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检测急性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诱生水平。了解两组患者免疫学状况的异同点,方法 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BMMNC培养上清中IL-4、IFN-γ和TNF-α的诱生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 (1)所有患者IFN-γ、TNF-α水平均增高,与对照  相似文献   

2.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栓烷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水平与出血的关系徐开林,潘秀英,鹿照荣,鹿群先,万美蓉,刘翠英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出血的原因除血小板减少外,尚与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粘附率、聚集率及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减低)等有关 ̄[1]。为...  相似文献   

3.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活性的研究陈绍倩,赵志平,钟雪帆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1(IL-1)是造血系统重要的造血调控因子。我们采用MTT掺入的生物活性方法对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外周血粘附单核细胞产生的IL-1活性水平及IL-1活...  相似文献   

4.
再生障碍性贫血长期缓解后全身骨髓显像的观察刘勇,康福,李梦龙,张一帆,贾士铨我们利用骨髓核素显像技术观察了15例缓解后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骨髓的分布及造血活性的变化,并结合造血祖细胞(CFU-GM)培养对缓解期再障患者的骨髓造血状态变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的免疫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中,免疫介导的造血抑制是最重要的机制。主要依据是(AA)病人对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率高,进一步研究发现,(AA)患者的T淋巴细胞及血中高浓度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γ(IFN-γ),抑制正常的造血,骨髓中T淋巴细胞选择性地在造血残留区浸润,扩增,浸润的T淋巴细胞是被激活的,克隆性的。从未输血环孢菌素A依赖型(AA)病人骨髓中分离出的T淋巴细胞克隆,已经找到直接  相似文献   

6.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表皮转化生长因子β含量表达徐文罗萍夏大文徐静近年研究表明,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发病与免疫缺陷有关。因此,我们从细胞转化生长因子的含量水平探讨再障的发病因素,旨在对再障的病因学及治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病例和方法1病例和标本处理3...  相似文献   

7.
造血负性调控因子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中存在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其中重要的负性调控因子有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转化生长因子-β和一氧化氮等。现就这几种重要的负性调控因子与再障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障碍性贫血 (AA)患者血浆中的各种造血调控因子在其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中所起的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我们检测了AA患者血浆IL 18、IL 6、IL 8、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及血浆膜攻击性补体复合物 (sC5b 9) ,并探讨其在AA发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病例和方法1 研究对象 AA患者 2 2例 ,均为我科住院及门诊患者。男 9例 ,女 13例 ;年龄 16~ 6 8岁 ,平均 34 .4岁 ;初诊 16例 ,复诊 6例。依据第四届全国再生障碍性贫血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分型。其中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 16例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Ⅰ…  相似文献   

9.
骨髓CFU-F在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发病中的作用陈俊,李树浓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发生与造血干细胞的缺损,造血微环境的破坏以及免疫异常有关。为了探讨造血微环境的改变在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发病中的作用,我们观察了再障小鼠骨髓成纤维细胞克隆形成单位...  相似文献   

10.
造血负调控因子是一类能抑制造血干/祖细胞分化、增殖的细胞因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及血清中的造血负调控因子水平均升高,使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受损,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本丈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造血负调控因子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变化的研究杨朴白任奎赵志平我们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测定法研究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的变化,同时检测了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1.1再障患者36例,诊断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及骨髓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 用酶联免疫夹心法给测骨髓及血清中G-CSF、TNF-α。结果 AA组骨髓及血清中G-CSF及TNF-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相关分析发现,血清中G-CSF水平、骨髓中G-CSF怀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中粒系比例均呈负相关;血清骨髓中TNF-α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骨髓中粒系比例、红系比例、巨核细胞数均呈负相关。结论 细胞因子网络失调在再障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载脂蛋白B,E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研究2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载脂蛋白B,E(ApoB,E)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比较再障患者与正常人的ApoB基因Xba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RFLPs的差异及ApoE基因HhaⅠ酶切位点...  相似文献   

14.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抑制治疗现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是一类病死率很高的疾病 ,目前认为免疫机制在再障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近二十年来 ,随着再障免疫抑制治疗 (immunosuppressivetherapy,IST)的广泛开展 ,本病的预后有了极大的改善。1 IST药物机制1.1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LG/ATG) :T淋巴细胞可对造血前体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 ,或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干扰素γ(IFN γ)抑制骨髓造血干 /祖细胞 ,诱导CD3 4 + 细胞表达Fas抗原而凋亡[1] 。ALG/ATG能通过补体依赖的细胞溶解途径直接杀伤…  相似文献   

15.
干细胞因子与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细胞因子(SCF)是迄今所发现的作用于造血最早阶段的细胞因子,对骨髓功能重建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SCF的理化性质,对造血系统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和在再障治疗中的潜在意义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6.
骨髓小粒细胞成分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骨髓小粒细胞成分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意义高世良包志明(徐州第四人民医院,江苏徐州221009)关键词骨髓小粒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造血系统疾病中常见的难治病之一,而慢性再障与增生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对贫血的治疗及预后极为重要。在骨髓...  相似文献   

17.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的发病过程中 ,患者淋巴细胞所产生的过高水平的负性造血调控因子 (如IFNγ、TNFα等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它们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作用于造血干 /祖细胞 ,引起机体造血机能的下降 ,诱发再障的形成。西米替丁是组胺H2 类受体特异性拮抗剂 ,它能部分阻断再障患者淋巴细胞对正常粒 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 GM )和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 (BFU E)的抑制作用[2 ,3 ] ,H2 受体拮抗剂的这种作用是否与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减少有关 ?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病例和方法1 病例 再障患者 4例…  相似文献   

18.
肿瘤坏死因子与暴发性肝衰竭王字明最初,有关肿瘤坏死因子(TNF)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与肿瘤的关系上,以后逐渐发现TNF与多种病理过程的关系。虽然有关TNF与暴发性肝衰竭(FHF)关系的研究起步时间不长,但已取得较大进展。现将近年来有关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24例分析林俊310006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及全血细胞减少。妊娠合并再障以往少见,近年由于再障诊治水平的提高,预后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0.
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氧自由基水平的检测元阿萍张振香崔广林余学端先前,我们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关系密切[1];也有学者报道氧自由基与再障及肝病的发生、发展有关[2,3]。但有关肝炎相关再障(HAAA)与血清氧自由基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