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郑玉  李垚 《光明中医》2012,27(7):1434-1435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上腹痛、上腹烧灼感、餐后饱胀、早饱以及上腹胀、恶心、呕吐和嗳气等为常见的临床症状,FD具有慢性、反复发作的特点,且缺乏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改变和代谢性异常.FD发病率很高,占消化科门诊的40%左右.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认为,精神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中以焦虑、抑郁为主的心理障碍者占胃肠门诊中的42%~61%[1].今年《亚洲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亦提出心理因素在FD致病因素中占重要地位.而老年人近年因各种慢性疾病及独居生活所致抑郁、焦虑为主的心理障碍发生率越来越高,FD发生率亦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2.
曲美布汀与多虑平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ancti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胃肠病。欧美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占19%~41%。笔者2001年至今用曲美布汀与多虑平治疗FD,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据报道占人群的20%,占消化门诊的60%~70%。它比消化性溃疡多2~3倍。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腹痛、早饱、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烧心等一组程度轻重不一的消化不良症状;1987年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专题座谈会上,将FD分为反流样消化不良、运动障碍样消化不良、溃疡样消化不良、吞气症、特发性消化不良,其中以运动障碍样消化不良最为常见。白长川主任医师根据40年的临床经验,博采众长。依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原则,提出和胃降逆法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消化不良,经临床观察及实验室研究均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谭文婧  李勇 《河北中医》2012,34(3):373-374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欧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占19%~41%,其中有60%以上在胃十二指肠镜下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可解释上诉症状的变化[2].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了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些临床综合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超过1个月,F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认为患病率高达20%-40%,发病率在1%以上。占消化门诊的50%左右。FD在中医根据临床症状不同而分别称谓痞满、胃痛等。  相似文献   

6.
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以上消化道多种症状为主的证候群,占消化科门诊的38%,其中约有40%~60%的患者无局部或全身疾病可以解释,经胃镜、B超等检查未发现有溃疡或其他器质性病变.我们把这类患者称为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 Dyspepsia,NUD),又称为功能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  相似文献   

7.
四磨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9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毅  韦青  李杰森 《河北中医》2005,27(11):815-815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指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的消化不良症状群。广东1998年调查报告消化不良症发病率为正常人群的20%,占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数10%,占消化内科门诊患者数50%。2004—03-2005—03,我们运用四磨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9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FanctiomalDysPePcsia,FD)过去多称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临床表现都出现过腹部或胸骨后胀痛不适、食欲不振、烧心反酸、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属祖国医学“胃院痛”、“痞满”、“暖气”、“呕吐”等范畴。笔者近年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42例,取得满意效果,观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中,女28例i占667%,男性14例、占33.3%;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7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25年;均以胃院部胀痛为主症;42例病例中60%来自门诊病人,40%系住院病人;其中胃肠造影39例,占928%,胃纤维镜检…  相似文献   

9.
消痞舒胃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群,占消化道专科门诊病人的30%-55%。它的发病因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迄今治疗无重大突破。为此,我们于1995年9月~1996年10月进行了消痞舒胃13服液治疗FD的临床研究,并设吗丁啉组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名非溃疡性消化不良,FD)是指以持续性或反食发作性的上腹部不适、疼痛、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烧心为主症的疾病.发病率高达20%~30%,占消化道门诊患者的50%[1]。近年来已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但目前现代医学缺乏特别有效的疗法[2、3]。近年来采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1病名考证1989年美国芝加哥国际专题会议将FD分为反流样、运动障碍样、溃疡样、吞气症和特发性五种类型'",国内多按此分类。FD各类型的临床表现不同,统一中医病名存有困难,目前有"胃院痛"、"痞满"、"胃缓"、"反胃"…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apepsia,FD)又称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Dyspepsia,UND),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患病率高达20%—40%,以发作性或持续性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并伴有早饱、嗳气、烧心、厌食、恶心、呕吐、反胃等症状群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实  相似文献   

12.
除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组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的症候群,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或持续的上腹部疼痛、饱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笔者自2005年以来,采用中药调理脾胃升降为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据报道占人群的20%[1],占消化门诊的60%~70%.它比消化性溃疡多2~3倍.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腹痛、早饱、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烧心等一组程度轻重不一的消化不良症状;1987年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专题座谈会上,将FD分为反流样消化不良、运动障碍样消化不良、溃疡样消化不良、吞气症、特发性消化不良,其中以运动障碍样消化不良最为常见.白长川主任医师根据40年的临床经验,博采众长,依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原则,提出和胃降逆法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消化不良,经临床观察及实验室研究均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组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的症状群,以持续或间歇性上腹部饱胀、疼痛、  相似文献   

15.
逯海 《江西中医药》2006,37(4):40-4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以腹胀、早饱、嗳气、腹痛、恶心或呕吐、及上腹烧灼感为主要表现的常见临床综合征,症状持续4周以上。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加大、劳累、饮食无规律等,造成FD发病率增高,占消化科门诊量的30%以上,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满意疗效,颇有心得,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三合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病,约占胃肠病门诊50%~60%[1],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早饱、胀满、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但胃镜、X线钡餐造影,除了轻度慢性胃炎表现外,常无其他合并症.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症.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1个月.本病发病率较高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笔者在临床上以半夏泻心汤为主结合辨证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音乐声波按摩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心身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消化内科门诊符合RomaⅡ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FD患者23例,停药后,采用两周6次的音乐声波按摩治疗进行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自测量表进行量化评估。结果:治疗后FD症状量表和SCL-90总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FD症状量表的总有效率为82.61%,SCL-90的总有效率为60.87%。除反酸症状外,干预后FD患者其他胃肠道症状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SCL-90因子分测评结果显示,除恐惧因子外,干预后FD患者心理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或P<0.05)。结论:音乐声波按摩治疗可改善FD患者的心身症状。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临床上表现为上腹隐痛、早饱、腹胀、恶心、嗳气、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60例患者,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的常见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慢性间歇性上腹痛、腹胀、早饱、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但没有胃肠道粘膜损伤和结构异常,是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为了验证中药胃舒汤对FD的治疗作用,笔者于1999年9月~2001年12月运用胃舒汤治疗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根据1989年美国消化学会在芝加哥国际专题会上制定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及分型标准[1],拟入选指征如下:①年龄18~65岁;②具有两种或更多的下列运动障碍样消化不良(dysmotility-like fu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