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药材市场开始进入销售“黄金季节”,进场人员明显增多:市场内大货走动顺畅,零星销售活跃。部分药材品种价格增涨,个别品种价格涨势惊人.但大部分药材品种价格保持稳定。具体市场行情如下:  相似文献   

2.
回顾2007年上半年药市情况,不少药材步入高价位,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药材没有真正进入销售终端,而是从这个市场转到那个市场,或是从这客户转到另外的客户进行存放。进入7月份,天气高温多雨,市场销售量不大,多数药材价格转稳。  相似文献   

3.
进入金秋10月.农民都在忙于秋收.无暇顾及药材生意;而且10月初期正处于旅游”黄金周”.许多用货单位放假.市场采购都安排在节后进行。因此受这两个因素影响.近期药材市场内人流稀少.交易冷清.药材价格变化幅度不大。由于目前全国物价上扬和运输费用增长都比较明显,预计节后市场随着人气白勺转旺.市场销量的增大.大部分药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笔者对哈尔滨三棵树、河北安国、安徽毫州、四川成都、广西玉林、河南禹州等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以及上海、广州、西安、武汉、重庆、北京等全国10大城市的20多家大型中药店的动物、昆虫类药材(以下简称“动物类药材”)价格走势进行了市场调研。结果显示,在常年经销的80个品种中,有30个品种销量增加,价格上涨,占总量的37.5%;有40个品种走动顺畅,价格坚挺,占总量的50%。  相似文献   

5.
2006年的全国药材市场以销量平稳、价格平稳的“双平稳”的结局让业界难以忘怀,心情难以平静。进入2007年,业界人士普遍关注2007年药材市场开局情况及后市走向。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近日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2007年药市开局良好,亮点品种频频闪现,同比增加20%,销量同比增长30%,涨价品种增多,价格同比上涨35%。这“三个增长”为历年所少见,它预示着2007年我国药材市场将呈现人气兴旺、销量回升,亮点品种增多,涨价品种增加,低迷品种减少,整体效益增长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6.
自从内地药材市场开放以来,市场上“假冒伪劣”中药材逐渐走向泛滥成灾之势,特别是对市场供应紧缺的药材及贵重药材,“假冒伪劣”品种偏多。从输港的名优中药材来看,部分常用中药村中,掺杂使假、冒充地道药材的情况比较严重。近年来,国家主管部门对内地中药材专业市场加强了整顿,使各地药材专业市场不断走向规范化经营,为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期港市主要药材品种走势如下。  相似文献   

7.
禹州为全国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定点药材专业市场。2000年4月,禹州市投资近2亿元兴建了一所占地约27hm^2,经商楼房2000余间的禹州市中药材专业市场。并于2002年5月、2003年10月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183;禹州中药材交易大会”。目前,通过全市的努力,新的  相似文献   

