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11132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sIL-2R水平变化的研究/汪新义(山东省皮防所)…//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29(5).-258~260 采用 APAAP法和双抗体夹心 ELISA法,对150例自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寻常型白癜风CD3+、CD4+细胞数和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1),sIL-2R活性明显高于节段型白癜风和正常人(P<0.001,P<0.01);节段型自癜风CD3…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在白癜风发病中的作用,采用单克隆与多克隆双抗体夹心法,对41例白癜风患者血清及白斑部位和无病变部位皮肤组织液中sIL-2R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白癜风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寻常型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节段型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明显  相似文献   

3.
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梅毒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对它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44例梅毒患者外周血的CD3^+、CD4^+、CD8^+及CD4^+/CD8^+比值。结果:梅毒患者外周血CD4^+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CD8^+则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活动期梅毒外周血CD4^+/CD8^+比值低于恢复期(P〈0.05),单纯使用抗梅毒治疗的  相似文献   

4.
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IL-4、sCD23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了解几组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IL-4和sCD23水平及IL-4对sCD23(CD23)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对荨麻疹、湿诊及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及培养条件下IL-4、sCD23(CD23)水平及调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 ①3组疾病血清IL-4及sCD23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 ̄0.01),sCD23与IL-4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蕈样肉芽肿(MF)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HLA DR抗原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双荧光染色法,共检测10例MF。结果MF患者外周血HLA DR+淋巴细胞数及CD+3 HLA DR+淋巴细胞数与正常对照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分别<0.01,<0.001),HLA DR+淋巴细胞数及CD+3 HLA DR+淋巴细胞数与疾病临床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96、0.767,P均<0.01)。CD+4 HLA DR+T细胞、CD+8 HLA DR+T细胞均高于正常对照,差异非常显著(P分别<0.05、<0.001)。结论MF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 DR抗原表达普遍存在异常,与MF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0例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带状疱疹组CD3下降不明显(P〉0.05),CD4下降明显(P〈0.01),CD8明显升高(P〈0.01),CD4/CD8下降明显(P〈0.01),NK细胞升高(P〈0.01),提示患者辅助性T细胞减少,抑制性T细胞增另,存在免疫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7.
单双标记技术对T细胞亚群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双标记技术对T细胞亚群测定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抗体双标记、流式细胞仪对正常4人外周血细胞进行测定。结果 CD3^+CD4^+与CD4^+细胞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D3^+CD8^+与CD8^+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D3^+CD4^+/CD3^+CD8^+与CD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检测T细胞亚群应采用双标记技术。  相似文献   

8.
68例白癜风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测定68例白癜风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测定结果,寻常型进展期与稳定期白癜风血清β2-M水平均显著性升高,以进展期尤甚(P<0.01),节段型白癜风血清β2-M水平无显著性改变(P>0.05);寻常型白癜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节段型白癜风除血清IgG升高外(P<0.05),IgA、IgM无显著性变化(P>0.05)。提示β2-M与白癜风自身免疫发病学说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探讨bcl-2基因在系统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1例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bcl-2mRNA表达水平和流式细胞仪双标记法分析其T、B细胞bcl-2蛋白表达。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PBMCbcl-2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占55.6%,且活动期SLE患者CD3^+、CD4^+和CD8^+T细胞亚群P  相似文献   

10.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6 IL-10表达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Th2型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方法 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10例正常人和15例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相比,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IL-6和IL-10mRNA的表达水平均增高(均P〈0.01)。结论 SLE患者中Th2型细胞因子I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Current Aspects of Modes of Action of Dapson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17.
报告1例外阴Pinkus纤维上皮瘤。患者女,71岁。左大阴唇外侧斑块10余年。皮肤科检查见左大阴唇外侧一2cm×2cm灰黑色浸润性斑块.质地中等,边缘清楚,表面散在红色点状糜烂面,无明显渗液。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棘层下方大量基底样细胞增生.增生的细胞呈条索状嵌入真皮增生的纤维间质中,彼此吻合形成网状,基底细胞胞核大而深染,胞质少,呈嗜碱性,表皮基膜完整,真皮内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诊断:外阴Pinkus纤维上皮瘤。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