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基于心脏磁共振成像(MRI)电影序列的特征追踪技术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探索其与急性心肌梗死透壁程度的关系,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应变演变规律。方法入组7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均于急性心肌梗死12 h内接受急诊PCI,术后2~5 d,行心电门控稳态自由进动序列扫描采集电影序列图像,同时行钆对比剂延迟强化,得到短轴强化序列图像。其中20例3~5月后复查MRI。应用Tom Tec 2D CPA软件分析电影序列,得到局部心肌应变指标,(包括各节段内膜圆周、径向、纵向应变峰值),和整体心肌应变指标(包括整体圆周、径向、纵向应变值),应用Segment分析软件计算延迟强化序列各个节段心肌梗死透壁程度。结果本研究74例STEMI患者,梗死面积为(11.81±7.28)%。分析得到537个无梗死节段,425个非透壁梗死节段,182个透壁梗死节段。圆周应变峰值基底段无梗死节段(–23.90±10.92)%、非透壁梗死节段(–18.94±10.51)%、透壁梗死节段(–14.24±9.05)%,两两比较发现,无梗死节段指标(取绝对值)显著高于非透壁梗死节段(P=0.000),非透壁梗死节段指标显著高于透壁梗死节段(P=0.016)。圆周应变峰值中间段无梗死节段(–22.13±9.98)%、非透壁梗死节段(–17.47±8.72)%、透壁梗死节段(–12.71±8.92)%,两两比较发现,无梗死节段指标(取绝对值)显著高于非透壁梗死节段(P=0.000),非透壁梗死节段指标显著高于透壁梗死节段(P=0.000)。圆周应变峰值心尖段无梗死节段(–22.46±10.31)%、非透壁梗死节段(–19.51±12.49)%、透壁梗死节段(–13.81±11.13)%,两两比较发现,透壁梗死节段指标(取绝对值)显著低于无梗死节段(P=0.000)与非透壁梗死节段(P=0.001),但无梗死节段与非透壁梗死节段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纵向应变峰值在基底段与中间段,无梗死节段、非透壁梗死节段及透壁梗死节段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心尖段三个阶段指标分别是(–20.26±12.42)%,(–14.82±11.29)%,(–11.94±9.73)%,两两比较发现,无梗死节段指标(取绝对值)显著高于非透壁梗死节段(P=0.000),非透壁梗死节段显著高于透壁梗死节段(P=0.043)。径向应变峰值在基底段无梗死节段(31.92±17.47)%与非透壁梗死节段(22.35±1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透壁梗死节段(17.78±16.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非透壁梗死节段与透壁梗死节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径向应变峰值在中间段无梗死节段(32.13±16.37)%、非透壁梗死节段(25.20±15.85)%、透壁梗死节段(15.20±10.48)%,两两比较发现,无梗死节段指标显著高于非透壁梗死节段(P=0.000),非透壁梗死节段指标显著高于透壁梗死节段(P=0.000)。径向应变峰值心尖段无梗死节段(27.42±14.94)%与非透壁梗死节段(20.51±15.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透壁梗死节段(16.59±11.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非透壁梗死节段与透壁梗死节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例患者PCI术后无梗死节段、非透壁梗死节段、透壁梗死节段圆周应变、纵向应变及径向应变达峰值均较急性心肌梗死时有升高趋势。其中非透壁梗死节段圆周应变(取绝对值)及纵向应变(取绝对值)较PCI术前升高[(–16.88±9.92)%比(–19.46±11.31)%,P=0.018;(–12.02±9.46)%比(–16.67±11.29)%,P=0.000];透壁梗死节段圆周应变(取绝对值)及径向应变较PCI术前升高[(–13.83±9.47)%比(17.20±10.63)%,P=0.035;(18.36±12.85)%比(24.55±14.8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PCI术后STEMI患者,在急性期局部心肌应变在无梗死节段、非透壁梗死节段、透壁梗死节段之间有差别。PCI术后3~5个月,非透壁梗死节段圆周应变及纵向应变较急性期时改善,而透壁梗死节段圆周应变及径向应变改善。心脏磁共振成像特征追踪技术与钆对比剂延迟技术相结合,可从功能学和组织学特征两方面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应变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冠心病局部心肌收缩能.方法 应用应变成像对冠心病病人53例和正常人42名左心室前间隔与后壁径向、各室壁节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进行测定,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病人缺血心肌的收缩期峰值应变表现为明显减低、消失,甚至倒置.冠心病组各室壁缺血节段收缩期径向、纵向峰值应变测值均较对照组相应节段明显减低.结论 冠心病缺血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明显减低,应变成像技术是临床无创、定量评价冠心病局部心肌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0T心脏磁共振(CMR)特征组织追踪成像(FT)测量中国汉族健康人群左心室心肌形变参数的可行性,并分析年龄、性别对各应变参数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健康志愿者53例。其中男27例,女26例。随后每组纳入人群按照年龄分为青年、中年及老年3个亚组。所有纳入者均行3.0TCMR检查。分析、对比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人群左心室整体及局部的径向、周向及纵向峰值应变(PS)、峰值收缩期应变率(PSSR)、峰值舒张期应变率(PDSR)。