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临床上常见的化学性胃炎。又称碱性反应性胃炎。是由于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异常地反流入胃引起的以胃小凹增生为主且炎症细胞浸润很少为特征的反应性胃黏膜病变。其原因多为消化道手术、胃肠结构异常或幽门功能紊乱所致.胆酸是导致胃黏膜炎症的重要因素。新络纳(莫沙必利)可以调节胃肠动力,防止胃十二指肠反流;铝碳酸镁既可中和胃酸又可在酸性环境下结合胆酸。2006年1月~2007年6月.对在门诊就诊的160例BRG使用新络纳联合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徐瑛 《河北医药》2011,33(9):1372-1373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临床上常见的胃炎,是由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异常反流入胃所引起的胃黏膜病变。其原因多为消化道手术、胃肠结构异常或幽门功能紊乱所致[1]。胆酸是导致胃黏膜炎症的重要因素。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可调节胃肠动力,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防止胃十二指肠反流;尿囊素铝既可中和胃酸又可在酸性环境下结合胆酸,  相似文献   

3.
焦健  黄燕飞  纳晔 《云南医药》2012,(4):360-361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又称十二指肠胃反流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胃炎,是由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包括胆汁、胰液和肠液)异常反流入胃所引起的胃黏膜病变,其原因多为消化道手术、胃肠结构异常或幽门功能紊乱所致[1]。在对该  相似文献   

4.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由于幽门功能不全、胃窦和十二指肠协调运动障碍、胃排空延迟或胆囊功能障碍等因素导致含过量胆汁的十二指肠液通过幽门逆流至胃,刺激胃黏膜,从而产生胃黏膜充血水肿等的炎症改变。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胀痛不适、暖气、泛酸、恶心、心悸、经常呕吐胆汁(特别是清晨),并且体重明显下降。2004年11月-2008年5月采用中医药治疗BRG45例,疗效明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苏静  张军霞  匙淑萍 《河北医药》2012,34(8):1185-1186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是由于幽门功能不全,胃窦十二指肠协调运动障碍,胃排空延迟或胆囊功能障碍等因素导致过量含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破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屏障,损伤黏膜上皮,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改变.BRG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胃部疾病,约占胃炎的24.2%[1].由于自主神经系统的损害可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胃肠激素分泌异常,从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幽门关闭失衡,表现为胃窦蠕动降低或节律紊乱、胃排空延迟、幽门括约肌压力下降、开放时间延长、十二指肠异常收缩、逆蠕动以及胃、幽门十二指肠运动不协调等[2].本研究旨在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餐前后自主神经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胆汁反流性胃炎亦称碱性反流性胃炎,是指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行降低幽门功能的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在胃酸作用下,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H+弥散增加,而导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目前常规药物治疗包括促胃动力药物(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结合胆盐类药物(如达喜)、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我院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满意,并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胃电图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又称十二指肠胃反流病,是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汁、胰液和肠液)反流入胃引起的胃黏膜损害,其主要致病因素是胆汁[1]。为进一步提高对BRG的病因、诊断及治疗问题的认识,本文就我院诊治的84例BRG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  相似文献   

