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目的 观察南京市浦口区江滩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效果, 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 2004-2013年浦口区血吸虫病疫情及防治措施资料, 分析比较不同年份不同防治措施人群、 家畜、 钉螺血吸虫感染率变 化。结果 结果 2013年全区钉螺面积384.09 hm2 , 比2004年的1 137.61 hm2 下降了66.24%, 2004年感染性钉螺面积572.02 hm2 , 钉螺血吸虫感染率为0.18%, 2008年后未查见感染性钉螺。2004年人群感染率为3.55%, 2007年下降为0.02%, 2008 年后未再查到血吸虫病人。结论 结论 南京市浦口区实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措施后疫情稳定; 但仍需对既往有螺环境进行 监测及综合防治以巩固效果。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八卦洲江滩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京市八卦洲江滩采取围垦种植、兴林抑螺、挖池养殖等综合治理措施,同时对边角滩等复杂小环境则采用药物喷洒灭螺,有效控制了血吸虫病疫情.  相似文献   

3.
江滩综合开发控制沿江血吸虫病流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报道了在丹徒县长江洲滩开展深翻毁芦、林农间作、多种经营、灭螺防病的综合开发方法和效果.3年观察结果,林、农间作区,活螺框出现率及活螺平均密度,由实验前的92.0%和15.80只/0.11m~2,降至1.5%和0.02只/0.11m~2;土层内钉螺死亡率为77.3%,明显高于对照区的9.9%.汛期间作区有螺株出现率3次分别为17.0%、6.0%和0,明显低于芦滩对照区的98.0%、55.0%和20.0%.附近村庄连续2年未发生血吸虫病急性感染和新感染病人.通过江滩综合开发,初步建成了一个农、林、副、渔基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百色市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终期效果,为血吸虫病消除后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分析百色市实施血防中长期规划期间(2004-2015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数据。结果 截至2015年底,规划实施期间累计血清学筛查常住人口10 244人次,阳性649人次;粪检查病2 158人次;流动人口筛查2 683人次;查螺面积150.04 hm2,累计灭螺面积2.03 hm2。未检出血吸虫病病人以及感染性钉螺。结论 百色市实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效果理想,达到了消除血吸虫病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血防试点南昌试区控制血吸虫病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昌市血吸虫病流行于南昌、新建、进贤、安义 4个县和昌北开发区 ,分别为湖沼型和山丘型疫区。 1995~ 1997年被列国务院综合防治血吸虫病试点 ,现将 3年的防治效果分析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防治策略1.1.1 内湖 以环境改造灭螺为主 ,消灭内湖 5 73.6 hm2钉螺 ,使试区 12个乡 (镇 )达到阻断传播标准。1.1.2 沿湖 综合治理 ,普遍化疗结合健康教育、易感地带灭螺、安全供水等 ,同时建立 10个血防示范村 ,使 31个乡(镇、场 )达到控制传播标准 ,4个乡 (镇 )达到控制疫情标准。1.1.3 山丘 已经阻断传播的安义县 5个乡 (镇 )巩固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 目的 评价繁昌县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终期效果。 方法 方法 收集2004-2014年繁昌县血防资料, 分析 血吸虫病流行状况, 评价防治效果。 结果 结果 2004-2014年全县共治疗血吸虫病人1 938人次, 扩大化疗64 256人次; 治疗 病畜12头次, 扩大化疗2 745头次; 累计开展药物灭螺7 758.1 hm2 , 环境改造灭螺36.0 hm2 ; 所有重点村落实了传染源控 制措施。至2014年, 人群血吸虫感染率降至0.27%; 急性血吸虫感染发病率和耕牛感染率降为0; 钉螺面积下降至 103.20 hm2 ; 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密度呈总体下降趋势。 结论 结论 实施以人畜筛查化疗、 控制钉螺、 健康教育及传染源控制 为主的综合性血防策略效果显著, 全县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7.
在皖江江滩血吸虫病疫区开展了疫情状况和连续4年的流行因素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为本省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地区;近5年由于涨滩的原因,新增滩地有螺面积显著,以江洲滩为甚;传染源的种类较多,在传播中的地位依次为牛、猪、人等;人群接触疫水以生活方式为主,其频次和强度分别以农民和渔民最高;感染性钉螺分布与植被种类及家畜活动频度、野粪污染程度呈正相关,并呈负二项分布;疫区形成与滩地崩涨、变迁密切相关;皖江水位及降雨量是影响流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比较了“人畜化疗+健康教育+滩地综合治理”综合性防治措施与“人畜化疗+易感带灭螺”一般性防治措施对控制江滩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结果显示,实行综合性防治措施的试区人畜感染率及滩地感染螺密度均下降80%以上,而实行一般性防治措施的试区,人群感染率仅下降20.5%,耕牛感染率及感染螺密度均有较大幅度上升。但前者的费用效果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9.
