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评价北京市中小学校体育课运动负荷现状,为建立并完善体育课卫生监督方案和指导学校提高体育课运动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16个区县共抽取36所小学、36所初中、36所高中的720节体育课,使用运动心率表(POLAR FT4型)、秒表等仪器对每节体育课按学生体育成绩等级抽取的5名健康学生(实际有效样本量3 598名)进行心率、运动时间等内容的现场监测,计算运动强度、运动密度及运动时间各项指标的合格率.结果 学生体育课基本部分平均心率合格率为96.38%,最大心率合格率为63.47%.体育课运动密度合格率为40.56%.体育课各部分时间安排均合格的仅有11.11%,其中开始部分时长合格率为44.86%,结束部分时长合格率为47.08%.心率曲线合格的体育课共110节,合格率为15.28%;监测的3 598名学生中,75.79%心率曲线高峰在开始部分和准备部分提前出现,18.15%心率曲线高峰在结束部分后置出现.结论 大部分体育课运动强度能够达到基本卫生要求,但运动密度、运动时间等指标合格率较低,不合理的运动安排引起学生生理指标异常变化.应加强对体育课的卫生监测与指导.  相似文献   

2.
王浩  俞敏  胡如英  龚巍巍  陆凤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1):1330-1332
了解浙江省中学生体力活动及参加体育课情况,为评价中学生体力活动及学校体育课开展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浙江省30个县(区)318所初、高中学校495个班级19 542名初一至高三的中学生进行自编问卷调查.结果 在过去的7d中,调查对象体力活动天数达标率为12.30%,男生为15.30%,女生为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67,P<0.01).城市学生体力活动天数达标率为12.77%,农村为12.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8,P>0.05).调查对象每周体育课课时达标率为66.23%,其中初中、普通高中和非普通高中达标率分别为50.72%,90.97%和6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55.88,P<0.01).结论 浙江省中学生体力活动天数及体育课课时不足,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了解北京市延庆区高中生性行为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健康教育情况,为今后针对学生群体的宣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5-7月在北京市延庆区,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采用匿名自填式问卷收集1 484名高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性行为和健康教育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中生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高中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28.4%,39.7%的学生报告有恋爱经历,性行为发生率为8.3%,第1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5.5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年级、每个月可支配生活费用越多、有过恋爱经历、对在校期间的性行为态度越宽容者越容易发生性行为(P值均<0.05).结论 高中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应将学校作为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部分儿童少年饮水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西城区部分学校8 ~17岁学生745名,调查员使用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所有饮品中,调查对象最喜欢喝、认为最应该喝的是白开水或瓶装饮用水(87.1%);在学校、家里和公共场所最常喝白开水或瓶装饮用水(86.0%,63.4%,36.1%).饮水时间和方式的认知除对睡前喝水的认知正确率偏低外,其他均超过50%.调查对象认为饮水不足可能导致便秘和皮肤干燥的比例较高,且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饮水不足导致便秘、皮肤干燥、头痛、肾结石和高血压的认知正确率随学段升高而升高,且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北京市西城区儿童少年饮水知识不全面,需加大健康饮水知识的宣传力度,促进儿童少年养成健康饮水行为.  相似文献   

5.
根据原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关于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通知,在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是必修课.这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有利于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对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小学生可能会因疾病暂时不适宜进行体育锻炼,不适合上体育课,对此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哪些疾病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以便为儿少卫生工作者制订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小学生冬季体育课运动能量消耗情况,以便为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某小学一~六年级参加体育课的小学生260名,应用能量监测仪进行体育课运动能量消耗测量.结果小学一~六年级学生体育课能量消耗在113.04~276.32kJ,平均为212.55kJ,其中基本活动部分学生能量消耗在74.82~167.kJ,平均117.01 kJ.结论体育课学生能量消耗与课程内容安排有关,体育课3个组成部分的能量消耗分配只有1个年级比较合理.应尽快制定小学生体育课能量消耗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家庭人均日食用油摄入量,为探索建立标准化家庭膳食健康促进的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市西城区2所初中初一、初二年级和2所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及其家长(干预前903户,干预后835户),将其随机分配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为期5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利用厨房秤获取家庭食用油使用量.结果 使用标准化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后,干预组中小学生日人均食用油摄入量由干预前的(29.45±17.84)g减少到干预后的(25.29±17.20)g(t=-1.981,P<0.05);日人均食用油摄入量超过25 g的检出率由50.1%下降到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60,P<0.05).干预后,干预组中小学生人均食摄入量[(25.29±17.20)g]较对照组[(32.43±24.47)g]低(t=-4.889,P<0.05),干预组日均食摄入量超过25 g的检出率(37.4%)低于对照组(54.6%)(x2=24.929,P<0.05).结论 中小学生每日人均食用油摄入量超过《中国膳食指南》推荐标准的现象普遍存在;标准化的干预可以降低中小学生每日人均食用油摄入量,但对降低家庭人均食用油摄入量的效果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8.
