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测定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对于调整呼吸机参数具有重要意义。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具有无创、连续监测等特点,并可在不同程度上反映PaCO2变化趋势,但由于影响PETCO2测量结果的因素较多,所以它的临床价值一直受到争议。为此,我们通过分析急诊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手术期间CO2 气腹对患者动脉血气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4 8例 ,ASAⅠ~Ⅱ级 ,于气腹前 10min和气腹后 15min、30min以及放气后 30min分别采取桡动脉血 ,测定血气 ,同时记录PETCO2 。结果 :与气腹前 10min比较 ,气腹后 15min和 30minPaCO2 及PETCO2 均显著增加 (P <0 .0 5 ) ,pH值、PaO2 等指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放气后 30min各项指标均恢复到气腹前水平。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O2 气腹期间 ,PETCO2 和PaCO2 均显著增加 ,提示可能存在高碳酸血症 ,应加强PETCO2 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麻醉中机械通气时如何设定最佳潮气量。方法选择ASAⅡ-Ⅲ级20例腹部手术患者,采用快速静脉诱导插管,静吸复合加肌松维持麻醉。分别以4ml/kg、5ml/kg直至10mL/kg潮气量,呼吸频率12次/min进行机械通气,15min后记录SP、DP和MAP、HR、SpO2和PetCO2。结果结果显示:潮气量10ml/kg时,PetCO2降至正常值以下,存在过度通气,有呼吸性低碳酸血症倾向。结论麻醉中仅作一般机械通气,成人潮气量一般6—8ml/kg即可。  相似文献   

4.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在不同呼吸系统力学特性条件下接受机械通气支持的急性呼吸衰竭 (ARF)患者中测定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 4 4例ARF患者 ,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30例 ,年龄 72± 10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14例 ,年龄 6 7± 18岁。均为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支持 6小时以上。在通气参数和血流动力学稳定 1小时以上时同时测定PetCO2 和PaCO2 ,计算PetCO2 与PaCO2 之差 (ADCO2 )并测定系统静态顺应性 (Cst)和气道阻力 (Raw)。结果 两组患者的PetCO2 均与PaCO2 显著相关 (r分别为0 881和 0 74 6 ,均P <0 0 1)。COPD组ADCO2 与Raw高度相关 (r =0 86 0 ,P <0 0 1) ,ARDS组ADCO2 亦与Raw有一定的相关性 (r=0 5 79,P <0 0 5 )。ARDS组PaO2 /FiO2 与Cst明显相关 (r=0 5 98,P <0 0 5 )。结论 PetCO2 可用于判断机械通气状态下paCO2 变化。ADCO2 则可反映Raw的高低。PetCO2 是一种有用的无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新型面罩"是否可减少二氧化碳的重复吸入。方法:40例ASAⅠ~Ⅱ级患儿40例,随机分为常规面罩组(对照组)和新型面罩组(实验组),观察全麻下f(呼吸频率)、FiCO2(吸入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结果:静吸复合麻醉下,实验组的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0.9±4.09)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aCO2(53.22±7.02)mm Hg,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对照组的PETCO2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二实验组基本维持于正常水平。结论:新型面罩可明显减少二氧化碳重复吸入,减少高二氧化碳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急诊危重病监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的相关性在不同危重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 2 7例患者分为两组 ,第 1组 16例 ,为急性有机磷中毒 (中间综合征 )、感染性休克、重型颅脑外伤、脑出血 (脑疝 )患者 ;第 2组 11例 ,为急性左心衰、尿毒症晚期、心肺复苏后患者 ,均为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支持 2h后 ,同时测定PaCO2 和PetCO2 。结果 第 1组患者的PaCO2 和PetCO2 具有正相关关系 (r =0 .6 74 ,P <0 .0 1)。第 2组患者的PaCO2 和PetCO2 无显著相关关系 (r =0 .14 2 ,P >0 .0 1)。第 1组患者的PaCO2 和PetCO2 差值的 95 %可信区间为 - 3.2 5 /4.88mmHg(P >0 .0 1) ,无统计学意义。PaCO2 和PetCO2 的个体差异较大 ,个别 >10mmHg。结论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危重患者 ,PaCO2 与PetCO2 有良好的相关性 ,PetCO2 可用于判断PaCO2 的变化。但在出现分流的患者中 ,还是应定时检测血气为妥。  相似文献   

7.
