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家秀 《新疆医学》2004,34(5):113-114
患者28岁,维吾尔族;住院号58126。剖宫产术后2周,左下肢疼痛3天,肿胀2天于3月9日入院。患者因足月孕,脐绕颈二周,要求手术于2月20日在妇产科行剖宫产术,手术顺利,出血100ml,术后第2天感左下肢略有疼痛,未在意。术后一周痊愈出院,感左下肢仍有疼痛不适,入院二天前发现左下肢肿胀,活动后疼痛。3月9日门诊彩超示:左侧髂外静脉、股静脉、股深静脉、国静脉及大部分隐静脉形态结构失常,管壁增厚,内膜粗糙,其内可见异常实质性回声,形状呈宽带状,内部为不均质强回声,阻塞部位管腔不能压闭,近端静脉扩大,深吸气后管径变化不明显。彩色多普勒显示:阻塞处近心端无血流显像;脉冲多普勒检测:近心端无回流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2.
3.
王若冰   《中国医学工程》2014,(10):181-181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方法分析总结我院2007年12月-2012年1月28例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患者经治疗后,7~12 d症状消失,双下肢对应平面周径相等,未发生下肢溃烂、坏死、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及制动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来说加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干预及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时进行及时有效的早期治疗是避免严重并发症并使患者康复出院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1 病历摘要 女患,38岁。因经量增多伴渐进性痛经1年,加重半年,于2002年1月19日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血压120/80mmHg,心肺正常,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前壁膨出,宫颈光滑,增加腹压后子宫颈外口距阴道口4cm,宫体增至手拳大小,质硬,形状不规,活动欠  相似文献   

5.
妇科腹腔镜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手术是外科手术的革命,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妇科腹腔镜技术在诊治妇科疾病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妇科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使病人避免开腹,具有损伤小、愈后瘢痕不明显、术后粘连少、切口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因此患者乐于接受[1],近年来已  相似文献   

6.
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也是外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行剖官产手术930例,发生深静脉血栓10例,现将护理报道如下。我院自1995年1月-2003年12月,共行剖宫产手术930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年龄在26-37岁,平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芹 《中原医刊》2007,34(9):63-64
目的预防前列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方法通过对654例前列腺手术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病因分析和积极的预防措施,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8例前列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6例存活。5例获得6~36个月随访,1例失访。5例中3例下肢水肿症状完全缓解,2例症状部分缓解。结论积极的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并有效的降低肺栓塞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9.
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55岁.因恶性神经鞘流行左侧阔韧带、膀胱恶性神经鞘瘤切除及左附件切除术,术中出血800 ml,输血600 ml,术后予抗感染、止血治疗.术后第1天患者即感左侧髂棘水平以下肿胀,术后第2天测量左大腿周径46 cm,右侧大腿周径38 cm,左下肢张力较右侧高,足背动脉搏动好.深静脉通畅试验示:左下肢深静脉回流受阻.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16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5天;尿激酶4万u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2次.另予肠溶阿司匹林50 mg口服,患侧下肢抬高.术后1周余左下肢肿胀减退,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L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病 ,部分病人可演变为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LD-VT是直肠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本文报道 1 990年 1月~ 2 0 0 0年 7月收治的 6例资料。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例中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40~72岁 ,平均 5 6.2岁 ,均为直肠癌患者。并发高血压病、糖尿病各 1例 ,冠心病 2例。直肠癌术式 Dixon术 4例 ,Miles术 2例。均取截石位 ,手术时间 1 30~2 5 0 min,其中 >1 80 min3例。输血 40 0~ 1 60 0 ml,>80 0 ml者 3例。术中均未出现髂股血管的损伤。直肠癌术后 LDVT的发生时间分别为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DVT)的易发因素及治疗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剖宫产术后14例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过。结果:孕妇属高凝状态,有输血史,合并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均为易发因素,经过早期溶栓,抗凝等治疗,均治愈。结论: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正确预防可减少发生,应用抗生素、早期溶栓、抗凝等均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08年3月我科收治1例股骨骨折术后1月并发下肢深静血形成(DVT)病人进行治疗及护理,同时进行预防宣教,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女,60岁,体重60kg,因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月,左下肢肿胀,疼痛2天而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我院剖宫产术后18例并发下腔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原因、治疗及预防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于该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14例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凝血功能指标,术后随访1个月,观察患者下肢DVT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发生下肢DVT将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发生下肢DVT的影响因素。结果:114例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发生下肢DVT 28例,发生率为24.56%(28/114);两组体质量指数、户籍所在地、职业类型、饮酒史、吸烟史、合并高血压情况、肌瘤类型、肌瘤数量、肌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年龄≥35岁、合并糖尿病、术后卧床时间≥6 h、凝血酶原时间(PT)<13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3 s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术后抗凝治疗或穿戴弹力袜占比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合并糖尿病、术后卧床时间≥6 h、PT<...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骨科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17例经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证实并发DTV的下肢骨折患者通过加强护理,并运用低分子肝素钠及尿激酶溶栓积极治疗.结果 有15例治疗7-12天症状明显好转,双下肢彩超示血栓消失,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下肢骨折术后并发DTV患者我们仔细观察,及时发现报告医师,采取有效的抗凝溶栓治疗,针对性的有效护理,均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减少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4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后,只有5例临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根据DVT发生的相关因素,做好危险度评估,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适时用药是预防DVT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刘兆杰 《甘肃医药》2010,29(3):288-289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抗凝、溶栓、腔内介入、机械物理、药物及手术等多种方法。结果:临床效果良好。结论:骨折术后血栓形成重在预防,治疗过程应多种方法并举,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理、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3例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流缓慢和静脉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各种因素有关.结论 术后减少止血药物的应用,早期下床活动可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广谱抗生素治疗和抗凝治疗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近年来随着产科剖宫产率的逐年增高及妇科手术的增多,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对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本中心近7年来妇产科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结论 术前做好健康教育,术后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