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十年来,国外已有大量关于空肠弯曲菌肠炎的报告,国内直至1981年始陆续有报道。为探讨本病在湛江地区的发病情况,我们于1983年10月至1984年9月,对湛江地区小儿空肠弯曲菌肠炎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一、观察对象和方法 (一)病例选择:凡于1983年10月至1984年9月就诊于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腹泻患儿,不拘病程均列为观察对象。此外,于1984年2月对连续出现腹泻患儿的某幼儿园为对象,观察集体儿童的发病情况。 (二)观察方法: 1.粪便常规检查:包括粪便肉眼观察及显微镜检查。 2.粪便细菌培养:取患儿新鲜粪便标本,立即接种在弯曲菌分离平板培养基上,以布氏琼脂为基础,加入7%的脱纤维血及适量的  相似文献   

2.
<正> 空肠弯曲菌肠炎是近年来引起重视的感染性腹泻。其病原为空肠弯曲菌。许多国家的研究资料证明,空肠弯曲菌是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此菌对于培养基的要求高,分离技术上尚存在一定困难。自Butzef、Skirrow等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后,有关空肠弯曲菌肠炎的报道日益增多。我国也有少数报道。我省尚未见有报道。1983年3月至6月从一腹泻小儿的粪便中分离出第一株空肠弯曲菌,继之又从门诊急性  相似文献   

3.
空肠弯曲菌肠炎近年来已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其病原体是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Campylo-bacter fetus ssp.jejuni)。1983年6月至9月,我们对来自儿科门诊和肠道门诊的170例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分离培养,经病原学鉴定,确诊为空肠弯曲菌肠炎者13例。  相似文献   

4.
<正> 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Campylobacter fetus subsp jejuni简称空肠弯曲菌)是引起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1972年Dekeyser等从腹泻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到该菌,1977年,Skirrow应用选择培养基在儿童和成人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到此病原体,以后世界各地报道了本菌约占腹泻病例分离率的5—14%;上海市卫生防疫站等单位于1981年7至9月在O—3岁婴幼儿腹泻病例中检出率为14—15%。为了探索空肠弯曲菌在我省的流行情况,我们从1983年3月16日以来从鸡粪便中分离出11株,从腹泻患儿粪便中分离出10株,现将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从证实空肠弯曲菌是人类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以后,世界各地已有不少报道,空肠弯曲菌肠炎的发病率仅次于志贺氏菌属肠炎,是小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国内自1981年5月首次自腹泻患儿粪便十分离得空肠弯曲菌以后,各地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本文通过病原菌的分离以期达到初步了解杭州市区空肠弯曲菌肠炎的发生率,并对病员随访观察,了解本病临床特点和病程经过,病原菌的药敏与疗效关系以及病后带菌时间。  相似文献   

6.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fetus subspecies jejuni)作为常见的肠道致病菌,尤其是小儿肠炎的常见病原菌,愈来愈引起重视。为了解空肠弯曲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对该菌所致肠炎的治疗,我们于1982年对20株空肠弯曲菌分别进行了8种药物的敏感试验,兹将结果报告如下: 试验用菌株系1982年6月~7月由我院的门诊腹泻患儿粪便分离所得。患儿年龄最小67天,最大13岁。所有菌株均经生化试验鉴定为空肠弯曲菌。 试验用药物及方法:试验用药物见附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郑州地区婴幼儿腹泻中空肠弯曲菌肠炎的发病情况,从而提高对腹泻的防治水平,我们于1983年12月初至1984年11月底对郑州地区3岁以下空肠弯曲菌肠炎患儿进行了临床及实验室观察。现报道如下: 观察对象和方法一、病例选择: 1983年12月初至1984年11月底一年时间,对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3岁以下腹泻患儿(个别系住院腹泻患儿)、病程均在5天以内、未经抗生素或磺胺药物治疗、或治疗不足一天者, 共530例进行了观察。患儿均来自郑州市区或市郊。  相似文献   

8.
空肠弯曲菌是引起小儿肠炎的重要致病菌。我科从1988年3月至1990年10月对1309例腹泻患儿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其中空肠弯曲菌感染105例,现对其分析报告于下。资料和方法1.病例的选择:为我院儿科门诊病房腹泻患儿1309例,均为初诊,就诊前3天未用抗生素。2.检测过程:以棉签取腹泻患儿粪便,立即投入Carg—Blair运送基中,于8小时内接种至空肠弯曲菌选择性琼脂平板上,  相似文献   

9.
人类空肠弯曲杆菌肠炎是由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Campylobacter fetussubspeicies jejuni)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该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作为禽类肠道的常住菌引起牛、羊腹泻并流产。1947年Vizent报道首例人类弯曲杆菌肠炎。1972年Dekeyser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腹泻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出此菌,才证实该  相似文献   

