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 女 ,6岁.腹部隐痛伴呕吐3个月.体检:左中上腹扪及巨大肿块.CT平扫:左中上腹见一大小约10 cm×12 cm的分叶状肿块,肿块内有多发囊变及斑块状钙化,实性部分CT值为30~40 HU.肿块轮廓尚清,边缘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双肾转轴(图1、2).增强扫描:肿块呈网格状明显强化,腹腔干、脾动脉等腹腔大血管被包裹,周围血管增粗、迂曲.胰腺受压向右前移位(图3) .CT诊断: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DSRCT患者的CT表现,8例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并对其CT表现与病理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例DSRCT单发,5例多发;病变主要位于膀胱后方(n=5)及肠系膜间隙(n=5);CT表现为腹、盆腔内分叶状或结节状低密度肿块;可见坏死区(n=3)及钙化灶(n=4);增强扫描均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静脉期肿块的平均CT值各为38.9 HU5、6.1 HU6、2.5 HU。8例肿瘤病理特点均表现为瘤组织呈片状或巢状弥漫浸润性生长,中间由宽厚的纤维结缔组织分隔,3例可见瘤内坏死。结论:DSRCT的CT表现与病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T有助于DSRCT的诊断、分期及定位活检。 相似文献
3.
4.
5.
患者 男 ,17岁。发现左上腹包块 2年余 ,逐渐增大。无发热、寒颤、恶心、呕吐、腹泻史。体检 :左上腹可扪及边界清楚、表面呈结节状的包块 ,活动度大 ,质地较硬 ,约 12cm×6cm× 8cm大小。未叩及移动性浊音。CT表现 :左中上腹混合性软组织占位 ,呈分叶状 ,12cm× 6cm× 11cm大小 ,内有囊状分隔和斑点状钙化 ,与胰、脾、胃和双肾分界清楚。胃被推挤至右上腹 (图 1)。手术所见 :包块位于横结肠系膜 ,包膜完整。与横结肠和脾下极有粘连。病理学检查 :镜下见瘤组织由小至中等大的圆形、卵圆形细胞呈巢状排列组成 ,巢周有促纤维组…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2岁,因发现背部肿物1周就诊。查体:背部肿物约1.5cm×1.0cm,质韧,表面光滑。局麻下行背部肿物单纯切除术。巨检:肿物大小1.5cm×1.0cm×1.0cm,切面灰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盆腔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DSRCT的典型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其CT表现。结果 4例表现为腹盆部多发大小不等的肿块,最大的肿块呈囊实性,位于小肠系膜,无明显钙化;1例表现为双侧卵巢巨大类椭圆形囊实性肿块,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周围见转移灶。5例患者肿瘤标记物CA125分别为172.20 U/ml,158.40 U/ml,126.70 U/ml,117.60 U/ml,96.90 U/ml(正常值<35 U/ml)。结论 DSRCT CT表现多样,结合实验室检查对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自1991年Gerald等[1]首先报道腹腔内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以来,目前文献报道不超过300例[2],而关于影像表现方面的报道甚少。本文着重从影像学角度对腹部DSRCT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要点作一综述。临床资料早期文献报道DSRCT多发生于男性青少年,近期文献报道也仍以青少年为主,但年龄跨度较大(5~52岁),男女比为4∶1[3],其中国内报道1例为65岁女性发病[4]。该肿瘤多发生于腹腔或盆腔腹膜,但也有胸膜、附睾、肝脏、颅内、腮腺、眼眶皮肤、舌根、球后肌锥内、肾脏等处发病的报道[5,6],… 相似文献
9.
刘永久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6):718-718
<正>女,22岁,主诉体检发现卵巢肿块半年、右下腹部包块20d入院。查体:右中腹可触及一大小约7cm×5cm实性包块,子宫右上方触及不规则实性包块,直径约7cm。肿瘤标志物CA125为53.46 U/ml;CA153、CA19-9、CEA及AFP均正常。下腹部及盆腔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示:升结肠前内缘见长径约7cm肿物,呈"骑跨样"改变,肿块大部分边界清晰,T1WI呈等信号改变,于同反相位上部分层面见肿块与升结肠间有线状脂肪信号;T2WI-FS上肿块呈稍高信号,其内可见斑片状更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见肿块呈渐进性强化,病灶内强化的范围逐步扩大,信号强度逐步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的CT、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DSRC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7例中单发2例,多发5例;病灶直径>10 cm者5例.7例均行CT检查,2例在1周内行MRI.结果 腹、盆腔内可见分叶状或结节状低密度肿块,其内有小片状坏死,5例可见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2例轻度强化,5例中度强化;病灶与浆膜面关系密切,对周围组织及血管呈推移、包绕、侵犯倾向,但无明显起源关系,5例病灶内可见分隔状强化血管影.2例伴腔积液;2例肝转移、骨转移;3例淋巴结转移.MR 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其内可见更高信号的囊变坏死区.结论 CT和MRI表现为腹、盆腔内巨大结节状或分叶状肿块,特别是位于膀胱后方或子宫直肠区域,与周围器官无明显起源关系,广泛腹膜、网膜种植,肿瘤呈不均匀低密度,内见斑点状钙化及小片状坏死,腹腔积液少见,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可考虑DSRCT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的特征性CT表现,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DSRCT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总结病变CT特点(肿块位置、密度、强化特点,腹膜、腹水及脏器受侵等)。结果:14例DSRCT患者中,男11例(78.5%),女3例(21.4%),年龄9~42岁,平均(21.1±29.8)岁。肿块位于盆腔(膀胱后方)者12例(85.7%);增强扫描14例(100%)肿块均呈持续强化;腹膜增厚者14例(100%),其中结节样、肿块样增厚10例(71.4%),絮状、饼状增厚9例(64.3%);10例(71.4%)合并少量腹水;8例(57.1%)发生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共10例(71.4%)发生远处转移(肝、肺、骨转移)。结论:DSRCT好发于青年男性,盆腔肿块并持续强化、少量腹水、腹膜增厚为其特征性CT表现,可与淋巴瘤腹膜侵犯、腹膜转移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12.
