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评价利鲁唑对吗啡躯体依赖的调节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在小鼠吗啡依赖和大鼠依赖模型上分析利鲁唑对吗啡躯体依赖的影响。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小鼠脑组织NOS活性。结果:在小鼠吗啡躯体依赖模型中,利鲁唑(2.5~10mg/kg,sc)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吗啡依赖小鼠纳洛酮催促的戒断症状;在大鼠吗啡依赖模型中,利鲁唑(2.5和5mg/kg,sc)使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积分明显降低。利鲁唑能显著降低吗啡依赖小鼠不同脑区(大脑、小脑、丘脑)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论:利鲁唑抑制吗啡依赖大鼠和小鼠的戒断症状,机制与抑制吗啡依赖状态下脑组织内NOS活性代偿性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清君瘾Ⅱ号对吗啡依赖小鼠戒断综合征的治疗观察 ,表明清君瘾Ⅱ号可明显抑制小鼠戒断跳跃反应 ,对吗啡依赖性小鼠胸腺及脾脏重量的下降有缓解趋势。  相似文献   

3.
青藤碱对吗啡依赖小鼠催促戒断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中药成分青藤碱 (Sin)对吗啡依赖小鼠催促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 以剂量递增法形成吗啡依赖小鼠模型 ,ipSin 30min后 ,用纳络酮进行催促戒断 ,观察小鼠的戒断反应。结果 ipSin 10mg·kg-1后 ,小鼠的跳跃反应、前爪震颤、体重下降等戒断症状均明显减少或减轻 ,ipSin 30、6 0mg·kg-1可抑制小鼠跳跃、扭体、前爪震颤、“湿狗”样抖动、体重下降等症状。结论 Sin能抑制吗啡依赖小鼠催促戒断症状 ,对成瘾小鼠的体重下降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报告褪黑素对吗啡依赖小鼠催促戒断症状的治疗效果。小鼠按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4.5d,共给药九次;用纳洛酮催促成瘾的小鼠,给予不同剂量的MT治疗,结果表明,小鼠实验中MT剂量为100mg/kg最佳对抗跳跃反应的作用(与吗啡对照组比较P<0.001),MT剂量为50,200mg/kg时次之(P<0.05)。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了多种生理功能,起着细胞间信息传导作用,其与吗啡依赖和耐受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一氧化氮(NO)的合成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实验发现,在吗啡依赖大鼠体内一氧化氮及合酶含量,活性明显降低,催促戒断后各指标迅速上升,而NOS抑制剂能显著抑制这些症状,这进一步证实NO参与阿片类药物依赖和耐受的产生和发展,并且提示NOS抑制剂可用于阿片类药物脱瘾治疗,本文依据国内外文献对NO影响海洛因依赖戒断的原理及几种常见L-精氨酸衍生物NOS抑制剂在吗啡戒断综合征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对NO以及NOS抑制剂作进一步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三七叶的三七皂苷(Arasaponins of Panax notoginseng leaves,APnL)对大鼠吗啡依赖及纳络酮催促戒断症状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进一步探讨APnL抑制吗啡戒断症状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盐酸吗啡建立吗啡躯体依赖模型,腹腔注射纳络酮建立催促戒断模型.在使用吗啡的同时,采用(50、100和200 mg/kg)3种剂量的APnL进行灌胃.第6天上午8:00末次注射吗啡50 mg/kg,观察各组催促戒断症状及体重减轻情况;1 h后急性分离海马神经元,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APnL对吗啡依赖大鼠海马神经元[Ca2+]i的浓度.结果 ①剂量递增法慢性吗啡处理5 d后经ip NAL催促戒断后,与吗啡组相比可明显地诱发大鼠体重减轻和跳跃次数的发生(P<0.01).②3种不同剂量APnL均可抑制大鼠戒断后体重减轻和跳跃的发生.③APnL可以有效地抑制纳络酮催促戒断所引起的大鼠海马神经元[Ca2+]i浓度的降低,200 mg/kg剂量组作用最佳(P<0.01).结论 APnL可以缓解纳络酮催促戒断诱导的吗啡成瘾大鼠戒断症状的发生,同时可以抑制纳络酮催促戒断所引起的大鼠海马神经元[Ca2+]i浓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吗啡依赖和吗啡戒断小鼠脑组织内节律基因mPeriod1(mPer1)表达的变化。