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因呼吸道感染致COPD急性加重入院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提高诊治水平,降低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5年11月~2008年11月期间收治的呼吸道感染致COPD急性加重患者中死亡的4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呼吸道感染入院COPD患者死亡病例中,43例均合并呼吸衰竭,31例(72.09%)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肺性脑病10例,消化道出血7例,呼吸机依赖6例,气道分泌物堵塞5例,双肺实变严重低氧血症3例,心肌梗死3例,电解质紊乱3例,脑卒中3例,消化道返流物误吸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结论多方面评估患者的死亡风险并积极干预可望提高呼吸道感染致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37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106例,按是否合并SIRS分为研究组(合并SIRS,68例)与对照组(未合并SIRS,38例),另选同期医院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治疗前健康组、对照组、研究组及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37水平。随访研究组出院时转归情况,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37水平差异及其他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OPD合并SIRS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前后血清IL-37水平对COPD合并SIR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治疗前与健康组比较,研究组、对照组血清IL-37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IL-37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37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死亡组合并肺源性心脏病、低蛋白血症占比、纤维蛋白原(FIB)、...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危险相关因素。方法:选取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COPD未合并肺源性心脏病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COPD患者发生肺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在PaO2、 PaCO2、 CD4+/CD8+、 FEV1及FEV1/FVC方面均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加重次数、吸烟指数及SGRQ评分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稳定患者病情,减少COPD急性发作次数,戒烟,及时疏导患者负性心理有利于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危险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在老年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1-3].COPD主要多发于老年患者,尤其是有常年吸烟史或呼吸道慢性疾病人群[4]...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综合加强护理病房(ICU)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死亡因素。方法老年COPD急性加重患者共70例,按照最终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其死亡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年龄、ICU入住天数、机械通气时间、使用抗菌药物≥3种比率、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急性肾功能不全或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动脉氧分压(Pa O_2)、p H和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ICU入住天数、机械通气时间、使用抗菌药物≥3种、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和低白蛋白血症是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综合ICU入住的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应在其抗菌药物使用和机械通气方面加强管理,纠正低蛋白血症,同时控制ICU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方法以2010年1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79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A组,以同一时间段我院收治的79例老年单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B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结相关治疗经验。结果临床表现统计显示A组患者多项心脏病变症状,如心绞痛、心悸、呼吸困难等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心电图检测结果显示A组患者各类心电图异常症状,如电轴左偏、陈旧性心肌梗死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比较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冠心病将显著提升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干预治疗,能有效提升其预后,需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7.
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观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宋雅君  周哲慧  刘沁  胡颖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535-1535
目的探讨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COPD缓解期患者50例,COPD急性加重期无呼衰患者42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衰患者53例血清TT3、FT3、TT4、FT4和TSH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加重期各组血清TT3,FT3,TT4,FT4均值均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P〈0.05),差异有显著性,其中以呼衰组患者最低。FT3,TT3水平下降与Pa02下降成正相关。死亡组TT3,FT3,TT4,FT4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但TSH值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存在低甲状腺激素综合症,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亦有助于疗效观察及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同时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 方法收集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122例,观察COPD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同时以单纯COPD患者40例为对照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结果122例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中,29.41%合并冠心病、22.99%合并肾疾病和糖尿病、21.39%合并肺心病、14.97%合并脑梗死、4.28%合并心绞痛、4.28%合并心肌梗死、9.63%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平均年龄显著高于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对照组(P<0.05);合并肺心病患者病程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每年急性加重次数显著多余对照组(P<0.05);合并心绞痛和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吸烟支数(>700支/年)、饮酒史、CRP(>50 mg/L)、BNP(>100 ng/L)、高血糖是COPD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结论COPD合并高血压易引起其他相关性疾病而加重病情,及早关注其危险因素可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是肺曲霉病的一种类型,其危害最大,病死率最高.近年来,侵袭性肺曲霉病作为一种严重的机会性真菌感染,在COPD患者报道日益增多,除恶性肿瘤、器官移植外,COPD已成为IPA的第3位易患因素.据文献报道10%以上的COPD患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5%以上合并IPA.另外有研究表明,全球约1%~2% COPD患者死于IPA,而COPD合并IPA的病死率高达72% ~ 95%.现将COPD合并IPA等风险因素研究及诊断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症的患病情况.方法 依据2011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提出对COPD合并症进行综合评估的指导思想,对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急诊/住院的COPD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诊/住院COPD患者共492例,男366例,女126例,平均年龄(71.5±9.7)岁;其中肺功能诊断的COPD 235例,占47.9%.492例患者分布在全院29个科室,其中AECOPD患者101例.492例患者中,86.0%合并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合并症,其中高血压、肺部感染的患病率分别为49.4%、41.3%;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5.6%、24.2%和23.2%;房颤、肺癌和COPD合并哮喘的患病率分别为13.4%、10.0%和7.1%;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焦虑抑郁存在明显的低诊断.结论 合并症在COPD患者中非常普遍存在,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合并症更是常见;临床各科医师对COPD合并症的评估尚需提高.  相似文献   

11.
