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曹俊 《中国保健营养》2009,18(12):49-50
目的电子胃镜是儿童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确诊的重要依据.分析我院3年来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分类,了解常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到2009年8月份住院患者20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出血停止后第2~3天空腹做电子胃镜,并做幽门螺杆菌检测(C14呼气试念).结果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慢性浅表性胃炎CHC和消化性溃疡PU,95%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结论尽旱做电子胃镜是确诊的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Hp)的易感相关因素和危险因素,总结儿童感染Hp后胃镜下病理表现特征,探讨诊断及预防儿童Hp感染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3月—2021年2月在衢州市人民医院就诊或行健康检查的儿童500例作为调查对象,所有接受调查儿童均收集完整一般资料,均行C13呼气试验检查明确是否感染Hp,根据受试儿童是否感染Hp将其分为感染组(92例)和非感染组(408例)。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受试儿童的性别、年龄、BMI、上学与否、既往消化道病史、就诊原因、消化道临床症状、居住环境、父母一般情况等进行调查,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行多因素logistic系统分析。对感染组患儿行胃镜检查,总结感染Hp患儿病理特征,探讨儿童感染Hp的诊治及预防对策。结果 儿童发生Hp感染率为18.40%,胃镜下病理表现以胃黏膜呈结节样隆起、胃窦黏膜充血为主,其次胃体花斑样改变、胃体充血水肿。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被调查儿童年龄、BMI、上学与否、既往消化道病史、居住环境、家庭常住人口、父母年龄、母亲文化程度构成、家庭经济收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家庭月收入、母亲职业背景、父亲职业背景、父母Hp感染史...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y—lori)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致病的主要因素,亦是引发胃癌的危险因素[1]。为了解原因不明反复腹痛、厌食、口臭等以及诊断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成人的H.pylori感染情况以及H.pylori感染与家族接触者的关系,特进行本项研究。  相似文献   

4.
1983年Warren Marshall首先从胃炎患者的胃内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目前已确认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及胃癌的重要致病因子.Hp感染的治疗一直是最受关注和研究最热门的课题,随着抗生素在Hp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耐药株的发生率不断上升,以至Hp根除的难度越来越大.老年患者为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疾病高发的一个特殊群体,进一步了解舟山群岛地区老年患者Hp感染率及其对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医院感染335例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和分析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5--2006年出院病人6123例中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例数335例,感染率为5.47%。发生部位以呼吸道居首位,其次为皮肤、口腔、泌尿。综合科与专科感染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的病原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结论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长,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和健康宣教工作不到位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再发性腹痛(RAP)的病因,与 Hp感染的关系,胆汁返流性胃炎(BRG)与 Hp感染的关系.方法:利用 电子胃镜作形态学检查,同时作 Hp检测.结果:胃炎 86例(100%), Hp感染检出率 48.8%, 6岁以下检出率 25.0%, 6~ 10岁组检出率 38.9%, 10~ 14岁组检出率 61.9%; BRG组的 Hp感染检出率 16.7%,非胆汁返流性胃炎(NRG) 组的 Hp感染检出率 52.7%.讨论: RAP的主要病因是胃炎;小儿的 Hp感染率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BRG 的 Hp感染率明显低于 NRG.  相似文献   

7.
小儿胃镜检查的护理有其特殊性,我们在工作中根据患儿的心理特点,以更多的耐心和热情争取患儿和家长的共同配合,保证了检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儿科门诊自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Hp相关性胃炎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标准的三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访1年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9,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上腹部疼痛、上腹部胀气、反酸、嗳气评分均降低(t=5.67~9.33,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上述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03~8.11,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恶心呕吐、头晕、嗜睡、随访1年复发率均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89、6.33、6.25、5.69,均P<0.05).结论 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小儿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随访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难治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的耐药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胃炎患者80例,实施胃镜下黏膜活检,确定炎症分度与病理分型,检测不同病理类型胃炎Hp感染率,并分析Hp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评价Hp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析影响因素与耐药的相关性。结果萎缩性胃炎Hp感染率高于糜烂性及浅表性胃炎(P0.05);性别、年龄、吸烟史及炎症分度为Hp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Hp对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7.1%、66.7%、60.0%对阿莫西林及庆大霉素不耐药。年龄、炎症分度、吸烟频度、Hp根除次数均与Hp耐药性呈正相关(r=0.952、0.751、0.357、0.843,P0.05)。结论难治性胃炎中萎缩性胃炎Hp感染率较高,Hp感染率受年龄影响较大,且对甲硝唑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10.
