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NMDA-NR1、Calpain-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20只雌性Wistar大鼠被均分为下述几组,即正常组(Normal组)、急性脊髓损伤+抑制剂组(MDL组)、急性脊髓损伤+甲基强的松龙组+夹脊电针治疗(EA+MP组)、急性脊髓损伤组(ASCI组)与假手术组(Sham组),各24只。对于这些研究组,又将其分为4个不同的亚组,即1天、3天、7天、14天亚组,每组大鼠均为6只。假手术组仅暴露脊髓,手术后常规饲养;其余各组于模型成功后分别进行相应处置,选择BBB评分为1~3分的大鼠入组。大鼠于术后第14天,在治疗时间点结束后再以BBB法测定其运动功能,然后处死并取材,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NMDA-NR1、Calpain-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使用SPSS19.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BB评分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模型组中,BBB评分明显地低于假手术组(P 0. 05);在对大鼠进行相关的治疗之后,EA+MP组14天后的BBB评分显著升高(P 0. 05)。EA+MP组和MDL组大鼠的NMDA-NR1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ASCI组(P 0. 05),且EA+MP组NMDA-NR1蛋白表达低于MDL组(P 0. 05)。MDL组以及EA+MP组大鼠Calpain-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ASCI组(P 0. 05)。EA+MP组大鼠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MDL组(P 0. 05)。结论:夹脊电针联合甲基强的松龙能降低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NMDA-NR1、Calpain-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大鼠P2X7R、NLRP3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夹脊电针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作用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和夹脊电针组(EA),采用Allen's打击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治疗1d、3d、7d、21 d后采用BBB评分法对大鼠脊...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大鼠的肢体运动功能、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学以及组织中IL-18、IL-1β和cleaved caspase-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36只雌性SD大鼠,所有样本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2只、模型组(Model组)12只及夹脊电针组(EA组)12只,共3组。每组大鼠再按两个时间点分为3天组与7天组。夹脊电针组每日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各组大鼠运动功能通过BBB评分法测定;经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IL-18、IL-1β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组织中cleaved caspase-1的表达。结果:Sham组大鼠未见明显运动功能障碍,而Model组大鼠造模后运动功能障碍明显,3天、7天BBB评分均明显降低,与Sham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A组大鼠术后BBB评分,在3天、7天较术前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m组大鼠脊髓组织形态正常,而Model组3天时大鼠脊髓组织可见明显的病理学改变,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炎性反应明显,3天、7天时脊髓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胶质细胞增生。夹脊电针治疗后可见组织结构趋于完整,炎性细胞及胶质细胞减少。Sham组大鼠脊髓组织可以明显看出有一小部分IL-18、IL-1β表达,在3天、7天节点中处于稳定状态。在3天、7天节点中,Model组大鼠脊髓组织IL-18、IL-1β表达出现升高情况,相较于Sham组情况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EA组大鼠脊髓组织中IL-18、IL-1β的表达均较治疗前减少,在7天节点中与Model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Sham组大鼠脊髓组织中可以见到少量的cleaved caspase-1呈阳性表达,在3天、7天节点表达情况稳定。在3天、7天节点中Model组大鼠脊髓组织cleaved caspase-1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有明显的变化,且呈现升高的趋势,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组大鼠在经针刺治疗后,其脊髓组织中cleaved caspase-1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降低,与Model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电针能够通过抑制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中IL-18、IL-1β、cleaved caspase-1的表达,从而减轻炎性反应,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脊髓组织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单位NR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夹脊电针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ASCI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ASCI)和夹脊电针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组(EA+MP),又分为1天、3天、7天和14天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NYU打击器制备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Sham组进行手术,不造模,术后常规饲养;ASCI组造模后常规饲养;EA+MP组造模后30 min,给予大鼠一次性注射甲基强的松龙30 mg/kg,术后3 h给予大鼠夹脊电针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采用BBB评分观察ASCI大鼠肢体运动功能,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NMDA-NR1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ASCI组大鼠BBB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ASCI组比较,经夹脊电针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3天后,EA+MP组BBB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Sham组比较,ASCI组大鼠脊髓组织NMDA-NR1平均光密度值升高(P0.05);治疗3天后,与ASCI组相比,EA+MP组大鼠脊髓组织NMDA-NR1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5)。