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为胃之关”的理论在慢性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笔者现结合临床经验,就“肾为胃之关”的理解及其运用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2.
探讨"肾为胃之关"理论渊源及后世对其内涵的发挥;研究胃病难治或久治不愈者,每于治脾胃的同时兼以补肾,常获良效的理论依据;结合临床应用,验证了"肾为胃之关"理论的合理性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者胃之关"浅谈慢性肾衰的中医病机。方法:《素问·水热穴论》篇中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浮肿。浮肿者,聚水而生病也。"其包含了两方面含义,一是人体气血精微之关为肾,通过肾的开合有度,能够保持气血津液的充足,二是肾主水,若肾关门不利,则水液排泄失司,水液潴留而生水肿。这一理论渊源和后世对其内涵的发挥,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结论:"肾者胃之关"理论为慢性肾衰的中医病机分析提供了临床借鉴,结合临床应用,验证了其具有合理性和指导性,为从脾胃论治开辟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4.
结合陈氏脏腑经络理论,阐明"胃为肾之关"的含义。从胃的受纳、胃的通降、胃的固护以及胃的荣养等四个方面分析"胃为肾之关"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5.
基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对水液代谢过程的概述,联系"肾者胃之关"上下文,结合诸多学者对于"肾者胃之关"的论述及其指导下的临证实践,认为"肾者胃之关",此句原义是暗含以胃为水液代谢的"上源",肾为之"下源"的整个津液代谢过程,强调的是从全局考量水液代谢疾病。肾为胃之门户,肾病及于胃,由肾治胃;胃为肾之上源,胃病及于肾,从胃治肾。并着重从胃治肾的角度进行"肾者胃之关"的阐释,以拓展对于"肾者胃之关"的全面认识,为从胃治肾的临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由于外邪犯胃、情志内伤、劳倦过度等多种因素引起胃失和降、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病位在胃,与肝、脾相关。临床中多使用疏肝和胃、健脾益气、调和寒热、益木扶土等方法治疗。肝脾相关理论体现了中医整体观思想,在以辨证论治为指导原则的中医临床实践中,通过运用肝脾相关理论,在指导确定证型和用药选择上发挥独特优势。该文旨在探讨肝脾相关理论在辨证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发挥的作用,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杨氏3+疗法"胃五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其中治疗组采用胃五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总有效率97.9%,对照组治愈15例,总有效率78.7%;2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五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明显优于口服药物治疗,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肾者胃之关"出自《素问·水热穴论》,最初是论述水液代谢的过程,后世历代医家从各方面对"肾者胃之关"进行发挥、诠释、延展,衍生出许多新的理论,丰富发展经典理论的同时也赋予了其更多的内涵,对临床实践有指导作用。目前"胃肾相关"理论普遍为大家所接受,通过经典探讨,从经络、生理、病理入手,对"胃肾相关"理论作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临床常见病,邓贵成主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本文总结邓贵成主任在诊断疾病中,四诊合参尤重舌诊,中西互参避免贻误病情,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机为胃失和降,和降法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基本治法,具体包括理气和胃、辛开苦降、分消走泄、温中和胃、养阴和胃、消除病理因素,心态调整应贯穿治疗疾病始终。  相似文献   

10.
马文辉教授师承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刘绍武先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独到的认识。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科门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指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逐年增高,常反复发作。马文辉教授认为该病的主要病因是情志及饮食两大因素。治疗方面,将中药功效与现代药理学研究相结合,采取协调疗法。多选用调胃舒郁汤治疗该病,倡导"定病、定方、定疗程"。后经多年临床实践与总结,马文辉教授发现滋腻之品久用之后有碍胃气、部分人群对于大黄较敏感,故在调胃舒郁汤基础上进行加减,提出以调胃消食汤治之,临床收效显著。通过马文辉教授诊治痞满、腹痛和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来介绍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舒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中药舒胃汤治疗3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周后采用尼莫地平法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320例患者中显效210例,有效9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舒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腹痛、腹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胃肠病的本质为"脑肠互动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征同属功能性胃肠病范畴,迟莉丽教授基于"脑肠互动紊乱"理论,认为这与中医"七情内伤致病"理论不谋而合,虽外感六淫、饮食内伤均可致病,但是情志因素为主要致病因素,"肝为万病之贼",功能性胃肠病病机初期表现为肝胃不和,多因医者对本病的识别率低、患者对该病的认知率低等原因,常导致本病失治误治、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其病位虽在胃、肠,但与肝、心、脾三脏相关,其病机又因肝之疏泄太过或不及而演变不同,终致肝郁脾虚、心胃不和、心脾失养,故治疗上以疏肝宁心、和胃理脾法为辨治大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何复东教授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初期常以肝气郁结,脾胃虚弱为主,多由情志不遂、劳倦伤脾、寒温失调等因素所致,病位在中焦胃,涉及肝、脾,进一步发展则以肝郁脾虚、肝郁肾虚多见;久病则肝郁脾肾两虚,发为更年期功能性消化不良;提出"辨病、辨证、辨状态"的"三辨论治"独到见解;何老认为胃肾关系密切,临床治疗从补肾入手,独辟蹊径,疗效显著,以二仙汤为基础,加减应用,根据症状采用补肾健脾、补肾疏肝、补肾泻火等治法,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附验案三则。  相似文献   

14.
"肾者胃之关"理论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我们的临证开辟了一条新的辨证思路,对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通过查阅古今文献资料,结合个人观点以及临床实践,就肾与胃的内在联系以及临床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张唐法主任医师行医近50载,对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颇有独到之处。故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重视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生理特点,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虽病变在胃,但与脾肾密切相关,重视脾肾在本病发展转归中的重要作用。治疗主张从脾肾论治,健脾与补肾同治,同时针药结合,擅用背腧穴和穴位注射,强调针刺补泻手法,配合心理疏导,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特色等方面介绍了路广晁教授的治疗经验。即:脾胃虚弱,久病及肾为发病病机,健脾和胃,温肾为治疗关键,同时注意辨证施治。并介绍了路广晁教授的用药经验。介绍路广晁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紧扣脾胃虚弱,久病及肾的发病病机,健脾和胃,温肾为治疗的关键。初期必须牢牢抓住脾胃虚弱这个根本,后期注意顾护肾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理气和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84例,其中以理气和胃汤治疗(治疗组)42例,西药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42例.结果:理气和胃汤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理气和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蒙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法:用"五味甘露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证。结果:用"五味甘露丸"治疗5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证,总有效率为97%。结论:蒙医功能性消化不良证与西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类同,其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治愈率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通过蒙药"五味甘露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证的临床观察,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舒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舒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门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治疗组用舒胃汤,对照组用吗丁啉治疗,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而对照组仅为6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改善胃排空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胃汤可改善胃排空,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20.
半夏泻心汤始载于张机(字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此药被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综合征、消化道溃疡等消化道常见疾病,是公认的治疗脾胃病良方。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慢性、长期性、反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主诉疼痛、胀满、酸症状、胃纳虚弱等不适,然影像学、内镜等手段检查显示仅为胃肠功能异常。临床实践中,医师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文章总结近20年来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文献,并对基本方、症状、药味变化、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研发及设立中药制剂适应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