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阳加于阴谓之汗"源自《素问·阴阳别论》,由于其文理简奥,后世医家对其理解多有不同,对学习和理解该文造成一定困难。笔者在历代医家认识的基础上,试从"阳加于阴"对生理性和病理性汗出机理进行阐释,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乃一切汗出,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汗出之总机理,即阴津受到阳气(热)的影响而导致汗出,以期进一步明确其旨归,更好地指导教学和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
汗证,出自<医学正传·汗证>以全身或局部非常出汗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关于汗的机理最早可见于<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1]但详细论述则见于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汗>:"阳加于阴谓之汗,由是推之,是阳热加于阴,津散于外而为汗也."[2]吴瑭亦云:"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内经>云:"从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盖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所以,无论生理性病理性的汗之有无多少,都应从阴阳盛衰及其相互关系是否协调来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3.
“阳加于阴谓之汗”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此句经文,历代医家认识不一,大致有两种观点。第一种以阴津与阳气的关系阐释,言阳气有余,内加于阴,阴得阳而外出,故谓之汗;第二种以脉候阐释,言属阳的脉体出现于属阴的脉位上,即“阴脉多阳”时,则阳迫阴津外出的汗出症。作者通过引经据典及名家医案阐述,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属于脉诊范畴,这种脉象实属“洪脉”之类。它不仅说明了汗与洪脉之间的关系,还说明了脉洪是热证的一个代表脉象,“汗”在这里不只是指一个症状,而是代表了一个证候。  相似文献   

4.
笔者认为《素问·阴阳别论》中"阳加于阴谓之汗"一语,概括了中医对汗的生理和病理的认识.“阳加于阴”的解释不能只囿于所谓动数之阳脉出现在尺部之阴位上.试简述之,以求教正.一、从阳加于阴认识汗的生理:"汗者,精气也."(《素问·评热病论》)汗与津、血同源于水谷.津之行于体表,有润泽肌肤、调节体温、通利营卫作用的为汗液.故《灵枢·决  相似文献   

5.
“阳加于阴谓之汗”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加于阴谓之汗”,语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篇》。该句虽言汗出之脉象,细究其义,却包括了汗出的病理机制。世人论汗,多云阳虚者自汗,阴虚者盗汗,而对阳加于阴引起汗出这一病理机制,似多忽略。然而,阳加于阴之汗出,遍服益气固表,养阴收敛等药却罔效者,在临床亦时常有之。因此,本文对“阳加于阴”而汗出的病理机制及其临床意义加以讨论,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
“阳加于阴谓之汗”一句出自《素问·阴阳别论》,据《黄帝内经素问译释》谓:“阳脉加倍于阴脉当有汗出。”由于经旨字简义奥,颇为费解,难以洞悉其中之深意。笔者受前人文献的启发,在临床医疗过程略有所悟,认定它的义理是多指的。现将本条文的几种解释结合治例述说于下。 1 阳脉见于尺部当有汗出阳脉,动数浮实之脉的代称,此处的“阴”是指脉  相似文献   

7.
高海松  魏红 《光明中医》2006,21(4):9-10
汗证,出自<医学正传·汗证>,以全身或局部非常出汗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相似文献   

8.
“阳加于阴,谓之汗”出自《素问、阴阳别论》。其意谓阳脉加倍于阴脉,当有汗出。张隐庵注释云:“汗乃阴液,由阳气之宣发,……若动数之阳脉,加于尺部,是谓之汗。当知汗乃阳气之加于阴液。……”张景岳氏说得较为明确:“汗乃身之阳气所化,故曰阳加于阴,谓之汗。”吴瑭  相似文献   

9.
祁崇孝 《河北中医》2005,27(10):749-750
1 病例摘要 王某,女,63岁,2003-09-27就诊。证见:精神不振,头晕,不欲饮食,恶心,口干,胸闷憋气,不能平卧,眠差,尿少,大便干燥,舌质黯淡,苔薄自,脉滑。查BP:21.3/12.0kPa(160/90mm Hg),面色萎黄,贫血貌.眼睑轻度水肿,双目视力模糊,自内障术后。胸廓左侧呼吸动度较小,左侧触觉语颤较右侧减弱,左下肺叩诊实音,  相似文献   

10.
<正>汗证,出自《医学正传·汗证》以全身或局部非常出汗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关于汗的机理最早可见于《素问·阴阳别论篇》曰:阳加于阴谓之汗。但详细论述则见于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汗》曰:阳加于阴谓之汗,由是推之,是阳热加于阴,津散于  相似文献   

11.
陈明 《河南中医》1997,17(3):133-134
对此句经文,历代医家认识不一,大致有两种观点。第一种以阴民阳气的关系阐释,言阳气有余,内加于阴,有得阳而外出,故谓之汗;第二种以脉候释,言属阳的脉体出现于属阴的脉位上,即“阴脉多阳”时,则阳迫阴津外出的汗出症。作者通过引经据典及我家医安阐述,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属于脲仍范畴,这种脉象实属洪脉之类,它不仅说明了汗与洪脉之间的关系,还说明了脉洪是热证的一个代表脉象。“汗”在这里不只是指一个症状,而是  相似文献   

