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胎儿脐带绕颈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100例胎儿脐带绕颈孕产妇人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用采用常规护理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和胎儿宫内窘迫情况。结果:对照组自然分娩35例,剖宫产15例;观察组自然分娩45例,剖宫产5例;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1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脐带绕颈产妇的阴道分娩率,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的分娩方法。方法对脐带绕颈1周及2周以上产妇405例与无脐带绕颈产妇107例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脐带绕颈1周与无脐带绕颈产妇的分娩方式无明显差异,脐带绕颈2周以上与无脐带绕颈产妇的分娩方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脐带绕颈2周以上者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分娩的90例脐带绕颈单胎妊娠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对其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期分娩的90例无脐带异常因素单胎妊娠的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脐带绕颈不明显提高剖宫产率,但是脐带绕颈的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脐带绕颈产妇应在加强产时监护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阴道分娩,以降低脐带绕颈产妇的剖宫产率,降低对围产儿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脐带绕颈可致胎儿宫内窘迫或围产儿死亡,产前B超探测可做出诊断,为分娩时处理提供依据。本文报道B超诊断脐带绕颈54例,对其诊断及处理加以探讨。1资料与方法本组对1996年3月~1998年3月本院孕28周以后的448例孕妇进行B超检查,跟踪检查至临产。孕妇取仰卧位,B超探头于胎儿颈后软组织处探及“U”或“W”形切迹,并可探及脐带回声时即可做出诊断。产前诊断脐带绕颈54例,临床证实47例,诊断符合率87.0%,见表1;误诊7例,其中2例脐带从颈部经过绕身,2例脐带盘绕在颈部在剖宫产时发现,漏诊2例,其中1例羊水过多,1例胎位异常。表1脐…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有完整资料200例孕妇并已分娩,B超诊断有脐带绕颈65例,产后临床证实有57例,B超诊断符合率88%,在B超下见到胎儿颈部软组织压迹及压迹处有脐带回声作为诊断依据。资料分析认为脐带绕颈与脐带的长度有关,脐带绕颈周敷增加或绕颈较紧,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或新生儿死亡率增加,使产程延长或剖宫产及阴道手术率增高。产前B超探测,结合胎儿监护仪,均可在产前做出脐带绕颈诊断,为产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从而提高了新生儿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脐带绕颈在分娩过程中的各种并发症及其风险,总结其分娩方式的选择、临床措施及分娩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0年间100例脐带缠绕病例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其中缠绕1周59例,缠绕2周35例,缠绕3周以上6例;选取非脐带缠绕产妇202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分娩方式的选择、胎窘及新生儿窒息等的情况,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中自然分娩72例,其中缠绕1周56例,缠绕2周16例;剖宫产28例,其中缠绕1周5例,缠绕2周15例,缠绕3周8例;发生胎窘23例,新生儿窒息6例;对照组中自然分娩147例,剖宫产55例;发生胎窘9例,新生儿窒息5例,两组分娩方式的选择、胎窘及新生儿窒息等的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缠绕周数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影响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脐带绕颈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导致新生儿窒息,故孕产时均应加强胎儿监护。临床上大多数为自然分娩;关注胎儿缠绕情况,尤其对于缠绕≥2周的,及早发现胎窘,尽快结束分娩,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对降低新生儿窒息,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10例孕妇分娩中超声检出脐带绕颈的声像吲表现和产后临床诊断对比。结果:1210例孕妇分娩病历中,超声显示胎儿有脐带绕颈226例,临床诊断242例,误诊7例,漏诊23例。结论:超声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较明确地旺示胎儿颈周脐带回声,为临床医生处理分娩过程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8.
脐带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通路。脐带异常严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及生命。笔者对我科分娩的263例单胎妊娠合并脐带绕颈的产妇进行了临床分析,并对其胎儿预后、产程中的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脐带绕颈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7月于阳江市江城区人民医院分娩的脐带绕颈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分娩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为阴道分娩,观察组为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患儿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与新生儿评分。结果:两组新生儿宫内窘迫、窒息发生率、产后1 min与产后5 min的新生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产妇妊娠期,需及时关注胎儿脐带绕颈情况,以便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剖宫产术,需加强产程监护,避免意外发生,确保产妇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资料。方法:对近期在我院住院产妇2383例中的563例剖宫产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产率为23.62%,其中相对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为第一指征的病例位于前列,分别为27.71%和26.47%,社会因素仅占1.60%,前次剖宫产再次剖宫产率高达92.19%。结论:(1)提高医务人员对剖宫产的认识;加强产程中规范化管理;提高产时服务质量——一对一陪伴分娩、有效镇痛分娩;积极、科学处理产程,充分试产,可降低一部分剖宫产率;另外疤.;l茛子宫有较大下降空间。(2)因医疗纠纷、医患矛盾逐渐增多,国家提倡优生优育,胎儿宫内窘迫程度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之间的关联缺乏量化值.为避免发生意外使得因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儿颈部脐带压迹孕妇产前、产时对分娩后的影响。方法对排除高危妊娠的正常足月头位妊娠的244例胎儿颈部脐带压迹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胎儿颈部脐带压迹孕妇的分娩选择及分娩后新生儿情况。结果胎儿颈部脐带压迹孕妇244例阴道分娩占60.7%,剖宫产占39,3%,2种分娩方式新生儿异常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且总产程无明显差异。结论胎儿颈部脐带压迹孕妇可以试产,剖宫产并非是唯一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2.