长沙市城区傅家洲江滩由湘江中心的傅家洲、玉龙洲、桔子洲尾 3处小江滩和位于湘江西岸的龙王港口滩地组成 ,位于长沙市湘江 1桥与 2桥之间。1 997年 9月 ,长沙市城区有 4位居民因在傅家洲一带游泳后发生了急性血吸虫病 ,从而开始对该地进行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发现上述 4处滩地均有肋壳钉螺孳生 ,面积达 1 34.7万 m2 ,并查到了感染性钉螺。病情调查发现上述 4地的人畜及外来流动渔船民中有不少血吸虫病患者。因此傅家洲一带被确定为城市血吸虫病江滩型新流行区。作者对该地血吸虫病新流行区的形成因素和近几年防制对策的效果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1992—1995年在南京六合通江集村试区,采取处理阳性螺点,结合人、畜查治的防治对策。结果显示居民、耕牛的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从3.45%、36.84%下降为零,人群血清学阳性率从12.33%降到5.19%;试区滩地的阳性螺密度随钉螺密度的下降亦逐年降为零;哨鼠疫水测定持续2年未发现血吸虫感染,已连续3年无急血病人发生。作者认为在大面积江滩灭螺难以实施的情况下,如能切实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是可以控制江滩血吸虫病流行的。  相似文献   

11.
综合治理控制湖沼地区血吸虫病效果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索湖沼地区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方法2003~2007年选择湖北省公安县花基台荆江分洪区5个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村为试点,第1阶段(2003~2005年)在实施人畜化疗、易感地带灭螺、免费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人的同时,结合农业、林业、水利等项目开展血防综合治理。第2阶段(2006~2007年)在此基础上开展以机代牛,控制传染源,发展多种经营,种植经济作物或棉稻、油稻轮作。结果通过连续5年2个阶段综合治理,第1阶段居民和耕牛感染率分别降至1.05%和2.69%,分别下降了97.29%和80.06%(2χ=276.649 3、27.364 6,P均〈0.01),无12岁以下儿童新感染和急性血吸虫病发生,钉螺感染率降至0(2χ=7.145 1,P〈0.01);第2阶段居民感染率降至0.21%,下降了99.46%,病牛数减少到0,未发生急性血吸虫病,钉螺面积下降98.02%,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结论综合治理措施可有效控制湖沼地区血吸虫病流行。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重疫区村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后3年,居民血防知识及格率、血防态度正确率均明显升高,疫水接触率和血吸虫感染率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湖沼地区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的效果。方法收集整理并分析2004-2008年公安县、江陵县开展人畜查治病、健康教育、无害化厕所建设、以机代牛、洲滩禁牧和安全用水等策略的年报资料。结果与2004年策略实施初期相比,2008年公安县人群和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下降了74.43%和74.18%,感染性钉螺密度下降了99.42%;江陵县人群和耕牛感染率分别下降了73.29%和63.60%,感染性钉螺密度下降了75.78%。2县连续3年均未发生突发疫情,散发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均降为0。结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可有效控制湖沼地区血吸虫病疫情。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当前湖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并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以期对加速湖区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特征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5,自引:12,他引:5  
本文综述了当前我国湖沼型疫区血吸虫病流行特征和疫情态势,讨论了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新策略的现实条件和技术构成,介绍了试点及推广应用成效,以及推行新策略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对加速湖区血防工作进程、推动我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目标的实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林业血防工程控制钉螺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安徽省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林业血防工程控制钉螺的效果。方法以环境为单元,现场调查湖沼型地区各环境林业血防工程现状。2009年春季,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调查各环境单元钉螺分布情况,建立各环境林业血防工程及钉螺分布数据库,分析林业血防工程对钉螺分布的影响。结果造林滩地活螺框出现率为14.9%,未造林滩地活螺框出现率为19.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2 267,P〈0.01);林农模式的活螺框出现率低于其他模式。造林滩地和未造林滩地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为0.552只/0.1 m2和0.989只/0.1 m2,造林滩地比未造林滩地低44.2%;抚育组和未抚育组的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为0.354只/0.1 m2和0.653只/0.1 m2,抚育组的钉螺密度比未抚育组低45.8%。长期造林环境的钉螺密度、活螺框出现率均为最低。结论安徽省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林业血防工程具有较好的控制钉螺效果,长期造林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抑螺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流行特点、 防治策略和措施的演变过程, 特别是总结了现阶段实行的 “以传 染源控制为主” 的综合性防治策略研究进展以及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障碍因素, 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旨在为推 进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达到传播阻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实现防治策略转变 加快血防工作进程   总被引:2,自引:12,他引:2  
本文回顾了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转变过程,并阐述了现阶段实施的“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对于控制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区围栏封洲禁牧控制血吸虫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洞庭湖区实施围栏封洲禁牧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洞庭湖区沅江市冯家湾村为观察试点,调查围栏封洲禁牧前后人、畜、钉螺血吸虫感染率,家畜传染源数量和饲养方式,洲滩野粪分布,水体感染性,人畜在洲滩的活动情况,实施成本及其经济效益。结果围栏封洲禁牧2~5年后,人、畜、钉螺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下降了88.89%、100%、100%,耕牛数量减少了73.60%,敞放饲养户减少了100%,舍饲圈养户增加了88.58%,人畜在洲滩的活动及污染减少,水体安全性增强,滩地生态经济效益提高了15%~20%。结论围栏封洲禁牧对控制湖区血吸虫病疫情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