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1.如何选择抗淋病药物? 淋病是奈瑟氏淋球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是性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为了有效地治疗耐青霉素淋球菌,主要有三个治疗方案:(1)大剂量青霉素治疗;(2)联合应用抗淋球菌药物;(3)选用敏感药物,如壮观霉素、头孢三嗪等。抗淋球菌药物具体临床选择如下:生殖器感染青霉素敏感株:首选青霉素类、四环素,次选红霉素、壮观霉素;生殖器感染青霉素耐药株:首选壮观霉素,次选头孢三嗪、头孢西丁,三选SMZco;对关节炎-皮炎综合征:首选青霉素类,次选四环素。 2.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在治疗酸中毒时有什么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庆儿童医院就诊的儿童中淋球菌感染的特点,并对淋球菌的耐药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儿童眼分泌物和阴道分泌物进行淋球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及常用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幼女是淋球菌最主要的侵袭对象,主要表现为阴道炎。淋球菌对壮观霉素是敏感,其耐药率为0.对头孢曲松钠和环丙沙星较敏感,其耐药率分别为25%和35%,而青霉素治疗效果不肯定,敏感率为35%,耐药率为55%。结论:儿童淋球菌感染抗菌药物治疗时,应根据病情、耐药特性及经济能力选用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氟喹诺酮类与其它抗菌药物治疗淋病的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133例单纯性淋病患者用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壮观霉素和青霉素G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其治愈率分别为100%、100%、96.8%和94.6%,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对所用的四种药物用琼脂双倍稀释法对96株淋球菌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耐药率为0,壮观霉素耐药率为6.3%,青霉素耐药率为24.0%,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用Nitrocefin法对96株淋球菌进行了β-内酰胺酶测定,其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阳性率为3.1%。  相似文献   

4.
广州地区2000-2004年淋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监测广州地区2000-2004年分离的淋球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析淋球菌的耐药趋势。方法采用纸片酸度法测定菌株是否产β内酰胺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株对抗菌药物的MIC。结果共测定527株淋球菌,检出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105株(19.9%),未见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出现,但头孢曲松的低敏率由2000年的20%上升到2004年的66.1%,两者的MIC50和MIC90均在敏感范围。大观霉素的MIC90由8mg·L-1上升到32mg·L-1;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的MIC50和MIC90变化较大,且都超过了耐药标准,其耐药率分别由2000年的80%、88.6%、85.7%升至2004年的93.5%、93.5%和96.8%。结论2000-2004年期间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对淋球菌敏感性较好,但后者的低敏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两者仍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逐年增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淋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耐青霉素的淋球菌菌株也不断增加。为了掌握及了解重庆地区淋球菌对常见治疗淋病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我们对我院临床分离的93株淋球菌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及细菌β-内酰胺酶测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治疗淋病的药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青霉素类、四环素、红霉素、氨基糖甙类、利福平、壮观霉素、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几种治疗淋病药物的特性,以及淋球菌耐药的程度和实际合理使用等。  相似文献   

7.
消灭淋球菌是有特效药物的.目前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是对淋球菌比较敏感的头孢曲松钠(头孢三嗪)和大观霉素.据有关研究人员的调查,我国对这两种药物的耐药菌株不到1%,因此,如果能对淋病做到早期诊断、及时用药和规范治疗,大部分淋病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门地区2010年2012年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6种抗生素对127株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采用纸片酸度法检测菌株是否产β-内酰胺酶(PPNG)。结果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及头孢克肟的敏感率均为100%,头孢曲松为77.95%,环丙沙星敏感率最低,其耐药率高达92.13%;127株淋球菌中检出PPNG菌株48株(37.80%),TRNG菌株51株(40.16%)。结论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大观霉素及头孢克肟可作为治疗本地区淋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惠州市淋球菌对四环素、环丙沙星、青霉素、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对5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青霉素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18株淋球菌对四环素、青霉素与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7.97%(92/118)、73.73%(87/118)和39.83%(47/118);抗菌药物的最终浓度:青霉素为0.125~8mg/L,四环素为0.25~16mg/L,环丙沙星为0.03~2mg/L,大观霉素为4~64mg/L,头孢曲松为0.002~1mg/L。4株对头孢曲松耐药的菌株,同时也对四环素、青霉素以及环丙沙星有耐药作用。结论淋球菌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和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对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敏感,考虑作为临床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头孢曲松作为淋病一线治疗药物之一,目前仍比较敏感,国内外尚未报道临床治疗失败病例,体外药敏试验也只发现少数散发头孢曲松耐药株。但是,淋病奈瑟球菌(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下降的趋势已很明显,而且中国少数地区淋球菌头孢曲松耐药株检出率〉5%,故应密切监测淋球菌对头孢曲松的敏感性变化。目前淋球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机制尚不明确,pertA和mtrR等基因突变在耐药中的作用成为关注热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头孢布烯对女性淋病奈瑟氏球菌的抗菌活性和治疗淋病的疗效,方法:使用头孢布烯治疗63例无合并症淋病,并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上述病例的63株淋球菌菌株对头孢布烯的药物敏感性,结果:头孢布烯对63株临床淋球菌,高度敏感48株(76.2%),中度敏感7株(11.1%),低度敏感8株(12.7%),临床疗效。治愈56例(88.9%)有有效4例(6.3%),无效3例(4.8%)。结论:头孢布烯对淋球菌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淋病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山西地区淋病奈瑟菌(NG)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其耐药特点。方法K—B琼脂扩散法测定NG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及产色头孢噻吩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91株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9.23%、87.91%、97.80%、0和5.49%,检出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的淋病奈瑟菌(PPNG)38株(41.76%),同时耐2种及2种以上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率为94.51%。结论青霉素、四环素及环丙沙星已不宜用于山西地区淋病的治疗;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耐药率较低,可以作为山西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但是大观霉素已出现耐药株.应引起重视。同时山西地区多重耐药现象十分严重。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成都地区性病监测点淋病奈瑟菌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变迁,为淋病的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21年成都地区性病监测点临床分离的淋球菌菌株,采用纸片酸度法测定产青霉素酶淋球菌,琼脂稀释法测定四环素、青霉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10年间共监测1002株淋球菌。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564株(56.29%)、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421株(42.02%), PPNG和TRNG阳性率分别在51.04%~68.63%、26.13%~59.09%,PPNG变化趋势较平稳,而TRNG呈明显的下降趋势(χ2=69.809,P<0.01)。青霉素耐药率66.67%~94.87%,呈前升后降趋势且变化明显(χ2=44.730,P<0.01),而中介率呈前降后升趋势(从15.45%降至5.13%后逐年升至29.73%)。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93.75%~100%)。阿奇霉素平均非敏感率10.33%,MIC50和MIC90均下降了1个稀释度。10年间头孢曲松非敏感率1.90%,MIC<...  相似文献   