方法以雄性BALB/C小鼠的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为指标,观测吗啡依赖组、吗啡戒断组小鼠与正常盐水组小鼠的药物精神依赖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组小鼠脑内mPer1的表达情况;利用图像软件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吗啡依赖组的小鼠脑内mPer1表达峰值相位较正常盐水组有明显改变。而吗啡戒断组小鼠脑内mPer1表达峰值相位较正常盐水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吗啡成瘾影响了以mPer1为重要部件的近日钟的自激振荡过程,使近日节律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吗啡及琥珀酰吗啡的全抗原 ,评价二种抗原诱导小鼠产生抗体效价的差异及其对吗啡致依赖的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 采用混合酸酐法制备琥珀酰吗啡 ,将吗啡及琥珀酰吗啡与BlueCarrier(BC)蛋白交联 ,与福氏佐剂等比例混合免疫小鼠 ;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体滴度 ;竞争性抑制实验检测抗体与吗啡的体外结合能力 ;观察免疫小鼠对吗啡的依赖能力。结果 二种交联物免疫小鼠第 9周血清中平均抗吗啡抗体滴度均超过 1∶80 0 0 ,其中M 6 S BC组效价强度较M BC组高 ,且效价维持时间较久 ;M BC组及M 6 S BC组与吗啡依赖组比较 15min内体重减轻、跳跃次数及潜伏期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二组抗体对吗啡的抑制率能达 5 0 %以上。结论 二种载体蛋白交联物都能诱导小鼠产生高滴度的抗吗啡抗体 ,并使免疫小鼠对吗啡的成瘾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CREB1蛋白在大鼠急、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中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对大鼠脑组织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1)的表达调节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急性对照组、急性吗啡依赖组、急性吗啡戒断组、慢性对照组、慢性吗啡依赖组、慢性吗啡戒断组,每组6只。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不同脑区和核团CREB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急性吗啡依赖和戒断抑制蓝斑CREB1蛋白表达。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增加皮质、海马、蓝斑等脑区核团CREB1蛋白的表达,但是在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时,伏隔核CREB1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急、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时CREB1在大鼠皮质、海马、下丘脑、蓝斑、伏隔核等脑区的表达存在差异,可能与介导阿片类药物依赖信号转道通路的反应性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给药途径对强啡肽A1-13(Dyn)抑制吗啡依赖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剂量递增法建立大鼠吗啡身体依赖模型;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采用sc 5mg*kg-1纳洛酮激发;Dyn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采用侧脑室、脊髓及静脉内注射Dyn后,对大鼠经纳洛酮激发后60min内可数和不可数的戒断症状进行评分的方法进行.结果静脉内注射100μg*kg-1 Dyn可短暂抑制戒断症状;髓鞘内注射4μg*kg-1 Dyn可明显抑制绝大部分的戒断症状;侧脑室注射Dyn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无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Dyn抑制阿片类物质戒断症状可能主要是通过脊髓水平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胍丁胺抑制中枢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胍丁胺对吗啡依赖大鼠不同脑区脑片单胺类神经递质戒断释放的抑制作用。方法:用HPLC法测定脑片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结果:纳洛酮能使吗啡依赖大鼠出现戒断综合征;使其海马、纹状体和丘脑脑片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增加。用胍丁胺和吗啡共同处理大鼠,纳洛酮的上述作用显著受到抑制。胍丁胺的此项药理作用可被咪唑克生阻断。结论:胍丁胺通过激活咪唑啉受体,抑制纳洛酮引起的吗啡依赖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胍丁胺的此项作用与其抑制戒断综合征相关。  相似文献   

12.