胎儿脐带绕颈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的主要原因之一 ,严重时可引起新生儿窒息或围产儿死亡。胎儿脐带绕颈占分娩总数的 13.70 %~ 4 4 .56%。运用彩色超声检查胎儿脐带绕颈乃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因能及时准确向临床提供胎儿脐带绕颈及缠绕周数的可靠依据 ,以便产科选择恰当时机的分娩方式 ,从而提高围产儿的生存率和优生率。 1998年 4月~ 12月笔者采用彩色超声诊断 50例脐带绕颈 ,经分娩及剖宫产证实 53例符合脐带绕颈 ,2例为脐带受压。1 临床资料孕妇年龄 2 4~ 30岁 ,平均 2 6.2岁 ,孕周 35~ 4 1周 ,平均 37.5周。所用仪器 HP- so…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04年1月至今单胎头位、孕37周以上无其它合并症及并发症,估计胎儿体重在2500~4000克的产妇106例为观察组,产前经B超检测有脐带绕颈,同时选取同期内同等条件超声检测没有脐带绕颈10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其分娩方式,临产后观察羊水性状、胎头下降程度,胎儿娩出后记录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评分.脐带绕颈周数,并估算产后2h出血量结果两组产妇均为自然分娩,新生儿Apgar评分均在9—10分,两组比较:胎头下降速度、新生儿体重及产后出血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脐带绕颈组)羊水污染Ⅱ-Ⅲ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非脐带绕颈组)。结论: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妇可在监护下行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及分娩结果。方法:以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有剖宫产史足月分娩产妇82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阴道试产组和再次剖宫产组产妇指征符合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阴道试产成功分娩49例,占89.09%。6例转剖宫产手术分娩,占10.91%,其中3例为第一产程延长,2例为产妇紧张、疼痛等原因要求剖宫产,1例出现先兆子宫破裂;2.2阴道试产组全部符合指征,再次剖宫产组22例符合指征,占81.48%,符合率显著低于阴道试产组(P〈0.01);两组并发症和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瘢痕性子宫产妇在严格掌握指征的情况下行阴道试产安全、可行,对产妇和胎儿的健康均无显著性影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近4年间606例脐带绕颈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脐带绕颈中绝大多数为绕颈一周,脐带过短无一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过长组的脐带绕颈周数多与脐带正常长度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脐带绕颈的胎儿窘迫率为13.2%、新生儿窒息率为9.41%。结论: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绕颈的基本原因,绕颈周数越多,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越高。对无脐带相对过短及脐带明显受压者应予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足月妊娠脐带绕颈病例为观察组,同时抽取同期脐带正常产妇97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孕妇的产程和分娩方式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均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绕颈明显影响产程进展,临产时应严密观察产程进展,选择合适分娩方式,减轻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探讨彩超诊断胎儿脐带异常附着的方法及结果,总结其临床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经产后临床证实为胎儿脐带异常附着的产妇52例,对其彩超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产妇中,经彩超诊断出脐带异常附着的有47例。诊断符合率为90.4%,其中检出为帆状胎盘的有5例,球拍状胎盘的有42例,漏诊的有5例,漏诊率为9.6%,其中包括帆状胎盘合并胎盘早剥2例,多胎妊娠中其中有帆状胎盘有1例,胎盘带边缘性附着有2例。结论:彩超诊断胎儿脐带异常附着的准确率较高,具有无创、操作简便、图像清晰度高等优点,能够协助临床提前诊断出胎儿脐带异常附着,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对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近4年间606例脐带绕颈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脐带绕颈中绝大多数为绕颈一周,脐带过短无一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过长组的脐带绕颈周数多与脐带正常长度组,比较P〈O.01,有显著性差异;脐带绕颈的胎儿窘迫率为13.2%、新生儿窒息率为9.41%。结论: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绕颈的基本原因,绕颈周数越多,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越高.对无脐带相对过短及脐带明显受压者应予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目前产科剖宫产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产科219例产妇的l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结果在118例行剖宫产的产妇中,因胎儿因素进行剖宫产占26.27%、社会因素占20.34%、胎位异常为18.64%;主要社会因素为产妇怕痛(占48.39%),担心顺产不成功,又要剖宫产,不想多受罪而拒绝阴道试产(占38.71%);经多因素Lon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初产妇、有合并症或者并发症是剖宫产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自然分娩益处的宣传,减少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可有效控制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孕产妇及围生儿影响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头位分娩215例脐带绕颈与随机抽取215例无脐带绕颈的孕妇心里、分娩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①85%孕产妇因脐带绕颈产生不良心理影响。②脐带绕颈胎儿窘迫率25.12%,产后新生儿窒息率13.02%。③脐带绕颈组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均高于无脐带绕颈组。结论:脐带绕颈对孕产妇心理有一定的影响,使胎儿窘迫率和产后新生儿窒息率增加,剖宫产率增加。应加强围生期保健知识宣教,加强孕产妇心理指导,严密观察产程,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从而提高围产儿质量及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