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彦弢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1835-1836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治疗急性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卒中单元组和普通病房组,各65例。普通病房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方法,卒中单元组在普通病房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卒中单元治疗,疗程均为4w。主要观察指标为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BI)。结果卒中单元组总并发症、感染、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普通病房组低(P<0.01);多脏器衰竭发生率无差异(P>0.05);卒中单元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普通病房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单元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普通病房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单元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万利 《护理学报》2005,12(8):60-60
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是恢复梗死区血流的主要方法,是目前治疗脑梗死的关键措施。总结了56例脑梗死溶栓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溶栓后病情观察、生活护理、早期康复,认为脑梗死溶栓治疗后护理,是直接影响治疗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03-01/2004-12大连市友谊医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70例(发病72h以内),将2003-01/12未成立卒中单元时住院的8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传统神经内科治疗,2004-01/12住院进入卒中单元治疗的88例患者设为卒中单元组,分别于入院时,治疗15d和1个月时评估3次,评估内容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Barthel指数越高,提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强。结果17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入院时两组评分比较无差异,治疗15d时,卒中单元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至治疗1个月时差距更大(18.77&;#177;9.68,23.22&;#177;16.33,P&;lt;0.05;11.24&;#177;7.63,18.32&;#177;10.23,P&;lt;0.01)。(②barthel指数:入院时两组比较无差异,治疗15d和1个月时,卒中单元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5d:50.23&;#177;38.66,42.33&;#177;34.26;1个月:66.23&;#177;36.66,51.36&;#177;34.33,P&;lt;0,01)。结论卒中单元治疗能促进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方法 对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t-PA)溶栓治疗,并进行特殊的护理(心理护理、休息与饮食护理、溶栓治疗的配合、康复训练等).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15例,好转3例,无效2例(自动出院1例,并发脑出血1例),总有效率为90.0%.结论 积极配合医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对患者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要点,包括做好溶栓前的各项准备、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保证用药安全、特别要注意及早发现出血先兆、积极预防与及时处理,治疗后加强并发症与疗效的观察、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以保证患者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认为护理的好坏关系到溶栓治疗的成败。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5例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患者,实施一系列护理对策,包括:血压的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及时处理并发症、加强溶栓后的护理指导,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25例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患者,显效15例,好转7例,无效3例。有效率88%。结论:溶栓治疗时间短,工作紧迫,护理配合需做到快、准。治疗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使患者更好地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7.
刘云平 《护理研究》2012,26(33):3147-3148
脑梗死也称脑卒中,是指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动脉管腔狭窄阻塞使相应的脑组织供血障碍,从而形成血栓或栓塞,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甚至坏死。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言语不清、肢体瘫痪等,其关键治疗措施是再通血管。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溶栓是治疗脑梗死的最佳选择[1]。该疗法可有效避免或减少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本科16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包括溶栓前后护理及一般护理.经过有效的护理,降低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认为加强对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6例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均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125 mL静脉滴注。然后给予rt-PA 36 mg加生理盐水50 mL静脉泵泵入。其中5 mL在1 min内静脉泵泵入,45 mL在60 min内静脉泵泵完。溶栓24 h后给予拜阿司匹林300 mg口服,1次.d-1;连用7 d。后改为100 mg口服。同时进行溶栓前及溶栓后护理等。结果6例患者中,5例基本治愈,1例好转。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效果较好,在溶栓过程中护理工作的配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潘贤妃 《护士进修杂志》2013,(24):2292-229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所选100例脑梗死患者为我院2008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病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均根据中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疗效评定后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中疗效评定后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后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120例经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治疗,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相关指标(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对4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动、静脉注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治疗,溶栓前后给予相应的护理监测和措施。结果溶栓治疗后48例溶栓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患肢肌力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发病6小时以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rt—PA溶栓治疗,效果满意且相当安全。而溶栓前后密切的病情监测和恰当的护理措施,是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生活和工作能力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溶栓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模式下早期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卒中单元病房住院的1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86例患者在卒中单元模式下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84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6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卒中单元模式下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较佳的疗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急性脑梗死病人超早期静脉溶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9月的发病在6 h 内的1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经确诊后立即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护理方面积极配合,给予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细致的护理。[结果]16例溶栓病人中,溶栓后2 h,有效12例,占75%,无效4例,占25%。出院时,5例基本痊愈,无后遗症;10例有效,1例无效,所有病人均无出血及溶栓并发症。[结论]急性脑梗死病人应用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疗效较好且安全可靠,通过对溶栓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可协助溶栓治疗的顺利完成,保证溶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梗死溶栓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血栓堵塞脑动脉血管引起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高。目前,国内外尚未找到一种确切根治方法。在血液稀释、光量子疗法和溶栓治疗等诸方法中,溶栓疗法可能为目前急性脑梗死最有效、最有前途的治疗方法之一[1,2]。做好溶栓护理观察是其治疗效果的保证。现就近几年脑梗死溶栓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溶栓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1适应症(1)年龄<75岁。年龄大、血管淀粉样改变,易出血;(2)发病6h内(6~12h也可考虑)。头颅CT或MRI排除颅内出血;(3)意识清醒,瘫…  相似文献   

17.
对1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且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休息与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以提高急性脑梗死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郭曼 《当代护士》2013,(12):3-5
综述了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正确给予溶栓药物、溶栓过程中严密监测血压变化、观察用药反应、监测有无出血倾向及过敏反应、静脉溶栓后并发症(颅内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再闭塞)的预防及护理进展。认为为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提供规范、安全、最佳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其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溶栓治疗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时间、方法、药物,并为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必要依据。随着神经病学和溶栓剂的研究和发展,溶栓治疗已经成为降低梗死面积和致残率的最有效方法,特别对中、重度神经障碍的病人疗效成为显著。随着医学技术和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已经研发出更先进的新型溶栓药物。如国外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重组尿激酶原(rpro—UK)等进行的脑梗溶栓治疗的大规模临床实验。都取得良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起源于欧洲的卒中单元,作为一种新的脑血管病管理模式,近40年来越来越受到临床研究人员的关注。1950年北爱尔兰的Adams第1次报道了有组织的卒中服务模式,即在老年病房建立卒中康复组。随后由于循证医学的普及和推广,对卒中单元进行了多次Meta分析和系统综述,奠定了卒中单元在临床实践中的确切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