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庆  汪涛  赵萍  温定国 《河北医学》2004,10(10):867-870
目的:总结12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2例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年龄4~15d,体重2.5—4.2kg,其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4例,法乐氏四联症(TOF)2例,单心室(Sv)1例。完全性房室管畸形(ECD)1例,肺动脉闭锁(PAD)1例,右位心三尖瓣闭锁(TVD)1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房间隔缺损(ASD)2例;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一期矫治术。结果:存活10例(83.3%),死亡2例(16.7%)。结论:新生儿心脏手术麻醉,体外循环要平稳,手术操作要精细,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畸形纠正满意及良好的心肌和肺保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腹部外科疾病围手术期处理的特点。方法:回顾本院1995年5月至20014年1月收治的腹部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60例,对围手术期的治疗处理进行分析。结果:60例新生儿均接受手术治疗,治愈58例,死亡2例(3.3%),并发症4例(6%)。结论:新生儿腹部外科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应根据新生儿的病理和生理特点,注重围手术期的处理,才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使患儿能够迅速得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后早期并发症和死亡率,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总结的术治疗265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围术期治疗经验,分析了其术前、术后处理、手术技术,特别是术后降低肺动脉脉压综合疗法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265例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者85例,占32.1%,停顿院死亡42例,占15.8%.取围术期综合处理方法后,结果明显改善。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前改善心功能、降低肺动压;术中彻底矫正畸形和短缺血时间、术后采用综合疗法降低肺动脉压等围术期综合处理方法是减少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以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为主,占48.0%(24/50)。②手术组与未手术组比较,心功能Ⅲ~Ⅳ级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降低(P〈0.05);3例心力衰竭均发生在未手术组,死亡1例;手术组无早产与围产儿死亡,而未手术组早产4例(26.7%),1例死亡。③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72.0%),手术组与未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确诊后宜尽早手术治疗,术后可降低母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剖宫产终止妊娠是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2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血和赘生物培养阳性15例,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18例。所有病例在感染活动期手术,彻底清除感染灶,同时纠治先心病。结果:21例治愈,随访5-36个月,均恢复正常学习和工作。1例死亡,死亡率为4.5%。结论:(1)心脏结构异常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基础病因;(2)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3)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向开放卵圆孔在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6年6月~2008年8月,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共112例,男68例,女44例,年龄50d~36岁,体重4-55kg。经皮血氧饱和度及股动脉血氧饱和度均90%以上,其中95%以下8例。彩色多普勒瓣膜返流法估测,均为重度肺动脉高压。术中矫治先天性畸形并恢复卵圆孔的单向右向左分流的活瓣功能。结果全组无死亡,无肺动脉高压危象或心力衰竭发生;42例术后早期有一过性血氧下降,但心率血压保持稳定。随访1~26个月无死亡病例,6例偶觉胸闷、心悸,持续服降肺动脉压药物治疗;余无特殊并发症。结论单向开放卵圆孔技术的应用能大大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术后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及合理防治。方法 对32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进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收治妊娠合并心脏病75例,其发生率为0.45%;共发生心力衰竭32例,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42.7%,占同期产妇总数的0.19,孕产妇死亡1例。32例产妇共分娩32例新生儿,其中早产儿6例,新生儿窒息4例,低体重儿10例,胎死宫内1例。结论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是孕产妇致死的重要原因。加强孕期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心衰)106例,其中男71例,女35例,年龄35d~3岁。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5例,先天性心脏病21例;心衰程度分级Ⅰ级45例,Ⅱ组61例。经抗感染、强心甙的使用及给氧、纠酸、改善通气等综合治疗。结果,治愈91例(85.8%),好转7例(6.6%),死亡8例(7.6%)。结果显示年龄越小、心脏原有器质性病变、就医时间越晚、风险越大。提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早期诊断及产前致病因素。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孕28周至产后7d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包括活产、死胎和死产。所有病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简称彩超)诊断,死亡病例经尸解证实。结果:共监测围产儿6518例,检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畸形43例,发生率为65.97/万,其中单发心脏畸形35例,占81.40/万,心脏外合并畸形8例,占18.60%。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由2000年的56.40/万上升为2004年的80.24/万。城镇高于乡村,无明显性别差异。结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彩超为确诊的主要手段。孕早期各种致畸因子与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和死亡率,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手术治疗17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围术期治疗经验,分析其术前、术中、术后等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7例病人中,死亡1例(5.9%)为重度低心排综合征,手术后并发症2例(11.8%),经治疗痊愈。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病人围术期的合理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我们自1997年1月~1999年10月运用心衰合剂配合西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46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参照文献[1]诊断标准选择CHF患者77例,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心衰合剂治疗组46例(简称治疗组)、西药对照组31例。治疗组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29~76岁,平均60.3岁;病程6~20年,平均15.5年。