结论:急性脊髓损伤后大鼠脊髓组织NMDA-NR1明显增高,夹脊电针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后NMDA-NR1显著下调,可能是其改善ASCI大鼠肢体运动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夹脊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NLRP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介导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12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夹脊电针组(EA组),P2X7干扰组(P2X7R siRNA)和干扰对照组(Control siRNA),每组分1d、3d、7d、21d四个时间点。BBB评分对大鼠肢体运动功能评定;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NLRP3、ASC、IL-18表达变化;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NLRP3在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1)BBB评分显示:与Sham组比较,各时间点Model组大鼠BBB评分显著降低(其P值<0.05);与Model组大鼠比较,术后3d、7d、21d时间点EA组和P2X7R siRNA组大鼠BBB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P值<0.05)。(2)免疫组化显示:与Sham组比较,术后1d、3d、7d、21d时间点Model组大鼠脊髓组织NLRP3、ASC、IL-18增加(其P值<0.05);与P2X7R siRNA组比较,3d、7d、21d时间点Control siRNA组NLRP3、ASC、IL-18表达仍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P值<0.05);与Model组比较,造模后3d、7d、21d三个时间点EA组大鼠脊髓组织NLRP3、ASC显著降低(其P值<0.05),造模后7d、21d两个时间点EA组大鼠脊髓组织IL-18显著降低(其P值<0.05);与Model组比较,造模后3d、7d、21d三个时间点P2X7R siRNA组大鼠脊髓组织NLRP3、ASC、IL-18显著降低(其P值<0.05)。(3)免疫荧光双标法结果显示:NLRP3与小胶质细胞标志物OX42存在共定位。结论:夹脊电针能够通过抑制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中NLRP3、ASC、IL-18表达,减轻炎性反应,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大鼠P2X7R、NLRP3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夹脊电针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作用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夹脊电针组(EA),采用Allen’s打击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于治疗后1d,3d,7d,21d提取脊髓组织,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脊髓组织中P2X7R、NLRP3蛋白表达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NLRP3mRNA、P2X7R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蛋白印迹法结果显示,Sham组中NLRP3、P2X7R蛋白表达均维持在少量而稳定的低水平,与Sham组比较,Model组3d、7d、21d NLRP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Model组相比,EA组在各时间点 NLRP3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而与Sham比较,Model组P2X7R蛋白表达在3d、7d、21d升高(P<0.05),与Model组比较,EA组P2X7R表达在术后7d、21d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较,Model组各时间点NLRP3mRNA、P2X7RmRNA表达均升高(P<0.05),与Model组相比,EA组NLRP3mRNA、P2X7RmRNA表达均下降(P<0.05)。结论:夹脊电针通过抑制P2X7R、NLRP3的表达而发挥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督脉"至阳""脊中"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损伤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再随机分为7 d组和14 d组两个亚组,每组6只。采用钳夹法复制SCI大鼠模型。电针组予电针刺激"至阳""脊中",每次30 min,分别连续治疗7 d或14 d。采用BBB行为学评分法观察术后1、3、7、14 d大鼠运动功能的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术后7 d和14 d脊髓损伤处CGRP、NLRP3、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同时点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BBB评分降低(P0.05);与同时点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术后7、14 d的BBB评分升高(P0.05)。与同时点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术后7、14 d脊髓损伤处NLRP3、 ASC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P0.01);与同时点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术后7、14 d脊髓损伤处NLRP3、 ASC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CGRP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结论:电针督脉可明显改善SCI大鼠的运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GRP的表达,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活化有关,CGRP可能是电针抑制NLRP3启动的上游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夹脊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P2X7R受体介导的炎症反应的作用以及机制,为夹脊电针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20只大鼠,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夹脊电针组(EA组)、P2X7干扰组(P2X7R siRNA组)和干扰对照组(Control siRNA组)共5组,每组又分1 d、3 d、7 d和21 d 4个时间点。