对15例自主呼吸和26例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了二氧化碳通气当量((?)ECO_2)潮气末 CO_2分压(PetCO_2)与 PaCO_2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PetCO_2与 PaCO_2差别甚大,可达4.0KPa,而 (?)ECO_2与 PaCO_2的相关性甚好(P<0.01)可用于呼吸监护。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全身麻醉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应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ETCO2)监测的效果。通过观察PETCO2监测波形曲线和数值,可及时发现呼吸暂停、呼吸性酸中毒、导管移位、堵塞等情况,迅速处理。PETCO2比脉搏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by pulse oximetry,Sp O2)反应更迅速,且安全无创、操作简便,PETCO2监测对全身麻醉后恢复期患者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持续主流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并同时配对检测75人次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关系。结果:75人次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动脉血气分析,PaCO2平均为(39.1±6.4)mmHg,对应的PetCO2平均为(34.8±5.2)mmHg,两者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74;肺部病变较轻者比肺部病变较严重者PetCO2更能准确地反映PaCO2。结论:无创性主流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适用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能较准确地反映PaCO2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长途转运的车载呼吸机的应用体会。方法 41例患者常规治疗同时,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步间歇性指令通气及辅助/控制通气,呼吸频率设置在12~15次/min;1.0~2.0呼吸时间比(I:E)。给氧浓度:0.5,潮气量10mL/kg。PaO2维持在60mmHg前提下的最低FiO2水平。监测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 41例患者到转运目的地即刻测得PaO2(96±13.78),PaCO2(42±7.63),心率由转运前的(116±13.5)次/min降低到(95±9.7)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由转运前的(27±4.8)次/min降低到(22±2.85)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措施得当,重症颅脑损伤的病人也是可以长途转运的。  相似文献   

11.
穆娅玲  刘荣 《中国急救医学》2005,25(10):706-70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对循环、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血气的影响。方法2003-07~2004-07 28例肝切除患者,分为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2组,分别于气腹(开腹)前,气腹后30、60、120 min,放气腹(关腹)后103、0 min,记录循环、PETCO2及血气。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是217.8±110.5 min和175.2±67.9 min;气腹时间为207.3±102.1 min和141.1±63.2 min;术后住院天数为5.7±1.0 d和10.3±3.3 d;腹腔镜组中心静脉压(CVP)、PETC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①腹腔镜肝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长、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②对患者的呼吸、CVP、pH值等方面的影响,腹腔镜组大于开腹肝切除组。③CO2气腹导致的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通过调整分钟通气量,给予碳酸氢钠可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小潮气量(VT)联合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ASA I或Ⅱ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机械通气模式为间歇正压通气(IPPV)加5 cm H2O PEEP,VT=6 ml/kg,呼吸频率(f)=16次/min;B组机械通气模式为IPPV,VT=9 ml/kg,f=12次/min。观察术前(T1)、麻醉插管后30 min(T2)、拔管后15 min(T3)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术中的气道峰压(Ppeak)。结果 T3时A组PaO2明显高于B组(P〈0.05),A组A-aDO2明显低于B组(P〈0.05),其他各时点AB两组PaO2、PaCO2、PETCO2、A-aDO2、MAP、CVP、Ppeak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小VT联合低水平PEEP通气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减少肺部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是腹腔镜上腹部手术全麻安全有效的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儿喉罩拔除时机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喉罩全麻自主呼吸恢复后,于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值拔除喉罩时患儿的气道及其他不良反应,探讨安全拔除喉罩时的PETCO2值。