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采用人工呼吸或机械通气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1].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为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CPR)成功急救的技术.迅速准确判断且抓住心跳呼吸骤停5 min内抢救的最佳时间,是提高心肺复苏(CPR)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萨勃心肺复苏机在心脏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P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2月-2011年3月使用萨勃心肺复苏机抢救心跳呼吸骤停(CA)患者158例作为试验组,2005年5月-2007年12月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11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复苏中患者CPR至心跳恢复时间、撤机时间、CPR成功率及存活率;比较两组复苏成功后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无论是心跳恢复时间、撤机时间、CPR成功率及存活率以及复苏成功后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恢复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萨勃心肺复苏机克服了徒手CPR中因为医护人员或患者影响复苏效果的因素,使心肺复苏更趋标准有效,在CPR中有重大意义,值得临床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后静脉尿激酶溶栓临床疗效观察。方法:AMI并发呼吸心跳骤停CPR成功患者1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例,心肺复苏后即刻静脉给予尿激酶150万U,30分内静脉注射;对照组6例,在心肺复苏后予除静脉溶栓外的积极抢救治疗。结果:治疗组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恢复例数,24小时存活例数和出院存活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AMI患者心肺复苏后进行溶栓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恢复率、24小时存活率、出院存活率,缩短自主循环、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且不增加继发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心肺复苏(CPR)是因患心脏病和呼吸骤停后对其采取的一系列紧急抢救措施。心脏停搏后,停止血液输出,对此所实行的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电除颤、药物使用等促进患者及早恢复自主循环及呼吸的急救技术。泛指的CPR包括院外的初级复苏及转入院内的二级复苏和后期复苏过程。本文所介绍的复苏成功病例均为院内专业人员所实行的第二、第三阶段的CPR,部分患者也有基本生命支持内容。现将10例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心肺复苏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指南2000 [1]充分体现了心肺复苏抢救及其护理的发展需要,揭示了当前临时医学中心肺复苏抢救护理的新动态[2]。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心肺复苏的现状,总结抢救经验,探索如何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7年7月我科52例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分析心跳停止到心肺复苏间隔(TCA)时间,原发病因与抢救成功率的关系。结果TCA〈5min者CPR成功率40%、存活率16.7%;TCA5-10min者CPR成功率33.3%、存活率6.7%;TCA10~15min者CPR成功率28.59%、存活率为0。无心脏基础疾病的药物中毒者抢救存活率相对较高,心源性骤死者难以抢救。结论心跳骤停患者抢救成功与否与心脏停搏时间、原发病是否可逆、抢救人员专业水平、抢救措施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心脏停搏时的抢救方法。方法 18例患者在住院期间突发心源性猝死,心电监护显示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在救治中出现心脏停搏。立即行心肺复苏术(CPR),对停搏的心脏进行复跳,主要包括胸外持续按压,肾上腺素静推和静滴,安置临时起搏器等综合治疗。结果复苏早期:17例心跳恢复,1例死亡;复苏晚期:14例存活,3例死亡。复苏成功率为77.8%。结论心源性猝死突发时对心脏停搏的抢救是抢救心源性死亡一个重要环节,持续胸外按压,静推和持续静滴肾上腺素,促使心脏尽快起搏,并及时安置临时起搏器等是有效的抢救方法。抢救时心跳的复苏时间及患者原有的心衰是影响复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心肺复苏(CPR)是心肺复苏技术的简称,是对心脏、呼吸骤停者所采取的及时而有效的抢救措施,目的是使已经停止的心脏排血及呼吸功能得到恢复。现代CPR包括基本生命支持(BLS)、高级生命支持(ACLS)和持续生命支持(PLS)三部分。基层医院在BLS的CPR过程中会涉及到除颤器的应用及是否需要超长CPR等问题;在ACLS的CPR中会涉及药物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军民 《大家健康》2013,(11):87-88
正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患者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  相似文献   

10.
