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样细胞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系统性肉芽肿性疾病, 可累及全身多系统, 其中肺部和胸内淋巴结最容易受累, 其次是皮肤和眼部受累。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对称性的肺门淋巴结肿大、纵隔淋巴结肿大, 以及肺门周围血管束增粗, 多发或弥漫性淋巴管周围分布的直径2~5 mm、边界清晰或模糊的小结节。目前结节病的分期仍沿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根据胸部平片表现进行的Scadding分期:0期:双肺正常。Ⅰ期:双肺门淋巴结肿大。Ⅱ期:双肺门淋巴结肿大伴肺内浸润影。Ⅲ期:仅有肺内浸润影。Ⅳ期: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节病肺部改变的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节病的CT表现.结果 结节12例.团块 5例,磨玻璃影 6 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5例,小叶间隔线9例,纤维化3例,空气潴留1例,胸膜改变6例,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13 例.多种肺部病变并存14例,肺部病变合并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13例.结论 结节病肺部CT表现形式多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改变,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非典型结节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非典型结节病患者20例,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就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胸内淋巴结肿大15例,占75%,其中无肺部病灶仅胸内淋巴结肿大者7例,为仅有纵隔淋巴结肿大但肺门淋巴结无肿大者3例,以淋巴瘤误诊;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伴纵隔淋巴结2例,以纵隔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转移误诊.出现蛋壳样钙化,主要在肺门及前中纵隔分布,肿大淋巴结均<2.5cm2例,肿大淋巴结在增强后重度强化.有肺部病变14例,占70%,误诊12例,为60%误诊率,分别误诊断转移性肺癌和亚急性血型播散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伴胸腔积液.另外肺部病变和胸内淋巴结肿大者8例,纵隔淋巴结及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者3例,其中误诊为纵隔及肺转移1例.本组20例患者中,诊断为结节病5例,占25%.肺活检诊断8例,经纵隔淋巴结活检诊断5例,经实验室及临床诊断2例,在给予激素治疗后病情均缓解.结论 结节病常被误诊为其它疾病,影像学表现多不典型,需在对胸部结节病的典型影像学进行掌握的同时,也应了解不典型影像学表现,与其它疾病作鉴别诊断,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病史行综合分析,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误诊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分析47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结果]胸部淋巴结增大47例,其中纵隔淋巴结增大46例,双侧肺门淋巴结增大45例,一侧肺门淋巴结增大而无纵隔淋巴结增大1例。肺部病变30例,其中多发结节21例,单发结节1例,磨玻璃样影9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5例,实变5例。胸膜病变11例。[结论]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的胸部结节病诊断容易;不典型者诊断困难,需密切结合临床及治疗后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螺旋CT影像学表现在胸部结节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临床确诊胸部结节病患者的CT表现.结果 36例中34例可见胸部淋巴结增大,24例双侧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8例仅见双侧肺门淋巴结增大,2例仅见纵隔淋巴结增大.肺实质异常24例,主要表现为:多发结节19例,斑片状影3例,肺组织纤维化2例;胸膜多发结节1例,胸腔积液4例.结论 胸部结节病CT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螺旋CT可作为胸部结节病诊断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的典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胸部结节病患者进行CT检查的典型表现。结果:本组患者在进行CT检查时,有26例(占86.6%)患者有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的表现,其中有8例患者出现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肿大,有17例患者出现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肿大并伴有肺内病变;有2例患者有肺部浸润性改变但无淋巴结肿大的表现;有3例患者有肺纤维改变的表现。本组患者进行C T检查的肺内表现是,有19例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存在结节影,有8例患者的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有部分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实变影和磨玻璃影。结论:胸部结节病患者在进行CT检查时常可出现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或纵膈淋巴结肿大(可伴有支气管或胸腔积液)等典型表现。临床医师可根据胸部结节病的典型CT表现为此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其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梁全柱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7):505-506