8.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以及幽门功能失常和慢性胆道疾病等,导致胆汁通过幽门逆流至胃并刺激胃黏膜,产生腹胀、烧心、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为主的炎症性病变.我们采用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并与单用雷贝拉唑和铝碳酸镁治疗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十二指肠胃反流(DGR)是机体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现象,过多的胆汁反流可致胃黏膜损伤[1],称为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或碱性反流性胃炎(ARG)。发生于胃幽门术后过多胆汁反流引起的胃炎称为继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SBRG);发生在非手术胃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称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PBRG)。目前,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现就其发生机制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胆汁反流性胃炎及药物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的胃炎,是由于幽门功能不全,胃窦十二指肠协调运动障碍,胃排空延迟或胆囊功能障碍等因素导致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而引起的胃黏膜的炎症.现将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药物治疗进展情况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胆汁反流入胃削弱了黏膜屏障功能,使胃黏膜遭到消化液的作用,产生炎症,糜烂,出血和黏膜上皮化生等.笔者自2001年1月~2004年1月应用奥美拉唑联合中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慢性胃炎患者常存在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而发生胆汁胃反流 ,容易被胃镜直接观察到或被99Tcm-EHIDA肝胆显像发现。由此联想到慢性胆系疾病患者也常存在Oddi (奥狄 )氏括约肌功能紊乱 ,是否也会发生肠液胆管反流并且可用核素显像方法发现 ?本文对一组正常人和一组慢性胆系病例进行了动态显像研究 ,证实了这种显像方法确实可以显示肠液胆管反流 ,同时可以显示胃反流 ;慢性胆系疾病患者可同时发生肠液胆管反流和胃反流 ,现予报告。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  1、正常人受试者 12例 ,其中男 6例 ,女 6例 ,年龄 34~ 70岁 ,平均 4 5 6岁。既往身体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残胃黏膜病变与胃切除术式的关系。方法回顾566例[毕Ⅰ式224例(A组)、毕Ⅱ式207例(B组)和胃食管吻合术135例(C组)]患者的胃镜、幽门螺旋杆菌、吻合口及残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等检查资料,分析残胃病变与胃切除术式的关系。结果 566例残胃黏膜病变中,吻合口炎占44.0%,残胃炎占72.1%,吻合口溃疡占11.7%,残胃癌占7.1%,反流性食管炎占9.5%,胆汁反流占38.7%。其中,B组中残胃炎、吻合口溃疡、残胃癌、胆汁反流等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C组中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吻合口炎的发生在三组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残胃黏膜病变与胃切除术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残胃黏膜病变与胃切除术式的关系.方法 回顾566例[毕Ⅰ式224例(A组)、毕Ⅱ式207例(B组)和胃食管吻合术135例(C组)]患者的胃镜、幽门螺旋杆菌、吻合口及残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等检查资料,分析残胃病变与胃切除术式的关系.结果 566例残胃黏膜病变中,吻合口炎占44.0%,残胃炎占72.1%,吻合口溃疡占11.7%,残胃癌占7.1%,反流性食管炎占9.5%,胆汁反流占38.7%.其中,B组中残胃炎、吻合口溃疡、残胃癌、胆汁反流等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C组中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吻合口炎的发生在三组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残胃黏膜病变与胃切除术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治疗目前无特殊药物。我们从1994年采用西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采用35例为治疗组,28例为对照组,其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胆汁反流性胃炎也称碱性反流性胃炎「采用世界胃肠病学(第7届)与消化内窥镜(第5届)大会的标准]。1.l持续或频频发作的上腹部灼痛或除痛,恶心或反复胆汁性呕吐,且病程在6个月以上;l.2内窥镜学检查,术前未用解痉药,患者合作,且无暧气,未充气前可见胃底含有大量胆汁的胃液,可见附有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呈泡沫或水样从幽门反流入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清热理气冲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除去正常对照组,其余各组大鼠应用胆汁灌胃导致胃黏膜损害。2周后分别应用清热理气冲剂等效剂量、大剂量、西沙必利、枸橼酸铋钾处理。观察胃黏膜病理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胃黏膜瘦素、前列腺素E2、内皮素和白细胞介素-8的含量。结果:中药等效剂量组和大剂量组胃黏膜病理形态和超微结构较之病理对照组显著改善。与病理对照组比较,胃黏膜瘦素和前列腺素E2含量明显增高,而血浆内皮素和血清白细胞介素-8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清热理气冲剂可以减轻胃黏膜损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相似文献   

17.
胆汁返流性胃炎(BRG),又称碱性返流性胃炎,是由于幽门松弛、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引起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胃导致胃黏膜的炎症。一般认为胆汁、胆盐、溶血性卵磷脂、胰酶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可溶解来自胃黏膜的胆固醇和磷脂,并干扰胃黏膜的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弥散入黏膜,进一步引起损伤,导致炎症发生,是以上腹灼痛、口干苦、胆汁样呕吐、嗳气返酸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慢性胃炎。中医归属于“胃痛”、“吐酸”、“嘈杂”等病范畴。  相似文献   

18.
铝碳酸镁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铝碳酸镁对毕氏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 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 ,经胃镜及胃内 2 4h胆汁监测证实有胆汁反流性胃炎。随机分成 2组 ,治疗组服用铝碳酸镁片 1.0g ,tid ;对照组服用硫糖铝片 1.0g ,tid ,分别于治疗后第 1,2 ,4周后观察上腹部刺激 ,腹痛 ,反酸等症状变化 ,治疗结束后复查胃镜和胃内 2 4h胆汁反流情况。结果 :服药后 1周治疗组各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对照组在服药 1,2周后症状积分虽有下降 ,但不如治疗组明显。治疗 4周后 2组症状均明显减轻。治疗组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由 (78.3± 10 .2 ) %降至 (48.6± 2 3.3) % ,且残胃及吻合口炎症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结论 :铝碳酸镁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 ,显著减少术后胆汁反流 ,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铝碳酸镁与西沙必利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铝碳酸镁与西沙必利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5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随机分成实验组100例,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铝碳酸镁与西沙必利及硫糖铝片与西沙必利联合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期间内镜复查,并观察腹痛,腹胀,恶心及呕吐胆汁等症状变化。其结果经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1)。结论 铝碳酸镁与西沙必利联合治疗,具有结合胃内胆酸,保护胃粘膜,增强胃排空,阻止胆汁反流,从而促进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理愈合,有效缓解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症状,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1月6月收治的53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16例),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结合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潘多酮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可见明显改善胃脘痛、饱胀、嗳气、胃灼热及泛酸苦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能改善胃黏膜组织及控制胆汁反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可明显改善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及改善胃黏膜组织炎症状况及反流状况,奥美拉唑配合小柴胡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疗效确切、安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