食物喜好受遗传、文化、社会和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学生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发展的关键时期[2].许多研究认为,学习成绩好及重点中学的学生饮食行为总体上较学习成绩差及普通和职业中学的学生健康[3-4].高中阶段学生按照考试成绩被分到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为探讨这3类学校的学生各种不良饮食行为的差异,笔者开展了此次调查.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西城区中学生饮食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中学生饮食行为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通过北京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北京市西城区2 007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中学生每天喝饮料、每天吃甜点、每天吃油炸食品、经常吃快餐、经常吃路边摊、偏食等非健康饮食行为的报告率分别为17.94%,30.77%,7.08%,7.73%,9.42%,41.49%.每天吃水果、每天吃蔬菜、经常吃早餐、经常喝牛奶等健康饮食行为报告率分别为69.90%,85.30%,88.18%,69.48%.饮食相关行为受性别、学习阶段、学习成绩、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类型等因素影响.结论 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加强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成年期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了解高中生传染病防治素养状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4年9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定西市随机抽取2个县区4所高中1 000名高一学生,采用“公众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测试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生传染病防治素养总分为(41.32±11.8)分,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之间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中生传染病防治意识和观念、知识、行为决策能力、技能、获取和理解信息能力等5个维度得分分别为(5.12±0.84) (21.9±8.3) (7.14±3.06) (2.23±1.79) (4.94±2.66)分;不同性别技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中生传染病防治素养处于高水平的占25.1%,意识和观念、知识、行为、技能、获取和理解信息能力等5个维度处于高水平的分别占78.3%,25.0%,32.8%,39.6%和26.8%.意识和观念、知识、行为决策能力、技能、获取和理解信息能力等5个维度相关问题答对率分别为93.0%,51.1%,62.8%,31.2%和58.0%.结论 定西市高中生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应加大学校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学生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西城区小学女生体力活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小学女生体力活动现状,炒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北京市西城区小学中随机抽取9所小学的所有五年级女生共720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他们上学期课余时间参加体力活动情况调查。结果:五年级女生参加的主要体力活动依次为步行、骑车、跳皮筋、跑步和踢毽子、跳绳、游泳等;参加体育训练的比例29.3%,训练项目以舞蹈/体操和游泳所占比例最大;平均每星期参加课余体力活动、中等强度和高强度活动总时间分别为5.76、4.50、0.74h;平均每星期参加课余体力活动、中等强度和高等强度活动的频率分别为17.50、14.19、1.50次;平均每次参加课余体力活动、中等强度和高等强度活动的时间分别为0.35、0.33、0.38h。结论:北京市西城区五年级女生的体力活动水平相对较低,应采取措施促进小学生参加体力活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2004-2009学年度传染病发病状况,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北京市西城区2004-2009学年度中小学生传染病统计报表,分析不同学段、不同年度各种传染病发病情况。结果西城区2004-2009学年度学生共363 749名,传染病总数为2 141例,发病率为5.89‰,其中呼吸道传染病2 027例,发病率为5.57‰;消化道传染病114例,发病率为0.31‰。各学段学生水痘和痢疾的发病率均占首位,分别为4.15‰和0.31‰。传染病发病率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分别为10.06‰,3.45‰和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校传染病监测工作中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是重点,尤其要加强小学传染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07—201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校水痘暴发疫情流行特征,探讨中小学校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规律,为北京市西城区乃至全市水痘疫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水痘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Epidata数据库中年度为“2007—2012”,职业为“小学生”、“中学生”,疫情性质为“暴发”的水痘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流行性学方法分析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三问分布情况以及暴发病例的发病情况。结果2007-2012年jE京市城区中小学水痘暴发疫情呈“双峰”分布特征,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3—5月份和10月一次年1月份,与其他城市有所不同,水痘暴发疫情横跨春季、秋季、冬季3个季节。北京市西城区水痘暴发疫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征,暴发疫情发生地区主要集中在月坛街道和展览路街道,暴发病例年龄集中在6~12岁,其中大多数患者已接种过1剂次水痘疫苗,出疹程度以轻度为主。结论北京市西城区水痘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小学,小学生是发病的重点人群,应作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不易被及时发现,亟待调整现行的防控措施,在适当范围采取停课、放假等措施有利于控制疫情的蔓延传播。