。结果据量表的参考划界分分组,小部分、部分和大部分责任能力3个组的总量表分分别为(21.154±2.375)、(25.857±1.493)和(32.385±2.242),3组间及两两组间比较总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限定责任能力分级采用量表评定和专家评定两种方法,两种分级方法的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918,P<0.001);分别建立判别函数,回代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88.4%和76.1%。结论限定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广州地区限定责任能力分级评定中使用的效度良好,可以推广用于限定责任能力分级评定的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的犯罪特点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辖区发生的36例精神病患者犯罪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精神病患者犯罪中青年男性多见,作案前多有发病前兆,侵害对象多为熟悉的人,作案后多滞留于现场.结论 精神病患者在年龄、性别、作案动机、作案前症状、作案对象和作案后态度等方面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为医护人员寻求防范措施. 方法 观察对象为男性住院的精神病患者,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住院期间发生攻击行为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比较几种常见精神病的攻击行为的发生率.结果 有明显攻击行为的患者的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因子分明显高于无明显攻击行为者.结论 有明显攻击行为的患者的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因子分明显高于无明显攻击行为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攻击发生率最高,其次分别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及阿尔茨海默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鉴定为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者与所患精神疾病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06-2010年46例鉴定为完全或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鉴定为完全或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者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年龄多为青壮年,其中无精神病与有精神障碍者分别占17.39%、82.61%。结论: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应明确诊断,谨慎评定刑事责任能力,维护司法公平正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司法精神病鉴定中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患者暴力犯罪行为的特点及其责任能力评定结果。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合肥市精神病医院司法鉴定科所鉴定的33例躁狂发作和30例抑郁发作患者暴力犯罪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抑郁发作组凶杀案件(53.3%)显著高于躁狂发作组凶杀案件(18.2%)的比例(P〈0.01);在居住地、作案地点及与受害人关系等奈目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责任能力评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者的暴力犯罪行为特点各自不同,这可能与两者的疾病症状表现、严重程度以及辨认和控制能力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司法精神病鉴定中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患者危害行为的特点及其责任能力评定。方法对1999年1月~2004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司法鉴定的28例躁狂发作和26例抑郁发作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抑郁发作组凶杀案件(46.2%)高于躁狂发作组凶杀案件(14.3%)的比例;在责任能力量表中,两组作案动机、与受害人关系等条目差异有显著性,2值分别为8.486、10.312;两组责任能力评定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有各自不同的危害行为特点,这可能与两者的症状、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辨认和控制能力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颅脑外伤致神经症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精神病学鉴定组1986年5月至2000年5月受理的76例颅脑外伤握下的法医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76例中,轻伤18例,轻微伤44例,伤病相关14例。通过对76例神经症损伤程度伯法医学鉴定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评定标准,以期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魏洁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8):623-625,628
【目的】探讨抑郁症凶杀患者的人口学和犯罪学特征及责任能力评定。【方法】对天津市1989-2007年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案例中鉴定为抑郁症凶杀案37例进行了统计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人口学特征(年龄、婚姻状态、职业和文化程度)方面,不同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犯罪特征和责任能力评定方面,不同性别在杀人类型、造成的后果和伴随自杀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杀害对象和责任能力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男性凶杀案的杀人类型与责任能力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女性凶杀案的杀人类型与责任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抑郁症凶杀案的司法鉴定中,应重视凶杀行为的性别差异及性别差异对责任能力评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铭涛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4):3050+3104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违法的特点及责任能力评定。方法:对2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者违法的司法鉴定进行分析。结果: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者违法的案型以凶杀伤害案居多,个体素质低为饮酒者违法相关的重要因素。结论:广泛宣传饮酒的危害,提高人口素质,戒酒或限制饮酒是减少酒危害的重要措施。辨认能力及控制能力依然是责任能力评定的要素。  相似文献   

17.
患者外伤后因不良医疗因索的介入导致伤情恶化或死亡所引发的医疗纠纷案例在目前较多见。由于这种案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死因和责任竞争,因而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和诉讼率高,已成为当前法医学鉴定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法院审判和调解的难点之一。文章对相关案例的诊疗失误原因、责任程度及鉴定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148例凶杀案件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丽达 《安徽医学》2009,30(9):1070-1071
目的 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凶杀案例的特点.方法 对5年期间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148例凶杀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被鉴定人以男性、青壮年和农民占多数.各种精神疾病占87.84%,精神分裂症占76.74%,精神发育迟滞占8.53%,抑郁症占3.87%,分裂样精神病3.10%,其他精神疾病占7.75%.案发前未接受治疗的占95.35%.凶杀致人死亡的125例,占84.46%.有完全责任能力占16.22%,限制责任能力占13.51%,无责任能力占70.27%.结论 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是重点防范的精神疾病,及时治疗各种精神疾病,加强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是防范凶杀行为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刑事责任能力评定与精神疾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安宁医院司法鉴定所2006-2013年50例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刑事案件中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鉴定意见中无刑事责任能力者多为青壮年,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从作案动机看,无现实动机者占76%。涉嫌案由以伤害案最多,占38%,杀人案占32%。刑事案件中无刑事责任能力者居多,占66%。鉴定诊断意见以精神分裂症多见,占28%。结论精神病刑事责任能力以无现实动机为主,多致人死亡。对此类患者应早发现、尽早治疗,全社会共同加强监管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