目的探讨影像学在肺部结节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2月36例肺部结节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肺部结节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胸部X线片及常规CT仅表现为肺门增大,以双侧多见,易误诊为肺结核或肿瘤。高分辨率CT可明确显示肺门肿块及肺内病变的细节,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淋巴结、皮下结节等组织活检,即可明确诊断。结论影像学对胸部结节病的诊断及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赵荣  陈志烈  闻燕妮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2):1111-1111
目的探讨影像学对肺部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6例肺部结节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肺部结节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胸部X线片及常规CT仅表现为双肺门增大,易误诊为肺结核或肿瘤,HRCT可显示肺门肿块及肺内病变的细节,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淋巴结、皮下结节等组织活检,可明确诊断。结论影像学对胸部结节病的诊断及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白血病髓外浸润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确诊的50例白血病患者髓外浸润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50例患者中,肺部浸润并感染20例,淋巴结浸润19例,胸腺浸润2例,颅内浸润2例,肝、脾浸润18例,肾脏浸润1例,直肠浸润1例。CT和MRI影像学表现:肺部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小叶间隔增厚、肺内多发肺结节;淋巴结和胸腺增大;脑沟模糊、脑实质软组织肿块;肝、脾、肾脏增大,肝脏和直肠肿块等。结论结合临床特点,CT和MRI影像学检查能为白血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胸部结节病的CT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结节病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证实52例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结果】52例结节病中,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46例(88.5%),其中仅见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16例(30.7%),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有肺内改变30例(57.5%),仅见肺部侵润性改变而无淋巴结肿大2例(3.8%),肺纤维性改变4例(7.7%)。肺内主要表现为结节影(30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4例),小叶间隔增厚(8例),实变影(2例),磨玻璃影(2例)。【结论】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结节影是胸部结节病的特征性表现;不典型者需密切结合临床检查及治疗后随访。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肺淋巴瘤的CT诊断与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评估CT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析18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淋巴瘤胸部CT资料。结果 CT平扫表现为肺的单发肿块4例,结节6例(其中多发4例),弥漫性多发片状影8例。14例出现充气支气管征,网格样或磨玻璃样周围间质浸润影11例,结节病灶强化明显,全部病例纵隔无淋巴结肿大。结论原发性肺淋巴瘤CT表现特点是大多有充气支气管征或周围间质浸润,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无肺外淋巴肿大。  相似文献   

12.
李力  李军  曹建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6):525-527
目的对9例肺泡蛋白沉着症的CT表现加以总结,研究其与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肺泡蛋白沉着症的CT表现,均经胸腔镜肺活检、支气管镜肺活检或肺泡灌洗液病理确诊。结果CT可显示斑片影、实变影或弥散、散在分布的磨玻璃等浸润影及支气管充气征,阴影边界与周边正常肺组织分界清晰,呈地图样分布及小叶和小叶间隔的增厚,称为铺路石征。结论高分辨率CT表现常与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平行,但其范围和严重程度仍与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反映的肺部病变程度密切相关,CT表现无特异性,对于肺部弥散性病变,特别是以肺实质为主的肺泡蛋白沉着症需作为排除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科2008—01~2013—03诊断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患者25例的临床表现、胸部CT、病理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征。结果25例患者中男23例,女2例,平均(65.6±5.2)岁。24例吸烟患者平均吸烟40.5包/年。25例患者均表现为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及肺部Vel—ero哕音和杵状指(趾)。胸部CT表现为在双肺网格、蜂窝样基础上出现肺部团块、结节影(22/25),及肺纤维化基础上出现斑片状阴影(3/25)。病理上多为腺癌及鳞癌。肺功能及血气分析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减低及低氧血症。部分患者肿瘤标志增高。结论老年男性患者,有长期吸烟史,在原有肺间质纤维化基础上出现新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肺部出现团块、结节影或斑片阴影,要高度警惕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的可能,积极行痰病理、经皮肺活检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王楠 《实用全科医学》2010,8(7):873-875
