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发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分型。方法将206例自发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根据糖尿病抗体分为抗体阳性组、抗体阴性组。阴性组依据体质量分为肥胖组、非肥胖组。比较不同组别在起病年龄、体质量指数、体质量下降、C肽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并对抗体阳性组20例,阴性组50例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抗体阳性与阴性组相比,起病年龄、体质量指数、C肽水平、血甘油三酯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起病时血糖、体质量下降、糖尿病家族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相比,空腹血糖、C肽水平、血甘油三酯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之间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起病年龄、糖尿病家族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的抗体阳性20例患者,其中4例停用胰岛素治疗,16例继续胰岛素治疗,20例患者3个月后复查C肽,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的50例抗体阴性患者中肥胖组21例停用胰岛素治疗,4例胰岛素治疗;非肥胖组16例停用胰岛素治疗,9例胰岛素治疗;50例患者中8例停用胰岛素患者3个月后复查C肽,2 hC肽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例继续胰岛素治疗患者C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自发酮症倾向的初发患者中不仅包括1型糖尿病,也包括部分血糖升高的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对初发自发酮症倾向的糖尿病患者分型不明确者,需在病程中监测胰岛功能,逐渐明确分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酮症是由绝对或相对的胰岛素缺乏,导致酮体产生所致。自发糖尿病酮症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通常被认为是速发1型糖尿病的具体特征。而2型糖尿病患者很少发生自发性酮症。但临床上常常会遇到此类患者,这些患者常以酮症(DK)或酮症酸中毒(DKA)为首发症状,缺乏自身免疫的证据,约占酮症倾向糖尿病(KPD)的一半。在以DK或DKA起病的新发糖尿病患者中,其数量同样是最多的。现就北京顺义医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35例自身抗体阴性的自发糖尿病酮症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酮症起病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T2DM患者205例,根据是否酮症起病分为单纯起病组(125例)、酮症起病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酮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其对新诊断T2DM患者酮症起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单纯起病组相比,酮症起病组患者男性多见(P=0.009)、年龄更小(P <0.001),收缩压(P=0.003)、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P=0.001)、空腹及餐后2小时C肽水平(P <0.001)、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TSH)(P=0.003)、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P=0.0...  相似文献   

4.
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糖尿病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杰  王珂  贾爱琴 《中国医药》2006,1(5):288-289
目的探讨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LAD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结果LADA起病年龄范围广,易发生自发酮症。部分LADA患者体形肥胖,可伴有脂代谢紊乱、高血压。LADA患者C肽水平明显降低或在正常范围低限水平,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阳性率高。日用胰岛素剂量差别大。结论LADA可发生于成人各年龄段。部分患者可合并代谢综合征(MS)。C肽及GADA测定可协助早期正确分型。LADA患者需胰岛素治疗。对于伴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者需联合应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纠正脂代谢紊乱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肥胖患者血脂检验的含量水平及其对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含量检验,并与同期160例健康体检人群血脂含量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糖尿病组血清中的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胆固醇(LDL-C)指标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脂检验在糖尿病肥胖患者诊断与治疗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以酮症酸中毒起病的初发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7月份至2013年12月份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患者102例,根据患者发病前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两组,一组为DKA1组(以酮症酸中毒起病,发病前无糖尿病病史)共42例,一组为DKA2组(发病前已确诊有糖尿病)共60例。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诱因、糖尿病分型特点及误诊率、治愈率、死亡率,并作出分析。结果 DKA1组起病时无明显诱因占42.8%明显高于DKA2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明确诱因中感染因素占38.1%;DKA 1组与DKA 2组的糖尿病类型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DKA 1组1型糖尿病、未分型糖尿病所占比例高于DKA 2组,2型糖尿病所占比例小于DKA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A 1组误诊率高于DK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酮症酸中毒起病的初发糖尿病发病前多无明显诱因,容易误诊,应加强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及时监测,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及妊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对母婴影响,分析临床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比较157例妊娠糖尿病患者、21例妊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与随机健康孕产妇148例的妊娠结局和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规范治疗后的妊娠糖尿病组的妊娠结局和母婴并发症总体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妊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与妊娠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与妊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以使血糖控制并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明显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妊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过规范治疗后母婴并发症仍然很高.需要进一步探索更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肥胖对1型糖尿病的影响,为早期运动干预及合理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3~2009年住院糖尿病患者956例,其中经典1型糖尿病患者62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患者96例;2型糖尿病患者798例。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C肽及胰岛素、餐后2h C肽及胰岛素、谷氨脱羧酶抗体(glutamate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Ab)。结果肥胖的1型糖尿病患者与非肥胖1型糖尿病患者相比,前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冠心病、高脂血症比例较高(P〈0.05);空腹及餐后2hC肽水平较高(P〈0.05);依赖胰岛素治疗及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较少(P〈0.05);肥胖经典1型糖尿病与LADA患者比较,前者发病年龄较小、初诊糖尿病时空腹血糖水平较高、发生酮症酸中毒及依赖胰岛素治疗比例较高(P〈0.05);非肥胖经典1型糖尿病与LADA患者比较,前者发病年龄较小、病程较短、初诊糖尿病时空腹血糖水平较高、发生酮症酸中毒及依赖胰岛素治疗比例较高,合并糖尿病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均较少(P〈0.05)。结论肥胖的LADA患者临床表型更类似于2型糖尿病,早期运动干预及合理的药物治疗有利于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酮症倾向的初发糖尿病(KPD)患者外周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B细胞功能。方法对21例酮症起病、自身抗体阴性的糖尿病患者(A组)及24例无酮症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B组),应用胰岛素治疗3个月。计算治疗前后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HOMA-ISI)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结果治疗前A组HOMA-IS、HOMA-IR较B组低(分别P〈0.05和P〈0.01);两组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后,A组HOMA-IS仍低于B组(P〈0.01),两组较治疗前均上升(均P〈0.01),治疗前后ΔHOMA-IS两组无统计学差异;A、B两组HOMA-IR无统计学差异,A组ΔHOMA-IR小于B组(P〈0.05)。