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1974年制定的标准,心功能Ⅲ级者22例,Ⅳ级者24例;病因:冠心病18例,风心病12例,肺心病9例,心肌病4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28~78岁,平均59.6岁;病程5~21年,平均14.7年;心功能Ⅲ级者16例,Ⅳ级者15例;病因:冠心病13例,风心病8例,肺心病6例,心肌病3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除外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 水肿及肝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心力衰竭。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因及心力衰竭程度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哈尔滨市新生儿死亡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措施。方法对哈尔滨市1997~2003年新生儿死亡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年来哈尔滨市新生儿死亡率显著下降,1997年新生儿死亡率全市9.59‰、城市8.80‰、农村10.60‰;2003年新生儿死亡率全市5.86‰、城市4.99‰、农村6.17‰。每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和出生窒息为新生儿死亡第一住和第二位,先天性心脏病和畸形将成为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结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关键要降低出生窒息的死亡率,提高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预防、监护和治疗水平,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和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彬  刘卓华  龙振荣 《华夏医学》2002,15(6):747-749
目的:研究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995-2001年61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波特点进行分析,并随访4例紫绀型先心病,12例非青紫型先心病患儿3个月至7年。结果:非青紫型先心病40例(65.6%)最常见类型为室间隔缺损(31.1%),动脉导管未闭(18.0%),房间隔缺损(6.6%),肺动脉瓣狭窄(1.6%);青紫型21例(34.4%)中大动脉转位位居第一(11.5%),第二位为法乐氏四联征(8.2%),单心室(6.6%),居第三位。经胎儿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先心病2例,1例为室间隔缺损,1例为单心室,新生儿先心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心脏杂音(82.0%),气促(62.3%),持续性青紫(34.4%)。随访紫绀型先心4例,均手术治疗,2例术后死亡;非青紫型患儿12例,自愈7例,3例手术矫正,2例未愈无并发症。结论:为控制先心病胎儿的出生,降低婴幼儿的死亡率,应重视先心病的产前诊断并对重症患者终止妊娠,先后宜尽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确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5例有完整病史资料并经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结果:15例中右冠状动脉瘘10例(占77.7%),左冠状动脉瘘4例(占26.7%),14例引流到右心系统(占93.3%),1例引流到左心系统(占6.7%),合并其他畸形3例(占20%)。结论: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最重要的体征是胸前区有浅表而连续性的杂音,症状轻重与分流量及年龄有关,胸片和心电图有助于诊断,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升主动脉或冠状动脉造影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文章回顾了217例18岁以前初次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的记载资料(平均年龄24月)。女性112例,男性105例。其中49例患先天性心脏病,有26例室上性心动速发生在手术前。23例发生在手术后两周内。217例当中有47例(占22%)额面心电图存在预激综合症(Wolf—Parkison—White Syndrom简称W.P·w)。有38%的年龄在4个月以下的患儿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仅有19%的患儿年龄在4个月以上(P<0.001)。治疗可以使室上性心动过速在48小时内停止发作(90/142占63%)。有效的短期治疗方法包括地戈辛(57/84占68%),心脏手术(12/28占60%),迷走神经刺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老年人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2例肺心病合并AM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根据AMI症状、体征确诊32例中:广泛前壁AMI11例(34.4%),下壁15例(46.9%),前间壁、后壁各3例(9.4%)。经治疗后好转19例,自动出院7例,死亡6例。结论 老年人肺心病合并AMI病情严重,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7.
我们应用酚安拉明加阿拉明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并难治性心力衰竭15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显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患儿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月~3岁,平均年龄1.8岁。病程最短4天。最长9无、平均6.2天。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2例、腹胀Ic例、嗜睡5例。高热8例、烦躁10例,全部病例均有缺氧症状。肺炎并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为1984年全国关于小儿肺炎并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修订草案(门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经抗感染、吸氧、镇静、超声雾化、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并洋地黄治后、心力衰竭仍无明显改善。加用酚妥拉明05mg~Inlg/kg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适应证、外科技巧和疗效。方法:2例患儿分别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单心室与右室双出口(法洛四联症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1岁、4岁,体重31kg与15.5kg,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建立上腔静脉-右心房转流,完成上腔静脉-肺动脉端侧吻合。结果:2例患儿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SpO2上升至88%~96%。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是治疗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简便、微创、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仝国林 《中原医刊》2004,31(18):8-9
目的:临床评价围术期处理在小儿心脏直视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行心脏直视手术的108例10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围术期精心监护及加强治疗。其中室间隔缺损6l例,房间隔缺损39例,法鲁氏四联症6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结果:本组108例患儿,104例治愈,4例死于严重心力衰竭,死亡率3.84%。结论:围术期的精心监护和加强治疗对手术成功和术后恢复起着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心衰)106例,其中男 71例,女 35例,年龄 35 d~3岁。非先天性心脏病者85例,先天性心脏病者21例;心衰程度分级Ⅰ级45例,Ⅱ级61例。经抗感染、强心甙的使用及给氧、纠酸、改善通气等综合治疗。结果,治愈91例(85.8%),好转7例(6.6%),死亡8例(7.6%)。结果显示年龄越小、心脏原有器质性病变、就医时间越晚,风险越大。提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