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巨细胞瘤是潜在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壮年四肢长管状骨,以膝关节附近最多,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手术后容易复发,给治疗造成困难,我院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8例骨巨细胞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股骨头颈骨巨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国  赵飞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4):425-425
1 病例报告病人,男,2 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髋部疼痛不适4个月余。查体:左大转部叩击痛( ) ,左髋关节活动时疼痛,髋关节活动尚可,各项实验室检查正常。X线片示:左股骨头颈部外侧可见椭圆形界限清楚透亮区,约3 2cm×4 3cm大小,骨皮质有不同程度的膨胀变薄,拟诊:左股骨头颈部骨囊肿。治疗:取左髋关节前外侧切口,依次切开皮下组织,并分离缝匠肌,凿取带缝匠肌蒂骼骨块约4 0cm×5 0cm大小备用,于髂前下棘处切断股直肌止点,向下翻转后显露关节囊,将关节囊作“ ”切开,显露股骨颈,于其外侧可见皮质变薄,用骨刀开窗约2 0cm×3 0cm大小,见有血…  相似文献   

3.
戴士峰  李遇俊 《河北医药》1993,15(5):285-286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骨肿瘤,诊断及治疗上仍有不同的意见。本组报告22例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1 临床资料 1.1 性别与年龄:男9例,女13例,男女比例1:1.4。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33岁。其中20岁以下的3例(13.6%),20~40岁的12例(54.5%),40岁以上的7例(31.8%)。  相似文献   

4.
5.
6.
骨巨细胞瘤又称破骨细胞瘤,发生率为骨肿瘤的8.63%,是一种常见的骨肿瘤,75%见于20~40岁,具有复发和恶变的趋向.我院自2003~2005年共发现10例患者,年龄18~40岁,男6例,女4例,均经手术证实,现将具有代表性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CCT)术后复发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复发性GCT的临床资料.外科治疗依据病理和影像学分期,进行扩大的肿瘤刮除、辅助囊壁处理或肿瘤切除功能重建.结果:平均随访36个月,疗效满意.结论:肿瘤局限在包壳内,无明显软组织肿块形成.再次刮除空腔充填;肿瘤体积较大特别是当肿瘤突破骨性包壳并有明显的软组织肿块形成,则选择瘤段(广泛)切除后功能重建,选择性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骨真性肿瘤,最常见的部位是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1953年由Jaffe首先描述并定下标准。发生在上颌骨少见,仅占全身同样病的2.3%~5.6%。早期正确诊断和确定肿瘤细胞的病理学类型对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本文报告2例上颌骨巨细胞瘤,对其临床、病理、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杨英年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173-174,177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27例骨巨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ampanaeci分级选择治疗方案,17例患者(A组)采取扩大刮除联合骨水泥填充治疗.10例患者(B组)采取手术切除后肿瘤关节置换,术后随访24个月,评价临床效果。结果A组患者肿瘤复发率为17.65%,B组未见复发病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MSTS肢体功能评分为(20.8±3.6)分,B组的评分(24.8±3.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大刮除骨水泥填充术后的复发率相对较高.手术切除后肿瘤关节置换的肿瘤清除效果显著,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柱骨巨细胞瘤典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发生于脊柱的骨巨细胞瘤的CT表现,包括病变发生的部位、形态、邻近间盘是否受累、椎旁是否形成软组织肿块及增强情况等CT改变。结果发生于颈椎3例,发生于胸椎1例,发生于腰椎3例,1例发生于骶椎;2例侵犯相邻的两个椎体,6例仅累及单个椎体;6例椎体及附件同时受累;2例表现为椎体溶骨性破坏并椎体压缩改变,其余6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8例增强扫描均表现为较明显强化。2例病变突破骨皮质,1例表现为椎旁软组织肿块,1例突向椎管内。结论脊柱骨巨细胞瘤在CT上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CT对脊柱骨巨细胞瘤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骨巨细胞瘤 (GCT)是一种常见的骨肿瘤 ,由于其生物学行为复杂 ,长期以来在GCT的病理分级及诊断、治疗上一直有很大争论。我们通过对68例GCT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的研究 ,旨在讨论GCT病理分级的实用性及探讨更为可行的诊断标准。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 :收集68例GCT资料 ,男性29例 ,女性39例 ,男女之比 :3 :4 ,年龄18~58岁 ,其中20~39岁组52例(76% ) ,20岁以下2例。肿瘤生长部位主要在长骨 (49例 ) ,尤其多见于股骨下端 (20例 ) ,胫骨上端 (17例 )。51例患者表现为局部疼痛 ,此外有20例…  相似文献   

