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功能性胃肠疾病与内脏感觉过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内脏感觉一直就吸引了许多科学家的兴趣 ,但直到最近 ,人们才开始了解内脏感觉、知觉与消化道疾病 ,特别是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关系。随着消化道运动研究手段逐渐走向临床 ,我们已证明许多胃肠功能性疾病病人存在消化道运动功能紊乱 ,但仍有30 %~ 5 0 %的病人无运动异常的证据 ,异常运动改变与症状也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 ,内脏感觉致敏可以解释这些现象。内脏感觉过敏主要包括有 :①低阈值刺激即可引起反应或不适 ;②正常人不被感知的生理刺激 ,在疾病情况下被感知 ,引起腹胀、不适、早饱等 ;③对伤害性刺激反应强烈 ,引起剧烈的疼痛。胃肠道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消化道腔内测压技术以及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IBS患者肠动力、肠内脏感觉、肠黏膜内的NO含量的变化,探讨NO与腹泻型、便秘型IBS患者的肠动力异常和内脏感觉异常的关系.探讨NO在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胃肠功能紊乱的一种,其症状以腹痛、腹胀伴肠道习惯的改变(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为特征,实验室检查却无器质性的肠病变.IBS症状的病理生理基础主要为胃肠运动的改变,内脏敏感性的增高以及精神心理状态的异常,其中内脏高敏感性近年来被认为是最可能解释IBS患者腹痛症状的病理生理机制.许多研究表明,同健康对照者相比,IBS患者在接受直结肠扩张时,疼痛阈值明显降低.目前,内脏高敏感性可以被认为是IBS的一个生物学指标[1].然而,内脏高敏的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其可能与外周或中枢的神经感觉增强有关,也可能与大脑对传入信号的处理、整合异常有关,脑-肠轴上有多种机制单独或共同作用形成内脏感觉异常[2].其中应激/焦虑能够引起IBS内脏高敏感性的形成,并存在可能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胃肠功能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中,近几年发展了许多用于发现和定位中枢神经系统中来自胃肠道的信号处理技术.脑显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使人们可以初步解释和说明大脑皮质中处理消化道感觉信息的部位,使人们对于脑处理人体内脏感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在遗传咨询病人中的发生情况.方法取受检者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收获制片,G显带处理,显微镜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在464例病人中共检出染色体异常24例,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5.17%,其中平衡易位3例(12.5%),罗伯逊易位3例(12.5%),倒位5例(20.83%),性染色体异常8例(33.33%),染色体不平衡易位5例(20.83%).结论妇产科及生殖内分泌许多疾病与染色体异常有关,对这些病人进行染色体检查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用消化道腔内测压技术以及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IBS患者肠动力、肠内脏感觉、肠黏膜内的NO含量的变化 ,探讨NO与腹泻型、便秘型IBS患者的肠动力异常和内脏感觉异常的关系。探讨NO在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1 应用电子气压泵及灌注导管测压仪研究 30例腹泻型IBS患者、30例便秘型IBS患者及2 5例健康对照组的肛门、直肠压力、直肠顺应性、乙状结肠和直肠运动指数以及直肠对容量刺激的感觉阈值 ;2 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三组肠黏膜NO的含量。结果  1 肛门直肠压力 :腹泻型、便秘型IBS患者的直肠静息压、肛管上部静息压、收…  相似文献   

7.
目的目前认为内脏感觉异常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机制之一,为了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胃机械感觉功能的状况,我们用电子恒压器测定了15例录人和52 例FD患者.方法采用瑞典美敦力-塞亚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子恒压器进行检查.受试者空腹,坐位,将气囊经口腔插入近端胃内,选用恒压逐级梯度扩张的端胃,气囊内压力每次增加1mmHg,每次维持30s,计算机分别记录受试者出现感知、不适、疼痛及最大耐受时气囊的容积(mL),同时进行有关分析,得出胃感觉阈值、顺应性、近端胃最大舒张容积等.结果 FD患者与正常人的最小扩张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FD患者对胃机械扩张刺激的感知阈值、不适阈值、疼痛阈值均较正常人显著性下降(P<0.05) ,46.2%的FD患者胃感知感觉过敏,28.8%的FD患者胃不适感觉过敏,19.2%的FD患者胃疼痛感觉过敏.FD病人近端胃顺应性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P>0.05),顺应性与胃感觉阈值无相关性(P>0.05).NUD病人将端胃最大舒张容积较正常人显著性下降(P<0 .05),且与胃感觉阈值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FD病人中存在着胃机械感觉过敏,部分FD患者近端胃适应性舒张功能障碍,近端胃适应性舒张功能与胃机械感觉阈值也有相关性,而近端胃顺应性正常.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常并发慢性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感觉异常。一氧化氮(NO)缺乏导致周围神经供血不足以及由此引起的感觉传导异常可能与之有关。但对于中枢神经是否参与感觉障碍?与糖尿病时感觉传导异常的关系如何,仍有许多未知。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是内源性镇痛系统的关键结构,其背外侧区富含神经元型一  相似文献   

9.