结论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较普通2型糖尿病轻,酮症控制后胰岛素敏感性恢复程度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以酮症起病的肥胖2型糖尿病3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本院接诊的35例患者,测定所有患者的HbA1c(糖基化血红蛋白A1)、血清TG(甘油三酯)、纠正酮症后的C肽值。胰岛素治疗达到标准后出院,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35例患者中,男性占60.0%,68.5%具家族史,空腹血糖及用餐2h后的血糖值均高于正常水平,血清TG含量也明显高于正常指标,而C肽值明显降低。31例患者(88.6%)在数月内停止使用胰岛素,改为服用降血糖药物或控制饮食治疗,4例患者(11.4%)持续使用胰岛素治疗。结论高浓度的糖对胰岛B细胞具有一定毒性作用,肥胖患者产生酮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脂毒性,因此临床治疗中降糖结合降脂治疗才能有效避免酮症的再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并肥胖患者血清自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64例T2DM患者按是否伴有肥胖分为糖尿病并肥胖患者31例(A组)、糖尿病不伴有肥胖33例(B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3例(C组),观察各组血糖(FPG)、胰岛素(FP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IL-18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及CD4^+、CD8^+的变化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不同。结果与C组比较,A组、B组的TC、TG、FPG、FPI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P〈0.01),ISI则显著降低(P〈0.01);与B组比较,A组的血脂显著增高(P〈0.05);与C组比较,A组、B组的CD3^+、CD8^+亚群细胞数、IL-18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P〈0.01),CD4^+、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CD3^+、CD8^+亚群细胞数均显著增高(P〈0.05),CD54^+、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免疫功能紊乱与肥胖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杨莉 《中国当代医药》2013,(1):37-38,40
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心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本院2001年8月~2010年7月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伴有糖尿病心肌病患者108例。将糖尿病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糖尿病合并心肌病组和糖尿病无心肌病组。比较两组的一般特征、心脏超声特点及血脂代谢情况。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总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较对照组减弱,心功能异常(射血分数、每搏量及左心室内径缩短率均减小)。结论糖尿病病程时间的长短以及血清三酰甘油的浓度是糖尿病心肌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深圳地区超重及肥胖青少年血糖、血脂水平及进行2型糖尿病和高危者筛查。方法2138例7-15岁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质量测量,筛选出201例自愿接受调查的肥胖者进行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FPG)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各项指标。结果正常、超重、肥胖三组间TG,HDL-C,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PG,TG,HDL-C,LDL-C的异常检出率在不同体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的2h血糖显著高于超重组和正常组,且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另两组(P〈0.001)。本调查共发现2型糖尿病1例,糖耐量异常(IGT)11例。结论超重和肥胖青少年较体质量正常者存在明显的血糖和血脂异常。应加强超重和肥胖青少年血糖和血脂检测,并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T2DM患者980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HUA)和正常尿酸组(NUA),比较2组间主要临床指标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间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血压、肌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UA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均高于N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2DM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时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4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49例同期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结果 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清TC、TG以及LDL-C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浓度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进行检测能够尽早的发现脂代谢紊乱状况,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对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脂及血尿酸水平的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3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使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及血尿酸各指标,比较两组血清尿酸、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胆固醇和高三酰甘油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多合并脂质代谢异常,高胆固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健康人群,控制血糖的同时控制好血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晓荣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4):2087-208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9例T2DM患者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定SF,按SF高低将T2DM患者分为正常SF组和高SF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TNS)、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尿白蛋白(urinary albumin,UAAlb)、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结果:糖尿病(DM)组与对照组相比,SF水平显著升高,高SF DM患者具有较高的FPG、2hPG、HbAIC、UA1b、HOMA-IR和FINS,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TC和TG无显著区别.结论:T2DM患者体内铁贮备增多,对判断DM病情及早期肾损害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迎生  迟家敏  李明  刘小平  王滟  王舒 《天津医药》2000,28(12):711-713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糖及血脂的关系。方法77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两组,正常体重组(BMI<25kg/m  相似文献   

19.
王健  肖明英 《云南医药》2005,26(4):324-327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或临床蛋白尿的肾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Ⅱ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尿白蛋白排泄值分为3组:无蛋白尿组,尿白蛋白排泄值小于30mg/d;微量白蛋白尿组,尿白蛋白排泄值大于30mg/d小于300mg/d;临床蛋白尿组,尿白蛋白排泄值大于300mg/d。并以同期健康成人1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值,确定患病时间,计算肌酐清除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肌酐值比正常对照组高,而当患者出现临床蛋白尿时,其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及无蛋白尿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在微量白蛋白尿和临床蛋白尿组,肌酐清除率与体重指数、血清肌酐、收缩血压、患病时间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呈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微量白蛋白尿组对肌酐清除率唯一有影响的因素是血清肌酐值,而在临床蛋白尿组,血清肌酐和体重指数的升高都是肌酐清除率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白蛋白尿后,肌酐清除率会下降。对于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肌酐清除率的下降可能是多种因素如高血压、高体重指数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对于临床白蛋白尿患者,体重指数的增高是导致肌酐清除率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