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大中型听神经鞘瘤的治疗效果及手术体会,探讨如何全切听神经鞘瘤并妥善保护面神经,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30例大中型听神经鞘瘤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肿瘤,严密缝合硬脑膜,骨瓣复位。结果26例肿瘤全切除,3例肿瘤近全切除,1例肿瘤大部切除,保留面神经解剖23例。结论通过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可以达到全切肿瘤、保留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之目的;缝合硬脑膜及骨瓣复位可明显减少术后脑脊液漏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总结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经验和技巧,以提高肿瘤全切率和面神经的保留率,预防并发症。方法对32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听神经瘤的手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的全切率为93.3%(30),面神经解剖保留为90.7%(29),无死亡病例。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是切除听神经瘤的安全有效入路;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和局部显微解剖学基础知识是术中面神经保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总结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经验和技巧,以提高肿瘤全切率和面神经的保留率,预防并发症.方法对32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听神经瘤的手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的全切率为93.3%(30),面神经解剖保留为90.7%(29),无死亡病例.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是切除听神经瘤的安全有效入路;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和局部显微解剖学基础知识是术中面神经保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术中神经功能的保护技术。方法:对22例听神经瘤采用显微技术条件下神经内窥镜辅助、配合术中脑干诱发电位实时监测技术,避免脑干不可逆性损伤,对患者面、听神及其血供经行解剖保留,进行肿瘤切除。结果:手术全切除率59,次全切41,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17例(77.2),耳蜗神经解剖保留14例(63.6),术后12周面神经功能保留15例(68.2),仅3例患者术后2周保持听力。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鞘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入路;显微外科手术配合神经内镜辅助及脑干诱发电位实时监测技术,能最大限度安全地全切肿瘤,保留面听神经解剖结构,并最大程度保留面听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面神经保护。方法:对27例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均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显微外科切除肿瘤,肿瘤切除后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100%),无手术死亡;面神经保留25例,占92.6%。面神经功能状态H—B分级,Ⅰ~Ⅱ级21例,Ⅲ~Ⅳ级5例,Ⅴ级1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有利于提高大型听神经瘤的全切率,手术面神经的保留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31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经验及术中保留面听神经的手术操作技巧。方法31例大型听神经瘤(直径≥4 cm)均经CT和MRI扫描诊断,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大型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术前及术后分别进行面神经和听神经的功能评估。结果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6例,无死亡病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5例,术后2周功能保留21例;听神经解剖保留6例,术后2周功能保留2例。结论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安全的手术方法,对脑组织结构的创伤小,利于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并有效保护面神经和听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显微镜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鞘瘤3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听神经鞘瘤的经验及技巧,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面神经的保留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镜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的38例听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听神经鞘瘤全切除率81.5%、面神经解剖保留率86.8%。术后无重残及死亡。结论:显微镜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鞘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桥小脑角区解剖的熟悉和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术中保留面神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中型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保护经验.方法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大中型听神经瘤22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术中均行显微外科手术及面神经监护,术前1周内、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分别进行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结果 22例患者行肿瘤全切除术19例,次全切除术3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1例,1例未保留.面神经功能分级效果满意.结论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大中型听神经瘤,结合显微外科手术及面神经监护,面神经保留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衣志刚  周志武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7):824-825,828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面神经保留技术。方法:采用枕下乙状窦后经内耳道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1例大型听神经瘤,对肿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面神经与肿瘤的病理解剖关系以及显微手术技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肿瘤手术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5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4例,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不仅能全切肿瘤,而且可以使面神经得到解剖与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技巧及疾病预后.方法 对43例大型听神经瘤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显微镜下听神经瘤手术切除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对照分析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的面神经、听神经功能保留情况.结果 肿瘤全切除35例(81.4%),次全切除8例(18.6%);术后34例(79....  相似文献   

11.