24例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的病人测定右正中神经和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感觉传导速度(SCV)。结果除1例外均有异常。SCV减慢较MCV明显;SCV正中神经异常率(83%)较胫后神经(68%)显著增高,但异常率与癫痫的发作类型,用药种类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内脏感觉过敏是许多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国内外的研究已证实部分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对直肠内气囊扩张刺激引起的内脏感觉过敏,这可能与脑-肠神经轴功能异常有关.功能性磁共振(fMRI)是一种反映中枢局部兴奋变化的新颖检测手段,利用血氧水平依赖(BOLD)技术可测定局部脱氧/氧合血红蛋白比.当中枢神经元兴奋时,其代谢水平的提高必然依赖于局部脑血流量的增加及更多的氧合血红蛋白,表现为磁共振信号增强.fMRI已被应用于中枢对直肠气囊扩张的内脏感觉研究中,并已发现扣带前皮质(ACC)、额前皮质(PFC)、及岛皮质和丘脑等结构可能与内脏感觉有关,初步证实在IB S患者中某些部位的中枢反应异常活跃,但对其中许多细节尚无定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旨在应用fMRI技术观察正常志愿者直肠内气囊扩张刺激引起中枢兴奋的部位、程度,为进一步揭示国人IBS等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患者内脏感觉异常的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7名正常志愿者(其中男性4人,女性3人,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33 岁)接受了检查.首先通过向直肠内气囊渐进性注气,记录每一名受试者的不同感觉(包括开始感觉、急迫排便感以及疼痛感)下的注入气体量.随后以初始感觉阈值对受试者进行间隔3 0s注气/放气刺激,共6周期,同步进行头颅fMRI扫描.然后用急迫排便感阈值和疼能感阈值进行同样的头颅扫描.应用GE1.5T Signa MR 扫描仪,MR扫描包括T1W矢状位(400ms/14m s,256×256/1.00NEX);T1W横断位(4400ms/14ms,256×192"2.00NEX)以及EPI功能成像(echo planar imaging, 3000ms/60ms,FA90°,64×64/1.00NEX)横断位扫描基线定于前联合(AC)和后联合(PC)之间的连线,向上扫描4层,层厚10mm,间隔2mm.在GESUN AW3.1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得到功能图像,相关系数图MR信号强度-时间变化曲线,功能图像与解剖图像融合.如为有效刺激,则可观察到直肠刺激-中枢反应的时间变化与直肠内气囊扩张相符合.功能图像大都重叠在T1W横断位解剖图像上以利于中枢兴奋区的精确定位. 结果所有受试者在受到足够强度的直肠内气囊扩张刺激后均可出现中枢相应部位的脑血流量增加,这些部位主要为ACC、PFC、丘脑和脑岛皮质.同时随着受试者感觉程度的增加,相应部位的脑血流量也随着增加,中枢的兴奋程度也随之增加.在直肠刺激至疼痛时,中枢的兴奋区比非疼痛性直肠刺激时明显增大,而在初始感觉阈刺激时,部分受试者根本没有兴奋区的显示.中枢兴奋区以位于ACC和PFC最为常见,部分受试者表现为兴奋区的单侧优势.丘脑和脑岛皮质的兴奋区也可在部分受试者中显示.结论本研究应用的fMRI是反映直肠在气囊扩张刺激下中枢血流量变化的新型技术,上述发现初步证实ACC、PFC等结构是中枢参与内脏感觉的主要部位,其兴奋程度的变化可能反映了内脏感觉的程度,为进一步研究IBS等病理状态下的内脏感觉异常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常规取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显微镜下分析.结果1840例患者中染色体异常187例,异常率10.16%.其中数目异常122例,结构异常65例.结论妇产科及儿科等许多疾病与染色体异常有关,对这些病人进行染色体检查很必要.  相似文献   

12.
