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雨芳  傅强 《环球中医药》2010,3(2):136-137
1小陷胸汤证治概要小陷胸汤一方,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太阳病篇》第138条原文:“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本方由黄连、半夏及栝楼实组成,其中黄连苦寒,清泄心下之热结;半夏辛温,化痰涤饮,消痞散结;瓜蒌实甘寒滑润,既能助黄连清热泻火,又能助半夏化痰开结,还能润便导下。三药合用则具辛开苦降,清热涤痰开结之功。  相似文献   

2.
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为治疗小结胸证之主方。该方由黄连、半夏、瓜蒌组成。黄连苦寒清热,半夏辛燥祛痰,瓜蒌甘寒滑润可助黄连清热,又可助半夏化痰。全方寒热合用,辛开苦降,燥润滑利,兼而有之,故使痰开热散,心下按痛可除。临证若辨证切当,灵活加减,可用于多种疾病之治疗。  相似文献   

3.
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原文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主治痰热互结于心下。方中黄连清泄心下之热结,半夏化痰消痞散结,瓜蒌既助黄连清热,又助半夏涤痰理气散结,共同针对痰热之邪,方简而力雄。笔者对已公开发表的小陷胸汤临床研究类论文进  相似文献   

4.
小陷胸汤是《伤寒论》112方之一,出自原文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主治病机为痰热互结于心下,方中黄连清泄心下之热结,半夏化痰消痞散结,瓜蒌既助黄连清热,又助半夏涤痰理气散结,共同针对痰热之邪,方简而力雄。近年来.有关小陷胸汤的临床研究层出不穷,本文旨在针对小陷胸汤公开发表的临床研究类文献进行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5.
杨锦国  杨泱 《陕西中医》2012,33(2):239-239
<正>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仲景原用于治疗"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方由黄连、半夏、瓜蒌实三味组成。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功。根据异病同治的理论,笔者常用此方治疗一些顽难杂疾,收效甚佳,兹将临证所得介绍于下。1胆心综合征李某,男,56岁。干部。1996年4月20初诊。患者以发作性胸闷20余年,加重1月之主诉。门诊以  相似文献   

6.
已故名老中医王聘贤先生,用仲景方富于经验,尤善以小结胸病之主方小陷胸汤化裁,治疗痰热结胸诸证,屡获疗效。笔者宗王师之教,受益颇多,爰就个人体会,不揣拙陋,阐述己见。一、小陷胸汤与小结胸病证治探析小陷胸汤,乃仲景治疗小结胸病之主方。方中黄连苦寒,苦能开结,寒以泄热;半夏辛燥,辛以散之,燥可化痰;蒌实甘寒滑润,一助黄连以泄热,二助半夏以化痰。全方药仅三味,苦辛开降,寒温合用,燥润滑利,兼而有之,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功。再就结胸病的证治而论,宋本《伤寒论》138条云:“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其病因病机乃系太阳病,本当汗解,而误用下法,邪热内陷,与痰饮互结于胸  相似文献   

7.
笔者近年来 ,在临床上凡遇到右胸胁痛 ,每试用小陷胸汤加减治之 ,疗效堪称满意。胁痛以右下为多 ,且多数兼咳嗽症状 ,或其它湿热见证 ,或自觉喉间有痰而不易咳出等。查其病因 ,多半属于湿热 ,痰浊所致之机窍壅塞肺气不利。小陷胸汤方由瓜蒌、黄连、半夏组成。方中瓜蒌为君 ,清热化痰 ,宣肺理气 ,开窍 ,主胸胁痛 ;黄连为臣 ,泻热降火 ,除胁下满 ;以半夏降逆化痰 ,除胁下痛。半夏与黄连合用 ,一辛一苦 ,辛开苦降 ,得瓜蒌则清热涤痰 ,其散结开郁止痛之功益著。佐以桔梗 ,枳壳 ,宣肺理气 ,祛痰。山栀、郁金、降香 ,泄热除烦利湿 ,降气活血止痛。…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太阳病篇》云:“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药用“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栝楼实大者一枚”。方中黄连清泄心下热结,半夏化痰消痞散结,栝楼(瓜蒌)既助黄连清热,又助半夏化痰散结,三药同用消散互结于心下之痰热,全方药简力专,传用至今。然时至今日,小陷胸汤所主痰热之病位早已超越“心下”,被广泛应用于消化、循环、呼吸、代谢及泌尿等多系统疾病的治疗[1]。  相似文献   

9.
<正> 辛开苦降是中医治法之一。创始于仲景。发展于后世,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运用。本文试从成方角度对辛开苦降法的扩大运用作一探讨,不足之处,敬请同道指正。1.辛开苦降,清热化痰本法宜于痰热互结,气郁不通,升降失职之小结胸证。症见胸脘痞闷,按之则痛,吐痰黄稠。苔黄腻,脉浮滑或滑数。方用小陷胸汤。方中半夏辛温降逆,瓜萎清热化痰,黄连苦寒泻火,三药合方.辛开苦降,可开气郁之痞,消痰热之结,确属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良剂。2.辛开苦降,清上温下本法宜于上热(胸中有  相似文献   

