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表达,并比较它们在早发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及正常妊娠对照组三者之间表达的差异。方法选择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例,晚发型13例及正常妊娠对照组20例进行实验对照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M—CSF、CRF的表达情况。结果早发型及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M—CSF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显著高于晚发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F在早发型及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表达升高,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显著高于晚发型组(P〈0.05)。结论胎盘中M—CSF、CRF的表达增加可能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神经型Wiskott-Alrdich综合征蛋白(N-WASP)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分娩的65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早发型子痫前期组(15例)、早发对照组(15例)、晚发型子痫前期组(15例)、晚发对照组(20例)。采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各组胎盘组织中N-WASP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胎盘组织中N-WASP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定位情况。结果 RT-q PCR、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早发型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N-WAS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早发对照组(0.50±0.19 vs. 0.93±0.73,0.35±0.17 vs. 0.72±0.21),晚发型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N-WAS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晚发对照组(0.83±0.34 vs. 1.15±0.34,0.39±0.16 vs. 0.76±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N-WA...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及尿液中的胎盘蛋白13 (placentalprotein 13,PP13)的水平变化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关系,以及对子痫前期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检测14例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孕妇、18例晚发型子痫前期重度孕妇和16例正常妊娠孕妇血清及尿液中PP13的含量.结果 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组和晚发型子痫前期重度组的血清及尿液中PP13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组的血清及尿液中PP13含量高于晚发型子痫前期重度组(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及尿液中PP13水平高于正常妊娠孕妇,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及尿液中PP13浓度均显著高于晚发型,且PP13含量随子痫前期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核因子κB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和重度子痫前期37例(其中早发组19例及晚发组18例)的胎盘组织中NF—κB和bFGF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99±3)相比,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中NF—κB的表达(104±4)显著升高,NF—κB的表达在早发组(104±3)与晚发组(104±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FGF的表达显著降低,且早发组(99.2±4.1)与晚发组(102.5±2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κB在胎盘组织中的高表达及bFGF在胎盘组织的表达降低可能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血红素氧化酶-2(HO-2)的表达,探讨它们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整群选择选自2013年9月—2014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的孕妇73例,年龄22~37岁,孕周32~37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5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3例,正常妊娠对照组25例进行实验对照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M-CSF、CRH、HO-2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三期组孕妇之间年龄、终止妊娠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②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早发型及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M-CSF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早发型组M-CS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型组。③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早发型及晚发型组CRH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早发型组CRH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型组。④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早发型及晚发型组HO-2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早发型组HO-2表达水平低于晚发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中MCSF、CRH的表达增加和HO-2表达降低可能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氧浓度下体外培养早发型及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绒毛组织培养液中代谢足迹的差异。方法选择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13例)及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14例)的胎盘,胎盘母体面取绒毛组织,在6%氧浓度下培养96 h,采用高效液相质谱色谱仪检测培养液中代谢产物并使用标准品建立色氨酸及犬尿氨酸的色谱图库,观察两组绒毛组织代谢足迹及培养液中代谢物色氨酸及犬尿氨酸浓度的差异。结果 6%氧浓度下培养的早发型及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绒毛组织代谢足迹比较,发现36种代谢物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相比,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绒毛组织培养液中犬尿氨酸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可能不同,代谢组学技术对其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为预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时机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胎盘组织中Wnt2基因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程度,探讨Wnt2基因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产科病房经剖宫产分娩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0例作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ZPE),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0例作为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WPE),同期住院经剖宫产分娩的正常晚期妊娠妇女30例作为对照组(NC)。