神经解剖学界传统上将脑神经 (包括周围神经纤维及中枢核团 )的功能成份分为七种 (简称七分法 ) ,即(一般 )躯体运动 (支配肌节演生的骨骼肌 ,包括眼球外肌与舌肌 ) ,一般内脏运动 (支配平滑肌、心肌与腺体 ) ,特殊内脏运动 (支配腮弓演生的骨骼肌 ,包括咀嚼肌、表情肌、腭肌、咽喉肌、中耳肌 ) ,一般内脏感觉 (传、受内脏与心血管的一般感觉冲动 ) ,特殊内脏感觉 (传、受嗅味觉冲动 ) ,一般躯体感觉 (传、受头面部皮肤、粘膜、牙、骨骼肌的一般感觉和本体感觉冲动 ) ,特殊躯体感觉 (传、受视觉、听觉与平衡感觉冲动 ) [1~ 4 ]。与此同时 ,…  相似文献   

13.
离子通道广泛存在于消化道黏膜中,其表达和(或)功能异常是肠易激综合征(IBS)重要的致病机制之一。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s)、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VGCCs)及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s)等离子通道不同程度地参与IBS胃肠运动及内脏超敏,是调节胃肠运动和内脏超敏的关键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与胃肠动力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云龙 《医学信息》2001,14(11):776-778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 e IBS)是最常见的肠道运动障碍性疾病 ,表现为腹痛、腹胀 ,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性状异常等症状 ,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改变的生物学标志。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故目前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的积分和排除器质病变后诊断。由于长期以来 ,病理生理机制尚未阐明 ,所以尚无特效药物治疗。IBS的病因涉及的因素广泛 ,呈多相性、多元性 ,与消化道动力学异常 ,内脏感觉异常 ,心理因素及小肠结肠内的激惹因子四方面有关〔1〕。但近年来随着胃肠动力检测技术的发展 ,有趋向认为 IBS是由于平滑肌的功能紊…  相似文献   

15.
外伤性肝破裂是常见的腹部内脏损伤疾病,在腹部损伤中约占15~20%,严重的肝破裂死亡率高达70%,右叶较左叶多见,临床表现与脾破裂极为相似,但肝破裂可伴有胆道损伤,胆汁渗入腹腔内导致腹膜炎,所以病人除了有出血表现外,腹痛与腹膜刺激表现明显.处理肝破裂的基本原则是彻底清创,确切止血及充分引流.已失活或行将失活的肝组织应全部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人除了有胃动力障碍外,近来还发现存在着内脏感觉过敏.肥大细胞在胃肠道含量丰富,我们的初步研究已证实其在FD的发病中有一定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FD病人中胃粘膜肥大细胞与胃感觉过敏之间的关系.方法 23例FD患者(男9例,女14例,年龄32±8.8岁)和15例健康自愿者(男6 例,女9例,年龄29.6±7.9岁)为受检者.运用电子恒压器检测近端胃感觉阈值,在扩张刺激胃前后分别取近端胃粘膜组织活检.使用SABC方法染色肥大细胞及5-HT阳性细胞,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获得肥大细胞和5-HT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OD).结果 1. FD患者近端胃机械感觉阈值明显低于正常人.有11例(47.8%)的F D患者胃机械感觉阈值低于正常人的最低值,我们称之为感觉过敏组.2.感觉过敏组FD患者近端胃粘膜肥大细胞数(19.5±5.6/HSP)明显高于感觉正常组FD患者(16.3±5.5/HSP, P<0.05)和正常人(15.9±5.6/HSP,P<0.05).3.扩张刺激前肥大细胞和5- HT阳性细胞的OD值在正常人、感觉正常组FD患者、感觉过敏组FD患者之间无差异;扩张刺激后感觉过敏组FD患者的肥大细胞OD值减少百分比与感觉正常组FD患者和正常人相比明显增加 (感觉过敏组FD患者∶感觉正常组FD患者∶正常人为16.2%±3.87%∶7.41±2.23%∶7.2 1%±3.25%,ANOVA,P<0.05),感觉过敏组FD患者5-HT阳性细胞的OD值减少百分比与感觉正常组FD患者和正常人相比亦明显增加(感觉过敏组FD患者∶感觉正常组FD患者∶正常人为22.6%±3.24%∶7.72%±3.15%∶5.12%±2.11%,ANOVA, P<0.05).结论 1.感觉正常组FD患者近端胃粘膜肥大细胞和5-HT阳性细胞无改变.2 .