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介绍右前外侧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方法:以右前外侧切口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15例,其中室间隔缺损10例,房间隔缺损5例。结果:平均体外循环时间20.55min,术后恢复良好,无死亡和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6-12大,平均8大。随访20-51个月,均能参加正常活动,无残余分流和杂音。结论:右前外侧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简便安全、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黄耀联 《广西医学》2011,33(6):772-773
目的 观察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均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结果 1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体外循环时间(36.8±12.5)min,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平均住院时间11 d,1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体外...  相似文献   

3.
小切口右侧开胸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2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小切口右侧开胸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优缺点。方法:20例先正确性心脏病患者,房间隔缺损(ASD)17例(继发孔缺损15例,原发孔缺损并发二尖瓣裂2例),室间隔缺损(VSD)3例。右腋征小切口13例,右前外小切口7例,经第4肋间开胸。全部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行心内缺损修补术。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术中无心律失常和气栓发生,术后无脑部并发症。结论:小切口右侧开胸心脏不停跳下  相似文献   

4.
报告23 例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麻醉经验,认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应用减轻了对心脏的损害,心内操作中保持较深的麻醉和注射艾司洛尔降低心率至50 ~60b/min ,既可降低氧耗,又利于手术操作,从而缩短转流时间。  相似文献   

5.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进行心内直视手术16例,其中二尖瓣替换手术7例,二尖瓣替换加完整无缺修补1例,室缺修补1例,室缺术后残余漏修补1例,房缺修补2例,窦瘤破裂破入右房手术修补4例,16例病人手术满意,均顺利康复,痊愈出院。并就体外循环中的措施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行心内畸形修复和瓣膜替换格后的监护和护理方法。方法:本组1000例接受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格胆诊断明确,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外科682例,瓣膜病变318例,术后常规住监护室。重点分析其术后的监护特点和护理体会。结果:早期死亡17例(死亡率1.7%),无脑气栓发生,没有发生护理并发症或护理意外。结论: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配合合理的术后监测和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胸部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方法:1997年3月至1998年9月,经腋下及腋前外小切口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16例。结果: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45.2min,术后恢复良好,无栓塞、心律失常及脑部并发症,结论:胸部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术创伤小,恢复快,简便、安全、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完善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肺转流技术。方法:对2003年3月~2007年6月的190例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资料及浅低温体外循环情况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190例心脏手术均顺利脱机,不需辅助循环,浅低温体外循环时间25~81(29.8±11.2)min,术后无并发症。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安全可行,对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更适合于时间短、比较简单的先心病矫治。  相似文献   

9.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128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的临床应用经验,并对心肌保护,空气栓塞的防止进行探讨。方法 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并体环境,维持全身浅低温32-33℃,心脏缓慢跳动,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术中应用无层级排气装置防止空气栓塞;行主动脉瓣替换,则钳夹阻断主动脉的同时,进行冠状静脉窦逆灌维持心脏血供。结果 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无空气栓塞,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心肌保护效果好,手术安全可行,尤其适用于重症病例。  相似文献   

