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吉林省中学生电子健康素养现状,为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使用电子健康素养问卷以无记名自填方式对吉林省5所初高中共3 06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吉林省中学生电子健康素养总均分是(28.34±8.44)分,各个条目的平均分为(3.54±1.06)分,其电子健康素养的3个维度平均分分别为网络信息与服务应用能力(3.54±1.10)分、评判能力(3.53±1.14)分和决策能力(3.62±1.22)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居住地、性别、学段、母亲文化程度、是否为住宿生、自评成绩、是否喜欢健康教育内容中学生电子健康素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13.202,6.105,22.275,4.517,9.407,10.270,15.098,P值均<0.05).结论 吉林省中学生电子健康素养尚可;应针对薄弱环节和特征人群开展相关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探讨健康素养、睡眠质量与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关联,为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取沈阳某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的775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结果 中学生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总得分为(106.49±19.87)分.初中生和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799,16.487,P值均<0.01).中学生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状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8.3%和20.9%.高中生睡眠障碍检出率(20.3%)高于初中生(14.3%)(x2=4.066,P<0.05);自评家庭经济状况差者睡眠障碍(27.0%)和抑郁症状(36.5%)的检出率均高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者(x2值分别为6.710,10.195,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素养和睡眠质量的交互作用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相关性,相同睡眠质量情况下,健康素养水平越低,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风险越大,呈现剂量一反应关系(P值均<0.05).结论 通过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可有助于降低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王宏  李建桥  吴瑞  刘琴  曹型厚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1):1336-1338
了解重庆市某库区县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留守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一中文版》(MSLSS-CV)对某库区县3所乡镇中学共1618名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库区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总均分为(4.26±0.53)分,各个维度得分由高到底依次为家庭(4.73±0.93)、自我(4.41±0.82)、朋友(4.25±0.60)、居住环境(3.91±0.56)、学校(3.69±0.72).女生生活满意度总分与男生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仅家庭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一学生生活满意度总分高于高一学生(P<0.05),其中学校、居住环境、自我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生活满意度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住校学生生活满意度总分高于住校学生(P<0.05),其中朋友、学校、居住环境、自我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影响库区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父母期望、自评家庭经济情况、家庭结构、每月生活费及母亲的文化程度.结论 库区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较低,相关部门应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库区中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学生健康素养与心理亚健康症状的相关因素,为针对性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蚌埠市中学生3330名,使用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评定问卷和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农村、乡镇、城市中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分别为(184.46±23.38)、(188.10±24.00)、(192.09±23.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215,P0.01);独生与非独生中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分别为(191.48±25.24)、(186.37±23.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8,P0.01);学习日住校与不住校的中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分别为(185.75±23.25)、(190.33±24.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4,P0.01)。心理亚健康症状检出率的比较,初中生(64.1%)低于高中生(68.9%),学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66,P=0.002);不同性别、户籍、是否独生和学习日是否住校中学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72、1.231、0.485、3.557,P均0.05)。有心理亚健康症状的中学生健康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得分均低于无心理亚健康症状的中学生(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高中生、乡镇学生、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低健康技能是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症状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健康素养是中学生心理亚健康发生的影响因素。可从提高健康素养入手,对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分析江门市中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为中学生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江门市4所中学的初一至高三3 669名中学生进行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Ⅱ)调查.结果 江门市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3.90%,其中中重度抑郁症状发生率为9.68%;是否独生子女之间抑郁症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775,201.400,P值均<0.01),女生(25.58%)高于男生(22.41%),高中生(28.66%)高于初中生(19.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级、父母关系、家庭经济与中学生抑郁产生有关(P值均<0.05).结论 父母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不同性别中学生焦虑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中学生焦虑性别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特质焦虑问卷(STAI)、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自拟调查表对403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女生焦虑平均得分分别为(41.74±13.34),(41.15±12.20)分,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男女生焦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37.3%)高于女生(33.8%).影响因素中,个性中的神经质以及父母亲负面教育方式对男生的影响大于女生.特质焦虑、精神质、神经质、父亲过度保护是共同影响因素.除特质焦虑外,父亲过度保护对女生影响较大,而对男生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母亲惩罚严厉.结论 不同性别学生焦虑状况发生率不同,并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中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现状及其来源,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深圳市福田区1029名学生进行生殖健康知识现状及其来源问卷调查.结果 1029名学生首次接触性教育的时间主要在初中时期,常见生殖健康问题知晓率达66.18%,对月经、遗精、性冲动的知晓率分别为83.09%、76.38%、82.80%.学生在异性交往的适宜方式中选择团体活动的男生为39.46%,女生为74.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5.37,P<0.05);60.06%学生对中学生恋爱持赞同态度,54.42%学生在有异性表白的情况下,表示会考虑接受,男生多于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3,P<0.05).学校、网络影视、同学同伴是中学生性知识的主要来源,男女生侧重略有不同.36.08%的女生从父母处获取性知识,而男生仅为16.76%.结论 深圳市中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但早恋心理倾向普遍存在;性知识获取途径呈多样化,家庭性教育比重低.  相似文献   

8.
