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剂量口服米索前列醇混悬液(以下简称米索混悬液)和低浓度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7例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孕妇分为两组.A组35例,口服米索混悬液,无引产史及使用米索前列醇禁忌证.B组同条件足月妊娠妇女.32例静脉点滴缩宫素引产作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比较24小时有效率、出现规律宫缩时间、总产程、产后出血、剖腹产率.米索混悬液组优于缩宫素组.结论 小剂量口服米索混悬液用于足月孕产妇引产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在足月引产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病房收治的,符合引产指证的单胎足月妊娠孕产妇12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A组60例孕产妇引产前给予米索前列醇25μg置于阴道后穹窿处,B组60例患者静脉滴注给予缩宫素2.5U。结果 A组产妇在给药后8h Bishop评分、临产时间、诱发宫缩时间和总产程时间方面均显著好于B组(P0.05),A组总有效率达83.3%,显著高于B组56.7%(P0.05),两组顺产率分别为93.3%和65.0%(P0.05),两组在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且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两种药物各具特色,其中米索前列醇效果更显著,能显著缩短临床时间和产程,提高顺产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正常单胎头位足月妊娠且具有引产指征的产妇,按照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n=60,产妇采用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法引产)和对照组(n=60,产妇采用静滴缩宫素的方法进行引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引产效果(包括引产有效率、临产和分娩时间、总产程及副作用).结果 观察组引产总有效率达96.7%,对照组为80.0%,两组产妇间引产总有效率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x2=8.086,P<0.01).观察组产妇临产时间、分娩时间、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间上述指标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3例产妇出现宫缩过强,将药物取出后有所好转,无须转行剖宫产;对照组用药期间未见明显副作用.两组产妇间因使用引产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5.0%vs.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77,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有效率较高,能显著缩短产程.用药后需严密监护,少数患者若出现宫缩过强、过频,应及时改为剖宫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使用米索前列醇(米索组)计划分娩和50例使用缩宫素(缩宫素组)计划分娩的足月妊娠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米索组产程中出现不协调宫缩占29.2%,过频宫缩占19.9%,而缩宫素组未出现异常宫缩.两组羊水混浊率分别为21.8%和14.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CST(+)发生率分别为12.0%和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对母亲和胎儿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足月妊娠应用米索前列醇引产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有引产指征无米索前列醇使用禁忌症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妇女300例,分成2组。米索前列醇组162例,先用25μg米索前列醇放置阴道后穹窿或口服,4h后改为50μg,以后每隔4h用药25μg,直至宫缩规律正式临产,24h内用药不超过125雌;缩宫素组138例,用2.5单位缩宫素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结果用药后米索前列醇组宫颈Bishop评分总有效率为89.5%,显著高于缩宫索组的55.1%,总产程时间米索前列醇组显著短于缩宫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索前列醇既能软化宫颈,又能缩短产程,但需严密监护产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控释前列腺素E2栓剂(商品名普贝生)与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106例初产、足月妊娠而未临产者,分为普贝生组52例,将1枚普贝生(含PGE210mg)置阴道后穹窿;缩宫素组54例,将缩宫素2.5IU加入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脉点滴。观察2组给药前和给药后4、8、12h的宫颈Bishop评分、引产成功率、剖宫产手术指证和引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孕妇在用药后8h和12h的宫颈Bishop评分比较,普贝生组均优于缩宫素组(P〈0.01);孕妇24h临产率和经阴道分娩率,普贝生组为90.4%(47/52)和76.9%(40/52),缩宫素组为57.4%(31/54)和51.9%(28/54),普贝生组高于缩宫素组(P〈0.01);两组因引产失败而行剖宫产的比例,普贝生组低于缩宫素组(P〈0.05);两组因医学手术指征而剖宫产及分娩并发症发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与缩宫素比较,促宫颈成熟效果好,引产成功率高,失败率低,不增加剖宫产手术率及引产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药物。 相似文献
7.