方法:纳入120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40组,于PETCO240mmHg时拔除喉罩;45组,于PETCO245mmHg时拔除喉罩;50组,于PETCO250mmHg时拔除喉罩。每组各40例患儿。记录拔除喉罩前和拔除喉罩后即刻的血压和心率。同时观察拔除喉罩即刻及其后10min之内患儿是否有下颌松弛情况,及有无呛咳、咬管、屏气、喉痉挛等气道反应表现;有无低氧血症(SpO2<90%)。结果:50组下颌松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40组与45组(P<0.05)。40组患儿呛咳发生率(9.09%)明显高于45组和50组(均为0%,P<0.05)。40组及45组患儿咬管、屏气及体动发生率分别明显高于50组(P<0.05)。3组间喉痉挛发生率和低氧血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儿喉罩全麻后,当PETCO2为50mmHg时拔除喉罩呛咳、咬管、屏气、体动、喉痉挛及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能较平稳地拔除喉罩;且拔除喉罩后仅有少数患儿出现轻度的气道不通畅情况,轻偏头部或轻托下颌可以纠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术式及术中维持不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对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开腹及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60~75岁病人67例,术中分别随机维持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于高(45~48 mmHg)、低(35~38 mmHg)两个水平,即分为开腹高二氧化碳组(OH)、开腹低二氧化碳组(OL)、腹腔镜高二氧化碳组(LH)、腹腔镜低二氧化碳组(LL)。采用相同麻醉诱导及维持方式。术前1 d,术后2 d、7 d行MMSE评分评定认知功能状态。结果4组病人术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H组与LH组术后2 d 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OL组与LL组(P<0.05),术后7 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H组与LH组术后2 d及7 d组间POC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组与LL组术后2 d及7 d组间POC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维持较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可减少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相比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不适当的过度通气可能诱使脑血管收缩,导致脑低灌流和氧供需失衡。目的:探讨过度通气对严重颅脑伤患者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脑动静脉氧含量差和脑静动脉血乳酸差的影响。设计:病例分析。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对象:选择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01/07收治的严重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16例进行观察。方法: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调节呼吸频率使二氧化碳分压达30mmHg并维持15min,然后提高呼吸频率使二氧化碳分压达到25mmHg亦维持15min,再降低呼吸频率以使二氧化碳分压恢复至30mmHg同样维持15min,改变吸人氧浓度以使血氧分压稳定在100~150mmHg,并于上述二氧化碳分压改变并维持15min后,分别采集动脉和颈内静脉球血液进行血气分析。调高吸人氧浓度将血氧分压增至200-250mmHg,再重复上述通气调节依此将二氧化碳分压改变为30→25→30mmHg,测定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脑动静脉氧含量差及脑静动脉血乳酸差。主要观察指标: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变化对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脑动静脉氧含量差和脑静动脉血乳酸差的影响。结果:16例患者符合标准并完成数据采集。当动脉血氧分压为100~150mmHg及200-25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从30mmHg降至25mmHg时,可使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脑动静脉氧含量差明显升高,但血氧分压200-250mmHg与血氧分压100~150mmHg相比,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的绝对值均明显较高,脑动静脉氧含量差绝对值明显较低。与基础值相比,血氧分压100~150mmHg、二氧化碳分压30mmHg及25mmHg和血氧分压200~250mmHg、二氧化碳分压25mmHg时,脑静动脉血乳酸差均明显升高。结论:较高动脉血氧水平(血氧分压200-250mmHg)和中度过度通气(二氧化碳分压30mmHg)对脑氧供需平衡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全麻术后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异常波形原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全麻术后出现呼吸异常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全程监测250例术后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R)及血压(BP)指标,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描记PETCO2波形.结果记录到6种29例次PETCO2异常波形,异常波形发生率为11.6%;发现SPO2、RR及BP等指标变化与一些异常波形间有关系.结论根据PETCO2异常波形结合SPO2、RR及BP进行分析,可及时发现几种呼吸异常的原因并及时给予处理.  相似文献   

17.