结果:其中,女性整体周向PS、纵向PS、心基底段周向PS大于男性;男性整体周向PSSR及心中间段周向PSSR、纵向PSSR大于女性。分析不同年龄段心肌形变结果显示,整体径向PS在男女性中老年组均明显高于中年组和青年组;女性组整体周向PS、周向PDSR老年组低于青年组。左心室整体径向、周向、纵向PS分别与部分心功能参数相关。结论:3.0TCMR-FT能客观地量化健康人群左心室心肌形变的相关参数,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心肌各形变参数也存在差异,制定相应正常人群心肌形变参数范围需考虑性别及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对于缩窄性心包炎(CP)与限制性心肌病(RCM)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入选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在北京安贞医院确诊为CP的患者(CP组)和RCM的患者(RCM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无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疾病、心律失常等心肺疾病病史,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异常,心脏磁共振(CMR)检查基本正常,且性别、年龄与CP组和RCM组患者匹配者作为对照(正常对照组)。通过电子病历库系统收集入选者的一般临床资料、CMR检查结果等。应用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CMR-TT)技术计算入选者左心室二维及三维整体纵向应变(GLS)、周向应变(GCS)、径向应变(GRS),以及基底部、乳头肌层、心尖部左心室外侧壁/间隔壁应变比值,并描绘左心室心肌应变曲线。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MR-TT技术指标对于CP和RCM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 本研究共入选CP患者23例,年龄(42.1±16.6)岁,其中男性13例;RCM患者20例,年龄(51.1±20.7)岁,其中男性16例。同时正常对照组入选25人,年龄(43.4±9.7)岁,其中男性12例。CP...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定量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技术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方法 40例患者行常规剂量(140μg·ks-1·min-1持续6 min静脉滴注)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以评估心肌缺血.基于常规二维图像之上的组织多普勒成像采集基线状态和药物负荷状态下的心肌运动图像(美国GE VIVID7超声诊断仪),在ECHOPAC软件上进行后处理分析测量16节段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结果 以冠状动脉造影或CT冠状动脉成像为标准,共有缺血节段159个节段,非缺血节段465个.腺苷负荷峰值后,除缺血心肌的舒张早期应变(Se)无明显变化外,缺血心肌和非缺血心肌的收缩期速度(Sm)、舒张早期速度(Em)、舒张晚期速度(Am)和收缩期应变(Smax)以及收缩期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应变率(SRa),以及非缺血心肌的舒张早期应变(Se)均明显增加(P<0.05).缺血心肌的基线Sm和Em均显著低于非缺血心肌[分别为(3.16±1.20)cm/s和(4.03±1.27)cm/s,P<0.01;(3.75±1.67)cm/s和(4.66±1.70)cm/s,P<0.05],峰值负荷下,两组间Sm和Em差异更加显著[分别为(3.98±1.63)cm/s和(5.07±1.52)cm/s;(4.51±2.32)cm/s和(6.52±2.56)cm/s;均P<0.01];缺血心肌的收缩期应变(Smax)和舒张早期应变(Se)均明显低于非缺血心肌(分别为16.91%±3.35%和19.56%±5.47%,P<0.01;9.53%±2.89%和13.06%±4.63%,P<0.001).操作者工作特性(ROC)曲线所得曲线下面积以负荷峰值的Se最大(曲线下面积=0.740,敏感性为67%,特异性为83%).结论 组织多普勒负荷超声心动图参数可定量评估心肌缺血,是临床非创伤性诊断冠心病准确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对心肌运动进行二维应变分析,评价暴发性心肌炎(FM)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心肌收缩同步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心肌炎患者,其中轻型心肌炎组(MM) 21例,FM组9例。应用Vivid 9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并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功能及左室整体纵向应变。结果:FM组较MM组收缩压更低(95±13) mmHg,心率更快(101±23)次/min,血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也较MM组显著增加(均P 0. 05)。FM组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显著下降,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的比值(E/E')明显增加(均P 0. 05),但舒张末期左室长轴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室间隔(IVS)、左室后壁(LVPW)与M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FM组心肌应变显著下降,尤其以基底段和中间段心肌应变下降更为明显(-15. 6±2. 9%vs-7. 8±4. 5%,P=0. 008;-19. 5±3. 0%vs-9. 7±4. 8%,P=0. 004)。结论:FM较轻型心肌炎易出现严重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下降和显著的节段室壁运动异常。