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2.
车桂文 《海南医学》2004,15(6):73-73,119
目的 比较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与糖皮质激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5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透明质酸钠和醋酸泼尼松龙加普鲁卡因注射,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透明质酸钠注射组与醋酸泼尼松龙注射组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药物治疗中,透明质酸钠是替代糖皮质激素的最佳药物。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6年8月-2002年7月对5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69膝,应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取得了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院自 1997年以来 ,应用透明质酸钠注射液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 ,男 2 6例 ,女 2 4例 ,年龄 39~ 70岁 ,平均 45岁 ,病程 5个月至 2 4a。关节疼痛可分 3种形式 :①关节囊性疼痛 15例 ,表现为关节伸屈到最大限度时疼痛。②肌肉性疼痛 2 0例 ,表现为劳动或运动后疼痛。③静脉性疼痛 15例 ,表现为久站或久坐后 ,关节处于一定的位置过久或一夜睡眠后疼痛 ,清晨起床时疼痛最明显 ,稍加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体征包括关节僵硬 ,开始是晨僵 ,症状是短暂的 ,以后变为…  相似文献   

5.
人工关节液治疗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应用“人工关节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法]先用弱碱性液体冲洗膝关节腔,再用透明质酸钠、硫酸软骨素混合成的“人工关节液”行膝关节腔注射。并对治疗前后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后有效率达93%。[结论]用人工关节液治疗骨性关节炎,可缓解临床症状,延长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骨性关节炎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运动系统疾患,老年性膝骨性关节炎是骨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和较严重的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透明质酸钠(synvisc/施沛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透明质酸钠治疗组(A组)膝关节内注射synvisc2ml或施沛特2ml每周1次,共4次,31天后与观察组(B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膝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膝关节蹲起痛,何处痛及膝关节骨摩擦音5项指标情况作疗效评价。并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前A,B两组间一般资料及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A组5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B组除蹲起痛、骨摩擦音两项外也有显著改善。A组未发生严重危及生命 的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未见异常。结论 透明质酸钠治疗膝OA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对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耐受性。方法 治疗组100例:透明质酸钠2ml(施佩特),膝关节腔注射7天一次,共5次。对照组60例:功能锻炼,NSAIDs。观察相同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关节休息痛、活动痛、压痛、肿胀与关节功能改善程度,并分析其安全耐受性。结果 治疗组关节各种症状均有改善,尤以活动痛与肿胀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安全耐受性较好。结论 透明质酸钠能有效地缓解关节休息痛、活动痛、压痛、肿胀和改善关节功能,尤其对关节活动痛与关节肿胀改善效果明显,安全耐受性较好。其疗效维持时间长,反复应用安全有效。特别适用于NSAIDs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  相似文献   

9.
膝骨性关节炎关节疼痛的临床诊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膝骨性关节炎关节疼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2年8月收治的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通过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采用透明质酸钠加小剂量吗啡关节腔注射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镇痛效果明显,其中显效36例,有效8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透明质酸钠加吗啡关节腔注射的治疗方法,能够更有效缓解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波加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09膝)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104膝)采用微波加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80例(105膝)单用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结果:治疗后两组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度均得到有效改善(P<0.05);治疗组疼痛和关节肿胀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膝关节下蹲活动度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加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可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NO在胆总管囊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即用型SABC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扩张段和狭窄段NOS的表达情况,并与5例无肝胆疾病的死亡小儿和4例引产死胎的正常胆总管NOS的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胆总管囊肿扩张段胆管,壁内神经丛神经元其分布和形态特征与正常对照组胆管相似,NOS表达活性较正常胆总管NOS表达活性略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胆总管囊肿狭窄段肠管壁内含NOS表达阳性的神经元减少,肌层内NOS阳性神经纤维明显减少,NOS表达活性明显减弱,与扩张段和正常对照组胆总管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胆总管囊肿狭窄段壁丛内缺失含NOS的神经元,肌层内NOS阳性神经纤维明显减少,酶活性明显减弱,提示NO分泌减少在胆总管囊肿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糖尿病(DM)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DM并发神经病变、DM无并发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三组人群各30名。所有受试者均于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进行NO、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等项目的测定。结果:DM并发神经病变组的血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无并发症组;而且其TC和TG水平均显著高于DM无并发症组和正常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血NO与血清总胆固醇(TC)、HbAlc和病程等呈显著负相关。