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剂量中药配方颗粒是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的重要形式之一,调剂室布局、环境温湿度、粉尘等因素直接影响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该文通过对影响多剂量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的调剂室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测定,在此基础上提出调剂室房屋建设标准,以期提升多剂量中药配方颗粒的调剂质量,提高调剂标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李爱君 《首都医药》2010,(20):44-44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中的问题。方法分析总结实际工作中有关中药配方颗粒的疑惑。结果通过实际调剂发现其存在价格偏高、精度偏低、监管缺失等方面的诸多问题。结论需要切实加强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和监管。  相似文献   

3.
中药配方颗粒剂与中药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德辉  胥林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280-3280
中药配方颗粒剂,是将传统的中药饮片经单味提取、浓缩、干燥、制粒而成的一种颗粒型(一些贵细药材可直接粉碎制粒),又称中药浸膏颗粒、中药免煎颗粒等.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有对颗粒剂的研究,90年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与开发”正式立项.2001年国家首次确定了中药配方颗粒的合法性,批准了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同时国内上百家医院进行了配方颗粒的应用尝试.2001年6月我院开始实行传统饮片与配方颗粒的双轨运行,通过3年多的使用,我们认为配方颗粒的研制,对中药质量的稳定、可控管理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健康发展和监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国内外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和监管情况,分析我国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和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结果与结论:随着国家对传统中医药产业的重视,中医药利好政策不断发布,中药配方颗粒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且在生产、流通和使用方面逐步规范。然而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对中药配方颗粒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各环节的监管带来挑战。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加强质量管理,药品监管部门应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流通、使用等方面加强监管,以保证中药配方颗粒质量安全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配方颗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该院2020年6月—2021年5月中药配方颗粒处方,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共计1 200张。利用Excel统计处方的患者信息、处方金额、临床诊断、中药配方颗粒品种、使用频率、使用量及临床常用配方颗粒的剂量,与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剂量相符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该院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以20~50岁患者为主,占81.50%;处方金额多在100~500元,占87.58%;妇科及呼吸系统患者为主,使用量最大的品种为当归;多数中药配方颗粒使用剂量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 该院中药配方颗粒的具体使用仍存在部分中药配方颗粒剂量使用不当等,应引起医师及药师的关注,需进一步进行优化,规范和合理应用中药配方颗粒,从而保证临床合理用药,促进中医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使用状况。方法:比较我院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使用的利弊,分析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及前景。结果与结论:中药配方颗粒是中药现代化的积极探索,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发展受到限制。实现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标准化是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的关键,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中药配方颗粒在慢性病临床上的应用现状,并且介绍了不同的症状所采用的中药配方。相关的病例数据均表明,中药配方颗粒具有用量小、毒性小、不良反应小,且高效、长效等特性,能够解决了传统汤剂的缺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评述近几年来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查阅、综述、分析近几年来中药配方颗粒包括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等方面的研究文献。结果与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具有安全卫生、计量准确、携带方便等优点,但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国大力推动中医药发展,通过改革完善中药审查审批机制,全面加速中医药产业现代化进程。中药配方颗粒是传统中药融入现代的传承,其便捷度、高效性等特点为中药临床应用拓展了一个新渠道。随着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结束和国家药品标准的出台,中药配方颗粒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为促进中药配方颗粒的安全、有效及质量可控,本文概述了我国及山东省中药配方颗粒发展历程、山东省备案审查现状,并对中药配方颗粒备案审查及研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建立符合中药配方颗粒特点的备案审查体系、鼓励企业做好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工作的建议,为今后中药配方颗粒的备案审查和研发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以下称我院)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情况,探讨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管理,保障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为中药配方颗粒更广泛的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统计我院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情况并结合查阅整理文献,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处方合格率也逐年提升。