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肺部恶性肿瘤行多路径血管造影,观察其血供情况,为介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7例肺部恶性肿瘤常规行支气管动脉、肺动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膈动脉等多重血管造影,了解肿瘤的血供。结果:27例均见支气管动脉供血,其中11例同时伴有肋间动脉供血,3例伴有胸廓内动脉供血,1例肺癌肺内转移的2枚病灶可见有肺动脉供血,1例伴膈动脉供血,余肺动脉以外压变窄或截断表现为主。结论:无论是原发性还是转移性肺部恶性肿瘤都以支气管动脉供血为主,肺动脉主要以受压及压迫改变为主。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等其他动脉对肿瘤的供血亦较常见。肺癌肺部转移灶部分有肺动脉参与供血。  相似文献   

2.
孟亮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781-2782
目的进一步探讨肺癌的血供来源,为介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0例原发性肺癌和5例转移性肺癌进行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分析造影表现。结果所有肺癌均以支气管动脉供血为主,其中11例可见肺动脉参与供血,占31.4%。结论应动态地看待肺癌的血供,支气管动脉是肺癌的主要供血来源,肺动脉参与供血与否取决于肿瘤对其侵犯程度,肺动脉对肿瘤的供血随着病灶的增长和肺动脉受侵蚀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减少;超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对显示肺动脉是否参与肿瘤供血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肺癌双源CT血管造影(dual-source CT angiography,DSCTA),因双源CT具有极高的时间分辨率(83ms)及空间分辨率(0.4mm),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细微的对肺癌定性诊断高度特异的瘤血管征和肺动脉受侵改变,并且可以更加简便、准确的测定血管期扫描延迟时间,以此提高肺癌特异血管征象的显示率,有重要临床价值及推广应用前景.此外,利用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一次双能量CT血管造影(dual-energyCT angiography,DECTA)的同时还可以获得虚拟平扫图像及碘增强图.虚拟平扫图像基本上可替代常规真实平扫,这就较常规增强扫描减少一次扫描,进一步降低了辐射剂量;而碘图所提供的能谱信息是肺癌的鉴别诊断及分型在功能学方面的重要补充,拓宽了CT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肺部疾病与肺循环的关系密切,肺循环的改变对诊断肺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支气管动脉在各类肺部疾病中的变化备受关注。研究表明,许多肺部疾病可造成支气管动脉的改变,相应的支气管动脉改变也间接地反映了肺部疾病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罗耀昌 《柳州医学》2004,17(1):19-21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术治疗支气管动脉咯血的疗效。方法对12例不同原因咯血患者急诊或择期支气管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异常血管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结果①DSA表现:12例患者两侧或单侧支气管动脉主干或(和)分支增粗、扩张、扭曲、粗细不均,9例可见随出血外溢的对比剂团影,5例患者伴有一处或多处支气管动脉一肺动脉、静脉瘘。②随访:除1例3周内复发外,经第2次栓塞治疗后,随访已1年,未见复发,11/12例患者栓塞后分别随访4个月及1、2、3年,未见复发,疗效明显。结论支气管动脉造影可明确致大咯血的支气管动静脉畸形.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咯血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咯血患者行多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造影并以DSA作对照评价其敏感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大咯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大咯血患者利用16层螺旋CT进行血管造影,并分别在DSA下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将其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40例支气管扩张或慢性炎症以及8例肺癌的咯血患者均显示有支气管动脉的异常,表现为支气管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扩张、迂曲以及远端血管网的形成,部分有肺外体循环参与供血。2例CTA阴性表现中,经DSA血管造影证实均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动脉扩张并移位。CT支气管动脉造影和传统DSA血管造影符合率为95.8%。结论多层螺旋CT能显示咯血患者扩张的支气管动脉、其所在位置及数量等信息有助于对再次咯血的预测和指导介入治疗,其无创、方便值得临床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7.
钟华  王滨 《新疆医学》2006,36(3):102-103
随着步进式血管造影方法的应用,使下肢动脉血管造影对疾病的诊治有了明显的改进。本文仅从影像技术角度对我院应用步进式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23例患者图像质量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今后进一步提高检查质量,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0 引  言两肺转移性肿瘤是全身各器官肿瘤晚期转移途径之一 ,治疗棘手。近年来 ,我们选择 2 5例已明确诊断的患者进行了肺动脉、支气管动脉双重介入药物灌注疗法 ,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2 5例两肺转移性肿瘤 ,男 11例 ,女 14例 ,年龄 35~ 6 7岁 ,>5 0岁者 15例。按原发肿瘤分肝癌 6例 ,肺癌 5例 ,乳癌 4例 ,骨肉瘤 4例 ,绒癌 3例 ,甲状腺癌 3例。单发肺转移癌 13例 ,合并纵隔淋巴结及胸膜转移 12例。经手术治疗 1年后发生转移 3例 ,术后 2年转移 5例 ,术后 3年转移 7例 ,余 10例均失去了手术…  相似文献   