了解维吾尔族中学生膳食因素对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开展营养健康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随机选取乌鲁木齐、喀什各2所中学,每所中学在初一至高三年级各随机整群抽取2个教学班级,共调查48个班级,班级内全体1 682名维吾尔族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中学生男生超重率为19.79%,女生为12.75%;男生肥胖率为10.76%,女生为7.67 %.维吾尔族男女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106,P<0.01);维吾尔族中学生在14和15岁年龄段男生、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348,6.423,P值均<0.05).经常加餐的维吾尔族中学生超重、肥胖比例均高于不经常加餐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35,P<0.01).维吾尔族中学生蛋类、肉禽类、谷物类摄入量与超重肥胖检出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2,0.412,0.395,P值均<0.05),维吾尔族中学生水果、蔬菜的摄入量与超重肥胖检出率呈现负相关(r值分别为-0.058,-0.065,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加餐、能量、脂肪、肉禽类是维吾尔族中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蔬菜摄入是其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1.752,2.045,1.082,1.599,0.713,P值均<0.05).结论 维吾尔族中学生膳食行为和摄入食物种类对BMI均有影响,应进一步改善维吾尔族中学生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9.
了解广州番禺区初中生口腔健康素养及其相关因素,为学校进行初中生口腔健康素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口腔健康素养问卷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中文版,随机分层整群抽取广州番禺区824名初中生进行口腔健康素养及其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广州番禺区初中生口腔总体健康素养、健康认知、行为与技能均值分别为(15.36±4.14)(7.68±2.49)(6.79±2.14)与(0.89±0.76);得分>75%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0.8%,25.4%,24.2%,1.6%.口腔健康素养水平与各维度水平及各维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P值均<0.05).学校口腔卫生宣教及自评宣教必要性是影响口腔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b值分别为-0.66,-1.46,P值均<0.01).报告有龋齿和牙龈出血的初中生健康素养得分分别为(14.60±4.14) (14.72±4.19)分,低于没有龋齿和牙龈出血者的(15.70±4.09)(15.81±4.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口腔健康素养水平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087,P<0.05).结论 广州番禺区初中生口腔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口腔健康素养水平与口腔疾病和口腔健康生活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了解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贫困地区中学生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7所中学2 013名初中生的健康素养及身体活动水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比例为19.67%,城镇学校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女生高于男生,初一学生高于其他年级学生,随着身体活动水平的提高而增高(P值均<0.05).具备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7.04%,22.65%和77.55%,且不同学校、性别、年级、民族所表现的比例特征基本相似.身体活动水平的平均值为(10.84±2.36)分,身体活动水平低级、中级、高级所具备健康素养比例分别为7.92%,16.22%和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初中生具备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偏低,身体活动水平、学校、性别、年级是影响健康素养的因素.加强学校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活动水平是提升学生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中学生睡眠质量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黑龙江在校中学生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中学生的心身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拟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黑龙江省3 975名中学生进行睡眠质量调查,并进行相天因素分析.结果 被调查中学生睡眠质量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8.2%,且不同年级、不同城市学生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及PSQI总分均显著高于男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中生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和PSQI总分高于初中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及PSQI总分在不同城市学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影响中学生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所在年级、父母足否经常吵架、足否经常与父母交流、受欺侮的经历、父母及自己对学习的满意度、对生活的满意度以及自评健康状况等.结论 中学生睡眠质量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和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3000名学生,采用问卷方法调查。结果中学生、小学生总体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0.6%和87.9%,性别、城乡、健康教育课开设状况、父母吸烟状况、父母饮酒状况在中学生健康知识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52、7.411、3.186,F值分别为20.62、11.283;P0.05);性别、健康教育课开设状况、父母吸烟状况、父母饮酒状况在中学生健康行为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89、1.39,F值分别为25.56、34.816;P0.05)。