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多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50例作为牙周炎组,纳入同时期口腔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牙周炎组患者进行超声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等牙周基础治疗。比较2组患者牙周状态相关指标,包括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临床附着水平(CAL),以及血清和龈沟液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5、IL-6、IL-8水平差异。结果基线时牙周炎组牙周状态相关指标PD、CAL.、SBI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牙周炎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PD、CAL.、SBI与基线水平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基线时牙周炎组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5、IL-6、IL-8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1、3个月,牙周炎组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5、IL-6、IL-8与基线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明显升高,通过牙周基础治疗能有效下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其牙周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病人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D)以及静脉血和龈沟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病人64例(病例组)和64名牙周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2组PLI、PD、附着丧失(AL)以及血清、龈沟液hs-CRP、白细胞介素-6(IL-6)、IL-8水平。结果:治疗前后病例组PD、PLI和A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病例组治疗后PD、PLI和A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 0.01)。治疗前后血清及龈沟液IL-6、IL-8及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病例组治疗后血清及龈沟液IL-6、IL-8及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 0.01)。PD与血清及龈沟液IL-6、IL-8及hs-CRP呈正相关(P < 0.05),AL与血清及龈沟液IL-6、IL-8及hs-CRP呈正相关(P < 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有效改善牙周炎病人牙周情况以及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牙周炎病人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后6wk、8wk、10wk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 -6)、白细胞介素- 10(interleukin - 10,IL - 10)含量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为牙周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40例健康人的40个健康牙位及轻度与重度牙周炎组各40个炎症牙位的GC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6wk、8wk、10wkGCF中IL-6及IL - 10的含量并分别记录治疗前、后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菌斑指数( plaque index,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牙周炎组病人治疗前、后GCF中IL -6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重度牙周炎组病人治疗前、后GCF中IL -6含量均高于轻度牙周炎组(P<0.01),且牙周治疗后牙周炎组GCF中IL -6含量明显降低,并且牙周炎病人GCF 中IL -6含量与PD、AL、PLI和SBI分别呈正相关关系(P<0.05).(2)牙周炎组病人GCF中IL - 10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重度牙周炎组病人GCF中IL - 10含量低于轻度牙周炎病人(P<0.01),且牙周治疗后牙周炎组GCF中IL - 10含量明显升高,牙周炎病人GCF中IL - 10含量与PD、AL、PLI和SBI呈负相关关系(P<0.05).(3)IL-6与IL - 10在相应时间点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IL -6含量在牙周炎基础治疗后10wk内是逐渐降低的,而IL - 10含量在治疗后10wk内是逐渐升高的,两因子在相应的时间点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与观察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龈沟液中骨代谢及炎症介质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本院收治的80例无牙周炎的正畸治疗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8周后的龈沟液骨代谢指标及炎症介质.结果:治疗1~8周后,两组龈沟液各骨代谢...  相似文献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7):654-656
目的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机械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的牙周致病菌检出率。方法选择南阳市口腔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均给予牙周机械治疗;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2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对象治疗前后致病菌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及出血指数(B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4个月患者的PD、BI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PL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患者的PLI、PD、BI与治疗后4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龈沟液中致病菌Aa、Fn、Tf、Pg、Pi、Pn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龈沟液中致病菌伴放线杆菌(Aa)、具核梭杆菌(Fn)、硒赛类标菌(Tf)、牙龈卟林单胞菌(Pg)、中间普菌(Pi)、变黑普菌(Pn)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个月龈沟液中致病菌Tf、Pg、Pi、Pn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Aa、Fn检出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个月龈沟液中致病菌Aa、Tf、Pg、Pi、Pn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Fn检出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机械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龈沟液中的致病菌Aa、Tf、Pg、Pi、Pn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徐娟 《中外医疗》2016,(10):25-27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唾液和龈沟液中牙周致病菌的作用.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4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作为该研究的对象,全部患者均予以牙周基础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唾液与龈沟液内牙周致病菌治疗前后的检出情况.结果 64例患者唾液中的Aa、Pg、Tf、Td、Pi以及Fn在治疗前后的检出率分别是43.7%、100%、87.5%、81.3%、56.3%、100%和18.7%、56.3%、25%、31.2%、25%、43.7%;龈沟液中的Aa、Pg、Tf、Td、Pi以及Fn在治疗前后的检出率分别是17.2%、95.3%、75%、84.3%、40.6%、56.2%和7.8%、75%、14.1%、21.4%、15.6%、23.4%;治疗后唾液与龈沟液内Aa、Pg、Tf、Td、Pi以及Fn牙周致病菌的检出率均要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侵袭性牙周炎应用牙周基础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唾液与龈沟液中牙周致病菌维持在低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常规治疗,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对患者血清中生化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19年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及口腔科2型糖尿病伴轻中度慢性牙周炎住院患者共120例,男性58例,女性62例,年龄(56.63±10.96)岁。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牙周基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60例,牙周基础治疗组进行糖尿病常规治疗(包括糖尿病宣教、牙周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血糖控制)和牙周基础治疗[包括菌斑控制、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术后洗必泰含漱(3次/d)],常规治疗只进行糖尿病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2组的血清生化指标(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比值、血钙、血磷、C-反应蛋白)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10)水平。 结果 治疗前牙周基础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年龄、性别、BMI、腰围、空腹C肽、牙周炎情况、生化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牙周基础治疗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值、甘油三酯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牙周基础治疗组TNF-α、IL-1β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IL-10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可以通过降低血糖、血脂及调节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来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糖脂代谢及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茶多酚联合盐酸米诺环素对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牙周指标及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牙周炎患者9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和观察组(盐酸米诺环素+茶多酚治疗),连续治疗8周,治疗结果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牙周指标(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及探诊出血指数);收集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的龈沟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观察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牙周炎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牙周炎患者探诊深度>4 mm位点比例、菌斑指数及探诊出血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CRP、TNF-α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2组牙周炎患者不良反应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茶多酚联合盐酸米诺环素可提高牙周炎患者临床疗...  相似文献   

10.