9.
10.
妇科恶性肿瘤血管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波儿  徐丛剑 《广东医学》2005,26(4):432-433
恶性肿瘤的血管介入治疗是在X线设备的监视下 ,将抗肿瘤药物和 (或 )栓塞剂经导管注入肿瘤营养动脉 ,对肿瘤病变进行治疗。 2 0世纪 5 0年代 ,Bierman ,Kloopp等首次应用介入化疗对某些脏器肿瘤进行治疗。继之 ,Sullivan ,Clarkson ,Breman等在 2 0世纪 6 0年代普及了长期持续动脉灌注化疗。近 10年来 ,由于导管器械、影像设备的发展 ,造影剂的不断更新及种类增多 ,尤其是栓塞剂应用经验积累 ,介入技术不断提高 ,同时该项技术创伤小 ,操作简便 ,因而得到迅速发展[1] ,提高了该治疗方法的有效率 ,延长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期。1 血管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癌血管结构对支气管动脉灌注(BAI)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2例肺癌行84次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按TNM分期,并按肿瘤染色程度分级。结果:经BAI治疗总有效率61.9%。按支气管动脉造影(BAG)表现分度,其中Ⅰ度有效率33.3%,Ⅱ度有效率73.3%。肿瘤TNM分期Ⅱb期有效率52.9%,Ⅲa期有效率80%,Ⅲb期有效率69.2%,Ⅳ期2例,均为稳定。结论:肺癌的血管构型是影响BAI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探讨血管造影对消化道动脉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例急性消化道出血者,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行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并根据临床需要进行介入治疗。结果:6例有阳性发现,并做了定位诊断,阳性率85.7%,其中1例明确病因。2例进行垂体加压素灌注,即刻造影未再有出血。结论:选择性血管造影有助于胃肠道出血的定位诊断,并能及时进行灌注止血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肺癌的治疗多采用综合措施,手术加放疗或者加化疗,不能手术的患者在治疗上是一个难题,静脉给药虽然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肿瘤的局部用药浓度低,而且副作用大,病人难以忍受,影响疗效。为此,我们选用一种全身反应小而肿瘤局部用药浓度高的化疗方法,即支气管动脉造影灌注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肺动脉血管栓塞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120例患者经心电图和核素肺灌注扫描、通气显像等进行检查,确诊患者为肺动脉血管栓塞患者,同时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4例肺栓塞直接征象,2例左肺动脉栓塞,为部分阻塞;2例右房栓塞发现,栓子附着在患者右房侧壁,并跟随心脏搏动而进行轻微的摆动。肺栓塞间接征像:82例为右房右室出现扩大,室间隔向左室移位,同时右室/左室的比值增大;38例患者的右房右室内径在正常范围之内。PE增强CT表现:76例患者为三尖瓣反流。结论:对肺动脉血管栓塞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进行检查,能够有效地对疑似等患者进行明确诊断,简单、方便、没有创伤、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8.
钟立明  杜勇 《四川医学》1999,20(4):373-374
近十几年,由于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的开展,肠道血管畸形病例检出逐渐增多。作者收集到经血管造影诊断22例肠道血管畸形病例,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2例,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15~76岁。临床表现:腹痛8例,呕血1例,腹泻2例,...  相似文献   

19.
肺癌的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