14.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本地区支原体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状况,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MycoplasmaIST试剂盒对290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支原体的培养鉴定,并对阳性株进行了10种抗生素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检出1210株解腺支原体(Uu)和11株人型支原体(Mhl130例为两种支原体的混合感染。培养的阳性率为男性25.66%,女性50.45%。药敏试验:Uu对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敏感率达95.87%,95.70%,91.32%;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壮观霉素的耐药率分别已达66.69%和44.3%,36.86%。MH对交沙霉素、壮观霉素敏感率达90.9l%,对罗红霉素、阿齐霉素耐药率均已达90.9%。UU合并MH感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敏感率达64.62%,60.77%;对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拉霉素耐药率分别已达92.31%,91.54%,86.15%。结论Uu与Mh均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敏感,可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和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15.
淋病奈瑟菌对大观霉素耐药性及耐药基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淋病奈瑟菌对大观霉素耐药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对临床分离的95株淋病奈瑟菌进行大观霉素敏感性测定,根据结果对耐药菌株和部分敏感菌株进行PCR扩增核苷转移酶、16S核糖体核糖核酸(16SrRNA)等特异基因片段,并对后者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根据最小抑菌浓度(MIC),95株淋病奈瑟菌对大观霉素的敏感率、中度敏感率及耐药率分别为94.7%(90/95)、4.2%(4/95)和1.1%(1/95)。未检测出核苷转移酶ANT基因,对耐药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时发现其相当于大肠杆菌的第1192位发生了C→T的突变。结论 大观霉素仍为目前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但已出现耐药株,应引起重视。淋病奈瑟菌对大观霉素的耐药与16SrRNA的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淋病奈瑟氏球菌耐药机制及耐药基因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病奈瑟氏球菌引起的淋病是我国目前流行的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病种。传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四环素由于耐药菌株的普遍存在已不再应用于临床治疗,然而,淋病奈瑟氏球菌对这类药物的耐药仍广泛存在。喹诺酮是近几年来治疗淋病最有效的抗生素,但目前已出现了对这些抗生素的耐药菌株,且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有日渐增加的趋势。了解淋病奈瑟氏球菌耐药的发生机制、掌握并使用快速敏感的耐药基因检测方法是及时发现耐药菌株的关键,也是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本文综述了淋病奈瑟氏球菌耐药现状、对几种常用药物的耐药机制及耐药基因的检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盐酸奇放线菌素(Spectnomycin Actinosectacin):又称壮观霉素,国外商品名为TROBICIN,系比利时Upjohn药厂生产。国内商品名为淋必治。奇放线菌素是广谱的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或阳性菌有中度活性,但主要对抗Neisseria氏淋球菌(包括对青霉素耐药的茵株),常用于不适合于青霉素治疗或治疗无效的男性急性淋病性尿道炎、直肠炎,以及女性的急性淋病性子宫颈炎、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分析淋球菌耐药性以及淋病的治疗.方法 对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淋病患者泌尿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156株淋球菌实施淋球菌耐药性监测、分析.结果 156株淋球菌菌株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对青霉素的耐药性达93.59%,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达91.03%,对四环霉素的耐药性达87.18%,未出现对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具有耐药性的菌株.结论 应注意治疗药物正规足量的使用、临床治疗的正规性及实施病原学检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等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监测广州地区 2 0 0 2~ 2 0 0 3年度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 ,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 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判断敏感性按 WHO西太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 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菌株。结果  10 7株淋球菌中检出 96株对青霉素耐药 (89.7% ) ,产 β-内酰胺酶淋球菌 (PPNG) 2 0株(占 18.7% ) ;四环素耐药率为 6 5 .4 % ,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 (TRNG)为 31株 ,占 2 9.0 % ;环丙沙星耐药率为 88.8% ;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素 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 MIC50 及MIC90 均已超过耐药标准 ,尤其是青霉素为甚 ,其 MIC50 及 MIC90 均超过耐药标准的 8倍和 6 4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 ,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 ,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20.
200例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病原学分析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娟  杨志 《江西医药》2000,35(5):261-263
目的 了解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病原微生物感染状况及药物疗效情况。方法 分析了200例淋病及NGU患者的病原学状况,并对几种药物治疗及NGU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结果 单纯淋球菌感染者34例(17%),解脲支原体感染为39例(19.5%),衣原体为65例(32.5%),混合性感染为53例(26.5%),念珠菌感染为9例(4.5%)。淋病患者经头孢三嗪治疗后,淋球菌的转阴率明显高于淋必治(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