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布鲁氏菌病合并布鲁氏菌病性关节炎患儿的药学监护模式。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布鲁氏菌病合并布鲁氏菌病性关节炎患儿的治疗过程,协助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并进行合理的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结果 临床药师通过有效的药学监护模式,可提高布鲁氏菌病患儿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合理性,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临床药师积极开展药学监护,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体现了临床药师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母源性性传播性疾病(STD)对胎儿的影响,预防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方法通过对1000例死胎、死产、畸形儿跟综回访调查研究,找出影响胎儿出生健康的母源性STD,通过统计学的方法STD对胎儿出生的死亡率、畸形率、感染率的影响。结果母源性STD传播率最高的区域是非洲地区;发病率最高是艾滋病、梅毒、淋病,因此非洲地区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死亡率及感染率均高于其他地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母源性疾病直接对胎儿出生健康状况造成影响,加强孕前健康教育及做好围产期感染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性传播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合理防治女性性传播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性病门诊女性就诊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545例就诊者中,支原体、梅毒和尖锐湿疣(CA)的感染率分别为66.42%、25.69%和20.18%;≥40岁者和<40岁者、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和高中及以上学历者的梅毒感染率分别为33.50%、21.16%、33.01%和15.88%.仅5.00%的梅毒患者出现皮损.结论 性病门诊女性就诊者的支原体、梅毒和CA的感染率较高,其中梅毒以隐性感染为主.≥40岁者、低学历者的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40岁者、学历相对高者. 相似文献
7.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儿童能否在德、智、体、美各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 ,与其早期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何为早期教育 所谓早期教育 ,是指入小学之前所施行的教育。儿童智力的发展是在素质、环境、儿童保健、健康教育统一作用中实现的。生理素质是智力发展的前提 ,要提高智力水平 ,要培养出健全发展的2 1世纪的一代新人 ,就得具有良好的素质条件。根据大量科学研究成果表明 ,生理素质的培养是从母亲妊娠开始的。因此 ,早期教育应从整个胎儿期开始。二、早期教育的可能性 幽居在母亲子宫内的胎儿并不是闭目塞听的混沌一团。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殖器疱疹患者单纯疱疹病毒(HSV)及其它性传播感染的发病率及特点。方法:采集生殖器疱疹损害部位或阴道分泌物,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单纯疱疹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性传播病原体、梅毒,抗HIV采用血清学试验。结果:182例生殖器疱疹患者中,检出单纯疱疹病毒116例(63.7%),在116例感染患者中,30例(27.6%)合并有其它性传播感染,其中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11例(9.5%),梅毒8例(6.9%),沙眼衣原体4例(3.4%),解脲支原体9例(7.7%)。结论:HSV感染是生殖器疱疹的主要原因,并且容易合并其它性传播感染,应注意检查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陈振权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2,(2):112-118
H.Tanaka等提出的可能性线性系统是模糊数据分析的重要分支,本文把求解模糊参数的均值和展作先后处理,提出4种可能性线性系统模型,这些模型对模糊效据的拟合,均较Tanaka模型为优,本文论证新模型解的存在性、解法以及数据分析的性质,并与Tanaka的3种模型作比较。 相似文献
10.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它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畜牧业发展。据1963年云南省卫生防疫站调查云龙、弥渡县在内的16个点,查出马和羊血清阳性率为4.86%,1964年常立纲报道云龙县人布病血清学阳性3例。为了解大理州人间布病感染情况,我们于1991年2月至1992年8月对部份人群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染病的家畜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接触患病的牲畜及其产品或其污染物而感染发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本疾控中心于2008年共收治50例布病患者,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抗生素联合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经治疗后无症状患者的性病原体DNA阳性率.