<正>心肺复苏(CPR)是心肺复苏技术的简称,是针对心跳、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用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如何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救治成功率,提高复苏成功患者  相似文献   

11.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流程及护理进展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指对呼吸及心跳骤停者实施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的急救技术。呼吸、心脏骤停是院前急救中常见的急症,心肺复苏是抢救呼吸、心脏骤停患者的有效复苏技术。包括:基本生命支持及高级生命支持,主要保护和恢复大脑功能,维持生存时间,正确实施CPR可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对CPC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机在心脏呼吸骤停时对心肺复苏的成功的影响。方法将50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心肺复苏机组运用心肺复苏机对急诊心脏呼吸骤停患者运用标准心肺复苏。对照组采用普通徒手心肺复苏。两组使用复苏药物及电击除颤等抢救措施应用相同。监测体温、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心电、动脉血气分析情况。结果心肺复苏机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和24小时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心肺复苏机组的经皮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则明显短于后者(P<0.01)。结论心肺复苏机在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提高自主循环率,改善患者生存机会等方面明显优于徒手胸外心脏按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影响存活率的相关因素,寻找治疗对策。方法对2001年3月~2005年12月心跳呼吸骤停,经心肺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维持6h以上收入病房继续治疗,年龄大于16岁患者的抢救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59例,存活出院13例,存活率22.03%;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地点、开始复苏时间、开始复苏时心律、基础疾病、低血压、复苏后综合征、APACHEⅡ评分与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的预后有着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瞳孔情况、自主循环恢复间期与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的预后有着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与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的预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患者的病死率仍高,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地点、开始复苏时间、开始复苏时心律、基础疾病、瞳孔情况、自主循环恢复间期、低血压、复苏后综合征、APACHEⅡ评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纳洛酮用于常规心肺脑复苏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年间抢救心跳骤停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心肺脑复苏联合应用纳洛酮)和对照组(常规心肺脑复苏),观察心肺脑复苏效果。结果观察组自主循环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1),自主循环、自主呼吸恢复率和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最终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用于心肺脑复苏中可缩短复苏时间,有助于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686例心肺复苏成败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解我院心肺复苏(CPR)现状,分析影响心肺复苏成败的相关因素,探讨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本院2002至2008年6年来记录完整的686例患者CPR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疾病种类、CPR开始时间、复苏药物、电击除颤、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成功率及脑复苏成功率等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创伤后CPR病例数量居首位;心脏停搏时间大于10min者CPR成功率明显低于10min内开始CPR者(P<0.05);322例复苏成功,CPR成功率为44.02%,24h生存率12.2%,脑复苏成功率仅5.4%;CPR成功率与心脏停搏时间、有无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有无早期电除颤等有关。结论CPR成功率较低,脑复苏成功率则极低,早期生命支持"生存链"未得到切实应用;尽早识别心跳骤停、及早CPR、及早气管插管和及早电击复律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心肺复苏的抢救与护理对策。方法:对56例小儿心肺复苏患者进行抢救与有效的护理。结果:56例心跳呼吸骤停患儿经复苏囊加压给氧,后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并辅助徒手心脏按压,经静脉或气管应用常规心肺复苏药物有38倒恢复自主呼吸病情稳定,4例经抢救虽恢复心跳,因疾病或家属原因,放弃或转院治疗,14例死亡,其中10例因入院时心跳停止,复苏无效。结论:小儿心跳骤停早发现,判断准确,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方法能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唐蓉 《陕西医学杂志》2013,42(8):1088-1088
<正>急诊科急危重症病人集中、病种多、抢救和管理任务重,多种急危重病及意外造成的心脏呼吸骤停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心肺脑复苏也就成为了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最基本的措施[1]。心肺脑复苏既是通过心脏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促使恢复心脏的自主搏动;又采用人工呼吸替代自主呼吸[2]。我院自2010年9月开始使用机械心肺复苏仪,至2012年9月,共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停止的猝死患者123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因素对心脏骤停者院前心肺复苏的影响,总结经验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 根据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急诊科院前急救的103心脏骤停者详细资料,按疾病种类、CPR开始时间的早晚、电击除颤开始时间的早晚、复苏药物剂量大小、有无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的不同数据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与比较.结果 CPR成功率与心脏停搏到CPR开始时间、有无早期电除颤、有无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等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肾上腺素的大剂量应用无关(P>0.05),在疾病种类方面,脑血管疾病CPR病例数量居首位;随着年龄的增大,CPR成功率也下降.结论 影响心脏骤停者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较多,包括年龄和疾病种类等客观因素,同时心跳呼吸骤停发生时尽快识别心跳骤停、及早CPR、及早气管插管和及早电击除颤复律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院内生命救援队在住院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抢救中的作用以及工作流程。方法:选择生命救援队成立前后住院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病例80例,分为救援队研究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及心肺复苏具体操作时间及复苏成功患者瞳孔缩小和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复苏成功率、除颤开始时间、开放气道时间、复苏用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患者在瞳孔缩小时间、自组循环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立院内生命救援队并积极参与抢救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时的住院病人,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对心跳和呼吸骤停病人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心脏呼吸骤停是医院急救中最为紧急的危重症,可以发生在任何人、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国内抢救的成功率仍然不高,约在1%~18%之间。而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有效途径。现将我科1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抢救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