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实验鼠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以小鼠作为肺炎衣原体感染实验动物模型的价值。方法:以肺炎衣原体鼻内接种Icr小鼠,通过不同时点(60天内)处死动物,观察其肺部的病理改变。结果:鼻内接种衣原体后,Icr小鼠产生肺部感染,特征性病理改变是斑片状间质性肺炎,早期(7天以内)病变较重,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并伴有泡沫细胞堆积;后期(14天以后)病变开始减轻,以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混合浸润为主,并逐渐转为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结论:给Icr小鼠鼻内接种肺炎衣原体可引发肺部感染,该模型有助于对肺炎衣原体感染发病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肺炎衣原体感染小鼠肺外脏器病理改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小鼠肺外脏器病理改变,对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 以肺炎衣原体鼻内或静脉接种Icr小鼠,在不同时间点(1、3、7、14、21、28及60d内)处死动物,以HE染色观察小鼠脾脏、肝脏和心脏的病理改变。结果 接种肺炎衣原体后,小鼠脾脏中出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小鼠肝脏可见到肝细胞坏死。静脉接种实验组的病理改变比鼻内接种实验组明显。各组小鼠的心脏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 肺炎衣原体经静脉接种后,肝脏和脾脏均可产生相应的病理改变,且较经鼻腔接种严重。肺炎衣原体主要侵袭肺脏,很少发生全身播散。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研究小鼠肺组织超微病理改变 ,对肺炎衣原体肺部感染的发病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 :以肺炎衣原体鼻内或静脉接种Icr小鼠 ,在不同时点 (1、3、7、14、2 1、2 8和 6 0天内 )处死动物 ,以透射电镜观察小鼠肺炎衣原体肺炎急性期肺组织超微病理改变。 结果 :小鼠吸入肺炎衣原体后第 3天在肺间质、支气管腔和肺泡腔可见明显多形核白细胞浸润 ,病原体感染肺泡上皮细胞 ,形成各种发育阶段的肺炎衣原体包涵体。 7天后在支气管及肺泡间质中单核细胞浸润呈上升趋势 ,肺泡隔中见Ⅱ型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 ,但未再见到肺炎衣原体的包涵体。静脉接种组引起上述类似改变 ,但程度轻 ,时间短 ,未见包涵体形成。 结论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小鼠肺组织超微病理改变 ,对肺炎衣原体肺炎急性期的诊断提供依据。本组资料还显示 ,肺炎衣原体呼吸道局部感染比血行感染的病理改变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儿童肺炎衣原体呼吸道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急性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情况及临床表现。方法:14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56例健康儿童,取静脉血,用微蜈荧光试验检测肺炎衣原体IgG和IgM抗体,其中8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56例健康儿童,取咽拭子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肺炎衣原体DNA。结果:本组患者肺炎衣原体IgG抗体的阳性率为26%,对照组为5%(P〈0.001),其中24例(16%)有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  相似文献   

5.
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量免疫荧光(MIF)法检测131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C.pn)抗体,结果C-pnIgG抗体阳性诲91.6%。21例(16%)IgG≥1:512或IgM≥1:32提示急性C.pn呼吸道感染,21例均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上有频繁性咳嗽,声嘶症状,其中12例存在其它致病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的肺炎衣原体感染情况及其检测方法。方法 对74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咽拭子肺炎衣原体PCR检测以及血清ELISA检测肺炎衣原体IgM、IgG抗体,对于仅IgG阳性者,再留取恢复期血清检测IgG抗体。结果 74例患儿咽拭子PCR标本中测得11例阳性。血清ELISA肺炎衣原体IgM阳性7例,肺炎衣原体IgG阳性21例,其中有2例IgM、IgG均阳性。仅IgG阳性者中恢复期血清IgG4倍增高者5例。诊断为肺炎衣原体患者,咳嗽发生率100%,发热发生率为66.7%,喘息发生率为25.0%,并主要见于幼儿,胸片片状阴影发生率100%。结论 咽拭子肺炎衣原体PCR阳性检出率与血清抗体检出率无明显差异,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肺炎衣原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Cpn)是1989年新命名的呼吸道病原体,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Cpn感染可散发和流行[1~3]。近年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成年人中CpnIgG阳性率较高,台湾为75%,最近美国报道为86%,北京高达90%以上。1985年2~12月,我们应用微量免疫荧光(MIF)试验对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进行Cpn抗体检测,临床观察和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呼吸科住院患者131例,男98例,女33例,年龄17~80岁,平均58.2岁…  相似文献   

8.