闫利辉  姚海亮  刘琳  张娴  谢冰 《广州医药》2021,52(5):122-126,134
目的 观察牙周基础治疗联合口腔正畸对牙周炎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疗效分析.方法 以2017年4月—2018年5月于我院医院进行治疗的82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1例,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联合口腔正畸)和对照组(41例,口腔正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牙周指数情况、血清炎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根管治疗联合牙周翻瓣术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牙周指标和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76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根管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根管治疗联合牙周翻瓣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牙周指标[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pocket depth,PD)、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齿松动度(tooth mobility degree,TM)]、龈沟液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8(matrix metalloproteinase-8,MMP-8)]及细菌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74% vs 78.9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D、BI、GI、PLI、TM、TNF-α、IL-6、MMP-8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PD、BI、GI、PLI、TM、TNF-α、IL-6、MMP-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26% vs 23.68%,P<0.05),感染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47% vs 68.42%,P<0.05)。结论 根管治疗联合牙周翻瓣术可明显改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的牙周指标,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患者的细菌感染率,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龈沟液脂联素(adiponectin,APN)水平与炎症反应、牙周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50例健康人员作为A组,并于同期选取金华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及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50例单纯牙周炎患者作为B组,50例牙周炎伴T2DM患者作为C组。比较3组血糖、APN、牙周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并采用Pearson法分析牙周炎伴T2DM患者龈沟液APN水平与炎症因子水平、牙周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C组龈沟液葡萄糖水平明显高于A组、B组(均P < 0.05);B组、C组龈沟液APN水平明显低于A组(均P < 0.05),且C组APN水平明显低于B组(P < 0.05);B组、C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高于A组(均P < 0.05),且C组明显高于B组(均P < 0.05);B组、C组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SBI)、附着丧失(AL)、探诊深度(PD)明显高于A组(均P < 0.05),且C组明显高于B组(均P < 0.05);牙周炎伴T2DM患者龈沟液APN水平与MCP-1、TNF-α、IL-6、PLI、SBI、AL、PD呈负相关(r=-0.464、-0.471、-0.571、-0.319、-0.518、-0.515、-0.430,均P < 0.05)。  结论  APN水平在牙周炎患者中水平上升,其水平在牙周炎伴T2DM患者中进一步上升,且牙周炎伴T2DM患者APN水平与其炎症反应、牙周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龈沟液中骨粘连蛋白的含量变化规律,探讨其与牙周炎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5月-2009年1月慢性牙周炎患者40例,其中静止期组20例,活动期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牙龈沟液中骨粘连蛋白的含量。【结果】活动期组龈沟液中骨粘连蛋白的浓度为(3.46±0.91)ng/μl,高于静止期组骨粘连蛋白的浓度(2.15±0.72)ng/μ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龈沟液中骨粘连蛋白的水平变化与牙周组织病变发展密切相关,龈沟液中骨粘连蛋白的水平有可能成为判断牙周炎活动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中草药制剂治疗成人牙周炎,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的变化。方法:将40例成人牙周炎患者的左右2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经基础治疗后,实验组再应用中草药制剂辅助治疗,实验4周,1周1次。对照组仅采用基础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的ALP水平。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龈沟液中ALP总量和浓度均明显降低(均P<0.01),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础治疗和中药联合应用,对成人慢性牙周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的辅助疗效。  相似文献   

15.
