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疆  ;仇群慧 《中国药房》2014,(29):2764-2766
目的:考察美罗培南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3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合理配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美罗培南含量。取注射用美罗培南加入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3种输液中放置8 h,分别于0、1、2、4、8 h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不溶性微粒、pH、美罗培南含量的变化。结果:在8 h内,配伍液外观、pH、不溶性微粒均无明显变化,符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美罗培南含量在4 h内无明显变化,但8h时含量下降。结论:美罗培南若与3种输液配伍使用,应现配且尽快用完。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室温6 h内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分别与乳酸钠林格液、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液、复方乳酸钠山梨醇液、复方电解质葡萄糖R2A、M3A、M3B、MG3、R4A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配伍后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含量变化,同时考察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和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 在室温下配伍溶液6 h内澄清,pH值、不溶性微粒和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分别与乳酸钠林格液、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液、复方乳酸钠山梨醇液、复方电解质葡萄糖R2A、M3A、M3B、MG3、R4A注射液配伍后6 h内稳定,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马洪峰  卢建平 《中国药房》2010,(22):2073-2075
目的: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肌苷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条件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不同浓度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肌苷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2药在6h内含量变化,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不溶性微粒变化情况。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肌苷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值、含量、不溶性微粒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临床上可将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直接配伍后6h内使用。  相似文献   

4.
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与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4种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常温下将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分别在0,1,2,4,8,12 h时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pH、不溶性微粒,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含量。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4种输液配伍12 h内溶液澄明,颜色无变化,无气泡产生,pH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检测符合中国药典要求。含量测定4 h后溶液主药浓度有所下降,但均大于95%,符合质量要求。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4种输液在常温下、12 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5.
胡琰  胡健 《中国药房》2015,(5):617-619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5、25、35℃避光和光照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配伍液72h内头孢曲松钠与左氧氟沙星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p H值及不溶性微粒变化。结果:在避光条件下,配伍液在72h内头孢曲松钠与左氧氟沙星含量及外观、p H值及不溶性微粒均无明显变化;在光照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放置时间的延长,配伍液中左氧氟沙星的含量无明显下降,而头孢曲松钠的含量有所下降,配伍液p H值及不溶性微粒则无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72 h内于避光条件下可稳定共存,光照可能是影响头孢曲松钠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炎琥宁注射液与6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平  LIU Jing 《中国药房》2008,19(23):1801-1803
目的:了解炎琥宁注射液在6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考察炎琥宁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玻璃或塑料容器)配伍后的外观、pH值、含量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炎琥宁注射液与6种输液配伍后4h内,其输液的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显著性改变;但在4h内,除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外,其余5种输液与炎琥宁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均不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最好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氟康唑注射液与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考察20℃下8h内氟康唑注射液与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其配伍液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变化,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的含量。结果与结论:氟康唑注射液与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8h内的含量、pH值、外观及不溶性微粒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和头孢曲松钠的配伍稳定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溶液中头孢曲松钠的含量变化,同时考察配伍溶液外观、不溶性微粒及pH的变化。结果:室温下8h内,配伍溶液的外观和pH基本不变,不溶性微粒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头孢曲松钠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头孢曲松钠可与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乳酸林格氏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4∶1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分别观察热毒宁注射液与上述7种注射液配伍后的外观、pH值、吸光度、紫外吸收光谱及微粒的变化。结果 7种混合溶液外观无明显变化;微粒数随放置时间呈下降趋势,与10%葡萄糖注射液、乳酸林格钠注射液和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微粒数明显增多;与10%葡萄糖注射液和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pH值有明显下降;与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紫外扫描最大吸收波长和最大吸光度均明显异常。结论热毒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溶液注射液宜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0.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临床常用溶媒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群芳  徐冬 《医药导报》2008,27(7):862-863
目的 考察复方丹参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 方法 模拟临床用药方法,将复方丹参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观察溶液外观、测定配伍后6 h内pH值、不溶性微粒数和丹参素与原儿茶醛的含量. 结果 两种混合液外观无明显变化,复方丹参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6 h内,pH值变化较小,不溶性微粒数配伍液远远高于原注射液(P<0.05);主要成分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基本无变化. 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不宜配伍,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溶液不溶性微粒数比原输液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考察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脂质体的粒径、含量和包封率,采用HPLC测定含量,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柱(250mm×4.6mm,5μm),以含0.01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的0.02mol·L1磷酸溶液-乙腈-甲醇(500∶500∶6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20μL;离子树脂交换法测定包封率。结果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6h内溶液的外观、pH值、脂质体的粒径和含量均无变化,包封率下降约5%;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6h内溶液外观、pH值、脂质体的粒径、含量和包封率均无变化。结论 临床中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不宜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宜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验证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无菌检查法项下薄膜过滤法。结果:确定大肠埃希菌为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无菌检查的敏感菌株。结论: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无菌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采用抑制型离子色谱法测定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中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钙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IonPacCS12A色谱柱(4mm×250mm),淋洗液为25mmol·L^-1甲烷磺酸溶液,流量1.0mL·min^-1;抑制器为CSRS 3004mm self-Regenerating Suppressor;抑制电流74mA;电导检测器。结果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钙线性范围分别为2.076~207.6μg·mL^-1(r=0.9999)、2.144-214.4μg·mL^-1(r=0.9999)和3.260~326.0μg·mL^-1(r=0.9999),回收率分别为100.2%、100.9%和99.4%。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肖燕 《海峡药学》2014,(6):19-21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注射液与注射用氟氯西林钠分别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于室温(25℃)条件下,分别观察及测定8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两种药物成分的含量,计算回收率并判明二者的线性关系。结果两药配伍后8h内,除在5h时点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检测到多索茶碱的含量有降低外,其余外观、pH值、含量、回收率等均无明显变化,两药检测浓度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多索茶碱注射液与注射用氟氯西林钠可于常温下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使用,但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时宜于4h内完成滴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注射用头孢唑林钠与丹皮酚磺酸钠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使用条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唑林钠与丹皮酚磺酸钠配伍后6 h内的相对百分含量,并观察其外观、不溶性微粒数及pH变化。结果头孢唑林钠与丹皮酚磺酸钠配伍后,在室温下放置6 h,配伍液的外观、不溶性微粒数、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唑林钠与丹皮酚磺酸钠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室温下6 h内可使用。  相似文献   

16.
宋敏  李苗 《中国药品标准》2013,14(2):110-112
目的:建立采用抑制型离子色谱法测定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钙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IonPac CS 12A色谱柱(4 mm×250 mm),淋洗液为25 mmol.L-1甲烷磺酸溶液,流量1.0 mL.min-1;抑制器为CSRS 3004 mmself-Regenerating Suppressor;抑制电流90 mA;电导检测器。结果: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钙线性范围分别为2.25~225μg.mL-1(r=0.9999)、1.71~171μg.mL-1(r=0.9999)和1.47~147μg.mL-1(r=0.9999),回收率分别为100.8%、101.3%和99.1%。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五水头孢唑啉钠与奥硝唑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下(25℃)观察8h内注射用五水头孢唑啉钠(51mg/L)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20mg/L)配伍液的pH值、外观及紫外光谱的变化,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及系数倍率法分别测定五水头孢唑啉钠与奥硝唑的含量。结果五水头孢唑啉钠与奥硝唑配伍液的pH值、外观、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五水头孢唑啉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液在25℃下、8h内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8.
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英  王琼芬 《中国药业》2008,17(12):55-56
目的建立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样品分别进行干扰试验,建立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质量浓度为0.5mg/mL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结论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检查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