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儿童呼吸道感染者肺炎支原体 (Mp)、肺炎衣原体 (Cp)的感染情况。方法 Mp检测采用培养法 ,Cp检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 ,对 2 0 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了检测 ,并以同期体检的 35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从感染率、感染年龄、感染部位进行了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感染率、Mp、Cp单项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3岁组Mp、Mp +Cp及总感染显著高于≤ 3岁组 (P <0 .0 5 ,P <0 .0 1) ,Cp感染率和各病原感染部位两组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儿童呼吸道感染者有相当高的Mp和Cp感染率 ,Mp感染和Mp +Cp混合感染以 >3岁儿童为主 ,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9.
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ELISA方法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进行肺炎衣原体血清抗体IgG和IgM的检测,结果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9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衣原体抗体IgG阳性者为58例,阳性率为63.7%;IgM阳性者为9例,阳性率为9.9%。男性和女性IgG和IgM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40岁组和≥40岁IgG阳性率分别为52.5%和86.7%,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IgM阳性率分别为4.8%和14.3%,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有呼吸道症状的病例中,肺炎衣原体感染率较高,应对肺炎衣原体感染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肺炎衣原体(Cpn),为所发现的一种衣原体,主要引起呼吸道和肺部感染。1986年Grayeton等在学生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发现一种衣原体,以后于成人呼吸道疾病中亦被发现,命名为肺炎衣原体,20世纪末对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很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Chlamydiapneumoniae (C pneumoniae )hasbeenrecognizedasthethirdspeciesofchlamydia C pneumoniae,asacommonpathogenof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inhumans,mainlycausespneumonia Inaworldwideepidemicinvestigationofhumans ,C pneumoniaeantibodywasidentifiedupto 5 0 %inadultsubjects ThepathologicalchangesofpulmonarytissuehavenotbeenspecifiedbecauseclinicalsymptomsafterinfectionwithC pneumoniaetendtobemildandhavesofarcausednoreporteddeath 1,2  Inthisstudy ,weinvestigatedthepathogenesisofC pneumoniaeinfec…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衣原体(CP)感染情况。方法选择本院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5983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CP-IgM抗体。结果5983例标本中共检出阳性413例,阳性率为6.90%。男、女性患儿肺炎衣原体抗体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的阳性率为5.72%,7.04%,5.66%,21.86%,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阳性率分别为9.64%,3.70%,5.37%,6.89%,不同季节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年龄、季节有密切关系。7岁以上学龄期的儿童感染率高,春季多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人体病理组织学的角度来探讨衣原体肺炎感染在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和PCR法对100例尸检采取的主动脉组织标本(共960份)进行衣原体肺炎特殊性抗原和DNA的检测,并根据美国心脏学会的动脉粥样硬化组织学分类标准对所有标本进行分类.然后对性别对照组,各个年龄组以及4个内膜病变组的衣原体肺炎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对照分析.[结果]衣原体肺炎阳性率在100例主动脉中为76%(其中用免疫组化法为53%,用PCR法为42%),各个年龄组以及性别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均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在对76阳性例中的760份标本分成的4个内膜病变组进行比较分析时发现,衣原体肺炎阳性率在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初期病变组有意义呈高值,而随着病变程度的进展,却有意义地显著降低.[结论]衣原体肺炎感染只对主动脉粥样硬化初期病变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而在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和晚期病变的形成上没有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人体病理组织学的角度来探讨衣原体肺炎感染在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和PCR法对100例尸检采取的主动脉组织标本(共960例)进行衣原体肺炎特殊性抗原和DNA的检测,并根据美国心脏学会的动脉粥样硬化组织学分类标准对所有标本进行分类。然后对性别对照组,各个年龄组以及4个内膜病变组的衣原体肺炎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对照分析。结果:衣原体肺炎阳性率在100例主动脉中为76%(其中用免疫组化法为53%,用PCR法为42%),各个年龄组以及性别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均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在对76阳性例中的760份标本分成的4个内膜病变组进行比较分析时发现,衣原体肺炎阳性率在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初期病变组有意义呈高值,要随着病变程度的进展,却有意义地显著降低。结论:衣原体肺炎感染只对主动脉粥样硬化初期病变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而在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和晚期病变的形成上没有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肺炎衣原体持续感染及其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东  施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2,15(4):356-357,360
肺炎衣原体可以在人体中存在持续感染。本文对肺炎衣原体持续感染的机制、引起的疾病及其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