结论:NO水平的下降可能是引起DM神经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DM患者NO的下降与长期的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患者血清NO和NOS浓度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硬化 (LC)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浓度变化与肝功能分级及LC并发症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重叠比色法 ,检测 5 2例LC患者及 30例正常人血清NO和NOS浓度 ,并按患者的肝功能分级、是否伴 无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LC患者血清NO水平和NOS浓度平均为 12 7.6 7μmol L和 4.2 5U ml,均非常明显地高于正常组 (P <0 .0 0 1) ;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显示 :血清NO水平和NOS浓度在C级显著地高于B级 (P <0 .0 5 )和A级 (P <0 .0 1) ;LC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病性低氧血症患者中血清NO水平和NOS浓度 ,均高于无并发症的LC患者 (P <0 .0 5 )。结论 :本文提示LC患者肝组织中NO和NOS合成增加 ,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有 无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与实验性急性胰腺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急性胰腺炎(ANP)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胰管结扎及加压注射法建立大白兔急性胰腺炎模型,并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嘌吟革酸脱氢酶(NADPH-d)与四唑仑硝基兰(NBT)组成的孵兔急性胰腺炎模型,并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嘌呤二苷酸脱氢酶(NADPH-d)与四唑仑硝基兰(NBT)组成的孵育液对胰腺组织进行一氧化氦合酶(NOS)的组化染色,以观察NO的变化。结果:经Winslow氏法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对早期糖尿病大鼠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24 h尿蛋白排泄量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40只,检测24 h UPE、血清NO水平、总一氧化氮合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及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指标后,用链脲佐菌素60 mg/kg制备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两组。L-Arg组给予L-Arg 10 mg/kg每天上午1次灌胃,对照组以等量蒸馏水每天上午1次灌胃,持续灌8周。于8周末时再检测大鼠的上述5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与造模前比较,对照组在8周末时24 h UPE、NO和iNOS升高(P<0.01,P<0.05);L-Arg组24 h UPE、NO显著升高(P<0.01)。②与对照组比较,8周末时L-Arg组24 h UPE、NO均升高(P<0.05),tNOSi、NOS、cNOS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糖尿病肾病(DN)的发展进程中,早期阶段应用L-Arg可通过增加血一氧化氮的合成,使24 h尿蛋白排泄量增加,可加重肾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异丙酚、氯胺酮对大鼠脑NOS活性和NO产量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腹腔注射(ip)生理盐水10ml·kg-1(对照组),异丙酚100mg·kg-1或氯胺酮100mg·kg-1。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鼠ip异丙酚100mg·kg-1能明显抑制小脑、大脑皮层和脑干的NOS活性和减少NO的产量(P<0.05或P<0.01)。ip氯胺酮100mg·kg-1后能明显抑制小脑、大脑皮层的NOS活性和减少NO产量(P<0.05或P<0.01),并能明显减少脑干的NO产量(P<0.01),对脑干的NOS活性无显著影响。两用药组的NOS活性和NO产量均无明显区别。结论大鼠ip异丙酚100mg·kg-1和氯胺酮100mg·kg-1均能明显影响脑NOS活性和NO产量,表明NO可能在异丙酚、氯胺酮的全麻分子学机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为了解一氧化氮(NO)在肝损害中所起的作用,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NO水平。慢性肝炎组血清NO值升高、与重型肝炎、肝硬化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重型肝炎组、失代偿性肝硬化组,对照组中血清NO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TA<40%的患者NO值与>40%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白蛋白血症患者其NO值与正常白蛋白血症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显示在引起肝损害机制中,一氧化氮具有双重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 ,分别检测 5 7例〔其中 ,男 31例 ,女 2 6例 ,年龄 9月~ 12岁 ,平均 7 2岁〕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和 2 3例健康儿〔其中 ,男 14例 ,女 9例 ,年龄 4~ 12岁 ,平均 8 2岁〕血清中NO、NOS的含量 ,对比观察急性期、恢复期以及不同病原体脑炎之间血清及脑脊液中NO、NOS含量的变化。结果 患儿急性期血浆中NO、NOS分别为 6 75± 2 2 4ng/ml和 34 5 6± 7 82U/ml明显高于恢复期的 4 4 7± 2 14ng/ml和 2 4 6 5± 6 84U /ml(P <0 0 1)和高于对照组的 (3 78± 0 74 )ng/mland (17 86±4 5 4)U/ml(P <0 0 1) ;急性期脑脊液中NO、NOS分别为 7 5 6± 2 2 4ng/ml和 36 5 6± 7 88U/ml明显高于恢复期的 4 2 6± 2 0 2ng/ml和 2 6 35± 4 78(P <0 0 1)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脑炎病人血浆、脑脊液中NO、NOS的含量与其他不同病原体脑炎中的含量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血浆、脑脊液中NO及其合成酶生成增加 ,但不同病原体脑炎中的含量变化相比无明显差异 ,提示NO作为内源性调质 ,参与病毒性脑炎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抑制单核内皮细胞粘附的机制。方法:以硝普钠作为NO的供体,用细胞粘附实验、流式细胞仪荧光强度测定、细胞ELISA、Northernblot等方法分别从细胞、蛋白表达、基因表达方面研究NO对内皮细胞粘附分子(vascularceladhesionmolecule,V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NO抑制IL1α诱导的单核内皮细胞粘附,抑制IL1α诱发的VCAM1的表达并呈时间依赖性及浓度依赖性,NO在粘附分子VCAM1的基因表达水平上亦呈现抑制作用。结论:NO抑制VCAM1的表达是其抑制单核内皮细胞粘附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47例脑膜瘤和10例正常脑膜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正常脑膜中无iNOS,明显低于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脑膜瘤组织中,iNOS阳性表达率为68.09%;iNOS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部位、大小、形状无关(P〉0.05),各级脑膜瘤组织均有iNOS蛋白阳性表达,其中Ⅰ、Ⅱ、Ⅲ级中分别随病理分级和瘤周水肿分级升高逐渐增高,不同级别脑膜瘤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膜瘤组织中iNOS的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和临床病理密切相关,iNOS可作为预测脑膜瘤生物学行为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