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西城区居民吸烟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西城区居民吸烟状况,研究不同职业、化层次对吸烟行为的影响,为制定相关的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西城区抽取355户,将每户中所有的家庭成员作为调查对象。结果男性吸烟率41.2%,女性吸烟率2.9%,整体吸烟率为21.4%。在不同的化程度中,男性吸烟率主要是具有高中忡专化程度人群,为56.3%,其次为盲化程度人群,占40.0%,女性吸烟率随化程度升高而降低,不同职业中男性吸烟率最高为生产运输人员,为70.4%,其次为待业人员,为68.4%。女性吸烟率最高为其他劳动,整体吸烟率最高为生产运输人员,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吸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城区男性和女性吸烟率明显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要重点加强对35~45岁控烟教育,并要研究有效的针对育龄妇女的吸烟问题和青少年吸烟问题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高中生校内不同强度体力活动情况,为学校采取措施促进学生体力活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抽取北京市西城区的一类、二类和三类高中各2所,每所高中随机抽取健康高一学生40名,共采集有效样本208人(男生102名,女生106名).使用ActiGraph GT3X+加速度计,记录并分析学生1周在校期间体力活动水平.结果 在校期间,女生静坐少动时间高于男生,低强度体力活动(LPA)和中等强度至较大强度体力活动(MVPA)时间均低于男生(P值均<0.01),体育课也显示出相同的情况.三类高中学生在校期间静坐少动行为占比高于一类和二类高中学生,而MVPA总时间占比较低(P值均<0.05).在体育课中,男女生平均分别有13,19 min处于静坐少动状态,15,10 min进行MVPA.本研究中受试者均未能达到体力活动指南所推荐的“每天参与至少60 min中高强度运动”的目标.结论 女生体力活动水平低于男生,体育课中学生用于中高强度运动的时间偏少,一类和二类学校学生在校期间体力活动水平整体高于三类学校学生.  相似文献   

16.
分析北京市西城区4所学校学生屈光状态,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供数据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西城区辖区2所完全中学、2所小学共2 496名学生进行视力和非散瞳计算机验光检查.应用SPSS 11.5对视力和屈光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学生视力不良总检出率为69.99%.非散瞳验光结果显示,学生近视检出率为57.97%,其中低度近视1 610眼(32.25%),中度近视1054眼(21.11%),高度近视231眼(4.61%).不同学段各屈光状态构成比排序情况:小学依次为正视(35.64%)、低度近视(28.76%)、远视(15.04%)、中度近视(10.45%);初中为低度近视(38.62%)、中度近视(29.07%)、正视(12.43%);高中为中度近视(37.31%)、低度近视(33.95%)、高度近视(11.34%),高中仅有5.29%为正视.低度近视在小学一(10.54%)至三年级(30.08%)快速增多,中度近视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分别为14.22%,17.94%,25.00%)快速增多,高度近视的快速增加出现在初二(7.11%)至高二(13.47%)之间.总体屈光度平均值为(-1.69±2.42)D,其中小学生为(-0.76± 1.87)D,初中生为(-2.41±2.40)D,高中生为(-3.09±2.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1.40,P<0.01).各年级的屈光度平均值随年级逐年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9.97,P<0.01),年差值在-0.3~-0.7 D之间.结论 小学阶段以中低度近视为主.近视防控工作要特别关注小学学段,越早干预,越有可能防止近视发展成高度近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北京市西城区在职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在职人群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西城区15岁以上33 936名常住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被调查人群个人基本情况,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本文对其中12 980名18~60岁在职人员进行分析,采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在职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36 761份,回收有效问卷33 936份,有效应答率92.3%.在职人群缺乏体育锻炼率、超重率、吸烟率、饮酒率、嗜盐率、肥胖率分别为62.2%(8 074/12 980)、31.6%(4 104/12 980)、25.0%(3 249/12 980)、23.5%(3 047/12 980)、17.9%(2 324/12 980)和8.7%(1125/129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缺乏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吸烟和嗜盐,男性、年龄和高学历是保护因素(P<0.05);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男性、年龄、饮酒和嗜盐,高学历是保护因素(P<0.05);吸烟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男性、年龄、饮酒、缺乏体育锻炼和嗜盐,高学历是保护因素(P<0.05);饮酒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男性、年龄、超重和肥胖、吸烟和嗜盐(P<0.05);嗜盐的影响因素分别为:超重和肥胖、吸烟、饮酒和缺乏体育锻炼,高学历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 应针对不同在职人群特点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积极探索在职人群健康管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北京市西城区“健康教育大课堂活动”效果评价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为使北京市西城区健康促进工作不断广泛深入,使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由单一的大众宣传向教育型乃至促进型转变,形成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工作的社会化,由北京市西城区科委、科协、区政协教卫委员会、区卫生局等单位主办,西城区医学会、西城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