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阴虱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虱病 (pediculosis)是指由于虱子叮咬而引起的瘙痒性皮肤病。阴虱病 (pediculosispubis)是虱病的一种 ,是由阴虱叮咬而引起。虱子为体外寄生虫 ,属于虱 (Anoplura)目。现已知有 4 0 0多种吸血虱子 ,它们的外形为背腹扁平、无翅、个儿小 ,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皮肤镜在人虱类皮肤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该院2017—2018年皮肤科门诊首诊诊断为头虱病、阴虱病及体虱病的12例患者,行皮肤镜下观察。结果:12例患者中阴虱病5例及头虱病7例。12例患者均可观察到虱卵,其中6例观察到成虫。结论:手持皮肤镜在体观察虱类疾病简便可行,有助于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3.
脱毛灭虱膏治疗阴虱病24例王明忠湖南中医学院附属二院(邮政编码410005)24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6例,女8例;年龄18~50岁,其中夫妻同患者18例,未婚者2例,均有不洁性交史。全部病例均在阴毛(或肛毛)上找到虱卵及阴虱。用石灰、雄黄、蒸馏水配制...  相似文献   

4.
阴虱病 ,是虱病的一种。目前在临床上患病人数有所增加 ,其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直接性接触传染。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性传播疾病中 ,阴虱病就是其中之一。所以 ,加强阴虱病的防治势在必行。在临床中 ,用中药治疗 41例阴虱病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41例中 ,男 38例 ,女 3例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6 5岁 ;病程 2周至半年 ;直接性接触传染 38例 ;间接传染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 ,72 30 0 03例。夫妻同患 3对。临床表现 外阴部瘙痒 ,尤其是阴毛区更甚。检查 :外阴部皮肤有散在紫色斑点及抓痕。在阴毛根部找到阴虱…  相似文献   

5.
毛囊虫皮炎、疥疮及虱病等均为皮肤科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病,前两者主要侵犯皮肤,后者主要侵犯头发、阴毛和腋毛。我们发现并诊治眼睑部位的阴虱、毛囊虫感染的2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睫毛阴虱1例     
睫毛阴虱1例郑新来苏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215001)患者女,55岁,个体旅馆业主。右上眼睑病痒z周,夜间重。家人无同患。皮肤科情况:右上检缘微红,睫毛根部以放大镜下观察,见附着牢固的螃蟹样虱虫2只,2~3枚虱卵附着在睫毛干近端。阴阜、腋...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3岁,未婚,业余模特。阴阜部、头皮瘙痒3个月。3月来自觉阴阜部瘙痒,经常抓抠到小“皮屑”(患者系近视,将抓到的虱误认为是皮屑),未行治疗。近2月来头皮有时亦瘙痒,于头皮枕部下方及发际处亦常抓抠到同样“皮屑”。经检视为阴虱。追问病史,其同宿舍有同样患者,曾睡过其床铺,本人否认不洁性接触史。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阴阜部毛干上有散在少许褐红色小虱卵及较多阴虱。患者蓄长发,于枕部头皮上亦找到活虱,虱的头部深入于毛囊口内。对检到的虱,经我科和我校寄生虫学教研室鉴定,均为阴虱。最后诊断:阴部、头部阴虱症。给…  相似文献   

8.
阴虱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寄生于哺乳动物的吸血虱有400多种,但寄生于人类的只有3种;头虱、体虱和阴虱,均具有传染性.前两者在城市中已经罕见.阴虱引起阴虱病(Pediculosispubis下称PP),以性交为主要的传播途径.过去因其危害性不大,在梅毒、淋病猖獗的时代无法顾及,直至70年代才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性传播疾病(STD)之一.目前PP在性病门诊经常见到,并有日渐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阴虱病是通过性接触传染的现代性传播疾病(SID)之一,多数患者为婚外性行为被传染,引起会阴部及耻骨阴毛处皮肤瘙痒,患者常常以瘙痒为主诉来就诊,少数患者自己提到“虫子”来就诊,另有部分患者发觉内裤有点状污褐色血迹来就诊。经显微镜检查查见阴虱成虫及卵确诊为阴虱病者122例。我们采用复方百部酊治疗阴虱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阴虱(Pediculosis Pubis,简称PP)主要寄生在人体阴部及肛门周围体毛上,阴虱病一般通过性交直接接触传播,夫妻常同时患病,属于性传播疾病(STD)。本文对我院诊治30例阴虱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疾病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11.
<正> 我科于1987年10月至1990年5月外用百部酒治疗阴虱病54例,疗效满意。本组男38例,女16例。17~30岁占96.3%。发病前有婚外性生活或夫妻间感染者48例,占88.89%。患者均有阴部瘙痒,局部皮肤可见抓痕及血痂或小脓疱,阴毛上找到阴虱和虱卵。用白酒150~  相似文献   

