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为主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灵龟八法按时开穴配合天枢、大肠俞等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匹维溴铵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93.3%,对照组分别为50.0%和8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腹胀、腹痛和腹泻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6.7%和93.3%,对照组分别为80.0%、86.7%和80.0%,两组腹胀及腹泻症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龟八法按时开穴为主针刺是一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脾穴位贴敷(简称"温脾贴")干预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中西医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温脾贴干预,观察两组治疗后腹泻症状改善情况及综合临床疗效。结果:干预30天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评分均低于初诊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评分均降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综合临床疗效观察组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为74.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脾贴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表现为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腹胀、黏液便、大便形状异常等,呈反复性或持续发作,临床分为便秘型和腹泻型。笔者运用温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温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伟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0):1377-1377
目的观察温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采用温针治疗,对照组54例予以思密达冲剂;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能有效改善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温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 是一种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独立性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1].IBS在中医学属"泄泻"、"腹痛"等范畴.2007年1月-2009年7月,笔者采用针灸治疗IBS患者5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 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IBS D诊断标准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予以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各症状积分和症状总积分变化。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前减低,在改善大便频次、腹部不适、大便黏液及大便性状方面,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排便不尽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症状总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IBS D 疗效满意,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温针灸、神阙穴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43例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淑贤  王秀芹  蔡永 《河南中医》2006,26(12):59-6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与胃肠功能改变有关,以慢性或复发性腹痛、腹泻、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主要症状,但缺乏胃肠道结构或生化异常的综合征。常见于青壮年,多与患者精神心理异常有关,属于心身疾病。近年来,我科采用温针灸配合神阙穴贴敷治疗腹泻型IBS,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与匹维溴铵片比较,探讨四神丸联合督灸对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四神丸联合督灸治疗)44例和对照组(匹维溴铵片治疗)46例,对比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量表(IBS-SS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随访2个月后疗...  相似文献   

9.
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以随机对照单盲法将8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中药疏肝健脾汤剂和思密达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两组分别进行治疗前、治疗后症状评分及疗效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60.0%,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在腹痛频率、腹痛程度、腹泻程度、大便性状积分和总积分方面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腹痛频率、腹痛程度方面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西药组,每组各60例。温针灸组主穴取天枢、足三里、三阴交,采用温针灸,留针30 min,每日1次,治疗6 d间断1 d,连续治疗4周;西药组给予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2 mg,3次/d,连续治疗4周。两组进行疗效比较,随访6个月后统计复发率。结果:温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6.7%(52/60),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1.7%(43/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温针灸组复发率为21.4%(6/28),西药组复发率为54.5%(1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较好疗效,复发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阳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曲美布汀0.2g tid,蒙脱石3g tid,饭前30min服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脾汤,每日1剂,并予以中药腹部穴位贴敷疗法,每天1次,7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停止穴位贴敷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6周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阳健脾法治疗腹泻型IBS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腹泻、腹痛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疏肝温清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疏肝温清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多塞平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总体疗效及腹泻、腹痛、腹胀、大便性状等主要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为72.5%;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腹泻、腹痛、腹胀、大便性状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P〈0.01)。结论疏肝温清汤治疗D-IBS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遵循随机原则将59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本研究通过中医证候量表、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积分的改善来对治疗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治疗后,温针灸治疗组与常规针刺组在中医证候积分及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积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温针灸治疗组改善率高于常规针刺组(P0.05);温针灸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1%,其中痊愈率为20.7%;而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2.1%,痊愈率为14.3%。结论:温针灸能有效的缓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各项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右归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行针刺治疗,试验组加用右归丸。结果:症状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右归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证候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吴兵  张声生 《北京中医》2007,26(5):312-31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根据新近罗马Ⅲ标准,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未分型等四型。其中,临床上以腹泻型(IBS-D)最为常见,约占40%~45%。中医学无此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应属于“泄泻”、“腹痛”等范畴。中医治疗IBS相对于目前西医对症治疗更具有优势,而辨证则是治疗的关键,近年来不少学者都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将近年来对IBS证候学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外敷腹泻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穴位贴敷,每次贴药2 ~6 h;治疗组给予腹泻贴外敷(白芥子、细辛、白芍、延胡索)穴位(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脾俞、胃俞),每次贴药2~6h.两组均治疗40 d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例,显效20例,好转12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3.34%;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1例,好转2例,无效38例,有效率为7.31%.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敷腹泻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附子理中汤对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辨证属脾肾阳虚者的疗效.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2例,予附子理中汤治疗;西药组30例,予得舒特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肠道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中药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下降,患者的焦虑不安、行为障碍、身体角色、健康担忧、饮食限制、社会反应方面积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西药组在焦虑不安、健康担忧、饮食限制方面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中药组在焦虑不安、行为障碍、身体角色、健康担忧、饮食限制方面改善程度优于西药组(P<0.05).4周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有4例复发或加重,低于对照组的8例(均P< 0.05).结论 附子理中汤治疗本类患者疗效确切,在肠道症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两方面都显著优于西药得舒特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及粪便中肠道菌群水平,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P0.05)。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IBS-S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肠道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P0.01),大肠埃希菌未见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肠道嗜酸乳杆菌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双歧杆菌、粪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较治疗前均未见明显改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较好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患者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探寻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能的客观化评价指标。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痛泻药方加减以及匹维溴胺治疗。2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记录患者主要中医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并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结束,检测患者血清胃肠激素5-羟色胺(5-HT)、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胆囊收缩素(CCK)的含量。结果:1)中医证候总体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能有效改善腹痛即泻、腹胀腹痛、肠鸣矢气、情志抑郁、急躁易怒等主要单项症状,尤其在改善腹胀腹痛、情志抑郁、急躁易怒优于对照组(P0.05)。3)胃肠激素水平检测:2组均能有效改善胃肠激素水平,2组治疗后胃肠激素含量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尤其在改善CGRP水平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以随机对照单盲法将8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中药疏肝健脾汤剂和思密达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两组分别进行治疗前、治疗后症状评分及疗效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60.0%,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在腹痛频率、腹痛程度、腹泻程度、大便性状积分和总积分方面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腹痛频率、腹痛程度方面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