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深圳市肺结核病人发现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深圳市病人发现的现行模式。方法 通过行政干预、卫生医疗单位与结防机构配合,提高发现肺结核病人的能力。结果 1996—2001年,深圳市92.9%的肺结核病人以因症就诊方式就诊,其中,71.5%肺结核病人由综合医院转诊到结防机构;全市卫生医疗单位肺结核可疑肺结核病人转诊到位率平均达97.7%以上,结防机构接诊的可疑肺结核病人71.9%,以上由各医疗卫生单位转诊。至2001年,户籍人口涂阳新登记率34.87/10万,掌握率达67.0%。结论 深圳市目前发现肺结核病人的模式掌握病人率高。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实施结核病归口管理检查情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卫生行政部门、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和综合医院对肺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的执行和落实情况。方法 检查1997年以来,全省卫生行政部门、结防专业机构和综合医院实施归口管理的情况。结果 行政部门能够运用法规和规范文件,对归口管理工作进行干预。1998年结防专业机构新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中,其来源由综合医院转诊者占42.2%,其中新发涂阳占47.4%,复治涂阳占28.6%。结防专业机构检查综合医院的转诊率为60.4%,乡镇医院转诊率为79.6%。结论 实施结核病归口管理,行政干预措施;综合医院及时转诊发现的结核病人;结防机构积极落实,对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反映河南省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方法 根据河南省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数据中病人发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结防机构仅登记、管理了5.1%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88.6%的肺结核病人在非结防机构确诊,其中93.6%未转诊、登记。结论 加强各级综合医疗机构结核病归口管理是提高病人发现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医院系统转诊对肺结核病人发现工作的作用。方法计算并分析结防机构登记病人中不同就诊来源的构成比及肺结核检出率。结果结防机构登记的病人中,46.9%的初诊病人5、4.3%的涂阳肺结核由医院系统转诊。转诊发现的涂阳肺结核中,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分别占47.1%和45.8%。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转诊病人的涂阳肺结核检出率为33.9%,乡镇卫生院转诊病人的涂阳肺结核检出率为23.1%。结论医院系统转诊是发现肺结核病人的一个重要渠道,落实结核病归口管理是确保医院系统转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利用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的可能途径。方法 收集浙江省结核病疫情报告和结防机构登记管理两套系统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大疫情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高于结防机构新登记率,而涂阳报告发病率却低于结防机构的涂阳新登记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防机构登记管理的病人中63.8%来自非结防机构的转诊和推荐,综合性医院转诊到位率78.8%。结论 利用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大疫情报告系统)信息资源,加速克服结核病归口管理障碍的行动,可进一步提高病人发现和治愈水平。  相似文献   

6.
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可疑肺结核转诊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辖区医疗卫生机构可疑肺结核转诊的情况,探讨提高转诊率的措施。方法 根据深圳市罗湖区1995—2001年结核病控制项目登记本、表卡、转诊本(单)和逐年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抽查考核记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7年平均转诊到位率为89.4%,涂阳登记率由1995年14.3/10万,提高到2001年的30.7/10万,转诊的5941例发现活动性病人2132例占全部发现活动性病人的83.7%。结论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综合医院是发现病人的主要来源,加强辖区综合医院转诊的管理,进一步规范转诊程序,从而提高转诊到位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福建省综合医院与结防机构合作(简称“医防合作”)开展肺结核病人转诊和追踪工作,提高病人发现的效果。方法制订卫生行政部门、综合医院、结防机构在肺结核病人转诊和追踪工作的职责与任务,通过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协调,综合医院报告转诊,结防机构检查、追踪与报表收集;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处理。结果55.5%的涂阳肺结核初诊病人来源于综合医院,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来源(P<0.01);结防机构涂阳肺结核病人检出率明显高于综合医院;2004—2007年综合医院转诊到位率从42.8%到36.3%,结防机构追踪率从53.3%上升到95.2%,追踪到位率从53.4%上升到67.3%,总体到位率从59.1%上升到77.1%,(趋势χ2检验,P<0.01)。