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三组胎盘组织中Wnt2基因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程度。结果 与NC组相比,ZPE组及WPE组Wnt2基因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程度均显著升高(P<0.05);ZPE组及WP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常晚期妊娠妇女、早发型及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组织中,均存在Wnt2基因启动子区的DNA不完全甲基化。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相比,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及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Wnt2基因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程度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早期母体血清中胎盘蛋白13在子痫前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689例,根据随访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子痫前期组(包括早发型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痫前期),孕11~13+6周时检测孕妇血清中胎盘蛋白13的水平,并将其与妊娠结局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689例孕妇中,6例流产或终止妊娠,39例失访,剩余644例孕妇中未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620例(对照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者24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2例,子痫前期12例(迟发型子痫前期11例,早发型子痫前期1例)。孕11~13+6周对照组孕妇血清中胎盘蛋白13的平均水平为(92.6±33.07) pg/mL,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平均为(91.08±23.09)pg/mL,子痫前期孕妇平均水平为(85.38±31.7)pg/mL。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11~13+6周母体血清胎盘蛋白13的检测不能应用于迟发型子痫前期的预测,其可能可用在早发型子痫前期的预测或可作为预防性干预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孕中期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甲胎蛋白(AF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组,其中13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早发组,53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晚发组,并选取同期128例正常妊娠者为对照组.测定研究组发病前孕中期的血清β-hCG和AFP的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组、早发组、晚发组及对照组的血清β-hCG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子痫前期组、早发组、晚发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与晚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早发期、晚发期及对照组的AF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前血清β-hCG水平升高,对重度子痫前期有一定预测意义;AFP水平无变化,其在重度子痫前期的变化及其预测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渭南市中心医院产科治疗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24例,以发病孕周34周为分界点分为两组:早发型组(孕周<34周)96例,晚发型组(孕周≥34周)228例。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早发型组患者分娩孕周早于晚发型[(31.6±2.1)周比(37.9±2.7)周,P<0.01];早发型组治疗时间长于晚发组[(8.4±4.5)d比(2.7±1.4)d,P<0.01];早发型组剖宫产率高于晚发型组(57.3%比36.0%,P<0.05);早发型组乳酸依沙吖啶引产率高于晚发型组(12.5%比1.3%,P<0.05);早发型组自然分娩率低于晚发型组(25.0%比50.4%,P<0.05)。早发型组母体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生长受限、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转婴儿重症监护病房率和围生儿病死率均显著高于晚发型组(45.8%比11.0%,37.5%比4.8%,12.5%比2.6%,53.1%比25.0%,38.5%比15.8%,16.7%比3.5%,P<0.05或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早发型子痫前期较晚发型子痫前期病情严重,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水平的变化在子痫前期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9例子痫前期(子痫前期组)和40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对照组)血清MCSF浓度,比较2组间血清MCSF水平的差异,并比较早发型(34周前发病,15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24例)患者间血清MCSF水平的差异.结果:子痫前期组血清MCSF中位数浓度为431.0 kIU/L,高于对照组的179.1 kIU/L,差异有显著性(P<0.001).早发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MCSF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痫前期患者血清MCSF水平与年龄、孕龄、胎盘重量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 结论:血清MCSF水平增高是子痫前期的重要病理变化,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明胶酶B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与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0例正常晚期妊娠和40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滋养细胞中明胶酶B和TIMP-1的蛋白表达水平和组织学定位进行检测.结果: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合体滋养细胞和细胞滋养细胞明胶酶B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P均<0.01);TIMP-1表达重度子痫前期显著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P均<0.05).结论:子痫前期存在促浸润蛋白和抑浸润蛋白表达的平衡失调,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和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先兆子痫患者母、脐血NK细胞增殖能力及杀伤功能,探讨先兆子痫的病因。方法:采用MTT法和51Cr释放法分别对先兆子痫患者(n=18)和正常晚孕妇女(n=18)的母血、脐血NK细胞进行细胞增殖能力和杀伤功能测定,同时测量NK细胞含量,并以NK-92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结果:先兆子痫患者和正常晚孕妇女脐血NK细胞数均高于母血(P<0.05);先兆子痫患者NK细胞增殖能力高于正常晚孕组(P<0.05);2组中脐血NK细胞增殖能力高于母血(P<0.05);先兆子痫患者NK细胞杀伤能力高于正常晚孕组(P<0.05)。结论:先兆子痫患者体内NK细胞数量及功能均表现增强状态,且脐血明显高于母血,从而在妊娠过程中影响母胎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自动功能成像(AFI)评估早发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PE)左心室心功能。