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效果良好,调配效率高,比中药饮片应用更便捷,作为中药新型饮片形式更适应现代人生活需要。但中药配方颗粒在人员配备、环境设施、药品验收、储存保管以及药品质量监测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应用前景广阔。结合我院中药配方颗粒在验收管理、存贮保管、调配应用等方面的情况,建议参照中药饮片相关管理要求加强管理,在质量监督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细则,更好地保证中药配方颗粒质量和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的处方调配,防止调剂差错。方法:从调剂角度指出中药配方颗粒在包装上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的建议。结果:中药配方颗粒调剂的调配难度较大,影响调剂质量的因素有配方颗粒包装外观、剂量、药名印刷清晰度等。结论:应改进和完善中药配方颗粒包装质量,加强中药调剂管理,确保调剂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房》2017,(1):1-5
目的:采用SWOT分析法探讨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趋势。方法:总结了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现状,系统阐述了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S)、劣势(W)、机会(O)与威胁(T),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针对中药配方颗粒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疗效认识不足、价格高、生产工艺单一、缺乏统一标准、研究基础薄弱等问题,结合SWOT分析,提出了加强基础研究、完善工艺与品种品规、统一标准、加强质量控制与监管、扩大患者市场、推广临床应用等中药配方颗粒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房》2015,(14):1918-1920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定比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13年1-12月中药配方颗粒处方,按每月上、中、下旬各40张抽取,采用Excel统计处方中患儿信息、临床诊断、中药配方颗粒品种、使用频率、使用量等,并将用药剂量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剂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药配方颗粒使用以12岁以下患儿为主,占95.90%;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患儿使用中药配方颗粒较多,使用量最大的品种为桔梗。此次调查涉及中药配方颗粒231种,占全部颗粒的90.23%,大多数用药剂量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临床仍存在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剂量不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现象,可能与医师用药习惯有关,需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白乐溪 《海峡药学》2003,15(4):111-112
中药汤剂存在携带、存储不方便;煎煮方法、程序烦琐,不规范;饮片配量不准确等问题,必须要改革。中药配方颗粒体积小;有稳定、可控的质量标准,安全可靠;服用方便。中药经方颗粒剂降低研发难度,节约研发资金,原药材品质稳定,成品质量一致;使用方便。中药配方颗粒、中药经方颗粒剂是中药汤剂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配方颗粒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并应用了现代提取技术,保持和发扬了中医药的特点及优势,具有安全卫生,疗效确切,便于服用、贮存、携带等优点.简要综述近年来中药配方颗粒在治疗心脑血管病、胃病、前列腺炎、腰痛等方面的临床应用现状,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为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中药配方颗粒剂的“疑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配方颗粒剂现已在医院推广和使用,但人们对中药配方颗粒剂的发展历史以及疗效、价格等方面存在种种疑惑。通过回顾中药配方颗粒剂的发展历史,与传统汤剂进行了比较,认为中药配方颗粒须扬长避短,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仇法新  高福君 《中国药房》2007,18(3):163-165
目的阐明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方法综合分析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现状、研究内容及存在问题。结果与结论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应密切结合传统的用药习惯和临床经验,以经方颗粒为主,单味中药颗粒配方为辅,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方便可行的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杏苏散配方颗粒加减治疗外感咳嗽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予中药配方颗粒,对照组予中药汤剂,比较两者之间的疗效。结果杏苏散治疗外感咳嗽配方颗粒和汤剂效果均较满意。结论中药配方颗粒杏苏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显著,且易贮存保管、便于使用,有利于推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19.
陈惠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141-141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疗效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的疗效、患者用药的安全。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优劣,提出了加强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中药的创新型用药形式,在中医临床上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用药安全,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随着国家和各省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相继出台,配方颗粒迅速推广应用,其产业发展也开启了新的阶段。然而,到目前为止,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以及销售与生产的监管并不完善,仍需进行广泛及深入的讨论与研究。因此,文章对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对配方颗粒应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为完善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提升其临床应用合理性及引导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