8.
入夏以来,香港药材市场交易不畅。药材价格大部分随内地药价波动.价格升降幅度甚微。药材走势多以小批量或零星为主。  相似文献   

9.
新年伊始.市场交易依然冷清。受气候影响.客户采购计划大都往后推迟.估计等天气好转以后,市场交易量将会有所增加。本期药材市场销售主要以大货为主.零货交易较少.市场价格降多升少.热点品种主要集中在一些野生品种.动物类品种上。具体市场行情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与往年同期相比,本期药材市场销售十分疲软。市场内大货走动不快.零货销售也不顺畅。大部分药材价格看跌.少部分品种价格上扬。具体市场行情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进入秋季.清平药材市场来货持续增加,药价不稳。从来货的情况看,野生药材货源依然偏少.价格升多降少。由于野生和家种药材价格相差太大,导致家种药材生产趋于萎缩。据业内人士介绍,不少野生药材转为家种之后,因其价格低,收入低于成本,打击了药农的种植积极性。近期主要品种的走势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安徽亳州素有“药都”之称,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现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其“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药材专业市场[1]。故亳州的中药市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中药市场发展情况。为深入了解亳州药材市场的实况,增进对国内中药发展现状的认识,我们于2012年9月15日赴安徽亳州做了为期一天半的实地考察,现就考察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13.
秋末冬初.药市到了交易旺季。目前市场上购销药材的人员明显增多.不少秋季产新的药材批量进入市场,本期市场仍然是小批量成交活跃.多数品种价格平稳。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变化”经济,变化是永恒的、绝对的,不变才是相对的、暂时的。2004年上半年全国药材市场在药厂、药企GMP、GSP认证和药市整顿以及药材产量增加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由2003年的投交顺畅、销势旺盛,突然峰回路转,步入坎坷之路。三棵树药材市场上半年整体交投欠旺,销售稳中趋降,价升品种涨停,降价品种增多。但仍有部分品种的价格与销量持续走强,亮点品种频频亮相,该药市的整体走势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15.
本期的药材市场与前期相比更加萧条,更加冷清。市场人流稀少,交易大幅萎缩,大部分商铺无生意可做,普遍认为2004年是市场最不景气的一年。主要原因:一是自2003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全国l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及其它违法经营中药材的集贸市场展开了专项整治工作,禁止在中药材专业市场销售中药饮片、毒性中药材以及濒危动植物中药材,依法查处制售假劣中药材的违法犯罪行为。使中药饮片、毒性中药材以及濒危动植物中药材等退出市场交易,市场交易大幅度萎缩。二是由于大部分药厂忙于GMP认证,无暇顾及正常生产,药厂投料需求量大幅减少,导致市场走货量明显减少。三是受前期“禽流感”的影响,大部分兽药厂销售量锐减,致使用作为原材料的中药材需求也随之大幅度下降。四是夏季历来为药材市场的销售淡季。  相似文献   

16.
近期药材市场虽说客流量不大,销售平平,但部分药材品种的价格走势却表现异常,价格变化幅度较大。由于市场销售整体处于淡季,因此大部分药材品种价格还是呈现稳中有落的趋势,市场走动不畅。具体市场行情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山道地药材二三七走畅全国各大药材巾场,价格持续攀升。2004年在药材市场不景气、整体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三七却一花独秀,成为药材市场一匹奔腾的黑马,给全国得大药材市场经营增添了活力,给部分药商带来了比较丰厚的利润,可观的收益。  相似文献   

18.
4月中下旬的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由于“非典”在各地的传播和蔓延,药材价格不断暴涨。省内外的药商云集禹州药材市场,大量购进预防“非典”的中药材,致使市场上凡是有卫生部推荐处方上所列的中药品种,其价格必然成倍飚升,而且也带动了其它药材价格直线上涨。药材价格一天几变,有的品种甚至一个小时几变,市场行情让人捉摸不透。一些药商趁机囤积居奇、待价而沽。结果导致一付预防“非典”的处方药其价格由平时的每付2~3元猛升为10~30元,即使这样也未能阻挡人们的购买“激情”。恐慌的人群在药店、医院门口排起长  相似文献   

19.
近期,清平市场药材价格稳定中趋升,购销活跃。形成这种态势的主要原因,一是GMP全面认证后,渐多制药厂家进市场选料生产,致使中药材专业市场复活,所进药材价格快速回升,如川芎、三七、川白芷、麦冬、白术、延胡索、木香、郁金、粉防己、防风、苍术、板蓝根、五味子、车前子等品种的价格止跌反弹。二是部分品种出口转畅,出口量有所增加,拉动不少药材价格不断上涨。  相似文献   

20.
据调查,近年来全草类药材白花蛇舌草在全国各大药市走动畅快,价格趋升。笔者在江西樟树中药材专业市场上了解到,2007年该品上市货量明显少于往年,而入市求购该品的商家比往年增多,商品走势日益加快,特别是入冬后市场库存不足,价格步步走高。2008年元月初期商品供求出现缺口,价格升幅较大,现野生品统货成交价格已由前期的8~8.5元(千克价,下同)升至10.5~11元,水洗货由9—9.5元上扬到12—13元,家种品统货收购价由7.5~8元上升为10~10.5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涨幅均在60%以上。目前市场上货量不多,商品依然走畅,预计后市价格仍将看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