方法:选择首次出现尿道炎症状的男性患者,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即左氧氟沙星组及左氧氟沙星加阿奇霉素治疗组.治疗2周后用荧光定量 PCR(FQ PCR)方法筛选出淋球菌(Ng)、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 DNA阳性者(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者),对病原体DNA阳性者重复治疗2周,再次筛选出Ng、Uu、Ct DNA阳性者(包括无症状和有症状).结果:无症状患者的病原体DNA阳性检出率:治疗2周后甲组35.2%,乙组20.8%;对病原体DNA仍阳性者重复治疗2周后,甲组50.0%,乙组:15.8%.结论: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经治疗后无症状患者有较高比例病原体DNA检出率,应重视该人群的追踪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抗生素联合用药对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抗生素联合治疗方案"利福平+强力霉素"、"利福平+链霉素"对296例各期布病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率100%,近期治愈率达74.66%。结论: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布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羊、牛、猪等牲畜,布鲁氏菌由它们传染给人和其他动物。人被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盗汗、全身不适,还可发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0岁,市某厂退休工人,发病前1个月在家有食熟羊肉史.患者2011年4月7日开始出现发热,高热为主,体温最高达40℃,热型不规则,出汗多,乏力,发热时伴寒战、咽痛,无畏寒、关节疼痛、皮疹,发病后在外院及我院门诊多次就诊,2011年5月19日我院门诊血常规:WBC 5.65×109/L,N 38.9%,HGB110 g/L、PLT 52× 109/L.尿常规示:WBC 6个/μL,PRO++,BLD+,胸片无异常.2011年6月5日我院门诊HsCRP 5.41 mg/L,复查尿常规无异常,拟"发热查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利巴韦林针,头孢呋辛针等抗感染治疗,症状反复,于2011年6月7日到我院感染科住院,入院后查血常规:WBC 4.94× 109/L、N 53.7%,HGB97g/L,PLT 84×109/L,E 0%.血AST 59 IU/L,乙肝表面抗原,血沉ESR 34 mm/h.腹部B超示:(1)左肝大.(2)慢性胆囊炎.(3)前列腺稍大.心脏B超示:左房增大,未见赘生物.入院后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针抗感染治疗,体温缓慢下降,2011年6月15日行骨髓穿刺术及骨髓活检术,骨髓涂片常规提示增生活跃骨髓象.骨髓活检示:骨髓部分增生极度低下,部分增生较低下,粒红比例大致正常,均以偏成熟阶段细胞为主,巨核细胞不少,为分叶核,免疫组化:CD3部分(+),L26(-),CD56(-),CK(-).201 1年6月19日体温降至正常,2011年6月21日复查PLT 52×109/L.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经治疗后无症状患者的性病原体DNA阳性率.方法选择首次出现尿道炎症状的男性患者,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即左氧氟沙星组及左氧氟沙星加阿奇霉素治疗组.治疗2周后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筛选出淋球菌(Ng)、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 DNA阳性者(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者),对病原体DNA阳性者重复治疗2周,再次筛选出Ng、Uu、Ct DNA阳性者(包括无症状和有症状).结果无症状患者的病原体DNA阳性检出率治疗2周后甲组35.2%,乙组20.8%;对病原体DNA仍阳性者重复治疗2周后,甲组50.0%,乙组15.8%.结论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经治疗后无症状患者有较高比例病原体DNA检出率,应重视该人群的追踪治疗. 相似文献
17.
据山东省肝炎、布病的疫情资料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证明:山东省肝炎每5年为一周期;布鲁氏菌病每11年一次周期性波动。至于今后能否仍呈现其周期性规律,这与我们综合性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次对昆明市郊10县(区)2711人与家畜或其畜产物接触的职业人群进行了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病学调查,94人布病阳性,阳性率3.47%,几何平均滴度(GMRT)212.15,昆明市属布病疫区,其少数民族地区明显高于汉族地区,兽医、放牧高于其它职业。有57.45%布病阳性人无任何症状体征。为我市开展布病防治(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本地区布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体征及临床误诊情况。方法分析本院2006年3月~2012年3月128例布氏杆菌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本地区布氏杆菌病发病人群以从事养殖业及畜牧业的中青年男性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及关节痛,因本病临床特点的多样性易造成误诊。结论医院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布氏杆菌病,对此病做到早期诊断、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