10.
摘要     
本文报告我院自1981年开展空肠弯曲菌分离工作以来,对拟诊为肠炎或菌痢的成人患者经粪便培养证实的9例空肠弯曲菌肠炎。在分离工作中,我们注意到:(1)培养基需有较高的营养成分;(2)培养基中应含有多种抗菌药物;(3)培养温度以42~43℃为宜;(4)培养的气体环境中应含有氧5%。根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3例空肠弯曲菌肠炎后并发急性运动性轴索性神经病。特点为儿童、夏季发病、进行性四肢软瘫、无感觉障碍。对3例患儿进行了动态电生理学观察和抗体测定。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3株空肠弯曲菌。对空肠弯曲菌肠炎与急性运动性轴索性神经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 弯曲菌肠炎主要是由空肠弯曲菌引起的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我们于1985年11月至1986年10月,从497例急性腹泻病人粪便中分得26株空肠弯曲菌。现报告如下: 方法与步骤 1.病例选择:凡腹泻3次以上/日(含3次)初诊患者,由肠道专科门诊医生统一登记,同时把粪便作常规及细菌学检查。 2.标本处理:将患者新鲜粪便,直接或用Cary—Blair运送培养基,接种弯曲菌培养基(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提供),以微需氧袋,42℃48小时孵育后,选取可疑菌落进行形态学及初步生化检定,菌株保存于FMPG培养基地,最后作系统生化及生物分型。同时做沙门氏、志贺氏、大肠杆菌及弧菌等分离。药敏纸片由上海市医学化验所提供。  相似文献   

13.
1982年12月至1983年3月在广州地区分别在家庭喂养鸡及托儿所3岁以下正常儿童和儿童医院腹泻门诊患儿粪便中首次分离出空肠弯曲菌,分离率鸡为29.7%,正常儿童和患儿分别为7.98%和18.7%。根据形态染色、菌落特点、动力、生化反应及有关耐受性试验,确定为空肠弯曲菌。并对分离方法和培养条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弯曲菌肠炎     
弯曲菌肠炎是人类一种肠道传染病,它的病原体是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简称空肠弯曲菌)。近年来,国外的调查研究表明,由该菌所引起的急性肠炎日趋常见而引人注目。一、病原学简史空畅弯曲菌,在以前的医学文献中称为胎儿弧菌或相关弧菌,一直沿用至1972年。事实上,本世纪初就知道它能使多种动物流产,同时又是家禽的致病菌或正常寄居菌。1957年,King氏首先从病人血标本培养到该菌。嗣后,关于空肠弯曲菌可感染于人并引起败血病、脑膜炎、关节炎等肠道以外的感染亦相继报道。早在1954年就曾怀疑它可能是人类急性肠炎的病原体,因当时粪便标本培养阴性,故未深究。由于微生物检验技术不断发展,直到1972年才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从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首次分离出空肠弯曲菌。自1977年Skirrow改良培养方法而提高了空肠弯曲菌检出率以来,许多国家先后从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到本菌。现已确认它是引起人类急性腹泻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CampylobacterFetus Subspecies jejuni,简称空肠弯曲菌)为人类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目前已为世界各地所重视。自1972年比利时学者Dekeyser及Butzler从急性肠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本菌后,世界各国许多学者作了类似报道。我国1979年首先于安徽芜湖从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该菌,此后,在上海、苏州、福建、北京、广州等省市相继分离成功。据Scan报道,在急性腹泻患者中,空肠弯曲菌的分离率已超过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及耶尔森氏菌的分离率,足见空肠弯曲菌的致病作用在急性腹泻疾病中占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腹泻高峰季节(6~9月)中3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病例和疑似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肠炎中,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的分离率分别为13.08%和14.89%。48例弯曲菌肠炎病例中同时分离到痢疾杆菌的占35.41%。托儿所内3岁以下正常婴幼儿中弯曲菌空肠亚种带菌率为0.99%。电镜观察人和鸭群中分离到的这种亚种与阳性对照组一样,具有两端鞭毛.  相似文献   

17.
<正> 空肠弯曲菌肠炎是由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简称弯曲菌)所引起的急性腹泻,早在1944年已有报告。1957年King首先叙述此菌可引起人类感染。1972年Dekeyser首次从急性肠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空肠弯曲菌,并证实为腹泻病原体。1982年国内上海、山东等相继报道,引起临床工作者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8.
空肠弯曲菌为小儿肠炎中常见的致病菌之一,空肠弯曲菌肠炎是弯曲菌亚种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既往由于检测手段有限及空肠弯曲菌肠炎表现多样性,易误诊而导致病程迁延,现将本院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30例空肠弯曲菌肠炎,就临床诊断、治疗、复发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自从1972年比利时学者证实空肠弯曲菌是引起人类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以来,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瑞典、英国、美国等均有报道。我国于1978—80年由安徽省芜湖市卫生防疫站首先从二例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空肠弯曲菌后,上海、福建、黑龙江、北京、辽宁等省市相继从人、家畜、家禽粪便中检出了空肠亚种,并对其生物学特性作了初步研究。为了解空肠弯曲菌在我省是否存在,探索腹泻病原,以供防治工作参考,1983年7月~1984年7月,我们在省儿童医院腹泻  相似文献   

20.
弯曲菌肠炎在国内外已引起广泛注意,其意义不亚于其它细菌性肠炎。1983年我省腹泻研究协作小组在全国(南片)小儿腹泻会议上曾报导。现将1984年6~9月在我院门诊腹泻婴幼儿中经病原学确诊的7例空肠、大肠弯曲菌肠炎的临床资料整理如下。一、病例收集及病原分离鉴定无选择地对凡有大便次数增加或粪便性状异常的门诊婴幼儿腹泻患者填写统一个案表,并立即用棉拭子肛拭取材插入Cary-Blair运送培养基,置冰箱保存,每隔2~3天送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生物学分型,检出阳性者7例,其中属空肠弯曲菌Ⅰ型者4例,Ⅱ型者1例,大肠弯曲菌Ⅰ、Ⅱ型各1例。对阳性者进行家访,了解病情经过。二、一般情况腹泻患儿均为我区散居的婴幼儿。1岁以下的空肠、大肠弯曲菌的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