性别、城乡、父母吸烟状况在小学生健康知识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95、7.804,F=7.511;P0.05);父母吸烟状况、父母饮酒状况在小学生健康行为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04、9.95;P0.05)。结论南京市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知识与行为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应加强家校联动的学生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学生健康素养与躯体亚健康的关联。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用多阶段方便整群抽样方法,在沈阳、蚌埠、新乡、乌兰察布、重庆和阳江市抽取初一至高三的中学生22 628名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0 990(48. 6%)人,女生11 638(51. 4%)人。采用《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CAIHLQ)和《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分析评估中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和躯体亚健康状况。结果中学生躯体亚健康的检出率为30. 1%(6822/22 628),高中生、经济发达地区、独生子女、住校生、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躯体亚健康检出率高于对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197. 72、85. 62、23. 76、161. 91和240. 27,P<0. 001)。中学生CAIHLQ总得分为(104. 06±18. 68),男生、初中生、城市、独生子女、非住校生、父/母亲文化程度高和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4. 62、455. 21、133. 54、35. 04、326. 06、272. 09、366. 19和572. 35,P<0.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总体健康素养和各维度健康素养水平的降低,躯体亚健康发生风险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结论学校类型、是否为经济发达地区、是否为独生子女、学习日是否住校、自评家庭经济状况影响躯体亚健康,健康素养与躯体亚健康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孙锋  羌霞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2):250-253
探索中学校园欺凌现况及社会生态学影响因素,为中学校园欺凌的防控与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南通市主城区抽取1 169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学生校园欺凌问卷及自编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初中生被欺凌和欺凌得分高于高中生(t值分别为3.61,2.53,P值均<0.05),普通中学学生得分高于重点中学学生(f值分别为12.52,8.34,P值均<0.01),同伴关系较差学生得分高于较好学生(F值分别为8.98,25.89,P值均<0.01),校园纪律较差学生得分高于关系较好学生(F值分别为8.50,10.00,P值均<0.01),校园欺凌防治政策欠缺学生得分高于政策完善学校学生(F值分别为8.30,2.67,P值均<0.05),父母教育方式为干涉型和忽视型学生得分高于商讨型学生(F=3.66,P<0.05).多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学段、重点中学、同伴关系较好、商讨型教育方式、校园学风纪律较好、校园欺凌防治政策完善是中学生校园欺凌的保护因素(OR=1.68~4.28,P值均<0.05),性别、独生子女与否是中学生校园欺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54,1.68,P值均<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中学校园欺凌的路径是以中学生个体因素为中心,通过与人际、组织、政策等层面因素相互作用产生影响.结论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从中学生个体、人际、组织、政策等社会生态学层面对校园欺凌进行预防和干预,构建安全健康校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淮安市城区中学生超重、肥胖分布现况,为制定营养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淮安市城区8所中学学生为调查对象,计算体重指数(BMI),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共调查了18 299名中学生,年龄为12~17岁,其中男生为9 831名,女生为8 468名;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5%、8.4%。男女生超重率分别为18.4%和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50,P0.05);男女生肥胖率分别为10.0%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13,P0.05)。初中和高中学生超重率分别为15.0%和1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3,P0.05);其肥胖率分别为9.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4,P0.05)。结论淮安市城区中学生超重、肥胖现象并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李俭莉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2):1879-1881
探讨高中生“课堂教学、自学指导、同伴教育、个别咨询”有机结合的“四位一体”学校性教育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为学校性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内江市区3所中学随机选取高一年级6个班共348名学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教学,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于授课前后对学生进行性相关问题评分,授课后调查学生对教学情况评分.结果 授课后高中生“性生理知识、自主学习性知识、处理恋爱问题、合理宣泄性欲望、与周围同学或朋友交流性问题”评分较授课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62,3.428,4.095,3.654,3.413,P值均<0.01);“对性冲动的自我控制、与父母沟通性问题、避免性侵”评分授课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12,0.955,1.213,P值均>0.05).学生“对学校推广青春期性教育的必要性”评分在授课前为(6.11±1.14)分,授课后(8.78±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4,P<0.01).实习教师推广性教育信心的评分在授课前为(9.17±0.69)分,授课后为(6.67±1.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3,P<0.01).结论 在当前性教育师资缺乏及专业化不足的现状下,构建“课堂教学、自学指导、同伴教育、个别咨询”有机结合的多渠道学校性教育模式,能较好地满足中学生多样化及个体化需求.  相似文献   

17.