13.
腹腔硬化性小圆细胞恶性肿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硬化性小圆细胞恶性肿瘤极罕见。我院收治 1例 ,报告如下。患者 女 ,17岁。发现左上腹肿块2个月 ,呈进行性增大 ,伴左上腹隐痛 ,腰部酸痛 ,体重下降。体检 :贫血貌 ,左胸下部及左上腹膨隆。左上腹可触及一约 30cm× 2 0cm× 15cm大小的实性肿物 ,固定 ,有压痛。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11 7× 10 9/L ,血红蛋白 11 2g/L。B超 :左上腹胃底左外侧可探及 13 4cm×11 0cm× 10 4cm实性肿物 ,边界清 ,欠规整 ,其内可见强弱不等的回声。钡餐造影 :胃体大弯侧受压 ,明显移位。CT扫描 :上腹部可见一 14 5cm× 11 4cm的软组织… 相似文献
14.
腹腔及盆腔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盆腔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DSRCT)的CT表现特征。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4例腹、盆腔DSRCT患者的CT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病变共同CT表现包括:腹、盆腔巨大软组织肿块,边缘多个分叶,多累及腹、盆腔脏器浆膜及腹膜,与周围器官关系密切,但其来源不清,常见大小不一出血坏死区,增强扫描呈轻到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腹、盆腔DSRC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对临床诊治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7,(1):120-121
正女,39岁,右髋部进行性疼痛半年,加重1周就诊。查体示:右髋部无畸形,无压痛,无感觉减退,右髋活动无受限。CT示股骨近端增粗,内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影,其长轴与股骨平行,病灶呈均匀的软组织密度,边界清晰,显示硬化带,未见明显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间隙清晰,未见肿胀(图1a)。MRI示股骨近段一囊状异常信号影,累及股骨颈及转子间,边界较清,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内部可见分隔影,增强扫 相似文献
16.
方玉林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1999,1(4):47-47
患男,26岁。园持续发热,左腋下包块两周人院,两周前受凉后身体不适,继之畏寒、发热,体温39.5℃,伴寒战,关节酸痛,四肢乏力,纳差。院外抗感冒及抗炎治疗一周无效.并发现左腋下包块,压之疼痛,并进行性肿大。查体:双侧颈部、右锁骨上扪及数枚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的淋巴结。 相似文献
17.
男,41岁,主诉:体检发现大腿内侧包块12 d。体格检查:左侧大腿上段内侧扪及一包块,表面粗糙,无压痛,位置较深,边界不清,质韧,可移动,左下肢关节活动度良好,肢端无感觉和运动异常。MRI检查(图1A^D)诊断:左大腿根部肿瘤。行左侧大腿肿瘤扩大切除术+病理活检术,术中见左侧大腿根部肿块,大小约10 cm×8 cm×9 cm,质韧,灰白色,呈鱼肉样变,肿块上界与耻骨及坐骨支骨膜紧密粘连,内界达阴囊,外侧粘连于股骨内侧面。病理见图1E。免疫组化结果:波形蛋白(+++),肌动蛋白(平滑肌)(+/-)(图1F),CD68(+/-),CD34(-),S100(-)。最终诊断:左侧大腿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desmoplastic fibroblastoma,DF)。 相似文献
18.
19.
腹腔内促纤维性小圆细胞肿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6岁。左侧中腹部不适5d,于2005年6月2日入院。体检:左中腹略隆起,且触及一肿块,质硬,活动度尚可,边缘清楚,无压痛,体重无明显下降。直肠指检:距肛门约7cm处触及一包块,质硬,活动度可。实验室检查:生化、血常规、肿瘤全套均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盆部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对6例经手术、活检病理证实的腹盆部DSRCT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CT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较大肿瘤内可见坏死、囊变区,6例均可见多少不等钙化灶;增强扫描3例肿瘤实质部分呈轻至中度强化,3例明显强化,可见多发条状明显强化血管影。结论腹盆部DSRC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当青少年患者腹盆部出现多发大小不等肿块,内密度多不均匀,增强扫描肿瘤呈轻至中度强化,可提示DSRCT的诊断,确诊仍需进行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