陈渊  汪涌  韩爽  笪海芹 《安徽医学》2023,44(11):1314-1318
目的 探索糜烂型牙龈口腔扁平苔藓(OLP)伴牙周炎药物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的时机。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9月合肥市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就诊的糜烂型牙龈OLP伴牙周炎患者33例,将患者随机分成A组(n=12,药物治疗后1周再行牙周基础治疗)、B组(n=10,牙周基础治疗后1周再给予药物治疗)和C组(n=11,牙周基础治疗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6周牙龈疼痛程度(NRS)变化及治疗前、治疗后6周牙周指标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变化。结果 不同时间点3组患者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治疗后1周时,3组NR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差值均大于B组(P<0.05)。3组治疗前PLI、BI、PD、CA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均较前改善(P<0.05),但牙周指标(PLI、BI、PD、CAL)治疗前后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联合牙周基础治疗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CF)量和GCF中C-反应蛋白(CRP)含量探讨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实验组及正常对照组GCF量及GCF中CRP的含量,同时检测临床指标并作相关性检验。结果实验组GCF量与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呈正相关(P〈0.01)。实验组GCF中CRP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RP含量与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呈正相关(P〈0.01),与龈沟出血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GCF中可检出CRP,变化趋势与牙周临床指标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纵向观察分析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 CP)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内龈沟液中6种牙周致病菌检出率的变化,并分析检出率的变化与牙周临床指标间的关系,试为评价牙周炎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提供一个微生物学手段。方法:应用16S rRNA为基础的PCR技术检测13名CP患者基线、牙周机械治疗后2周、2个月、4个月时以及11名健康对照者龈沟液中的6种牙周致病菌: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福赛类杆菌(Bacteroides forsythus, Bf,现已更名为Tannerella forsythensis,Tf)、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Fn)、变黑普氏菌(Prevotella nigrescens,Pn)。结果: CP组在牙周机械治疗后2个月和4个月的菌斑指数(plague index, PL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但治疗后4个月比2个月有少量升高。CP组基线的6种牙周致病菌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CP组在治疗后2周、2个月、4个月3个时间点的Tf(42.1%、73.7%、70.2%)、Pg(47.4%、68.4%、77.2%)、Aa(15.8%、22.8%、7.0%)、Pn(38.6%、57.9%、64.9%)、Pi(15.8%、38.6%、42.1%)检出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f 96.5%、Pg 93.0%、Aa 36.8%、Pn 86.0%、Pi 84.2%),而Fn的检出率则仅在治疗后2周减少明显(84.2% vs 98.2%),在治疗后2个月(93.0%)和4个月(96.5%)略有回升,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被检致病菌在治疗后2个月检出率比2周时回升。结论:Tf、Pg、Aa、Pn、Pi等牙周致病菌的共同感染可能在CP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CP组在牙周机械治疗后牙周致病菌的变化早于临床指标的变化,治疗后2个月内即应开始定期复查复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牙周状况者唾液和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ld,GCF)中的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弹性蛋白酶(granulocyte elastase,EA)含量,并分析唾液与龈沟液E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底物法对牙周健康者(17例)、牙龈炎患者(14例)、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患者(24例)和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24例)的唾液和/或龈沟液样本中的EA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AgP患者龈沟液EA水平高于CP患者(0.485 3±0.225 0 vs.0.288 4±0.193 1,P<0.01);牙周炎患者(AgP和CP)唾液EA水平高于牙周健康者和牙龈炎患者(0.844 5±0.660 6,0.637 3±0.648 9 vs.0.012 2±0.005 8,0.031 6±0.020 6;P均<0.001)。牙周炎患者唾液与龈沟液E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60)。结论:龈沟液EA的测定对不同类型牙周炎的诊断可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唾液EA水平的测定可用于在人群普查中筛选牙周炎患者及进行全口牙周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奥硝唑局部应用对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骨代谢及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替硝唑局部应用组)25例和观察组(奥硝唑局部应用组)25例,然后将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及龈沟液骨代谢及炎性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周及4周的血清及龈沟液炎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血清及龈沟液骨代谢指标则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局部应用对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骨代谢及炎性指标的影响更为积极,对于疾病的控制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20.
刘伟  吕迪  肖言栋 《西部医学》2019,31(5):778-781
【摘要】目的 探讨龈沟液中脂联素水平与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病程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青岛市中心医院及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牙科治疗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设为糖尿病牙周炎组,40例单纯牙周炎患者设为牙周炎组,同时选取40例正常体检人群设为对照组。记录3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等牙周指标,采用龈沟液测量仪定量龈沟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龈沟液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α)、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 CRP)水平,并进行脂联素与牙周指标以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牙周炎组、牙周炎组PLI、SBI、AL、P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牙周炎组各指标显著高于牙周炎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牙周炎组、牙周炎组龈沟液脂联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s CRP、TNF α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牙周炎组各指标显著高于牙周炎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龈沟液脂联素水平与PD、AL、龈沟液hs CRP、TNF α水平呈负相关(r=0.321,r=0.435,r=0.443,r=0.534,P<0.05),与SBI、PLI无相关性(r=2.323,r=2.117,P>0.05)。结论 龈沟液中脂联素水平与糖尿病牙周炎患者AL、PD以及局部炎症反应具有明显关系,龈沟液中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通过影响骨代谢与炎症反应参与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病程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