结论开展医防合作是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的重要方式,但合作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实施肺结核病人归口管理对涂阳肺结核病人诊断延迟的影响。方法 调查1993和 2001年肺结核病人归口管理检查和病人的卡片、病志等有关资料,分析归口管理前后诊断延迟情况。结果 归口转诊率由 48.5%,提高到 89.0%,归口到位率由 29.0%提高到 72.4%,确诊延迟率由 29.4%降到 10.6%,平均延迟天数由 22.2d降到 7.7d,就诊延迟率分别为 63.4%、68.8%和平均延迟天数分别为 48.9d、50.3d,延迟病人时间分布中 20周有一个高峰。结论 归口管理对缩短确诊延迟有明显影响,对就诊延迟无影响,加大结防宣传力度,提高群体对结防意识是缩短就诊延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查督导综合医院肺结核归口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以利于改进工作,提高病人发现水平。方法 检查61所综合医院有关肺结核归口管理的科室资料,同时检查57所结防机构有关资料,分析其报告、转诊以及痰检、胸片诊断等情况。结果 综合医院报告率84.1%,转诊率29.2%,转诊到位率70.3%;胸片诊断存在过诊、误诊;初诊病人查痰率仅为41.8%,涂片阳性率14.7%,均显著低于结防机构。结论 通过行政干预与专业督导相结合的措施,促进结核病归口管理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综合医院肺结核归口管理工作的现状,掌握可疑肺结核病人报告转诊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病人发现水平。方法 调查4家市属医院,检查相关部门的资料。结果 综合医院存在漏诊和转诊不到位的情况。结论 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病人的转诊到位率。  相似文献   

11.
加强转诊和追踪以提高结核病发现率的实施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加强综合医院与结核病防治所之间合作和病例转诊与追踪,探讨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水平方法。方法采取非概率抽样法抽取湖南省邵阳、常德和怀化3市所辖的38个县(区)作为研究现场。结合全省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结核病人转诊追踪实施规范并组织实施。比较项目前后1年及覆盖地区与非覆盖地区间结核病转诊率、追踪率,新涂阳病人发现率和登记率。结果在38个实施县(区)的126家县级综合性医疗机构中,124家平均每月转诊10例结核病可疑症状者或结核病患者到结核病防治机构。与项目前1年比较,病人的登记率增长了102.1%;综合医院疑似结核病例或结核病人转诊率增加了5倍;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从27.12/10万增加到57.71/10万,且明显高于非项目县(38.77/10万)。结论加强结核病转诊和追踪是提高病人发现率的有效措施。行政干预和激励机制是这一有效措施得以实施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医院系统转诊对肺结核病人发现工作的作用。方法计算并分析结防机构登记病人中不同就诊来源的构成比及肺结核检出率。结果结防机构登记的病人中,46.9%的初诊病人、54.3%的涂阳肺结核由医院系统转诊。转诊发现的涂阳肺结核中,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分别占47.1%和45.8%。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转诊病人的涂阳肺结核检出率为33.9%,乡镇卫生院转诊病人的涂阳肺结核检出率为23.1%。结论医院系统转诊是发现肺结核病人的一个重要渠道,落实结核病归口管理是确保医院系统转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门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查痰工作情况,探讨综合医院提高涂阳病人发现的措施。方法根据综合医院和结防机构门诊病人登记本、查痰登记本、转诊登记本及结防机构对综合医院的督导和痰检质量控制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40所综合医院1年间,共登记可疑肺结核症状者11 303例,发现涂阳肺结核859例,涂阳检出率15.6%,转到结防机构的涂阴及未查痰病人2 094例,在结防机构查痰1 685例,发现涂阳肺结核804例,涂阳检出率47.7%,其中未查痰直接转到结防机构查痰1 026例,发现涂阳肺结核551例,涂阳检出率53.7%,痰阴病人转到结防机构再查痰659例,发现涂阳肺结核253例,涂阳检出率38.4%,结防机构门诊查痰25 238例,涂阳检出率55.7%,与综合医院涂阳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综合医院建立查痰点,加大行政干预力度,加强综合医院与结防机构的合作,医院内相关科室建立协调机制,将痰检工作纳入综合医院临床检查常规项目,加强痰检质量控制和结防专业机构对综合医院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复训,是提高传染源发现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集中推荐发现病人的方式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可行性和作用,从而制定出完善的、规范的集中推荐发现方式工作流程,使集中推荐发现方式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方法按照统一设计的7种可疑肺结核线索对象标准,采取“村医生入户调查、乡卫生院胸透初筛、市结防所集中定诊”的集中推荐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结果采用严格的集中推荐方法,利用3个月时间,在总人口755944人的县级市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66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病人86例;可疑线索对象中以咳嗽、咯痰≥3周或咯血或痰中带血者的结核病人检出率最高,为13.0%,其中新涂阳肺结核的检出率为7.6%。