BBB评分评定大鼠后侧肢体运动功能;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组织中Cleaved caspase-1、IL-1β及P2X7R表达变化;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脊髓组织中P2X7R在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各时间点Model组大鼠BBB评分降低(P 0.05);与Model组大鼠比较,术后3 d、7 d、21 d EA组和P2X7R siRNA组大鼠BBB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Sham组比较,术后1 d、3 d、7 d和21 d Model组大鼠脊髓组织Cleaved caspase-1、IL-1β和P2X7R增加(P 0.05);与P2X7R siRNA组比较,3 d、7 d和21 d时间点Control siRNA组Cleaved caspase-1、IL-1β及P2X7R表达仍然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Model组比较,造模后3 d、7 d和21 d 3个时间点EA组脊髓组织Cleaved caspase-1明显降低(P 0.05),造模后7 d和21 d两个时间点EA组脊髓组织IL-1β、P2X7R明显降低(P 0.05);与Model组比较,造模后3 d、7 d和21 d 3个时间点P2X7R siRNA组脊髓组织Cleaved caspase-1、IL-1β和P2X7R明显降低(P 0.05)。P2X7R同OX42(小胶质细胞标志物)存在共定位。结论:夹脊电针可以通过干扰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中Cleaved caspase-1、IL-1β和P2X7R的表达,抑制炎性反应,从而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寻夹脊电针联合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后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影响的时效关系。方法将72只大鼠雌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Sham组、ASCI组、EA+MP组,每组又分为1 d、3 d、7 d、14 d 4个亚组。采用BBB评分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在不同时间点对ASCI大鼠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采用HE染色观察在各个时间点对ASCI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学影响;比较Sham组、ASCI组、EA+MP组在不同的时间点治疗效果,筛选最佳治疗方案。结果 BBB评分结果显示,术后3 d、7 d、14 d,与ASCI组比较,EA+MP组大鼠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升高(P0.05),EA+MP组组间比较,14 d组明显优于3 d组;HE染色结果显示ASCI组大鼠1 d时出血明显,可见大量凋亡神经细胞;3 d时细胞破坏最明显,7 d时神经细胞凋亡有所减轻,神经细胞坏死,4 d时凋亡已不明显,可见空泡存在,治疗组神经细胞损伤情况较ASCI组明显减轻,神经细胞保存较完好。结论夹脊电针联合MP能改善ASCI大鼠运动功能评分,同时减少细胞凋亡,减轻脊髓病理学形态改变,并随着时间延长效果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P2X7R/NLRP3信号通路NLRP3蛋白、NLRP3mRNA及NLRP3/OX42的共定位表达的影响,为夹脊电针在临床中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夹脊电针组、P2X7R干扰组、干扰对照组,每组根据不同时间点分为1d、3d、7d、21d四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假手术组仅暴露大鼠脊髓,模型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备SCI大鼠模型,夹脊电针组于模型组基础上给予夹脊电针治疗,P2X7R干扰组于模型制备基础上注射P2X7RsiRNA干扰病毒,干扰对照组同上法注射阴性对照病毒,选取BBB评分1-3分者纳入本实验。各组大鼠在相应时间治疗后再次进行BBB评分,然后处死并取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蛋白的表达,用Realtime-PCR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NLRP3 mRNA的表达,用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NLRP3与OX42共定位表达。实验结果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结果:BBB评分结果显示,各时间点模型组BBB评分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夹脊电针治疗后BBB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3d、7d、21d,假手术组、夹脊电针组和P2X7R干扰组NLRP3蛋白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干扰对照组NLRP3蛋白表达量高于P2X7(P<0.05);各时间点模型组NLRP3mRNA较假手术组均升高显著(P<0.05),夹脊电针治疗后在7d、21d时NLRP3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在3d、7d、21d时,P2X7干扰组NLRP3mRNA表达水平低于干扰对照组(P<0.05),高于模型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模型组NLRP3与OX42共定位阳性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 3d、7d、21d时夹脊电针组NLRP3与OX42共定位阳性表达明显低于Model组。结论:夹脊电针能降低脊髓损伤大鼠NLRP3蛋白、NLRP3mRNA及NLRP3/OX42的共定位表达,减轻脊髓损伤大鼠炎症反应,改善脊髓损伤大鼠运功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干预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区巨噬细胞NOGO受体(NgR)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2 Hz夹脊电针组、100 Hz夹脊电针组,每组12只。采用脊髓全横断造模方法造模,采用大鼠BBB运动功能评分于造模3、7、14 d评价脊髓损伤大鼠肢体运动功能,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巨噬细胞吞噬MBP的含量,比较各组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大鼠BBB评分显著降低(P 0. 05);与模型组比较,夹脊电针组BBB评分显著升高(P 0. 05);与2 Hz夹脊电针组比较,100 Hz夹脊电针组BBB评分显著升高(P 0. 05)。与模型组比较,夹脊电针组中表达NgR的巨噬细胞吞噬MBP显著增多(P 0. 05);与2 Hz夹脊电针组比较,100 Hz夹脊电针组中表达NgR的巨噬细胞吞噬MBP显著增多(P 0. 05)。结论:夹脊电针干预可明显增加脊髓损伤区巨噬细胞NgR的表达,从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改善脊髓损伤大鼠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自噬流的影响,明确其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机制。 