普贝生与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普贝生与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效果并进行比较,选择合理、方便、高效的计划分娩方法。方法:选择该院2006年2~8月有计划分娩指征的足月妊娠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5例用普贝生栓剂阴道内用药计划分娩,视需要再用缩宫素静滴;对照组45例仅静滴缩宫素计划分娩。对两组促宫颈成熟及计划分娩效果、用药后至临产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结局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用药24h后自然临产26例,显效率57.78%,明显高于对照组12例,26.67%(P<0.01)。研究组用药至临产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计划分娩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别;研究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社会因素及计划分娩失败是导致对照组剖宫产率高的主要原因;两组宫缩过度刺激发生率均<4.5%,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及计划分娩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普贝生联合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80例无阴道分娩禁忌,单活胎头位待产的孕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单用缩宫素。试验组:40例,普贝生联合缩宫素。观察宫颈成熟,产程,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结局等情况。结果用药后试验组宫颈评分提高有效率,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产平均时间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普贝生主要作用于宫颈结缔组织,软化宫颈促进宫颈成熟,缩宫素主要表现在对子宫肌肉的收缩,两者联合使用可提高引产的成功率,并且副作用小,操作简便,对母婴无直接影响,是足月妊娠引产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合分析缩宫素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该院从2006年开始将缩宫素广泛应用到足月妊娠引产的手术中,现随机选取2006—2010年该院应用缩宫素进行晚期妊娠引产的60例初产妇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了宫颈评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引产的结果,宫颈评分越高则引产成功的可能性越高。对产妇使用缩宫素12h后,宫颈评分在8.5分左右,此时60例产妇中有效率达到了80%(即48例有效),用药后发生初生儿窒息的比例(3.33%)符合低于不用药时的标准比例,说明了缩宫素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应用并不会加大新生儿窒息的比例。结论孕妇达到正常产期后生产特别困难,再静脉滴注缩宫素后可明显看到子宫收缩的速度较之前加快,有助于孕妇健康分娩。临床应用的结果体现了缩宫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缩宫素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不会损害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并比较子宫颈扩张球囊与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羊水偏少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96例足月妊娠羊水偏少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为实验组,使用地诺前列酮栓药物引产为对照组,每组各48例。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妇及围产儿的一般情况。结果 与地诺前列酮栓组相比,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在缩短第一产程(t=3.682)、第二产程(t=7.033)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χ^2=1.792)、降低剖宫产率(χ^2=4.381)方面疗效显著(均P<0.05),但对造成胎儿窘迫发生率(χ^2=1.344)、新生儿窒息率(0例)及产后出血量(t=0.505)方面,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 子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羊水偏少足月妊娠产妇的引产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丁卡因与安定和山莨菪碱联合应用在足月计划分娩中的效果。方法采用丁卡因与安定和山莨菪碱联合应用60例,安定与山莨菪碱联合应用50例,只用催产素计划分娩46例,然后三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丁卡因与安定和山莨菪碱联合应用组第一产程明显缩短(P<0.01),而新生儿评分,产钳率和产后出血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丁卡因与安定和山莨菪碱联合应用于足月计划分娩能促进产程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地诺前列酮栓治疗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足月引产产妇86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地诺前列酮栓治疗,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产妇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指标(用药至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及妊娠结局状况。结果 观察组用药至临产、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及24 h的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护理干预对地诺前列酮栓治疗足月引产的产妇进行护理,能够促进产妇产程进展,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剂量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用于晚孕引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摘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0例晚期妊娠引产患者,做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00例患者采用阴道放置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对照组200例患者采用静脉滴注缩宫素进行引产,对两组引产有效率进行比较,并对两组产后出血、临产时间、软产道损伤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引产有效率为88.00%(1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50%(121),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临产时间、软产道破裂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对晚孕患者进行引产,促宫颈成熟,较缩宫素引产成功率高,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用依沙吖啶和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对妊娠中期,因胎儿畸形等需要终止妊娠者进行引产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引产者单用依沙吖啶(对照组)和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观察组)进行引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组(66例)使用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注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100mg;对照组(66例)单纯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mg。