结论采取村医生入户调查、乡卫生院胸透初筛、市结防所集中定诊的集中推荐方式,不仅是提高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也是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集中推荐发现病人的方式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可行性和作用,从而制定出完善的、规范的集中推荐发现方式工作流程,使集中推荐发现方式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方法按照统一设计的7种可疑肺结核线索对象标准,采取“村医生入户调查、乡卫生院胸透初筛、市结防所集中定诊”的集中推荐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结果采用严格的集中推荐方法,利用3个月时间,在总人口755944人的县级市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66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病人86例;可疑线索对象中以咳嗽、咯痰≥3周或咯血或痰中带血者的结核病人检出率最高,为13.0%,其中新涂阳肺结核的检出率为7.6%。结论采取村医生入户调查、乡卫生院胸透初筛、市结防所集中定诊的集中推荐方式,不仅是提高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也是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结防机构与综合医院合作对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的影响。 方法 通过分析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转诊及追踪报表,掌握肺结核患者网络报告、转诊及追踪情况,评价医防合作对肺结核患者发现的贡献。 结果(1)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的肺结核患者逐年增加,报告率由2004年的36.11/10万上升到2008年的74.60/10万;(2)总体到位水平逐年增加,由2004年的60.8%上升到2008年的83.1%;(3)对《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肺结核患者发现的贡献逐年增加,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贡献率由2004年的25.7%上升到2008年的40.6%,涂阳肺结核患者贡献率由2004年的22.6%上升到2008年的34.8%。 结论 医防合作明显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水平,是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合肥市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或疑似病人追踪到位率低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省会城市网报肺结核病人追踪到位率。方法 审核分析各区疾控中心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或疑似病人追踪及到位情况月报表资料。结果 2006年合肥市各医疗机构共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或疑似病人1552例,主动到位981例(63.2%);追踪314例(55.0%),追踪到位90例(28.7%)。未追踪的主要原因是报告的外省市病人无联系电话或电话错误151例(58.8%)。追踪未到位的主要原因是病人已在专科医院或其他综合医院排除57例(25.4%),其次是回当地治疗41例(18.3%)和住院治疗40例(17.9%)。结论 要提高追踪到位率,关键是提高医院传染病报告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其次是尽快建立省会城市与省内其他地市结防机构之间的信息联系平台,以及对排除的病人及时进行订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病人主动发现的新途径,提高新涂阳肺结核发现率。方法选择2003年新涂阳登记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30个县,由经过培训的乡村医生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进行摸底调查,集中组织他们到县结防科或附近的乡镇、综合医院痰检点进行免费查痰。同时,县结防科对其他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但未前来就诊的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病人进行追踪调查。结果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30个县共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12 091例,新涂阳登记率由项目实施前的36.21/10万,提高到49.94/10万(χ2=101.7,P<0.000 1),发现率达到86.0%。30个县共登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43 464例,其中村医集中推荐15 363例,占35.3%,村医推荐发现新涂阳病人3 870例,占新涂阳病人发现总数的32.0%。县结防科对传染病网络直报病人的追踪率为70.9%,追踪到位率仅33.1%。结论利用村医集中推荐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到县结防科检查,并给予一定的激励机制,是提高病人发现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乡镇卫生院设立初筛点提高结核病发现率。方法 将全市22个乡镇(农场)分成6个初筛点,由其中1个中心卫生院负责痰涂片、X线检查,经市(县)结防科定诊。结果 2003年6个初筛点可疑症状者就诊率1.93%,查痰率85.8%,涂阳病人占67.2%,涂阳新登记率40.6/10万,分别比2002年提高了91.1%,14.4%,60.4%,20.1%。结论 通过乡镇初筛既可提高结核病服务的可行性,又能提高涂阳病例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