12.
《中医杂志》2009,50(9)
汗出与否是中医临床中极受重视的症状,清代医学家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十问歌写道:"一问寒热二问汗",将问汗的内容排在了第二位,而其《十问歌》的渊源,则是明代医学家张景岳编的《十问篇》,可见前人早已认识到了汗的重要性.通过询问汗之有无,可了解津液之盈亏与存亡,病性之寒热虚实和机体的阴阳盛衰,并直接指导临床治疗.为了透彻地理解其临床意义,不妨探讨一下汗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3.
罗芳 《四川中医》2011,(11):46-47
为探讨喉痹之病因病机及其论治,本文就《素问·阴阳别论》中"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展开论述。笔者认为咽喉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均有联系,其中与脾胃二脏的生理关系最密切。咽通六腑而胃主之,浊阴由咽而下达,主地气,喉通五脏而脾主之,清阳自喉而上腾,主天气,故阴阳升降之枢在脾胃,而阴阳升降之要道在咽喉。喉痹之为病,总为阴阳升降失常所致,其治关键在于调理阴阳升降复常,而从脾胃立论是治疗喉痹的一个重要辩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浅论汗出     
<正> 汗出,除暑热、劳作之正常出汗者外,其致病因素多端,发于阴而出于阳,有自汗与盗汗之分,自汗者属阳虚,盗汗者属阴虚,阳虚宜固,阴虚应育,此其常治。但从实践来看,亦不尽然,阳虚者或见盗汗,阴虚者亦有自汗。除此,尚有大汗、额汗、脱汗等,临证须详辨,各随其症而调之。自汗乃指白天不因劳动、厚衣等而汗自出的一种症状。其因多由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或脾阳不振、内湿外蒸,或肝虚兼郁、疏泄失调,或心血不足、不能自濡,或肾阳不足、无阴以滋、乏阳以助等,均致自汗出。治疗宜用益气固卫止汗为法,方以黄芪五物汤加减(黄芪、桂枝、芍药、茯苓、党参、浮小麦、甘草)调之。肺气虚者倍党参,脾阳不振者加白术、干姜、附子,去芍  相似文献   

15.
先师仲景以六经辨伤寒,脏腑论杂症,立论处方言简意赅,造诣极深。《伤寒论》中对汗的精辟剖析和对汗法的临床应用独具匠心,诚为两千多年来临床医家之准绳。 《伤寒论》全书398条,其中112条论及汗(包括16条注脚),提出“汗出”、“自汗”、“无汗”、“盗汗”、“头汗出”5种病。汗法的应用在条文中也一一明列,“应汗”、“宜汗”、“可汗”、“再汗”、“发汗不当”,并明确提出了汗法禁忌和用法要点等。 汗液是五液之一,是人体阳气蒸化津液而成。《素问·宣明五气》谓“心为汗”,即汗为心液。亦有称汗为营卫之余气,因心血由津液所化,汗由津液外泄,汗出的多少与卫气的开阖作用有密切关系。《灵枢·决气》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汗对人体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如夏日炎热,人体靠出汗而调节体温,是生理性调节作用;如招致风寒之邪的侵袭,则恶风无汗,为风寒束表皮毛闭塞之故;如感受风寒而兼汗出者则由于卫气虚弱表阳不固腠理疏松,而津液外泄濈然汗出。  相似文献   

16.
试论张景岳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医家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水火同源认为补阴必须补阳,补阳必须益阴,“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善治阴者必于阴中求阳,善治阳者亦必于阳中求阴。”精辟地阐述了虚损证的治疗,对后世影响甚大,因此积极探索其临床意义,更有利于从古典中医治疗学中发掘和寻求合理、有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赵玲瑜 《中医药导报》2020,26(6):123-125
从汗出的生理、异常汗出(汗证)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等方面总结异常汗出的辨治体会。汗证于临床多见汗出过甚、自汗不止、盗汗、当汗出而不出、汗出部位特殊等情况。无论外感内伤,汗证的病机总离不开阴阳失和,治疗汗证总的原则是调和阴阳。治疗应分清寒热虚实,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清之,寒者温之。汗出过多者,应顾护汗源和阳气。  相似文献   

18.
论“以汗止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春晖 《光明中医》2010,25(3):357-358
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有关桂枝汤条文的分析,阐释其"以汗止汗"的机理,揭示其实质在于调和营卫。  相似文献   

19.
<正>《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吕钟笑氏[1]的(内因)体质说及徐苓氏[2]的(外因)邪气说均认为这二条的"发于阳"、"发于阴"意思前后一致。  相似文献   

20.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多次论及阴阳,阴阳在《伤寒论》不同的条文中有不同的具体含义。有时在一则条文内的前后语句间,涉及到的阴阳含义就有数种。本文结合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毕生研究《伤寒论》的成果,就《伤寒论》中阴、阳二字的具体含义作了初步分析、整理、归纳,以冀对读者有所启发并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