13.
孙国定 《河北医药》1993,15(6):342-343
骨巨细胞瘤好发在青壮年时期,约占骨肿瘤的50%。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手术效果仍不甚满意,约有1/3以上术后易复发,且有恶性变可能和潜在转移。因此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减少复发,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我院自1978~1992年共收治了骨巨细胞瘤23例,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4.
骨巨细胞瘤是临床骨胳中发病率较高的肿瘤。通常好发长骨的干骺部,而发生于眼眶骨的则少见,本文报道近十年经临床手术切除,病理确诊3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①男1例,女2例;发病年龄3岁1例,42岁1例,52岁1例,瘤体位于左眼眶上壁2例,右眼眶下壁1例。②X线表现;眼眶病变部位呈多囊性样改变,骨皮质变薄。③病理检查:瘤体直径为4.5cm—7.2cm,边界清楚,骨质膨隆,外层为蛋壳样薄骨壳,切面松胀,呈暗红与黄白相间,伴有小灶性出血坏死。镜下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骶骨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骶骨骨巨细胞瘤30例,根据骨巨细胞瘤的性质以及累及的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和切除方法,从不同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30例患者中,没有出现1例术中死亡现象,在进行血管阻断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为3300mL,非血管阻断患者的术中平均失血量为5160mL,其中1例患者在出院后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后2周后死于严重感染,其余29例随访18~102个月,平均随访22个月。5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伤口并发症,其中2例行2次手术清创、引流,伤口二期闭合,2例放疗后的患者因皮肤缺损比较大,要给与局部皮瓣转移,1例患者在手术之后发生脑脊液漏,实行抬高床尾、抗生素等非手术治疗后愈合,没有出现不正常反应。结论在全面有效的控制出血的前提下,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和方式,并根据累及的不同区域,进行彻底的手术切除是治疗骶骨骨巨细胞瘤的有效方法,可以对骶骨骨巨细胞瘤进行局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李强 《中华当代医药》2004,2(9):115-115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局部破坏性较大,生长活跃且潜在恶性或介于良恶之间的溶骨性肿瘤。好发年龄在20~40岁之间,性别差异不大,好发部位为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50岁以上者罕见,我们在临床中遇到1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复发性骨巨细胞瘤48例,分析术后复发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中行病灶刮除植异体骨术13例,行瘤段切除32例,截肢3例.平均随访48.4个月,无复发40例,复发伴肺转移2例,死亡2例.瘤段切除病例中,行人工关节置换18例,行异体骨移植9例.对病灶刮除组、关节置换组和异体骨移植组进行Enneking功能评分,分别为29.3、25.8和1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刮除组的Enneking功能评分平均值最高.各组复发率,病灶刮除组、关节置换组和异体骨移植组分别为15.8%,5.55%及0(P<0.05).结论 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方案应该按照疾病分期给予不同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观察瘤壁打磨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瘤壁打磨,瘤腔植骨或骨水泥充填治疗骨巨细胞瘤,观察其并发症、复发率。结果:肿瘤复发率12.5%,较囊内刮除植骨35%左右的复发率明显降低,无发现术后骨折等并发症。结论:用高速磨钻打磨骨巨细胞瘤壁能降低其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20.
骨巨细胞瘤是起源于骨的非成骨性结缔组织的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多数骨巨细胞瘤发生在长骨的骨端,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而不典型部位的骨巨细胞瘤,因缺乏特征性的X线征象容易误诊,笔者收集了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主要对其X线征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总结,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