刘开林 《内科》2014,(3):278-280,28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为临床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148例,根据是否有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分为急性呼衰组52例和非急性呼衰组96例。根据急性呼衰组患者的转归情况,将其分为好转组36例以及死亡组16例。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并研究急性呼吸衰竭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每年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次数多、尿酸水平低、白蛋白水平低、消瘦、发生医院感染、未使用吸入用糖皮质激素、酸碱失衡是COPD致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而酸碱值低、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血清钠降低、血清氯低、医院感染、并发肺性脑病、并发心功能衰竭是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与COPD发作的次数、机体营养状况、电解质酸碱失衡、医院感染的发生、吸入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等多个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疾病对肺部感染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因肺部感染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住院或住院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的驻石家庄地区60岁以上的师以上军队离退休干部393例的病历资料,根据肺部感染是否诱发MODSE将所有病例分为MODSE组和非MODSE组,调查各组所患老年慢性疾病情况。先做单因素分析,采用四格表χ2检验分析2组病例所患各种老年慢性疾病的差异,再选择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老年慢性疾病作自变量,以MODSE为因变量,作二分类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对肺部感染并发MODSE有影响的老年慢性疾病。结果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老年慢性疾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呼吸衰竭、肺间质纤维化、肺心病、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颈椎病、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13种老年慢性疾病。经二分类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慢性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呼吸衰竭、肺心病、肺间质纤维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9种老年慢性疾病为肺部感染并发MODSE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呼吸衰竭、肺心病、肺间质纤维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老年慢性疾病对肺部感染并发MODSE具有一定的早期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病人住院的临床特点,为老年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资料,收集65岁及以上病人且以80岁为界,分为高龄组和老年组进行分析。共纳入3914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其中老年组1602例,高龄组2312例。结果两组年龄、男性、住院天数、死亡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前5位住院原因分别是高血压病(18.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13.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2.4%)、脑卒中(7.8%)、其他类型心脏病(6.2%)。高龄组前5位住院原因分别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15.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3.6%)、高血压病(12.2%)、肺炎(7.7%)、脑卒中(6.7%)。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是导致老年特别是高龄病人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入院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所有COPD患者1 210例,选择同期单纯COPD患者22例,观察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同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合并肺结核的危险因素。 结果所有COPD患者中,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120例,其患病率为9.91%,而其病死率为1.67%。在COPD合并肺结核中,合并其他疾病主要为肺癌、肺部感染、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呼吸衰竭、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0%、18.33%、17.50%、15.83%、12.5%、12.5%、5.83%;在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OPD合并肺结核组在每年急性加重次数上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在性别比例、年龄、病程、吸烟比例以及吸烟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病程(>10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年)、低蛋白血症是COPD合并肺结核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8.455、45.607、14.990。 结论COPD合并肺结核后易合并其他疾病,增大其诊断和治疗的难度,及早关注其危险因素对其治疗和预后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2006年4月至2008年2月广东省丰顺县人民医院内科病例45例,呼吸机治疗组2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呼吸兴奋剂治疗。对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自觉症状进行比较。结果呼吸机治疗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自觉症状的改善优于呼吸兴奋剂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具有肯定的疗效、较呼吸兴奋剂有明显的优势,并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取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经常规吸氧、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呼吸兴奋剂、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及气管插管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呼吸、心率及血气分析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Patients requiring prolonged (greater than 24 hour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have various conditions that result in respiratory failure. All patients requiring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ere sub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six groups: uncomplicated acute lung injury; respiratory failure complicated by multisystem failure; previous lung disease; trauma; other medical causes; and routine postoperative ventilation. During a one-year period, 327 patients required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cute lung injury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ere the predominant conditions. Sepsis was both the major predisposing factor for and complication of acute lung injury. Mortality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lung injury was 40 percent in the uncomplicated group and 81 perc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ung injury complicated by multisystem failure.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in association with acute renal failure had a mortality of 89 percent. Number of organ systems involved also correlated with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pneumonitis or retained secretions, mortality was lower (30 percent), but a significant percentage of these patients (43 percent) became ventilator-dependent. Ventilator dependence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mortality during the course of respiratory failur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面(鼻)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组(26例)和常规治疗组(34例)。比较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插管率及病死率。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BiPAP治疗组插管率和病死率较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 h、72 h后及出院前BiPAP治疗组患者PaO2、pH值升高,PaCO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IPPV能缓解呼吸肌疲劳,合理应用BiPAP治疗可明显改善PaO2、PaCO2及pH值等生理学参数,减少气管插管率,降低病死率,对治疗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D-Dimer)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5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别检测治疗前(A组)、治疗后2周(B组)血浆NT—ProBNP、D—Dimer水平、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氧分压。并以30例老年单纯COPD急性加重患者(c组)做对照。结果A组较B组及C组比较,血浆NT-Pro BNP及D-Dimer水平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T-ProBNP及D-Dimer可作为评估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费黎明  徐爱晖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673-1675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B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8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BiPAP治疗。比较两组血气、呼吸频率、心率、插管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48 h后血气、呼吸频率、心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插管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可改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呼吸频率及心率,减少插管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是治疗AECOPD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