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麦纤维素对肛门良性病变手术后排粪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21例肛门良性病变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口服小麦纤维素颗粒2周,对照组不采用任何泻药;比较两组术后排粪症状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7d,试验组较对照组排粪通畅度积分下降率为62.1%,粪便性状积分下降率为74.3%,排粪间隔积分下降率为80.2%,排粪疼痛积分下降率为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4 d,试验组上述症状积分下降率分别为58.3%、88.5%、82.8%和8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一例患者出现腹痛、腹泻及药物依赖性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小麦纤维素可有效预防肛门良性疾病术后粪便干燥、排粪不畅、肛门疼痛等排粪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粪失禁患儿的盆腔MRI表现,了解盆底肌的形态,直肠、肛管的形态和位置,以及脊髓和骶骨的发育,为分析排粪失禁的原因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4例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粪失禁患儿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男2l例,女13例,年龄3,14岁。应用1.5TMR扫描仪,常规行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观察肛门括约肌、耻骨直肠肌和提肛肌、直肠、肛管的形态,以及脊髓、骶骨的发育情况。结果MRI检查提示:肛门外括约肌发育不良18例,耻骨直肠肌发育不良23例,肛提肌发育不良27例;直肠位置异常6例,直肠扩张12例,肛直角增大11例;肛管周围脂肪组织5例;合并神经管闭合不全2例,Currarino综合征2例,骶骨发育不全11例,直肠尿道瘘2例。以上影像学结果均经临床最终证实。结论MRI可清楚显示肛门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和肛提肌的形态,以及直肠和肛管的形态和位置,同时还可显示脊髓和骶骨的发育情况,是评价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粪失禁患儿非常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肛门直肠外科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但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患者及医务人员对肛门直肠良性疾病重视程度不够高,专科化发展滞后以及对肛门直肠良性疾病诊治欠规范等。本文探讨当前国内肛门直肠良性疾病诊治所面临的问题,以期临床医师在诊断和治疗肛门直肠良性疾病时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肛门良性疾病患者术前应用全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比较无痛结肠镜检查和普通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术前行全结肠镜检查的333例肛门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病变患者为病变组(120例),未发现结直肠病变患者为正常组(213例)。根据结肠镜检查结果及检查方式进行分层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病变组患者的年龄为(48±14)岁,显著高于正常组的(42±14)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P〈0.05)。病变组40岁以上患者的构成比为72.50%(87/120),显著高于正常组的39.44%(84/2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59,P〈0.05)。病变组男、女患者构成比分别为71.67%(86/120)和28.33%(34/120),正常组分别为62.44%(133/213)和37.56%(80/2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0,P〉0.05)。病变组结直肠病变包括息肉80例、肠炎30例、恶性肿瘤7例、炎性肠病7例、憩室5例、溃疡1例。无痛结肠镜在病变组和正常组中的应用率分别为51.67%(62/120)和54.93%(117/2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3,P〉0.05)。无痛结肠镜检查到达回肠末段的成功率为99.44%(178/179),显著高于普通结肠镜检查的95.45%(147/15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1,P〈0.05)。结论肛门良性疾病患者可能合并结直肠病变,建议40岁以上患者术前行无痛全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5.
肛门良性疾病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存压力的增大、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各种肛门良性疾病的发病率和就诊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肛门周围需要外科治疗的疾病主要包括痔、肛裂、肛瘘和肛周脓肿等。随着对肛门解剖、病理认识的提高和手术技巧、方法的改进以及各种新型医疗器械设备的开发和利用.使肛门良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下面对几种肛门良性疾病的外科治疗进展做一评述。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肛门良性疾病主要包括痔、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肛裂、直肠脱垂、肛门失禁、排便障碍型便秘等.涵盖传统意义上的肛肠外科的主要疾病范畴.其中痔、肛瘘、肛裂和直肠脱垂的诊治伴随着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东西方医学都积累了丰富的传承.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日益重视对这些疾病的诊治,同时随着中国社会向城市化、工业化的转型,人群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日趋西方化,肛门失禁、排便障碍型便秘等疾病的发病率和就诊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因此良性疾病在结直肠外科疾病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凸显.现对近年来对结直肠、肛门良性疾病在诊治方面的焦点问题,特别是针对一些老问题,提出的新思路、新方法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7.