12.
对10例阴虱病患者试用风油精 (Essential balm) 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一)治疗方法:用风油精涂擦患处,均匀涂抹一遍即可,无需剃毛,有虱卵者需设法将阴毛上的虱卵除去。连用三、四次后洗澡更衣,将换下的内裤灭虱消毒。未愈者重复应用。 (二)治疗结果:10例患者用药三、四次后,痒感消失,丘疹、血痂、抓痕亦消失,未查到阴虱及虱卵,一月后复查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方百部酊治疗阴虱病的疗效。方法外用50%的百部酊涂于患部,干后再涂,连涂3次,每天早晚各治疗1次,连用3天为一疗程。结果阴虱病的治愈率达100%,并对诊断、治疗、预防进行讨论。结论复方百部酊治疗阴虱病疗效显著,价廉易行,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4.
阴虱病乃由阴虱所致皮肤病。阴虱是人虱的一种,其形态、特性均有别于体虱、头虱,因其生存于特殊部位,又较体虱头虱个小,圆形,黑褐色,放大镜下似蟹,成虫和卵依附在阴毛上,常引起阴部瘙痒和红色小丘疹,不难诊断。人是其唯一宿主和传染源。传播途径为直接接确传染,主要通过目的性行为传播。一九七五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性行为传播病(STD)。笔者统计了一九九○年以来男科门诊工作中治愈的24例,治疗分为两组:第一组刮除阴毛;第二组不刮除阴毛单用百部蛇床子酊涂擦患处。因第二组方法简单、方便,患者易于接受,而且收效迅速,渐取代第一组刮除阴毛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皮肤镜在阴虱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确诊阴虱病患者进行皮肤镜检查。结果 45例阴虱病患者皮肤镜检查均发现成虫或虫卵,其中37例皮损在皮肤镜下特征主要表现为点状、不规则状铁锈色结构。结论皮肤镜可作为阴虱病的辅助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4岁。阴部和双下肢瘙痒1月余。在阴部和双下肢发现小虫。未经任何诊治。近来加重,夜不能眠。检查:双下肢毳毛浓密,以双侧大腿前内侧为甚,皮肤表面、毳毛的根部和毛杆上有茶褐色蟹形小虫爬行,毛杆部有多数针尖大小有光泽灰白色小粒,皮肤多处丘疹、血痂。患者有婚外性交史。阴部有阴虱和虫卵,未发现头虱和衣虱阴部及双下肢阴虱病1例报告@徐秀兰$四川省合川市人民医院皮肤科!631520@何昌弟$四川省合川市人民医院皮肤科!631520  相似文献   

17.
阴虱(pediculus inguinalis)是爬行类寄生虫,不具飞翔和跳跃的能力,需要依靠吸食人的血液生存。阴虱病大多数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非性途径传播,比如脱落的阴毛,衣物及寝具传播。’临床以显微镜镜下检出虫体或虫卵为确诊依据。皮肤镜体外常用的一种非侵袭性皮肤图像诊断工具,是皮肤科医生肉眼观察与皮肤病理之间的桥梁。国内目前尚无运用皮肤镜检查阴虱的报道。本文采用皮肤镜对32例阴虱病患者检查结果与临床肉眼观察以及显微镜法进行比较,探讨皮肤镜在阴虱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1  相似文献   

18.
阴虱病是一种可通过性行为传播的寄生虫疾病。笔者现将1993—1998年初诊的409例阴虱病的诊疗小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男性,年龄18~72岁,有不洁性行为347例,病期最短7天,最长60天,合并淋病23例,非淋菌性尿道炎57例,尖锐湿疣  相似文献   

19.
复方樟脑酊治疗阴虱病65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3月~1996年8月,我科对就诊的65例阴虱病患者用自配的复方樟脑酊进行治疗,取得满意临床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65例中男58例,女7例,已婚29例,未婚36例,其中夫妻同患5对,病程3~30天。全部患者均在阴毛根部找到阴虱体或虱卵,阴部以外肛周处发现阴虱者2例,合并淋病10例,尖锐湿疣2例。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治疗方法 65例阴虱患者均采用自制复方樟脑酊。处方:医用樟脑3.0g,氯霉素注射液1.0g,地塞米松注射液20mg,DMSO10ml,75%酒精加至60ml。每日3次,涂阴毛区,不用剃除阴毛。结果 65例阴虱病患者全部治愈,最短1天,最长3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性病的出现,使阴虱的发病率更为上升.我们发现洗衣粉及其他合成洗涤剂中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lkylbenze sulfonate,ABS)是安全高效、简便价廉、无臭无味,易得易存的灭虱药物.现将研究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