观察两组羊膜腔内注药到宫缩开始时间、宫缩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产后出血量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宫缩开始时间较早(29.55±7.33比38.55±11.57h,P<0.001),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缩短(5.07±1.36比6.81±2.88h,P<0.05),住院时间短(4.89±2.22比5.79±2.50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盘娩出时间(7.61±8.88比8.17±8.12,P=0.268)和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进行引产是终止中期妊娠安全、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41周末分娩的单纯性(非病理性)足月妊娠,是否给予引产干预,以改善母儿结局,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就41~42孕周前母儿风险、引产结局进行分析探讨,发现41孕周之后的单纯性足月妊娠引产可能增加母儿风险,不宜常规行引产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晚期妊娠引产对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 对 5 0例无药物引产者、 5 2例用缩宫素引产者和 5 3例用米索前列醇引产者之新生儿生后 2 4、 96h微量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 新生儿生后 2 4、 96h微量血清总胆红素无药物引产组为 (4 7 3±12 5 ) μmol/L和 (173 9± 4 1 6 ) μmol/L ,缩宫素引产组为 (5 5 8± 15 4 ) μmol/L和 (198 9±4 3 8) μmol/L ,米索前列醇引产组为 (6 4 2± 19 8) μmol/L和 (2 30 9± 4 4 5 ) μmol/L ,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结论 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可加重新生儿黄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产妇应用宫颈扩张球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3月本院就诊的有引产指征足月妊娠孕妇220例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引产方法分为球囊组(109例,给予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和缩宫素组(111例,给予缩宫素引产),观察两组引产及妊娠结局。结果:球囊组促宫颈成熟成功率(92.7%)、引产成功率(91.7%)高于缩宫素组(78.4%、71.2%),治疗后Bishop评分(7.0±1.0分)高于缩宫素组(6.0±1.0分),阴道分娩比例(90.8%)高于对照组(79.3%),产后出血量(270.0±25.6ml)和总产程(6.7±1.2 h)少于缩宫素组(304.5±30.2 ml、8.1±2.0 h)(均P<0.05);两组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窒息及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足月妊娠产妇应用宫颈扩张球囊有较好的引产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母亲孕期患妊高征对足月新生儿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13 0名足月新生儿 ,其母孕前无慢性高血压 ,孕期无宫内感染及糖尿病 ,新生儿出生后无窒息史 ,未发现明显畸形。根据母亲孕期是否患妊高征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 ,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出生测量 ,并于生后 3d做餐前血糖、胰岛素 ,72名新生儿做了血脂检查。 【结果】 妊高征母亲所生新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身长及胸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糖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胰岛素及胰岛素 /血糖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上述发现在对出生体重修正后 ,依然存在。不仅如此妊高征母亲所生新生儿的平均TG水平高于对照组 ,而HDL c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母亲妊高征对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及胰岛素敏感性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足月引产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苏州市立医院本部产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孕足月GDM孕妇414例,根据是否自然临产和实施干预分为自然临产组和引产组,自然临产组234例,引产组180例,其中普贝生引产52例,水囊引产13例,人工破膜+催产素静滴引产86例,自然破膜+催产素静滴引产29例。分别对两组孕妇的一般情况、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引产组的阴道分娩率(77.8%)明显低于自然临产组(95.3%),(P0.05)。2引产组及自然临产组的总产程分别为(6.99±3.86)h和(7.55±3.41)h,羊水III度污染发生率为2.8%(5/180)和2.6%(6/234)、新生儿窒息率为1.7%(3/180)和1.3%(3/23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4种引产方法在产后出血量及阴道分娩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率由高至低依次为:人工破膜+催产素静滴组(84.88%)、普贝生组(80.77%)、自然破膜+催产素静滴组(62.07%)、水囊组(53.85%)。4种引产方式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产增加了孕足月GDM患者的剖宫产率,同时并没有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故有必要对GDM孕妇的引产采用个体化的治疗,选择合适的引产时机及引产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