目的探讨各期尘肺患者肺功能损害的程度和性质。方法测定126名煤工尘肺病患者肺功能,观察肺通气功能指标: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1秒量、1秒率等各项指标的改变。结果煤工尘肺病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减低。各期矽肺患者肺功能损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期别增加,肺功能损害越发严重。而且肺功能损伤与煤工尘肺X线胸片肺阴影的肺区分布的数量有关。结论煤工尘肺肺功能损伤不仅随着期别增加而增重,而且随着肺区阴影数的增加而加重。肺功能障碍分型也逐渐由限制性/阻塞性向混合性通气障碍转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胸部平片、CT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台州医院4例经病理证实的PAP患者的胸部影像资料,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29~61岁;4例患者均行螺旋CT、高分辨率CT(HRCT)检查,1例行胸部平片;其中3例肺泡灌洗,1例肺穿刺证实.结果 ①原发型3例,胸部平片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分布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两侧肋膈角锐利,心影未见增大.1例胸部CT示病变弥漫呈片状分布,边缘锐利,与周围正常肺组织界限清晰,并在其衬托下呈“地图样”分布,同时可显示磨玻璃影中的网格状影(铺路石征).2例胸部CT示两肺弥漫分布磨玻璃影,肺尖及肺基底部均累及,部分胸膜下区未累及,边界不清,部分肺组织实变,见空气支气管征.②继发型l例,CT显现左下肺散在片状磨玻璃样高密度影,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右下肺大片状高密度影,内见支气管走形,周围见晕征.③1例原发型PAP纵隔内见肿大淋巴结影,短径未超过1.5 cm.4例均未见胸腔积液和心影增大.结论 弥漫、区域性磨玻璃样阴影,地图或铺路石样改变,胸膜下区未累及,临床与影像表现不符等征象是PAP具有特征性的表现;若有基础疾病合并上述影像表现,应考虑合并PAP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对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diffuse idiopathic pulmonary neuroendocrine cell hyperplasia,DIPNECH)及肺原发性滑膜肉瘤(primary pulmonary synovial sarcoma,PPSS)的认识,并探讨两种疾病发生的关联性。方法 对本院确诊的1例DIPNECH合并PPSS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20岁男性,临床表现为胸闷、咳嗽、咯血。CT增强扫描发现:1)双肺多发斑片影;2)左肺上叶空腔伴壁结节;3)左肺下叶血肿伴肿块。术后病理诊断为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合并肺原发性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随访10个月,患者无任何不适,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DIPNECH和PPSS均是极其罕见的疾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7.
作者分析了45例间质性肺疾病病人的CT改变,发现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结节影是结节病较具特征性的肺内改变;呈周边分布的网织影则常见于特发性肺纤维化;过敏性肺泡炎既可见空气—间腔影,也可为结节影或网织影。我们认为CT对间质性肺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无症状的绝经期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PBML)患者不行任何治疗和仅定期随访的策略是否可行,为该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PBML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和随访结果,并结合文献资料,探讨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 结果 患者,女性,52岁。因体检发现双肺多发结节入院。既往因多发子宫平滑肌瘤行子宫全切术。入院后查体无明显肺部体征,影像学检查提示双肺多发类圆形结节状密度增高影。行左肺病灶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内结节活检术,病理学检查诊断为PBML,且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阳性。患者性激素水平处于绝经期,遂未进行任何治疗,定期影像学检查随访。经皮肺穿刺术后5、11、20和34个月CT检查随访提示双肺结节未见明显增大,随访至41个月患者无不适症状。 结论 无症状且激素水平处于绝经期的女性PBML患者可不进行治疗,仅需进行定期影像学随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4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恢复期肺功能状况,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对肺的损伤程度,为COVID-19致肺损伤恢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治愈出院,隔离14 d后的47例COVID-19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检测肺功能、胸部CT、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例恢复期COVID-19患者新型冠状病毒IgM阴性40例(占85.1%),IgG阳性44例(占93.6%),其中IgM、IgG均阳性7例,IgM、IgG均阴性3例。肺功能损障碍29例(占61.7%),其中轻度、中度障碍分别19例、10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3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通气功能障碍2例,混合通气功能障碍1例,弥散功能障碍26例,弥散并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例,弥散并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弥散并通气功能障碍2例,小气道功能障碍共5例。11例重型COVID-19患者肺功能障碍10例(占90.9%),其中轻度4例,中度6例,36例普通型患者肺功能障碍19例(占52.8%),其中轻度15例,中度4例,两组对比重型COVID-19患者中度肺功能障碍较普通型多。恢复期患者胸部CT异常35例,多表现为弥漫大片状磨玻璃样影、散在斑片影、纤维条索影;其中表现为弥漫大片磨玻璃影和纤维条索影者共8例,中度肺功能障碍患者(7例)较轻度肺功能障碍患者多(1例),重型患者(6例)较普通型患者(2例)多。结论 COVID-19患者恢复期绝大部分患者有肺功能障碍,多表现为弥散功能障碍,对指导康复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