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任大伟 《中国药房》2010,(23):2181-2183
目的:建立补气通脉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补气通脉胶囊中的丹参、川芎、冰片、枳壳进行定性鉴别;用薄层扫描法对制剂中黄芪甲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TLC法能对丹参、川芎、冰片、枳壳进行专属性定性分析。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2742~4.9347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9);平均回收率为96.56%,RSD=2.70%(n=5)。结论:所建标准可有效地控制补气通脉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文清  叶华  张怡评 《中国药房》2008,19(30):2365-2367
目的:建立肾宁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肾宁片中益母草、大黄、栀子、黄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苷、芍药苷的含量。结果:TLC可鉴别出益母草、大黄、栀子、黄柏相对应的斑点。栀子苷、芍药苷的进样量分别在0.032 2~0.386 4μg(r=0.999 9)、0.041~0.492μg(r=0.999 9)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二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09%、100.08%,RSD分别为0.54%(n=6)、1.28%(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肾宁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陈小林 《海峡药学》2007,19(3):36-38
目的 改进肾康胶囊的质量标准的测定.方法 采用 TLC 法对肾康胶囊中的丹参,地骨皮进行定性鉴别;运用HPLC法测定何首鸟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结果 在5.136~25.68μg范围内二苯乙烯苷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样品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0%(n=6),RSD为1.82%;重现性试验RSD为1.49%(n=5).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有效控制肾康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胃痛胶囊的质量。方法:使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川芎、当归和赤芍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牡荆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特征斑点明显清晰、专属性强。牡荆苷在0.0576~0.2880μg(r=0.9998)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3%(RSD=2.1%,n=6)。结论:所建标准适用于胃痛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李柏群  彭腾  余蕾  刘佳 《中国药房》2007,18(12):925-927
目的建立祛毒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大黄、黄柏、当归、地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方中赤芍有效成分芍药苷的含量。结果在TLC中均能检出大黄、黄柏、当归、地龙的特征斑点;芍药苷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0.0944~0.9440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1.74)。结论本文所建标准可用于祛毒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5,(24):3410-3413
目的:建立黄麦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黄麦颗粒中的黄芪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黄麦颗粒中的淫羊藿苷、金丝桃苷及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结果:该品TLC色谱斑点清晰,重复性好;HPLC法测定淫羊藿苷、金丝桃苷及二苯乙烯苷线性范围分别为9.969~319.0μg/ml(r=0.999 9)、12.3~196.8μg/ml(r=0.999 9)、12.64~202.2μg/ml(r=0.999 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9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44%、101.06%、100.51%,RSD分别为1.46%、1.90%、1.73%(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黄麦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牛恒立  陈凌  袁菲  冲喜俊 《中国药师》2007,10(5):468-471
目的:建立复方山芪参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复方山芪参胶囊中山楂、黄连、黄芪及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大黄素及大黄酚的总量。结果:薄层色谱法可明显鉴别出该制剂中的山楂、黄连、黄芪及丹参;大黄素在1.0~30.1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1.8%,n=5;大黄酚在1.03~31.02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1.5%,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复方山芪参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沈洁  任世禾  车京梅 《中国药房》2009,(21):1649-1651
目的:建立益神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的制何首乌、灵芝、黄芪、当归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在与对照药材/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二苯乙烯苷进样量在0.037 75~0.75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4%,RSD=1.79%(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益神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牙周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牙周康胶囊中的制首乌、赤芍、当归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牙周康胶囊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具较好专属性,二苯乙烯苷在0.05~0.43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 平均回收率为98.51%,RSD=1.71%(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牙周康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定生发乌发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的制何首乌和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制剂中的二苯乙烯苷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TLC法能定性检出制何首乌和黄芪,斑点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法测定二苯乙烯苷在1.6~8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RSD为2.0%(n=6)。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生发乌发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延肾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制备延肾胶囊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以薄层色谱法鉴别延肾胶囊中的三七、大黄、黄芪;以薄层双波长反射式锯齿扫描法测定大黄有效成分大黄素的含量:展开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酸(20∶10∶0.5);检测波长为437nm,参比波长为700nm,散射参数为3.0;狭缝为0.4mm×0.4mm。结果:三七、大黄、黄芪的薄层斑点清晰,分离良好。大黄素点样浓度在0.5~2.5μg·mL-1范围内与斑点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06%,RSD=1.44%(n=5)。结论:制备方法简便、可行;所建标准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宫缩合剂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宫缩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当归、川芎、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母草的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的含量。结果:TLC特征明显,阴性无干扰,专属性强;盐酸水苏碱进样量在0.5~1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4%,RSD=1.06%(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宫缩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咽炎丸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艳  袁慧星  岳莉  马英  钟文雨 《中国药房》2009,(33):2610-2611
目的:建立咽炎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的金银花、甘草、黄芪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金银花中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绿原酸进样量在0.036~0.1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0.67%(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虚寒胃痛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虚寒胃痛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黄芪、白芍、桂枝、甘草;采用HPLC-ELSD法测定虚寒胃痛颗粒中黄芪的活性成分黄芪甲苷的含量:使用岛津VP-ODS(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35∶65)为流动相,流量1.0 mL·min-1。结果:TLC色谱中可检出黄芪、白芍、桂枝、甘草,阴性均无干扰;黄芪甲苷在0.4892~12.2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6.2%(RSD=1.9%,n=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虚寒胃痛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痔疾舒洗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黄柏、大黄、地榆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盐酸小檗碱的进样量在0.2375~1.90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0.03%(n=6)。结论:所建质量标准可用于痔疾舒洗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魏清芳  王嘉林  辛爱玲 《中国药师》2011,14(8):1137-1140
目的:建立芪蛭固本通脉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芪蛭固本通脉丸中的黄芪、党参、川芎、水蛭、金银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芪蛭固本通脉丸中黄芪的有效成分黄芪甲苷以及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分别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专属性强,斑点清晰。黄芪甲苷在0.51~10.2μg(r=0.999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55%(RSD=1.0%,n=9);绿原酸在0.077~2.322μg(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77%(RSD=1.3%,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以有效控制芪蛭固本通脉丸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三黄清热胶囊中大黄、黄芩、黄柏的定性鉴别方法,及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显微观察法鉴别制剂中大黄、黄芩、黄柏,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大黄、黄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结果粉末显微鉴别法可以鉴别出大黄、黄芩、黄柏,薄层色谱中检出大黄、黄柏可用于定性分析。黄芩苷在62.4~1246ng(r=0.99998)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样品平均回收率98.29%,RSD为0.23%。HPLC法可用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三黄清热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舒痔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舒痔丸中黄芩、大黄、当归、牡丹皮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对舒痔丸中黄芩苷、丹皮酚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黄芩、大黄、当归,牡丹皮;黄芩苷进样量在0.0768-0.64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0.32%;丹皮酚进样量在0.04168-0.416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0.53%。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捷,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舒痔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陈繁华 《中国药师》2014,(8):1297-1300
目的:提高补肾养阴降糖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山茱萸、当归、川芎和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山茱萸、当归、川芎和黄芪的特征斑点.丹皮酚在0.043~0.643 μg的进样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4%(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适用于补肾养阴降糖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