手术是治疗痔、瘘等肛门疾病最常用的方法,而术后换药直接影响创面修复的速度,对整个治疗过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由《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肛门医院)承办的“胃肠肛门良性疾病的外科对策学术会议”定于2008年9月在广州召开。本会主要目的是围绕胃肠道良性疾病、为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本次会议在邀请我国著名专家到会做专题讲座的同时,也欢迎普通外科医师就此专题踊跃投稿,进行论文交流与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9.
直肠和乙状结肠外科疾病不论是在成人还是儿童都有相应的病种和人群,其中儿童以良性疾病为多,但往往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而成人的乙状结肠、直肠外科疾病可为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疾病。传统的肛门直肠外科疾病如肛瘘、肛裂、痔、低位直肠息肉和部分直肠脱垂等经肛门手术均取得满意疗效,而对一些直肠潜在恶性和恶性疾病则多需经腹、腹会阴、骶会阴或经肛门括约肌途径切除,不仅手术创伤大,特别是部分直肠癌患者术后永久的人工肛门护理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肛门直肠良性狭窄可因炎症、手术创伤、化学性及放射性损伤引起。轻度肛门狭窄可定期扩张;中度肛门肛管环状狭窄行肛门肛管后方正中线纵行切开狭窄环及内括约肌;对严重狭窄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介绍直肠狭窄的手术方法。讨论手术中的体会。肛门直肠良性狭窄目前虽不常见,但此类病人因排便困难,十分痛苦,迁延日久,结肠慢性梗阻扩张,形成继发性巨结肠,甚至出现中毒症状,故应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康复锻炼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控便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04年8月至2006年7月共60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有计划的肛门收缩运动、睡前按摩长强穴等康复锻炼方法;对照组按大肠癌病人手术后排便护理常规进行指导。两组均于术后锻炼2周后及出院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控便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有计划的肛门收缩运动、睡前按摩长强穴等方法能明显提高肛门控便能力,效果显著,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结肠贮袋直肠肛管吻合术对改善直肠癌术后排便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30,自引:11,他引:19  
目的评价中下段直肠癌低前切除结肠J型贮袋——直肠或肛管吻合对改善排便功能的作用。方法将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作低前切除的连续67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根据重建消化道的方法分为2组,第1组(34例)行传统的结肠断端与直肠肛管直接端端吻合(直吻组);第2组(33例)断端结肠制成5~6cm的J型贮袋并与直肠肛管行端侧吻合(袋吻组)。分别于术后1、3、6、9个月和1年、1年半对排便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手术并发症和排便功能指标。结果直吻组和袋吻组发生吻合口狭窄分别为3例和1例,直吻组术后出血1例,两组均无吻合口瘘和死亡病例。直吻组和袋吻组术后局部复发分别为4例和3例,直吻组术后肝转移1例。直吻组和袋吻组的日平均大便次数术后6个月分别为5和2次(P<0.001),术后1年分别为3和1次(P<0.05),术后1年半均为2次(P>0.05)。袋吻组的定性排便控制能力和直肠测压指标均优于直吻组。结论中下段直肠癌低前切除结肠J型贮袋直肠肛管吻合术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在术后第1年内有明显改善排便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结肠成形袋对改善直肠癌术后排便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中下段直肠癌行结肠成形袋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对改善术后排便功能的作用。方法将61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第1组31例,制成结肠成形袋后与直肠(肛管)端端吻合(TCP组);第2组30例,行结肠断端与直肠(肛管)端端吻合(CAA组)。分别于术后3、6、12、15个月对患者排便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15个月时,TCP组患者每日平均排便2次、便后1h内需再排便者占4%、排便失禁综合评价0,均优于CAA组(分别为4次、12%和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TCP组直肠最大耐受压和顺应性压明显增加,分别为(162.3±2.0)ml/kPa和(28.3±1.7)ml/kPa,与CAA组(154.3±1.9)ml/kPa和(26.5±1.1)ml/kPa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两组出现吻合口瘘各1例。TCP组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结论结肠成形袋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能明显改善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胆道术后良性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采用内镜治疗的127例胆道术后良性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Bismuth Ⅰ型60例、Ⅱ型35例、Ⅲ型21例、Ⅳ型11例.分析不同Bismuth分型良性胆管狭窄的内镜治疗效果.结果 127例患者入院后施行胆道成像+ERCP确定狭窄部位及严重程度.16例(其中BismuthⅢ型7例、Ⅳ型9例)患者因为胆管狭窄严重,首次内镜治疗时导丝及配件无法通过,放弃内镜治疗,转手术治疗.111例患者成功实施内镜治疗,成功率为87.4% (111/127).内镜治疗Bismuth Ⅰ、Ⅱ、Ⅲ、Ⅳ型胆管狭窄的有效率分别为95% (57/60)、86%( 30/35)、9/14和1/2.29例患者放置可回收覆膜金属胆管支架,82例放置塑料胆管支架.111例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仅6例发生轻症急性胰腺炎,经保守治疗痊愈.内镜治疗1周后患者的皮肤黏膜黄染、右上腹压痛、右上腹胀痛、发热缓解率分别为73% (81/111)、83%( 74/89)、90% (73/81)和89% (68/76);术后8周上述指标缓解率分别为88% (98/111)、91% (81/89)、94%(76/81)和92% (70/76).111例内镜治疗成功的患者中97例效果良好,14例效果欠佳,转开腹手术治疗.