10.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陈霞(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麻醉科柳州市545005)关键词浅低温;心脏;体外循环我院自1993年以来在体外循环下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53例,效果良好,就其体外循环管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连续缝合行二尖瓣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7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采用连续缝合方法进行人工机械二尖瓣置换术。术中仅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主动脉,在心脏缓慢空跳下,采用右心房-房间隔切口径路,加强左、右心吸引,保持术野清晰,用一根2-0 Prolene双头针带小垫片的缝线连续缝合行二尖瓣置换。同期合并手术有:三尖瓣环De Vega环缩术29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5例。结果:术后瓣周漏1例,再次手术修补成功,其余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气栓、血栓、卡瓣等发生,均治愈出院,随访2~2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连续缝合法行二尖瓣置换术,缩短手术时间,采用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2.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1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方法浅低温(31℃-34℃)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共113例,男59例,女54例。年龄4-73岁,平均31.4岁。其中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22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32例,法乐氏三联征(triad of Fallot,F3)3例,双腔右心室1例,Ebstein畸形3例,二尖瓣置换手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36例,主动脉瓣置换手术(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9例,双瓣置换手术(double valves replacemnet,DVR)7例。结果1例二尖瓣置换手术因术中暴露极差而被迫降温心脏停跳操作外,其余全为非停跳手术,全组手术顺利,无死亡,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心脏不停跳手术简化了手术操作程序,方便手术后管理,减少了心脏停跳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MVR)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3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行MVR手术,15例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不停跳组),15例在中低温冷血停搏液灌注心脏停跳下进行(停跳组)。两组均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不同时点抽取外周血,进行免疫系统功能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不停跳组在术后3d,C3、C4、IgA已恢复正常,术后7d,所有指标均恢复正常,而停跳组直到术后7d,C3、IgG、IgA仍低于术前水平;两组比较可见,术后1d、3d不停跳组所有指标差值明显低于停跳组(P〈0.05或P〈0.01),术后7d,C3和IgG仍低于停跳组(P〈0.05)。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对患者术后免疫系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对患者术后的顺利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心脏不停跳及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瓣膜替换术4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心脏不停跳、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替换术中相关的心肌保护、空气栓塞等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常规建立体外循环,维持全身浅低温32-33℃;心脏缓慢跳动,进行二尖瓣替换;若行主动脉瓣替换,则钳火主动脉的同时,进行冠状静脉窦逆灌,维持心脏缓慢跳动。结果:40例手术全部成功,无术后脑部并发症及低心排并发症。结论:采用这种新技术能够在术中对心肌进行良好的保护,术中空气栓塞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5.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09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意义和手术适应征。方法心脏不停跳法:阻断上下腔、不阻断冠脉循环,不用心脏停搏液;鼻咽温缓慢降至(33±1)℃,在心脏有节律的空跳中完成手术操作。主动脉瓣置换等要切开主动脉根部的手术,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心脏停跳法:降温至32~28℃±1℃,阻断主动脉后从其根部灌注4℃晶体或15℃血K^+心停跳液,每间隔30min复灌1次。室缺补片修补等心内操作完毕开放主动脉阻断,心脏复跳后完成其余手术操作。结果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8例(0.74%),血红蛋白尿46例(4.19%),急性肾功能衰竭7例(0.64%),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0.09%),精神症状7例(0.64%),消化道出血1例(0.09%),死亡28例(死亡率2.55%)。结论心脏不停跳法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新方法,获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可适用于绝大部分常规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将同期30例风心二尖瓣膜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浅低温心脏跳动中施术组)与对照组(中低温传统停跳施术组)。分别于心肺转流术(CPB)前,停机时留取右心房肌标本,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扫描电镜检测心肌细胞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CPB前比较,对照组CPB后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1);而实验组CPB前、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CPB后,实验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心肌细胞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传统停跳手术组,说明心脏跳动中施术对心肌细胞的缺血和再灌注损伤要比传统停跳手术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矫治术的体外循环(CPB)管理与经验。方法分析71例10Kg以下婴幼儿法洛四联症矫治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根据不同手术方式术中采用中度低温和深低温低流量灌注的体外循环方法,心肌保护措施采用主动脉根部间断灌注4∶1冷血停搏液,复温后行平行超滤与改良超滤联合应用。结果16例采用中度低温中流量灌注,54例采用深低温低流量CPB下行法洛四联症矫治术,CPB时间为59-243min,阻断主动脉时间39-126min;1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CPB下行法洛四联症矫治术,CPB时间为114分钟,阻断主动脉时间56分钟,停循环5分钟,68例开放主动脉后自动复跳,自动复跳率为95.8%,65例停机顺利,6例停机困难,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为2.8%。结论制定合理的预充预案,选择高质量的膜式氧合器,适当的血液稀释,深低温低流量灌注技术及超滤的应用是提高婴幼儿法洛四联症CPB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新的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术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我院在1997年3月至1997年5月采用新的体外循环方法:即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施行心内直视手术。共施行了20例,其中心脏瓣装置换14例:MVE(二尖瓣置换8例)、AVR(主动脉瓣置换2例)、RMVR(二尖瓣再次置换2例)、UvR(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心瓣置换2例)、ASD和VSD(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各3例),皆取得满意临床效果。并对心肌保护、脑复苏和脑栓塞,出血与血尿,以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害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和中低温停跳技术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应用. 方法:分析518例3岁以下行心脏手术患者,其中96例(组1)在中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手术,422例(组2)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手术. 比较两组患者的转流时间、术后低心排发生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动脉血气等围手术期资料. 结果:不停跳组患者的平均转流时间较停跳组短(P<0.01),术后低心排的发生率也较停跳组低(P<0.05);不停跳组患者术后的失血量和输血量均较中低温停跳组少(P<0.01),并且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也较停跳组短(P<0.01),而氧合指数高于停跳组;不停跳组术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明显低于停跳组(P<0.01),另外不停跳组术后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也较低. 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在婴幼儿心肌保护、改善术后呼吸功能及维持酸碱平衡等方面均优于中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技术. 表明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可作为一项安全、有效的技术应用于婴幼儿心脏外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浅低温心脏不停跳重症瓣膜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浅低温不停跳下为13例重症瓣膜病人实施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8例,主动脉瓣置换2例,双瓣置换3例。5例保留二尖瓣装置,7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5例左房血栓者同时行血栓清除术。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中死亡,仅1例术后48小时死于严重心律失常,其余病人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重症瓣膜病人浅低温不停跳下换瓣,有利于心肌保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