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并面听神经功能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并面听神经功能保护的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2005年20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均使用显微外科技术保留面听神经功能。结果听神经瘤手术全切除19例(95%),次全切除1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7例(85%),手术后4个月面神经功能保留16例(80%);耳蜗神经解剖保留17例(85%),手术后4周有效听力保留10例(占术前存在有效听力患者的50%),有效听力丧失但可测听力保留10例;无1例死亡。结论枕下乙状窦后经内听道入路的听神经显微手术,能够取得较好的肿瘤全切除率和面听神经功能保留率,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显微镜下手术中的面神经保护方法.方法 17例听神经瘤显微镜下切除,全部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中仔细辨认面听神经血管束并予以妥善保护避免损伤,术后观察面神经功能.结果 肿瘤全切除14例(82.4%),次全切除3例(11.6%),面神经解剖保留14例(82.4%),损伤3例(11.6%).结论 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面神经解剖保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的操作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45例大型听神经瘤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肿瘤全切40例(88.9%),次全切除5例(11.1%),面神经解剖学保留率为86.7%(39例)。对40例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评估,面神经功能获得满意恢复者为32例(71.1%)。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对面神经可获得解剖学与功能的保护,能明显降低并发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中面神经保护及内听道肿瘤的处理方法。方法53例听神经瘤患者全部采用坐位经枕下乙状窦后一内听道入路,术中行面神经及脑干诱发电位检测,术后对面神经功能评价及随访。结果53例中肿瘤全切46例(86.8%),近全切7例(13.2%);面神经解剖保留40例(75.5%),出院时功能保留30例(H—B分级,Ⅱ级以上),随访3个月至1年,面神经功能保留36例(Ⅱ级以上),完全麻痹8例.术后颅内积气4例,脑积水3例,脑脊液漏2例,无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术中神经电生理检测及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听神经瘤切除及面神经保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56例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的体会,提高面神经的保留率和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全部肿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在保护患者神经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做到肿瘤的全切除。25例采用术中电生理面神经监测。结果46例(82.1%)全切除,6例(10.7%)次全切除,4例(7.1%)部分切除。术中面神经解剖学保留率为80.4%(45例)。采用术中面神经监测,25例面神经保留率为92.0%(23例),未监测31例保留率为71.0%(22例,P=0.0489)。结论显微外科技术结合术中面神经监测是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半坐位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半坐位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听神经瘤40例。结合文献对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进行讨论。结果肿瘤在显微镜下全切36例,次全切4例,手术全切36例(90%),面神经解剖保留37例(92.5%),无手术死亡。结论半坐位经枕下乙状窦后人路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能获得对听神经瘤及桥小脑角的良好显露,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听神经瘤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病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必要时分块切除.术中注意肿瘤与蛛网膜边界,尽量保留肿瘤表面的蛛网膜.结果:肿瘤全切31例.次全切除7例,术后面神经解剖保留24例,功能保留21例.结论:显微外科技术能有效地切除肿瘤,大大提高面神经的保全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听神经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神经鞘瘤,起源于听神经鞘膜,又称听神经鞘膜瘤。是良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8.43%,好发于中年人。手术完全切除肿瘤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入路之一。今年我科收治了8例听神经瘤患者,均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入路术式,并完全切除肿瘤。麻醉为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手术体位采用侧卧位,肿瘤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保留面神经功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方法:对42例听神经瘤患者均采取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行肿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34例,次全切除8例。面神经解剖保留33例,出院时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52.4%(HouseⅠ~Ⅱ级22例)。平均随访5年,其中29例恢复良好,10例恢复一般,3例恢复较差。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面神经功能的保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探讨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及面听神经高保留率的方法.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4月对32例听神经瘤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全切肿瘤并保留面听神经.结果 肿瘤全切除31例,全切率为96.88%.面神经解剖保留30例,保留率为93.75%,手术3个月面神经保留29例;耳蜗神经解剖保留31例,保留率为96.88%,手术后1个月可测听力保留14例,有效听力保留5例,占术前有效听力的55.56%.结论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肿瘤全切率高,面听神经保留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