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至两汉时期,肿瘤中医相关理论在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发展框架内形成了四诊合参,初具规模;系列辨证,隐然可见;多样疗法,外治为主;转移理论,崭露头角等四个方面的主要成就,对后世肿瘤中医相关辨证论治及转移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深厚影响,为肿瘤中医相关理论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方剂学史的研究历来较为薄弱,而剂型史的研究涉及更少.中医方剂剂型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剂型经过历代医药学家不断探索和总结,大致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初级、简单、经验的水平向着高级、复杂、深化的方向和水平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剂型特色.  相似文献   

3.
徐煌钰  孙灵芝  周立群 《中医学报》2020,35(5):1120-1125
基于目前可见的先秦两汉时期相关文献,探索药膳发展源流,并厘清这一时期“药膳”的概念与范畴。结论是:出土医方中药膳方比例以及医方使用食药的比例随历史发展而呈降低趋势;时代最早的马王堆医方所使用材料不拘药食,而以食药兼用品种占绝对优势;先秦两汉后期出土的一系列文献医方以及《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仲景方中,药膳方仍占一定比例,并且均使用了较多食药。由这3条史实可以推断:除少数有毒或药性强的品种和经常作为食物的品种外,早期先民对于“药”和“食”的认识是没有明显界限的,没有现代大众对于“药”与“食”不相容性的固有分别。  相似文献   

4.
方证是现在研究热点,文章试着从先秦两汉时期古书记载的"方"、"证"字入手,通过训诂考证来探讨当时人们对"方"与"证"的认识。通过研究发现":方"在古代社会中,涵义丰富,使用频繁,其在医学领域中的最初涵义并不是单指方剂,治疗方法或手段";证"是"证""证"的简体字,在当时医学领域中主要是"证据、验证"之义。  相似文献   

5.
先秦两汉时期,医家认为疫病主要具有发热、脏损、谵狂等证候特点,提出泻热、解表、存阴等原则,采用汗下、外治、火法等,总的思路为扶正祛邪。张仲景运用清热之法多兼利湿、养阴、凉血等,而后世则尤为强调清热解毒。秦汉时期实阴方法不多,后世对此有所发展,提出了养阴解表、养阴清热等法,吴有性、叶天士等坚持治疗疫病必重养阴的原则。下法主要用以攻逐病邪,有寒下、温下之分,可通腑、逐瘀、逐水等,兼有泻热之功。火法治疫有一定争议,但若使用得当可温阳、散寒、解郁,治疗多种热证。总之,这一时期奠定了疫病治则治法的基础,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先秦两汉时期,在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天人合一整体观的指导下,结合早期的解剖知识及日渐积累的临床经验,逐步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框架,从而初步建立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就痹病而言,在基础理论方面,对痹病病因病机有了创新性认识,强调外因责之于风寒湿三气杂至,内因责之于营卫失调。在痹病脉象理论的阐述方面,提出五脏之痹脉象各异,以人迎寸口脉诊详辨痛痹,以太谿脉诊决阴痹生死,并且确立了营卫气血在痹病发生中的地位。尤其在痹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方药等方面发挥甚多,创新了痹病的的外治方法,初步形成了理法方药四位一体的中医痹病诊疗体系,对后世诊治痹症具有引领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工于文者未必精于医 ,精于医者必未工于文 ,文医兼通者鲜矣 !此乃中医文献整理研究之大碍 ,故很少有学者敢问鼎于古医籍语言的系统整理研究。读罢张显成教授的《先秦两汉医学用语研究》(巴蜀书社 ,2 0 0 0年 4月出版 ) ,甚为高兴 ,此书无疑是我近年来见到的整理研究古医籍文献语言的难得的佳作。作者锐意革新 ,一方面以其深厚的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校勘功底 ,和良好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修养 ,一方面以其谙于医理药理和精于简牍帛书的有利条件 ,选取了这样一个横跨中医药学、语言学和简帛学 ,且难度极大而又颇具学术意义的课题 ,使研…  相似文献   

8.
止敬 《开卷有益》2011,(8):54-54
著名演员赵丽蓉的二儿子曾给母亲画过一幅《桃花源图》,这幅画挂在赵家客厅墙壁上——那是一幅类似《清明上河图》式的国画。近处是一村户人家,门前"鸡犬相闻",少儿"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旁有涓涓细流,从上而下,远处粉色桃花一片;天际边青山起伏连绵不断……平常只要赵丽蓉一闲下来,就站在画前,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的先秦美学史研究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沫若的先秦美学史研究,卓越地将审美形式和审美意识及其美学史结论融汇在一起.有着浓厚的经验理性色彩.他以青铜器皿上的器型、铭文和纹饰为切入点.从业经抽象的线条、图案和组配的结构形式,发掘其审美意味,彰显蓬勃旺盛的生命生机和历史性的深重涵值.并首次原创性地运用青铜器花纹来解读和确定美学史的时代内涵和特征.郭沫若以时代精神和时代审美理想为核心.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宏深语境中考察美学现象的变化,反转过来,美学现象则成为社会、历史、文化的表征.呈现双向互涵相协之关系.郭沫若同时兼具了青铜时代的社会史和美学史的开山祖身份和地位,他对先秦美学史精神、特征作了系统、深入的论说.郭沫若坚守实践美学观,从社会文化实践层面上加以解读、阐释和动态说明.他所进行的是社会学、文化学的美学史研究,所形成的论述话语和逻辑结构,至今仍是治先秦美学史学者的范例.他采用文化人类学、考古学、器皿学、文字学等原理,独得先例地创造了"标准器论"和"波动论",这在中国青铜时代的历史研究,进而在先秦美学史的研究方面是世纪性的创获.他谛听远古美学史的"心音".从文物和文献出发复原和复现美学史的现场.郭沫若先秦美学史研究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缘自科学的实证精神、先进的方法论、优越的学术生态环境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详细分析了先秦时期与医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文献、传说及出土考证等,认为复方产生于战国早期至中期,探讨了促进复方产生的各种原因以及复方产生对中医治疗学的影响,认为时至战国末期,复方水平仍然不高,结构比较简单,还没有能够取代单味药物占据临床治疗的主体,《五十二病方》代表了先秦时期方剂发展的最高水平与成就。  相似文献   