陈亚璞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624-3625
目的研究并分析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家庭护理对策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8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分别由4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组成,给予两组小儿患者常规治疗,即激素、饮食、利尿剂、调整血脂、控制血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照组的小儿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的肾病综合征护理,而观察组的小儿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家庭护理干预,将两组小儿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小儿患者无论在疾病的治愈率还是在基本的复发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小儿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对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而言十分重要,其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还能够明显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护理疗效十分显著,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易感人群 ,绝大多数儿童均有短暂或持续存在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腹泻以及反复发作的腹痛等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甚至许多胃、十二指肠外疾病 ,如缺铁性贫血、荨麻疹等也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因此 ,寻找适合儿童的、快速准确检测幽门螺杆菌的诊断方法 ,对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影响因素及对儿童的适用性作以评价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现状及特点,为进一步做好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864例2007年5月-2011年5月门诊或住院的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年龄2~15岁,在研究开始时,进行Assure R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清学快速筛查,阳性者进行粪便Hp抗原测定,最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64例2~15岁儿童Hp检出率为30.9%,其中男、女分别为29.9%和30.9%。Hp检出率总体趋势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但不均衡,以13~15岁检出率最高,父母有胃十二指肠病史的儿童Hp检出率明显高于父母无胃十二指肠病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乡儿童中Hp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院2~15岁儿童Hp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在性别方面无差异,Hp感染有明显家庭聚集性和明显的城乡差别,并随着年龄增加,Hp检出率呈逐渐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本地区有消化道症状的学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0年8-2013年8月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有消化道症状的498例学龄儿童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学龄儿童的生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本地区学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0.32%;进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均居住面积小、父母有胃病史、家庭经济收入低、与大人共用刷牙口杯、养宠物、爱啃手指、喜吃零食等是学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学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 应加强学龄儿童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对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苏州城区婴幼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危险因素,为婴幼儿Hp感染的预防提供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儿童Hp的感染率。方法 随机抽取441名在苏州市立医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健康体检的婴幼儿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幽门螺杆菌唾液检测试剂(HPS)方法检测口腔Hp感染。通过单因素配对资料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危险因素。结果 441名婴幼儿HPS检测阳性者212例(48.1%),其中0月~、6月~、1岁~、2~3岁HPS的阳性率分别为27.6%、56.1%、56.7%、63.5%,感染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而辅食添加、年龄、家庭人口数多、儿童的个人卫生如爱啃手指等、照养人的带养方式如喂食前咀嚼或咬断食物等,照养人的个人习惯如饭前不洗手,父母及家庭成员胃病史等为婴幼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婴幼儿的Hp感染主要通过口-口和粪-口途径传播。实行家庭分餐制或应用公筷,注意手卫生(母乳喂养前和准备食物前应洗手),教育小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改善家庭生活水平,对预防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沈阳市学龄前儿童Hp感染状况, 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8所幼儿园的1 150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 做血清学Hp-IgG抗体检测和家长问卷调查。结果 沈阳市学龄前儿童Hp感染率为13.13%, 随年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有胃肠道症状儿童Hp感染率(24.90%)明显高于无症状儿童(10.01%)。专用餐具和高经济收入是学龄前儿童Hp感染的保护性因素, 而年龄、低经济收入、啃手指/玩具、不常洗手和家族胃病史为危险因素。结论 本地区学龄前儿童Hp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仍属易感人群。教育儿童从小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对降低儿童Hp感染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