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PE患者72例,其中早发型35例,晚发型37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孕妇30 例,测量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左心室纵向应变(LS)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早发型和晚发型PE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左室整体LS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早发型PE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左室整体LS比晚发型PE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E患者左心室LS减低,尤其是早发型PE患者减低更明显,AFI可以定量评估PE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脐血和胎盘组织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及脐动脉S/D,探讨PAPP-A、脐动脉S/D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 52例子痫前期孕妇,按发病孕周不同分为早发型组(≤32周)30例和晚发型组(>32周)22例,相匹配孕周正常孕妇各14例为对照组1、2;彩超测胎儿脐动脉S/D;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测血清及胎盘PAPP-A水平。结果 ①早发型组及晚发型组外周血PAPP-A均高于对照组1、2(P<0.05),且早发型组高于晚发型组(P<0.05);早发型组及晚发型组脐血PAPP-A均高于对照组2(P<0.05);②早发型组胎盘PAPP-A高于对照组2和晚发型组(P<0.05);③早发型组及晚发型组胎儿脐动脉S/D均高于对照组1、2(P<0.05),且早发型组高于晚发型组(P<0.05);④早发型组外周血PAPP-A水平与脐动脉S/D呈正相关(P<0.05)。结论 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PAPP-A和脐动脉S/D均升高,提示PAPP-A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胎盘功能紊乱及子痫前期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胎盘组织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及胎盘组织中活性氧(ROS)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子痫前期孕妇60例,其中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30例(早发组),晚发型子痫前期孕妇30例(晚发组),另取同期在该院就诊的健康孕妇30例作为对照(正常组)。检测各组外周血NOX2、胎盘组织中NOX2 mRNA相对表达量和ROS表达。结果 早发组外周血NOX2、胎盘组织NOX2阳性表达率、NOX2mRNA相对表达量、ROS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和晚发组(P <0.0125);晚发组与对照组外周血NOX2、胎盘组织NOX2阳性表达率、NOX2 mRNA相对表达量、ROS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30岁孕妇外周血NOX2高于<30岁孕妇(P <0.05)。早发组不同体质量指数、孕妇类型、严重程度孕妇外周血NOX2、胎盘组织NOX2阳性表达率、NOX2 mRNA相对表达量、ROS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正常妊娠与子痫前期患者不同孕周的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GF)以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的水平,探讨二者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并比较31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2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20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PLGF和sFlt-1水平?结果:在孕12~16周?孕20~24周?孕28~32周?孕37~41周,轻度与重度组PLGF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水平(P < 0.01);除孕12~16周,各组sFlt-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其余各期轻度与重度组均高于正常妊娠组水平(P < 0.01);轻?重度子痫前期组,各阶段sFlt-1/PLGF的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 < 0.01)?结论:孕妇血清中PLGF和sFlt-1水平变化与子痫前期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正常妊娠与子痫前期患者不同孕周的血清可溶性内皮因子(soluble endoglin,sEng)水平,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并比较31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2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43例正常妊娠妇女sEng的血清学水平?结果:孕12~16周?孕20~24周?孕28~32周?孕37~41周,sEng在正常妊娠组浓度为(7.7 ± 1.5)?(8.2 ± 1.6)?(9.3 ± 1.7)?(11.4 ± 2.6) ng/ml;轻度子痫前期组为(7.8 ± 1.5)?(9.4 ± 1.8)?(14.2 ± 2.9)和(21.1 ± 3.7) ng/ml;重度子痫前期组为(7.9 ± 1.6)?(12.5 ± 2.8)?(25.2 ± 3.9)?(33.6 ± 4.5) ng/ml?除孕12~16周,各组sEng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孕20~24周?孕28~32周?孕37~41周,轻度与重度组sEn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水平(P < 0.01)?结论:孕妇血清中sEng水平变化与子痫前期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预测双胎妊娠子痫前期发生的风险模型。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6月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和儋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双胎妊娠孕妇216例,根据是否发生子痫前期将其分为正常组(170例)、子痫前期组(46例),根据子痫前期发生时间将子痫前期组分为早发型子痫前期组(21例)、晚发型子痫前期组(25例)。比较正常组、早发型子痫前期组、晚发型子痫前期组不同妊娠时期血清sFlt-1/PlGF;比较正常组、子痫前期组临床资料及sFlt-1/PlGF;采用逐步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双胎妊娠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构建双胎妊娠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指数方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结果 正常组、早发型子痫前期组、晚发型子痫前期组12~14周、20~24周、28~32周血清sFlt-1/PlGF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1)不同时间点血清sFlt-1/PlGF有差异(F=385.642,P=0.000);(2)3组孕妇血清sFlt-1/PlGF有差异(F...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测子前期孕妇血清和胎盘中IL-6和IL-17水平的变化,探讨这两种细胞炎性因子与子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30例子前期孕妇(子前期组)和3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对照组)血清中IL-6和IL-17的浓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子前期组和对照组胎盘组织中IL-6和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子前期组血清中IL-6和IL-17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在子前期组胎盘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在两组胎盘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性细胞因子IL-6和IL-17与子前期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