11.
详细分析了先秦时期与医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文献、传说及出土考证等,认为复方产生于战国早期至中期,探讨了促进复方产生的各种原因以及复方产生对中医治疗学的影响,认为时至战国末期,复方水平仍然不高,结构比较简单,还没有能够取代单味药物占据临床治疗的主体,《五十二病方》代表了先秦时期方剂发展的最高水平与成就。  相似文献   

12.
赵华 《求医问药》2010,(8):42-43
中国的古典哲学包括儒、释、道三大体系,其中唯有道家重视人的今生,认为人生在世是件快乐的事。因此,推崇道家的人都会努力寻求延年益寿的方法,即养生之术。道家总结的养生之术恰好满足了现代人关注身体健康、希望祛病延寿的要求,与现代文化是最为符合的。  相似文献   

13.
导引术不仅属于运动学范畴,也属于中医学范畴。研究导引的发展不能脱离与中医学的关系。两汉时期导引术和中医学都走向了实用理性的轨道,研究此时期导引术的中医学应用可以更好地验证及考探导引术的发展历程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医按摩疗法的传统名称是“按摩”,“按摩”一词首见于《黄帝内径》,至今在我国很多地区还沿用这一名称。目前我国政府以“推拿”正式命名这门手法医学学科。而据文献记载在先秦时期,我国已经出现按摩疗法,并有多种称谓。1“拊”法殷商文字因刻在龟甲兽骨上而得以传世,通称甲骨文,甲骨文中的推拿按摩医学内容,要比针灸、药物和酒类治病的记载更为详细而确切,给我们留下了完整的推拿卜辞。甲骨卜辞中多次出现一个象形文字“拊”,本义是一个人用手在另一个人腹部或身上抚摩,这个意义后来成为“拊”。《说文解字》说:“拊,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医学生成就目标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19年5月至6月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抽样方法为分层抽样法。研究使用了人口学因素统计表、成就目标量表、学业成就量表。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阶层回归分析检验医学生成就目标对学业成就的影响。结果 医学生成绩接近目标定向的均值为(3.45±0.77)、成绩回避目标定向的均值为(3.43±0.80)、掌握目标定向的均值为(3.85±0.66)。医学生成绩接近目标定向对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36,P<0.01);医学生掌握目标定向对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540,P<0.01)。结论 掌握目标定向占主导的成就目标是最有利于医学生发展的成就目标维度。  相似文献   

16.
瑜伽与导引是印度和中国两大东方文明古国两朵不朽的奇葩,始源相通,但文化、社会、环境、信仰等诸多的差异,导致瑜伽与导引在先秦时期有诸多的不同,包括:产生伊始的关注视角,成长历程及发展方向,修行锻炼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对精神意念的体现上,而相似处只有对“气”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两汉魏晋南北朝的画家大多散落于类似国家图书馆的秘阁之中;其主要职责是满足当时的政治统治需要,起有道德上的教化作用、政治上的表彰宣传作用、政治信息的传达作用;其艺术风格表现为写实性画风。两汉魏晋南北朝宫廷画家的地位呈现从高到低的倾向。通过对汉室以来至魏晋南北朝宫廷绘画的考察,可知隋唐时期延续了这种画家散落于各国家机构的特点,直至五代时期的画院出现,才有力地改变了这一局面,从此中国宫廷绘画的历史得以改写。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美容措施出现甚早,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相关饰品出现。至商周时期,已有涂粉、施朱等化妆美容。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爱美意识增强,社会重视美容之风兴盛,人们开始探讨美的真谛,再加之中医药学的发展,促使了美容与中医药的融合。《山海经》、马王堆帛书等早期文献的记载,反映了先秦时期的中医美容概况。  相似文献   

19.
射箭是我国最早的体育活动之一,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人也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射箭技术的人类群体之一。先秦时期,从王公贵族到普通百姓都喜好这项运动,这使得先秦时期的弓箭制作工艺非常高超。但由于种种原因,传统弓箭的制作工艺也逐渐走向了衰败,甚至濒临失传。因此,重新翻开历史长卷,整理和研究先秦时期弓箭制作技艺无疑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