10.
黄增强 《光明中医》2010,25(12):2298-2299
<正>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原用于治疗"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方由黄连、半夏、瓜蒌实3味组成,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功。笔者在治疗内科杂病时,遇有痰热交阻,胸脘痞满,按之疼痛,苔黄腻,脉浮滑者,均可用此方随证加味,每茯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明德主任医师行医三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笔者跟师多年,颇有心得。如张主任将古方小陷胸汤化裁应用于临床,效果颇佳。 小陷胸汤源于张仲景《伤寒论》一书,原方由黄连、制半夏、全瓜蒌三药组成。方中黄连苦寒涤热开结,治郁热在中,心下痞满;半夏辛温化痰,消胸膈痞满;全瓜蒌甘寒通降,清消痰结,且利大肠,以使痰热下行,诸药合用,具有泄热豁痰,宽胸开结之功。本方原治伤寒表证误下,邪热内陷,痰热结于心下的小结  相似文献   

12.
沈邗 《新中医》1997,29(3):50-50
小陷胸汤治验3则沈邗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医方集解》云:“原治伤寒误下,小结胸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及痰热塞胸。……黄连苦寒以清热,瓜蒌性寒润以涤垢,半夏性辛温以散结,结胸多由痰热结聚。故用三物以除痰去热也。”笔者临证症见胸脘痞满,按之则痛...  相似文献   

13.
小陷胸汤出之《伤寒论》,方由半夏、黄连、瓜蒌三味药组成,为清热涤痰、消痞散结之剂,主治痰热互结心下,胸脘痞满,按之则痛之症。笔者临床随症加减,应用各种杂症,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14.
赵玉珍 《北京中医药》2006,25(9):556-558
小陷胸汤原载于《伤寒论》,是治疗小结胸病"证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的方剂.原方由瓜蒌、半夏、黄连组成.笔者依其辛开苦降之组方法则,秉仲景之"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临床用此方治疗内科杂证,收效良好.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陷胸汤最早载于张仲景〈伤寒论〉,治疗小结胸证.临床对胃脘痛属实证者效果满意.   小陷胸汤基础方为黄连、半夏、瓜蒌,具清热燥湿、行气散结、健脾和胃之功.主治心下痞满,按之痛甚,或胀甚痛微,如物阻中;口中黏腻,或干或苦,不欲饮水,舌质红或暗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浮滑、弦滑、滑数而有力者.  相似文献   

16.
李阳福 《新中医》1998,30(9):46-46
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由黄连、瓜萎仁、半夏组成。具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功。主治小结胸证,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笔者临证抓住痰热互结之病机,以该方治疗多种病证,疗效颇佳,现举例如下。1胸痛朱某,女,35岁,1997年10月15日初诊。患者半...  相似文献   

17.
经方小陷胸汤出自张仲景所著之《伤寒论》,由瓜蒌、黄连、半夏三味药物组成,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效,此方为痰热互结心下,按之则痛的小结胸病而设。现将笔者运用本方治疗内科杂病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已故名老中医王振宁先生,用仲景方富于经验,尤善以小结胸病之主方小陷胸汤化栽,治疗痰热结胸诸证,屡获疗效。笔者宗王师之教,受益颇多,爰就个人体会,不揣拙陋,阐述己见。1小陷胸汤与小结胸病证治探析小陷胸汤,乃仲景治疗小结胸病之主方。方中黄连苦寒,苦能开结,寒以泄热;半夏辛燥,辛以散之,燥可化痰;蒌实干寒润滑,一助黄连以泄热,二助半夏以化痰。全方药仅3味,苦辛开  相似文献   

19.
小陷胸汤应用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珍 《北京中医》2006,25(9):556-558
小陷胸汤原载于《伤寒论》,是治疗小结胸病“证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的方剂。原方由瓜蒌、半夏、黄连组成。笔者依其辛开苦降之组方法则,秉仲景之“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临床用此方治疗内科杂证,收效良好。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1小陷胸汤小陷胸汤方(黄连6克、半夏9克、打碎先煎半小时、全瓜蒌30克),见《伤寒论》太阳病篇138条。小陷胸汤,原文颇简略:“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心下,言其病位;浮滑脉主痰热,言其性质。按之痛,则痰热结滞,陷于胸脘,气机不得升降宣通之故。考《伤寒论》、《金匮》二书中,均无“痰”字,《内经》亦然,然则仲景时代,岂无痰热之病乎?有之,此方即典型的痰热方。半夏,痰饮之常用药,体滑性降,而不免于辛温,合黄连、瓜蒌,则辛以开结,寒以泄热,能通能降,药虽寥寥三味,郄至精至当,后世方几无与匹敌者也。小陷胸汤证多见于慢性支气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