精氨酸加压素对感染性休克兔胃肠灌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对感染性休克兔胃黏膜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g-a)CO2)及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日本大白兔麻醉后压力控制通气,静脉注入内毒素复制感染性休克模型,达到休克标准后随机分成2组:单纯补液组(对照组)和精氨酸加压素组(AVP组)。对照组按20ml/(kg.h)输注生理盐水,AVP组除按20ml/(kg.h)输注生理盐水外,持续输注AVP0.001IU/(kg.min)。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心脏指数和肠系膜上动脉血流指数,每10min测定胃黏膜二氧化碳分压一次,每小时测定血红蛋白浓度、动静脉血气分析、动脉血乳酸。结果静脉注射内毒素后,两组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及肠系膜血流量指数均明显下降,但P(g-a)CO2和乳酸明显增加。分组治疗2h后,两组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及肠系膜上动脉血流流指数均上升,除AVP组平均动脉压升高较对照组明显[(72±4)mmHgvs(65±3)mmHg,t=3.7,P<0.01)外,心脏指数[(181±11)ml/kgvs(187±5)ml/kg,t=1.5,P>0.05]及肠系膜上动脉血流指数[(14.5±1.9)ml/kgvs(16.1±1.4)ml/kg,t=1.9,P>0.05)]的变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VP组的P(g-a)CO2较对照组高,但差异亦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30±3)mmHgvs(27±4)mmHg,t=1.3,P>0.05)]。结论实验结果显示,感染性休克兔进行容量复苏时,加用小剂量精氨酸加压素有利于恢复平均动脉压,对P(g-a)CO2及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气管导管门齿外长度对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工作中经常会发现许多带气管导管的危重患者经机械通气好转后,停机时查动脉血气分析示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但如果带管时间稍长(>30min),特别是老年、婴幼儿和有肺部原发病,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的患者,准备拔管时复查血气分析发现PaCO2升高明显,甚至发生呼吸性酸中毒,造成拔管失败,需再次行呼吸机治疗.为探讨气管导管门齿外管长度对PaCO2的影响,预防呼吸性酸中毒的发生,我们观察了气管导管门齿外管长度对60例带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患者PaCO2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侧卧位腹膜后气腹对二氧化碳排出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8例择期侧卧位下行腹膜后腹腔镜手术的泌尿外科患者,ASA分级为I~II级。术中调整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维持气腹期间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5~40 mm Hg。记录气腹前、气腹后20、40、60、80和90 min以及气腹结束后10 min时的分钟通气量(MV)和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结果气腹后和气腹结束后各时间点的MV和VCO2均显著高于气腹前(P0.05),气腹后0~60 min期间MV和VCO2成梯度逐渐上升(P0.05),60~90 min时处于相对稳定的峰值(P0.05)。结论侧卧位腹膜后二氧化碳气腹导致二氧化碳排出量随时间逐渐上升至相对稳定高平台期,应加强呼吸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体位及高碳酸血症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Trendelenburg体位以及高碳酸血症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无循环、呼吸系统疾病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插管后,机械通气潮气量为10 ̄12mL/kg,FiO2为1.0,吸呼比为1.0∶1.5,呼吸频率10 ̄12次/min,使PETCO2维持在30 ̄35mmHg。术中维持CO2气腹注气压1.6~2.0kPa。分别于麻醉后15min、T位后15min、平卧位气腹后15min、T位气腹后15min、行过度通气后(PETCO2恢复至30~35mmHg)15min、30min监测ECG、HR、MAP、每搏指数SI、心指数CI和外周血管阻力SVR并测定动脉血气。结果MAP、CI、SI、HR、pH、PaCO2:平卧位气腹后、T位气腹后比麻醉后15min明显升高,过度通气后较平卧位气腹后15min明显下降,并与麻醉后15min比较无明显差异。SVR:T位、气腹后及过度通气后均较麻醉后15min明显升高。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气腹、Trendelenburg体位及CO2气腹引起的高碳酸血症均对循环功能有一定影响,但术中适当过度通气可减少以上各因素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