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名医别录》的成书时代及作者《名医别录》是汉魏以来名医用药经验的集录,是长期累积的药物知识的传抄本,推测不是一人所作,但可能为一人所汇集而成。《隋书经籍志》卷三载《名医别录》三卷,署名陶氏撰。《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和《玉海》的记载,与前同。惟《通志艺文略》迳作陶隐居撰,恐非。究竟是什么人的著作?有几种不同看法。 (一)成书时代及作者不明。陶弘景只在《本草经集注》序中说:“又进名医副品亦三百六十五……”  相似文献   

2.
《本草经集注序录》云:“以《神农本草》三品,合三百六十五为主,又进《名医》副品,亦三百六十五,合七百二十种”。但据考证,《新修本草》实载《神农本草经》(以下省称《本经》)药物367种,《名医别录》(以下省称《别录》)药物370种,总计737种,并不符陶弘景所说《本经》365,《别录》365,合730种之数。显  相似文献   

3.
《名医别录》(以下简称《别录》)最早见录于《隋书经籍志》,题陶氏撰。《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亦载之,但未言著者。到宋代郑樵《通志·艺文略》始称由陶隐居集。自此,言《别录》作者,皆从郑樵之说,题陶弘景集。郑樵在《校讎略·书有名亡实不亡论》一文中又说:“《名医别录》虽亡,陶隐居已收入本草。”加之《别录》中药物产地都是用前代的地名,因此日本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误认为非弘景所著。笔者认为,有关《别录》的  相似文献   

4.
二年前,朱颜、冉小峯两同志有《谈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一文(以下简称《朱文》),发表于1959年5月25日《人民日报》。文中有不少独到见解,启人神智,我读了受益甚多。惟其中涉及中药史上的几个问题,尚未十分明确,愿就这几个问题,提出不同看法,希望得到读者和朱颜同志等的指正。一、关于陶弘景及其著作陶弘景的生卒年代,应该是公元452—536年,也就是五世纪至六世纪之间。而《朱文》既说“远在四世纪以前,……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基础上增订起来的名医别录。”下文又说“在四世纪时,陶弘景曾把药物分为七大类。”这样说  相似文献   

5.
冬瓜,产於夏季。汉末《名医别录》记载:“冬瓜味甘,微寒.”清代医家王士雄着《随息居饮食谱》也记载:“冬瓜清热,养胃生津,涤秽治烦.消癣行水,治胀满,泻痢霍乱,解鱼,酒等毒.”梁代陶弘景(公元452年-536年)《名医别录》说:“冬瓜利小便,治腹水肿胀。”冬瓜具有利水化湿,治肿胀、消热毒、利小便的作用。民间谚语:“冬瓜入户,不进药铺”.现代药理学研究:冬瓜富含糖类、蛋白质、  相似文献   

6.
天仙子 (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nigerL .的干燥成熟种子 ) ,原称“莨菪子” ,又称“横唐” ,始载于汉《神农本草经》 :“莨菪子 ,味苦 ,寒。主齿痛出虫 ,肉痹拘急 ,使人健行 ,见鬼。多食 ,令人狂走。久服轻身 ,走及奔马、强志益力、通神。一名横唐。生川谷。”[1]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多以“莨菪子”作为正名 ,同时尚出现有异名。如南北朝《名医别录》 :“莨菪子 ,味甘……一名行唐。”[2 ] 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莨菪子 ,味苦……今方家多作莨也。”[3 ] 唐苏敬等《新修本草》 :“莨菪子……一名横唐 ,一名行唐。生海滨川谷及雍…  相似文献   

7.
黑芝麻始载于《名医别录》,属上品。远在公元五世纪时,南北朝梁代著名药物学家陶弘景称:“胡麻,八谷之中,惟此为良。”明代李时珍将其列入《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二卷首。本文试就黑芝麻在抗衰老方面配伍应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细辛毒性和用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辛,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按该书序录云,上品药是无毒的。至梁·陶弘景《名医别录》始在细辛条下明确写上“无毒”二字,此后诸家本草大多亦未言有毒。但南宋·陈承的《本草别说》(此书已佚,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书)载有:“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  相似文献   

9.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蒜的地下鳞茎,西汉时自西亚和中亚传人我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大蒜味辛、甘,性温,入脾、胃、肺经,能“解滞气、暖脾胃、消症积、解毒杀虫”。汉代陶弘景著《名医别录》认为大蒜“散痈肿魇疮,除风邪,杀毒气”。  相似文献   

10.
<正> 《名医别录》是一部古典本草名著。该书在梁·陶弘景作《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集注》)以前,只是一些分散在多种《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草经》)中诸名医增录的药物学资料,待陶氏完成《集注》以后,他才将这些散在的增录资料析出,并整理汇集成《名医别录》一书。  相似文献   