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皮肤黏膜黄染、右上腹压痛、右上腹胀痛、发热等症状完全缓解.结论 内镜治疗胆道术后良性胆管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肛肠动力学和神经形态学技术观察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术后,在脊髓损伤(SCI)大鼠的所形成的再生异类神经通路对肛管直肠的支配功能及直肠平滑肌-肛门外括约肌的协同,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在成年雄性SD大鼠(250~300 g)的L4~L6椎管内,将左侧L4前根(L4VR)与左侧L6前根(L6VR)分别离断后,通过端端显微吻合技术,人工建立L4VR~L6VR异类神经前根.保留L4背根(L4DR)来传导传人信号.术后12周行T9~T10椎间脊髓横断,8周后将12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n1=8,n2=4).取1组8只模型大鼠进行肛肠动力学研究;取2组4只模型大鼠进行神经形态学研究.结果 (1)电刺激吻合口近端神经及左侧坐骨神经,在引起直肠压力升高的同时出现肛门外括约肌的肌电活动大幅减弱;而电刺激自身对照侧L6VR,在引起直肠压力升高的同时出现肛门外括约肌肌电活动明显增强.(2)主要在模型鼠脊髓L4节段左侧前角(脊髓L3尾部至L5头侧均有阳性神经元)可见FG与TMR双标神经元及FG、四甲基罗丹明单标神经元;正常鼠神经逆行追踪未见双标神经元.结论 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术可有效修复脊髓损伤大鼠肛管直肠功能,改善脊髓损伤后的直肠平滑肌-肛门括约肌协同失调.在模型大鼠脊髓L4节段新出现的双标神经元同时支配着盆神经节和肛门外括约肌,这可能是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术修复模型大鼠排便功能主要神经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患者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将90例手法复位治疗后有残余症状的BPPV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前庭康复训练(前庭康复组,n=29)、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药物组,n=30)及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及药物治疗(联合组,n=31),干预6周。于入组时及干预2、4、6周末进行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结果干预后前庭康复组与药物组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DHI评分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前庭康复训练与甲磺酸倍他司汀对BPPV手法复位后伴残余症状患者治疗效果相当,两种方法联合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Bowel function after surgery for anorectal malformation was assessed by Kelly's score in 101 children over 3 years of age. Seventy-two were examined using anorectal manometry. In the “good” group, resting pressure of the anal canal was as high as in the normal children, and the frequency of contraction waves in the anal canal was the same as in the normal children. Recto-anal reflex was recognized in about three fourths of the “good” group.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poor” group resting pressure was low, in only one were contraction waves evident and in none was there a recto-anal reflex. The findings of the anorectal manometry placed the “fair” group between the “good” and the “poor” groups. The clear contraction waves of the anal canal or the clear recto-anal reflex related to a resting pressure in the anal canal of over 20 cmH2O. This high pressure in the anal canal is important for good anal continence, and depends on a precise pull-through of the rectum into the puborectalis muscl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经腹膜外造口对患者旁疝与排便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广元市中心医院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膜外造口者40例为观察组,经腹膜内造口者38例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于围手术期接受全程护理。比较2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排便功能。 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04.24±39.08)ml和(15.62±3.10)d,与对照组(120.46±47.35)ml和(17.20±2.9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造口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233.12±40.50)min、(21.87±9.23)min和(7.31±0.28)d,与对照组(231.38±39.04)min、(20.95±9.14)min和(7.05±0.3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便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50% vs 34.21%,P<0.05)。观察组造口旁疝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0% vs 18.42%,P<0.05);但2组间造口出血、造口水肿、造口回缩或脱垂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经腹膜外造口可显著降低术后造口旁疝的发生率,促进其排便功能的恢复,整体疗效优于经腹膜内造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