方法:实验采用NYU Impactor M-Ⅲ打击器制作Allen’s模型,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夹脊电针组(EA)、夹脊电针+抑制剂组(EA+CQ)。 每组各12只,再将每个实验组按照不同的治疗时间分为3d组和7d组两个亚组,每组各6麻醉处死取出受损节段脊髓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自噬体标记因子LC3和自噬底物P62的表达情况。结论:Model组和Sham组比较,BBB评分降低(p<0.01),LC3和P62的表达含量增加(p<0.01),说明自噬流被阻塞,EA组和Model组比较能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p<0.05),增强LC3的表达含量(p<0.05),降低P62的表达(p<0.05),说明夹脊电针可以促进自噬流。而在夹脊电针治疗的基础上注射抑制剂,增强LC3的表达(p<0.05),而逆转了BBB评分和P62的表达(p<0.01)。证明夹脊电针治疗能促进自噬流修复损伤脊髓,改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脊髓组织形态、脊髓组织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及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焦孔素D(GSDMD)-N表达的影响,探讨夹脊电针治疗SCI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激动剂+电针组,每组分为3、7 d两个亚组,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制备急性SCI大鼠模型。电针组大鼠电针双侧胸(T)9、T11“夹脊”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分别治疗3、7 d。激动剂+电针组除电针外造模后腹腔注射单钠尿酸盐200μg/kg。采用BBB评分对各组大鼠运动功能进行评价;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组织形态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焦亡相关因子NLRP3、cleaved Caspase-1、GSDMD-N阳性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NLRP3、cleavedCaspase-1、GSDMD-N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各组大鼠离子钙接头蛋白1(Iba-1)与GSDMD-N在脊髓组织中的表达及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不同治疗周期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大鼠运动功能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夹脊电针治疗ASCI的时效关系。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夹脊电针组,每组分1、3、7、14d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NYU打击器制备ASCI模型。夹脊电针组造模后给予夹脊电针治疗,每次30min,每日1次。用BBB评分观察ASCI大鼠肢体运动功能,HE染色观察大鼠脊髓损伤不同时间点病理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脊髓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BBB评分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经电针治疗后,夹脊电针组3、7、14d组BBB评分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且14d组评分高于3d组(P0.05)。HE染色可见,模型组1d的脊髓组织广泛出血;3d的脊髓组织结构破坏较明显,神经细胞死亡数量增多;7d的组织结构破坏严重,正常神经元减少;14d的脊髓组织形成大量空泡,炎性细胞浸润。夹脊电针组从3d开始可见神经元数量增多;7、14d两个时间点可见较大神经元,结构较好。TUNEL检测结果可见,模型组细胞凋亡数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5);经电针治疗后,夹脊电针组3、7、14d组细胞凋亡数量显著降低(P0.05),尤以14d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夹脊电针可以显著改善ASCI大鼠运动功能及神经细胞凋亡情况,且治疗3d后即有显著疗效,并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细胞轴突再生相关抑制因子重组人Ras同源物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蛋白激酶Ⅱ(ROCKⅡ)、肌球蛋白轻链(MLC)蛋白的影响,探讨夹脊电针治疗急性脊髓损伤(ASCI)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夹脊电针组、抑制剂组,每组12只。采用脊髓打击法制备大鼠ASCI模型。夹脊电针组于模型制备成功后3h进行夹脊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连续治疗14d、28d;抑制剂组于造模成功后立即给予腹腔注射盐酸法舒地尔(10mg/kg),每日1次,连续治疗14d、28d。采用BBB评分法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RhoA、ROCKⅡ、ML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BBB评分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后14d、28d模型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14d、28d夹脊电针组、抑制剂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夹脊电针组、抑制剂组造模后28d大鼠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较造模后14d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后14d、28d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RhoA、ROCKⅡ、MLC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造模后14d、28d夹脊电针组、抑制剂组大鼠脊髓组织RhoA、ROCKⅡ、MLC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夹脊电针组、抑制剂组造模后28d大鼠脊髓组织RhoA、ROCKⅡ、MLC阳性细胞数较造模后14d显著降低(P0.05)。结论:夹脊电针能够显著改善ASCI大鼠肢体运动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脊髓损伤组织微环境Rho-ROCKⅡ信号通路RhoA、ROCKⅡ、MLC抑制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夹脊穴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成年大鼠胸髓第10节段造成脊髓横断损伤,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夹脊穴组和电针夹脊穴联合中药组,各组分别给予在脊髓损伤区夹脊穴电针及中药灌胃;在造模后3、7、14 d观察各组大鼠肢体运动功能,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损伤区的Nestin(巢蛋白)、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阳性表达。