基于斑点追踪技术的整体长轴应变(GLS)检测对诊断FM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心脏磁共振(CMR)为参考标准,探讨CT评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前患者心肌应变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6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心脏CT检查的TAVR术前患者43例,采集心脏CT和CMR数据,测量心肌应变参数。将基于心脏CT的心功能和应变参数与CMR进行比较,包括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期心肌质量(MASS)、心排血量、整体纵向应变峰值(GPLS)、整体周向应变峰值(GPCS)和整体径向应变峰值(GPRS)。结果 基于心脏CT获得的LVEF、心排血量与CMR参数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基于心脏CT获得的LVEDV、LVESV、MASS明显高于CMR,GPLS、GPCS、GPRS绝对值明显低于CM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基于心脏CT的LVEF、LVEDV、LVESV、MASS、GPCS、GPRS与CMR参数呈较强正相关(r=0.908,r=0.917,r=0.947,r=0.954,r=0.856,r=0.86...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自动功能成像(AFI)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缺血心肌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福建省老年医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NSTEMI患者3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人为对照者。所有入选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描记18导联心电图及记录NSTEMI患者症状发作24h内的超敏肌钙蛋白I水平。运用AFI获取左心室17节段带彩色编码收缩期峰节段应变和收缩期峰值节段应变值(LPSS)的牛眼分析图、三视图平均全局纵向峰值应变(GLPS)。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STEMI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58.8±7.7)%比(63.0±4.1)%,P0.05],左心室平均GLPS减低[(-16.9±3.3)%比(-21.7±2.2)%,P0.01],缺血节段LPSS减低[(-11.3±3.3)%比(-21.4±2.1)%,P0.01]。左心室平均GLPS及缺血节段LPSS与超敏肌钙蛋白I呈正相关(r=0.458,0.571;均P0.05)。结论牛眼分析图能够直观、准确地反映节段运动异常的缺血心肌,超声AFI为临床评价NSTEMI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室壁运动正常的心肌缺血患者左室心肌纵向应变进行评价,探究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冠脉造影未显示狭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通过二维超声检查,对比左室各节段心肌纵向应变、18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均值(SL18)和12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均值(SL12)。结果研究组缺血节段纵向应变和整体纵向应变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心尖节段纵向应变显著高于基底段和中间段,且SL18与SL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SL18诊断心肌缺血的截断值为-18.6%,敏感性为80.3%、特异性为74.2%,SL12相对应的值分别为-17.5%、81.9%、85.7%,心肌缺血诊断的敏感性,SL12与SL18十分接近,但SL12的特异性明显高于SL18。结论二维纵向应变均值能够及时发现心肌缺血,且相较于SL18,SL12的心肌缺血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研究心肌缺血患者的左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的变化规律,探讨其诊断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仪获得31例对照组及56例冠心病(组)患者的高频帧二维图像,用二维斑点追踪软件测量左心室短轴基底部及乳头肌水平的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冠脉狭窄50%~75%者后壁基底段、间隔基底段、前间隔基底段、后壁中间段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冠脉狭窄76%~98%者侧壁基底段、后壁基底段、下壁基底段、间隔基底段、前间隔基底段、前壁中间段、侧壁中间段、后壁中间段、前间隔中间段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冠脉次全及完全闭塞者各节段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相关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乳头肌各节段心肌平均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绝对值呈负相关(r=0.547,P<0.01).结论:当冠状动脉高度狭窄时,二维超声心动图无明显改变,但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已明显降低.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精确评价缺血心肌的局部应变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