了解安徽省中学生谋害他人心理行为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学生心理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安徽省皖南、皖北、皖中每个片区随机选取1个城市,再从各个城市选取1所普通初级中学和1所普通高级中学,每所学校每个年级各调查约320人,共对5 726名初一~高三学生使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青少年一般情况、青少年谋害他人心理行为等.结果 5 726名中学生最近6个月有过谋害意念、谋害计划、谋害准备、谋害未遂的报告率分别为9.9%,2.8%,1.3%,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初三年级、自评学习成绩偏差、自评家庭经济状况偏差、与父亲关系偏差、朋友数量<3人、自评相貌偏差、自评相貌偏好均是中学生谋害他人意念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604,1.353,1.289,1.361,1.647,1.406,1.466,1.593,P值均<0.05);而初一年级、母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均是中学生谋害他人意念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566,0.995,0.757,P值均<0.05).男生、初三年级.高二年级、自评学习成绩偏差、朋友数量<3人、自评相貌偏差或偏好均是中学生谋害他人计划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35,3.248,2.526,1.779,1.523,1.645,1.895,P值均<0.05).男生、初三年级、自评相貌偏好是中学生谋害他人准备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261,2.623,2.131,P值均<0.05);而自评学习成绩偏好是中学生谋害他人准备的保护因素(OR=0.258,P<0.05).男生、初三年级、自评相貌偏好是中学生谋害他人未遂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6.295,4.919,2.268,P值均<0.05).结论 中学生谋害他人心理行为现象较为严重,不同人口特征中学生谋害他人心理行为存在一定差别,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评价潍坊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学校环境及学生在校行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潍坊市5 399名中学生,对其进行简版心理健康连续量表(MHC-SF)(青少年版)间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总评(MHC)得分为(3.51±1.00)分,情绪幸福感(EWB)、社会幸福感(SWB)、心理幸福感(PWB)3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3.79±1.12) (3.16±1.25) (3.651.07)分;男生社会幸福感维度得分(3.49±1.06)低于女生的(3.52±0.96)分,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总分(3.57±1.04)高于高中生的(3.42±0.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8,5.38,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负面影响的因素包括学校生活差、受同学暴力威胁或言语侮辱、受学校成年入暴力威胁或言语侮辱、教室教学环境差、自我感觉在学校地位偏低、学习欲望差、不能与同学或老师互相尊重、不经常参加集体活动(OR值分别为0.411,1.412,0.786,0.834,1.741,0.732,0.690,0.732,P值均<0.05).结论 学校因素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学校应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中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对全市14个学校2 31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深圳市中学生具备总体健康素养的人数为572人,比例为24.65%,具备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基本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健康技能素养的人分别为939、463、1 954人,比例分别为40.50%、20.03%和84.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评学习成绩是中学生总体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OR=1.25,P<0.001),年级和自评学习成绩是中学生各维度健康素养(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的影响因素.结论 深圳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不高,与自评学生成绩和年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了解延边贫困地区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现状及其社会生态学影响因素,为开展该地区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11月对安图县全部4所初中的七、八年级共818名初中生实施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生态学资料和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量表.结果 延边贫困地区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得分为(101.38±20.12)分,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条目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精神成长(3.62±0.96)分、压力管理(3.35±1.08)分、人际关系(3.29±0.82)分、营养(3.21±1.02)分、健康意识(2.99±0.82)分、体力活动(2.68±0.8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性别、体质量指数、自评健康关注、自评学习成绩、参加课余活动、监护类型、父母教养方式、自评学校健康课程、日均视屏时间对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水平有影响(P值均<0.05),共同解释总变异的54.5%(F= 35.97,P<0.01).结论 贫困地区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受到个人、家庭环境、人际关系、学校、媒介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健康素养干预要综合考虑学生自身及其所处的家庭、学校等可能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生态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