感觉过敏组FD患者近端胃粘膜肥大细胞数量增多,扩张刺激后肥大细胞和5-HT阳性细胞脱颗粒增多,提示它们可能与FD患者胃感觉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慢性假性肠梗阻(Chronic 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CIP)是由于肠道肌肉神经病变引起的肠道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的肠梗阻而无肠道机械性梗阻的证据,属少见病.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分析CIP临床表现的特征性、诊断方法.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1978年11月至2000年12月诊断的23例CIP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文献,分析、总结CIP的临床表现的特征性和诊断方法.CIP的诊断标准为 1.临床上有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2.腹平片证实有肠梗阻的存在;3.有关检查明确排除了机械性肠梗阻;4.消化道造影检查发现有肠管的扩张,或肠蠕动减慢、消失;5.消化道压力测定异常、胃肠通过时间明显延长.结果 23例CIP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4例,年龄4~75岁(中位数为50岁).入院时病程为1月~20年(中位数为3年).7例肠梗阻为间歇性发作.CIP患者主要症状有腹胀(8 7%)、腹痛(56.52%)、腹泻(65.22%)、便秘(47.83%)、呕吐(39.13%)和体重下降(82.61 %).本组患者腹胀突出而腹痛相对较轻,伴有腹泻、体重明显下降和消化道其他部位动力异常的表现.腹部膨胀隆是CIP患者最常见的腹部体征(65.22%),7例出现肠型(30.43%),3 例有肠蠕动波(13.04%);在梗阻存在时多数CIP患者肠鸣音正常(30.43%)或减弱(47.83%) ,患者很少出现机械性肠梗阻的体重.85%患者在肠梗阻发作时的腹平片上存在多个液气平面,可见肠管的普遍扩张、结肠积气(13/20,65%).消化道钡剂造影显示肠管明显扩张(82 .61%),肠蠕动减慢和消失(73.91%),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机械性梗阻证据.部分患者接受胃肠道压力测定、胃肠通过时间测定,检查结果表明存在消化道动力低下以及肛门直肠功能异常和胃肠通过时间延长.病变主要累及小肠(82.61%)、结肠(39.13%).4例接受剖腹探查和手术.18例为慢性特发性假性肠梗阻,其中1例为家族性内脏肌病;5例继发于结缔组织病.9例在入院时存在低钾血症,血钾最低为2.0mEq/L,经静脉补钾2~5日后钾恢复正常, 但腹胀情况无改善.11例有HBV感染.结论 CIP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为腹胀突出而腹痛相对较轻, 伴有腹泻、体重明显下降和消化道其他部位动力异常的表现,结合腹平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消化道钡剂造影和内镜检查,结合胃肠道动力检查的异常发现可对CIP作出正确诊断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CVD)病人感觉障碍与体感诱发电位(SEP)异常间的关系。方法:对CVD28例感觉障碍的病人,21例只有运动障碍而无感觉障碍的病人和10例正常人进行了SEP研究。结果:感觉障碍组患侧中枢传导时间(CCT)延长,与非患侧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感觉障碍组N20-P25和P15波幅比的异常率均明显高于无感觉障碍组。结论:CVD的感觉障碍与SEP的异常密切相关,SEP可以做为判断CVD时存在感觉障碍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冷应激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一种应激模式,其作为一种有效的应激源,对健康人内脏感觉产生影响已得到证实.进一步研究已经表明其影响的机制是改变了自主神经的活动.然而,冷应激对不同亚型IBS患者内脏感觉的影响相关报道很少.我们研究冷应激状态对不同亚型IBS患者直肠感觉阈值的影响,探讨应激与IBS症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眼球轨迹运动、认知障碍及相互关系。方法 对39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了眼球轨迹运动检查及韦氏记忆、划消测验、威斯康星分类测验的检查,并与36例正常人进行了对照,就眼球轨迹运动与认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眼球轨迹运动异常,其认知障碍广泛,包括记忆、注意及执行障碍,眼球轨迹运动与认知的各个方面均有关系,眼球注视点(NEF)与阳性症状有关,但与病程无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影响其眼球轨迹运动,两者可能为精神分裂症易惠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