结果:模型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BBB)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脊髓损伤区的Nestin、GFAP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5);电针夹脊穴组及电针夹脊穴联合中药组BBB评分较模型组明显提高(P0.05),脊髓损伤区的Nestin、GFAP阳性表达较模型组增强(P0.05);电针夹脊穴联合中药组以上指标改善较电针组明显(P0.05)。结论:夹脊穴电针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干细胞增殖,联合中药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肢体运动功能和脊髓组织髓鞘相关抑制因子勿动蛋白A(Nogo-A)、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和Rho激酶Ⅱ(ROCK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夹脊电针组,每组6只。采用NYU打击器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夹脊电针组给予损伤节段上下一对夹脊穴电针治疗。治疗1天、3天、7天、14天、28天后采用BBB评分法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进行评估;治疗28天后采用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Nogo-A、RhoA和ROCKⅡ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夹脊电针组在各时间点BBB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夹脊电针组在治疗3天后BBB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ogo-A、RhoA和ROCKⅡ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夹脊电针组Nogo-A、RhoA和ROCKⅡ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夹脊电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肢体运动功能和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可能与其下调脊髓损伤微环境中Nogo-A、RhoA、ROCKⅡ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过夹脊电针干预对SCI大鼠脊髓损伤区巨噬细胞Ng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2 Hz夹脊电针组、50 Hz夹脊电针组、100 Hz夹脊电针组,每组18只。脊髓全横断造模方法进行造模。分别于术后3、7、14 d取大鼠损伤段的脊髓组织,进行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巨噬细胞NgR蛋白表达。结果:SABC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巨噬细胞未见NgR蛋白表达,模型组组巨噬细胞可见NgR蛋白阳性表达(P 0. 05);与模型组相比,各夹脊电针组巨噬细胞NgR表达明显增加(P 0. 05); 100 Hz夹脊电针组巨噬细胞NgR表达增加最明显(P 0. 01)。结论:夹脊电针可以促进SCI大鼠脊髓损伤区巨噬细胞NgR蛋白表达,促进神经轴突再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夹脊电针结合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脊髓损伤大鼠髓鞘超微结构及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MLC)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EA)组、药物组和EA+运动组,每组再分连续治疗7 d和14 d的2个亚组。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运用改良的Allen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均不予治疗,EA组采取针刺夹脊穴进行电针治疗,药物组采用腹腔注射法舒地尔(Fasudil)进行治疗,EA+运动组采用夹脊穴电针联合部分重量支撑平板训练进行治疗。各组分别连续治疗7 d和14 d,治疗结束后,通过脊髓损伤行为学评分(BBB评分)评估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MLC和中枢髓鞘来源的神经生长抑制受体(NGR)蛋白的表达,采用髓鞘染色(LFB染色)观察髓鞘的超微结构。结果BBB评分显示,脊髓损伤后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显著下降,治疗7 d、14 d后,EA+运动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EA+运动组BBB评分较前升高,与E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p-MLC、NGR明显增多,治疗7 d、14 d后,EA+运动组p-MLC和NGR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EA+运动组p-MLC和NGR表达下降,与E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FB染色显示,脊髓损伤后,轴突髓鞘结构遭到破坏,脊髓白质纤维紊乱,髓鞘缺失,有髓神经纤维较少,髓鞘染色平均IOD值下降明显,治疗7 d、14 d后,EA+运动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EA+运动组平均IOD值较前升高,与E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电针结合BWSTT可通过抑制脊髓损伤后MLC的磷酸化及NGR的表达,保护髓鞘结构,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配穴电针方式对脊髓损伤(SCI)大鼠IL-lβ,IL-6及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12例)、对照组(12例)、夹脊电针组(12例)、督脉电针组(12例)。术后第7天对各组大鼠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并采用苏木精-伊红及Nissle染色观察组织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白介素-lβ(ILlβ),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第7天对照组、夹脊电针组、督脉电针组BBB评分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夹脊电针组、督脉电针组BBB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夹脊电针组、督脉电针组IL-lβ,IL-6及IL-10mRNA的表达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夹脊电针组、督脉电针组IL-lβ,IL-6mRNA的表达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夹脊电针组、督脉电针组IL-10mRNA的表达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夹脊电针组与督脉电针组IL-lβ,IL-6及IL-10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督脉电针均可以改善大鼠SCI后下肢运动功能,降低IL-lβ和IL-6的表达,增加IL-10的表达,抑制SCI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