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应用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合并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18例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 ,手术均在伤后 5d~ 7d进行 ,术前股骨髁上牵引 ,对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 ,时间约 3个月~ 12个月 ,平均 5个月 ,骨折全部愈合 ,髋关节功能优良率 92 %。结论 :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 ,固定牢靠 ,并发症少 ,术后早期活动等优点 ,是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合并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18例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手术均在伤后5 d~7 d进行,术前股骨髁上牵引,对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约3个月~12个月,平均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2%.结论: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术后早期活动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转子间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转子间骨折38例。对大转子后侧及小转子骨折复位要确实可靠。早期功能锻炼,延缓负重时间。结果随访5个月至3年,平均12个月,骨性愈合时间为5个月,患肢功能良好,无髋内翻畸形发生。结论老年人转子间骨折粉碎严重,对转子间骨折各型可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对合并转子下骨折可选择性采用。术前应对老年人做全身状况评估,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采取手术治疗、准确复位、坚强固定及早期锻炼已在临床上达成共识;然而,采用PFN治疗转子间骨折对骨质疏松者不适宜,故近年来临床上应用PFNA2治疗转子间骨折,使得骨质疏松严重的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能够早期安全地活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伴转子下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应用间接复位技术,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伴转子下骨折16例.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9.8个月,均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伴转子下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经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牢固,有利于功能的恢复。结论DHS是基层医院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股骨动力髁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患者62例,其中股骨转子间骨折44例,股骨转子下骨折18例,均采用股骨动力髁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达到骨折解剖复位49例(79.0%);随访时间平均14.5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3.2个月,无骨不连、内固定松动断裂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重建髓内钉固定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8个月,平均7个月,14例均在7个月左右完全愈合,2例在6个月左右愈合,4例在8个月左右愈合,无髓内钉和锁钉断裂,无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结论:股骨重建髓内钉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可靠满意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的37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结果 37例患者随访3~69个月,平均17.5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3个月。无术后感染、股骨头缺血坏死及钢板、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按马元璋评定标准评估临床疗效,优良率达89.2%。结论股骨重建髓内钉将股骨头颈干固定、组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牢固的整体,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转子间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转子间骨折38例。对大转子后侧及小转子骨折复位要确实可靠。早期功能锻炼,延缓负重时间。结果随访5个月至3年,平均12个月,骨性愈合时间为5个月,患肢功能良好,无髋内翻畸形发生。结论老年人转子间骨折粉碎严重,对转子间骨折各型可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对合并转子下骨折可选择性采用。术前应对老年人做全身状况评估,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单臂式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单臂式多功能外固定架与中医手法正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63例。在局麻下行手法闭合整复,经皮穿钉外固定架治疗。结果:随访13个月以上。骨折临床愈后时间为110-138 d,平均120 d。颈干角保持在120°-135°,未发生深度感染。结论:单臂式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方法简单、固定可靠,能使病人早期下地,减少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发生,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2004年5月~2011年8月应用单边外固定架局部浸润麻醉"C"形臂机透视下治疗老年闭合性股骨转子间骨折22例,伴有心肺功能疾病,年龄71~92岁,术后随访半年.结果 手术时间20~30 min,术后4个月,骨折均愈合.结论 局麻下单边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可靠,简单易行,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心肺功能疾病患者的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郭汉明  陆炳刚 《广东医学》1997,18(11):751-75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以牵引及内固定为主,处理得当时,骨折愈合多无问题,但因患者多系老年人,全身情况差,给治疗方法的选择带来困难。我院自1993年起采用AO角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4例,男60例,女44例。年龄26-87岁,平均62.4岁。骨折类型接骨折移位方向分为4型:Ⅰ型(顺转子间型)12例,Ⅱ型(顺转子间粉碎型)16例,Ⅲ型(反转子间型)30例,Ⅳ型(转子下型)46例。术前伴有慢性心血管疾病及其它慢性内科疾病者68例,占65.4%,其中原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6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患者30例,CT检查成像显示其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外侧壁骨折;Ⅱ组患者38例,CT检查成像显示股骨转子间骨折,但外侧壁完整。对两组患者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具体治疗情况。结果: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长于或多于Ⅱ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外侧壁完整患者疗效优于合并外侧壁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5.
王陶  王军  石波  唐诗添  杨衡  康斌 《当代医学》2011,17(34):66-67
目的 探讨使用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6月共收治的12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月,平均13月,无内固定松动、髋内翻畸形、骨不连、感染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伤肢功能按harris评分,优8例,良2例,中2例.结论 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对3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4~18个月随访,31例骨折全部愈合。结论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转子间骨折对股骨颈损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解剖形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以提高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使用德国产解剖形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3例患者,均为闭合骨折,AO分型A1型16例、A2型15例、A3型12例,对手术情况、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3例患者中优37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5.3%。结论:应用解剖形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解剖形钢板治疗时创伤小、手术灵活、易取得成功,值得推荐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大部分患者合并骨质疏松及其他慢性器质性疾病。保守治疗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不佳,并且疗程长、并发症多,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2009年3月至2013年6月,我院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庞再力 《黑龙江医学》2013,37(8):781-784
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IFF)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之间的骨折,是临床上髋部骨折中的常见类型。其好发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高龄患者,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3%~4%[1]。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外伤和骨质疏松。骨折常合并有转子后部和股骨矩的破坏,治疗不当易产生髋内翻及外旋畸形,尤其是老年患者,往往因治疗不当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髋动力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方法对3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应用髋动力螺钉闭合复位下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获得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闭合复位髋动力螺钉治疗应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