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反复使用造成的镇痛耐受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近期的研究表明,内皮素、P物质前体分子-前体速激肽及黑皮素等三种非阿片小肽与吗啡镇痛和耐受密切相关.内皮素通过内皮素A受体(ETAR)、黑皮素通过黑皮素4受体(MC4R)分别以不同机制调节吗啡镇痛并能够预防其耐受的发生,而前体速激肽则可能是调控吗啡镇痛和耐受的关键分子,本文综述了上述非阿片小肽对吗啡耐受调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吗啡耐受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吗啡代谢产物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吗啡主要在肝脏与葡糖苷酸结合并产生两种代谢产物:吗啡-3-葡糖苷酸(M3G)和吗啡-6-葡糖苷酸(M6G)。M6G能结合阿片受体,动物实验显示其镇痛作用比吗啡强,不良反应较轻微。M3G与阿片受体亲和力较低,没有镇痛作用,且动物实验表明M3G能对抗吗啡和M6G的镇痛作用,可能参与吗啡耐受的形成。本文综述了吗啡的代谢过程及其代谢产物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反复缺氧预激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正常小鼠及经5次梯度降压缺氧预激小鼠分别制备血浆及心肌匀浆。将来自正常小鼠及预激小鼠的血浆分别注入两组正常小鼠腹腔(Non-PP组和PP组),将来自正常小鼠及预激小鼠的心肌匀浆分别注入另两组正常小鼠腹腔(Non-PH组和PH组)。各小鼠分别于注射后30min置于28.7kPa低压缺氧环境下测心电活动时间(CEAT)。结果:PH组CEAT比Non-PH组延长1.80倍(P<0.01),PP组CEAT比Non-PP组延长1.29倍(P<0.01)。结论:反复梯度降压缺氧预激能明显增强小鼠心肌的缺氧耐受性,该作用与反复缺氧预激促使机体各组织器官产生某些具有可转移性的保护性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研究观察中药制剂清君饮对动物药物依赖性的影响。用逐次逐日增加吗啡注射剂量的方法造成大鼠的吗啡依赖性模型后,又分别分为中药大、小剂量组,吗啡维持组,空白对照组,再给予腹腔注射纳洛酮给予催瘾,观察经不同药物处理后动物的戒断症状反应。结果表明:中药能明显抑制成瘾大鼠的戒断症状。主要症状积分值的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并能促进动物体重的恢复。中药的效应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合剂(Ginsenosides Mixture,GM)对胃溃疡的防治作用及机理。方法:按Takagi方法造成小鼠应激性溃疡模型;按改良的Takagi方法造成大鼠醋酸型溃疡模型;按Shay方法造成胃酸分泌模型;用真空泵抽气造成急性低压性缺氧条件。结果:GM与法莫替丁(Famotidine)一样,能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应激性溃疡损伤,促进醋酸型溃疡的愈合;然而,对胃酸分泌抑制作用不及法莫替丁,但能增强对急性低压性缺氧的耐受力。结论:GM是一种有效的抗溃疡制剂,其作用机制除了抑制胃酸分泌外,还与增加机体抵抗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口服丁基苯酞(NBP)对小鼠的抗疲劳和抗缺氧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①抓环试验:观察口服NBP对小鼠悬挂时间、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②力竭游泳试验:观察口服NBP对小鼠游泳力竭时间,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乳酸(LA)含量、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③常压缺氧试验:观察口服NBP对小鼠缺氧时的存活时间、脑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NBP延长小鼠的抓握时间、力竭游泳时间和常压缺氧耐受时间,提高缺氧小鼠脑组织SOD和LDH活性。结论:NBP具有抗疲劳和抗缺氧作用,抗缺氧的机理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和改善能量代谢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氰酸钠(NaOCN)对小鼠急性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氰酸钠组和对照组。观察腹腔注射氰酸钠后小鼠密闭缺氧耐受时间、亚硝酸钠中毒存活时间、心肌缺氧后标准耐受时间及断头后张口动作持续时间,评价氰酸钠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结果腹腔注射200、250mg/kg氰酸钠2h后,小鼠密闭缺氧耐受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腹腔注射200mg/kg氰酸钠2h后,氰酸钠组小鼠亚硝酸钠中毒后的存活时间及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的心肌缺氧后标准耐受时间都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结论氰酸钠可显著提高小鼠对常压密闭缺氧、亚硝酸钠中毒和心肌缺氧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