11.
苗德振  曹军 《国医论坛》2012,27(3):20-21
原蚕蛾入药历史悠久,本文拟从文献考证、功效认识、现代研究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做一探讨. 1 文献考证 关于原蚕蛾的最早记载,历代本草书存有争议.大致有两种认识:一是以《绍兴本草校注》、《本经逢原》等为代表,认为原蚕蛾是指《神农本草经》的樗鸡;二是多数本草书认为原蚕蛾最早记载于梁·陶弘景《名医别录》,如《日华子本草》、《本草纲目》、《本草求真》等.  相似文献   

12.
<正> 竹沥主产华东诸省,生产量和销售地区均在不断扩大,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现。为此,我们在考核质量的同时,查阅了有关文献,并对华东地区竹沥的生产情况及其原植物作了考察。一、历史概况:竹沥的“沥”最早见于梁·陶弘景《名医别录》。历代本草或现代中医药书藉多称竹沥出自《别录》或《本草经集注》,但《神农本草经》竹叶项下已有“根作汤,益气止渴,补虚下气,汁主风痓,实通神明”的记载。显然,此处“竹汁”并非指竹叶、竹根压榨或煎取的  相似文献   

13.
扁豆,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用蔬菜,也是疗病补虚的良好药材。它是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栽培植物。因其种子形扁,故称为扁豆。又因其豆脊上有微弯如眉一道,故也称为蛾眉豆。它不费耕地,墙头、篱上、屋后、河堤到处都能蔓延生长。南北朝陶弘景《名医别录》载:"扁豆,人家种之于篱垣。"故也有叫它为沿篱豆。它可以点缀田园景色,故宋·杨万里《秋花》中说:"道边篱落聊遮眼,白白红红扁豆花。"扁豆,味道鲜美,《名医别录》称其:"荚蒸食甚  相似文献   

14.
扁豆原产于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引进我国约在汉、晋之间,始载于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名医别录》。李时珍《本草纲目》言其:“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手中和,脾之谷地。入太阳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并言其“止泄痢,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  相似文献   

15.
正皂荚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猪牙皂之名则始载于梁?陶弘景《名医别录》:"生雍州山谷及鲁邹县,如猪牙者良,九月七月采荚阴干。"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皂树高大,叶如槐叶,瘦长而尖……结实有三种:一种小如猪牙;一种长而肥厚,多脂而黏;一种长而瘦薄,枯燥不黏。"过去皂角与猪牙皂的基原学名定为两个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严余明 《养生月刊》2003,24(12):560-560
芋艿,欲称“毛芋”、“芋头”,系天南星科植物。其性味辛、平,生者有小莓,据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芋艿具有益脾胃,调中气,消瘰疬,补虚劳等作用。熟芋补益润燥;生芋破瘀血、散结聚,常用来治疗瘰疠肿毒。  相似文献   

17.
《病方》23行:“令金伤毋痛方,取鼢鼠,干而冶;取彘鱼,燔而冶。”方中“彘鱼”注云:“彘鱼,疑即《名医别录》鮧鱼,彘、鮧,古脂部字,音近相通”。该注以音近相通,连系彘鱼疑为鮧鱼。 鮧鱼是什么鱼呢? 《名医别录》云:“鮧鱼,咪甘,无毒。主百病。”陶弘景注:“鮧鱼,此是鳀(音题)也,即是鲇。”《唐本草》注:“鮧鱼,一名鲇鱼,一名鳀鱼。”《本草纲目》云:“鮧鱼,古曰?,今日鲇;北人日?,南人曰鲇。鱼额平夷低偃,其涎粘滑。”鲇,即鱼纲,鲶科的鲇(Parasilurus asotus)。体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灰黑色。口宽大,有须2对。眼小。背鳍一个,很小;臀鳍长,与尾鳍相  相似文献   

18.
芍药是一味古老的中医常用药.自梁代陶弘景始分赤芍、白芍,《中药学》教材谓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抑阳,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然《神农本草经》云:“芍药,味苦平,有小毒.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1]”《名医别录》谓其“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2].  相似文献   

19.
《神农本草经》郡县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证认为,《神农本草经》在陶弘景时代,经文中确记载有药物产地的郡县名称。到了唐代,《新修本草》始将《本经》郡县名移入《名医别录》文中。《证类本草》亦将其列为《别录》文。后人从《证类》百字中辑复《本经》文,故将郡县名遗漏。而郡县名称作为《本经》佚文,对考证《本经》成书年代,研究道地药材及文献整理工作,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扁豆原产于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引进我国约在汉、晋之间,始载于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李时珍《本草纲目》曰:“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